返回首页

普洱茶最新国家标准(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定义是什么?)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14 02:12   点击: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定义是什么?

根据普洱生茶执行标准22111也就是根据《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GB/T 22111-2008)的执行标准规定,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的茶叶。

2. 普洱茶的定义(2010国标)

从普洱茶本身的定义来看:普洱茶是以云南特定区域所产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制成的具有后发酵作用的散茶或紧压茶。因此,国标也根据普洱茶特性,给了一个保质期标注,即在符合GB/T22111-2008执行标准环境下,可长期保存。

3. 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定义是什么呀

GB/T 22111-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普洱茶。

4. 普洱茶 国家标准

斗记普洱茶选用海拔在1200米以上,原生态、零农残、种子种植、坡地散生的的春茶作为原材。

① 原材季节:树鲜叶作为加工叶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的优劣,它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基础。普洱茶产区鲜叶采收一年有四个阶段,分别是春茶(头春茶)、夏茶(二波茶/二春茶)、暑茶(雨水茶)和秋茶(谷花茶),斗记只选用春季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材,即春茶。春茶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具有内含物质丰富,口感协调度高等特征。

② 高海拔:斗记选材的茶树均在海拔高度为1200米以上的园内,高海拔茶园因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和多云雾的气候特征,使得茶叶形成优异的品质;且在云南产区,海拔1000米以下橡胶林种植为多,哪怕有种植也以台地茶为主,品质不能满足斗记选材需求。

③ 种植方式:斗记选材的茶树为种子种植(有性繁殖),其生长机制是保证滋味丰富性的基础,且种植方式是坡地散生,茶、林共生,在微生态的优良循环系统中,未受到人工干预。

④ 生态环境:斗记选材的原材来源于生态环境健全、生态多样性良好的茶园中,茶树未经修剪,茶树周边有伴生植物,未受到人工干预,原生态、零农残。

5. 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定义是什么意思

表明普洱茶符合国家推荐标准。

GB是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代码简称国标码,国家标准强制标准冠以“GB”。推荐标准冠以“GB/T”。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发布年份)构成。GB代号国家标准含有强制性条文及推荐性条文,当全文强制时不含有推荐性条文,GB/T代号国家标准为全文推荐性。

6. 普洱茶 标准

普洱茶饼尺寸为直径18~19cm,半径8~9cm,周长58.4cm,重量为357g,边缘处厚度为1cm,中间或较厚处约3cm,普洱茶饼是采用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蒸压而成,从而形成茶饼,茶饼的尺寸根据工艺、原料的不同,亦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但是茶饼的质量体积不会影响到

7. 普洱茶国家执行标准

茶叶产品标准号指的是茶叶生产标准执行号,如普洱茶是按照《GB/T22111-2008》国家标准生产、运输、储存,除此之外,要注意区别唛号,唛号为4~5个数字,如7542,前两位为该款茶的配方年份,第三位为原料等级,末尾一位为生产茶厂的编号。

我国现行有关茶叶标准内容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贮运标识、标准。

其中有国际标准,出口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

8. 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定义是什么呢

茶叶生产执行标准t22111是GB/T 22111-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国家推荐标准。

2008年12月21日起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将普洱茶重新定义为: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生产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大类。

新制定的国家标准,可以从中提取出五大要点:一是产地,二是原料,三是工艺,四是品类,五是仓储。

1、产地

从广义上讲,普洱茶生长范围为云南及其周边,也就是说它的产地不仅仅包括澜沧江中下游流域,还包括部分湄公河上游流域。

但是2008年12月颁布的地理标识规定了普洱茶的原料必须是云南境内,主要包括滇西和滇南。

2、原料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及部分中小叶种为制作原料。云南大、中小叶种的原料是高茶多酚含量的茶叶,含量为25%~35%,比其他省小叶种茶叶的茶多酚高出一倍,这就是普洱茶滋味浓醇、苦涩但回甘强的根本原因。

9. 普洱茶产品执行标准是什么意思

普洱茶等级分特级、一级、二级至十级,共有11个等级,普洱茶最好的料是特级普洱茶。普洱茶级别的划分是一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以下是普洱茶的分级标准。

特级、外型条索紧直较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较褐红细嫩。

  一级、外型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型条索坚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型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外行条索肥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外型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外型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但是对于普洱茶来说并不是等级最高就是最好的,可以说原料是最好的,但是并不能说是最好的普洱茶,为什么呢?因为过嫩或过老的原料,对于普洱茶(生、熟)都是不好的。以长期以来茶品加工、陈化等多方面的经验,青壮原料是最好的。对应茶叶等级大约是5-6级最理想,其次为3-4级,7-8级也尚可。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在茶叶内质上,过嫩原料内涵物质积累不足,鲜爽度高但茶质较弱;过老原料内涵物质下降,因糖分高而水甜,但无茶质。

 2、在生茶制作上,过嫩原料纤维发育程度不够,在杀青环节保证青壮叶杀青适度时,嫩芽易杀过度,以致很多新茶叶底韧性差,手揉即碎烂;老叶难以揉捻而条索粗松,更不利茶质释放。

  3、在制作熟茶上,同样由于过嫩原料纤维发育程度不够,发酵时容易产生烧焦现象,且茶质偏弱;老叶炭化后除了甜味外淡薄无质。

  4、在存放上,两种原料茶质都偏弱,不利陈化。很多人认为嫩材的长期转化效果好,试用早期7542或7582验证一下就可了解:撒面茶的口感远远比不上里茶。在放仓过程中,这两种原料都容易烧焦炭化,尤其是嫩材烧焦后极难喝。所以香港老仓主是基本不存市场上那些所谓的“春尖”“金毫”的。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礼茶、特级;中档次茶如: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低等级是六到十级的散茶。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10. 普洱茶的定义标准的界定是什么?

2006年出来的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即普洱茶是一特种茶,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至今年7月份,普洱茶地理标识下来后,这种说法就更加有根据了。另,在国家进出口商品目录中也是将它放在特种茶类里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