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08年普洱茶国家标准(2012年白茶执行的国标)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15 06:32   点击:13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2012年白茶执行的国标

一般普洱茶出现白色的东西是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产生的霉变现象,不能喝了。   补充: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2. 白茶执行标准GB/22291

        31751是紧压型茶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紧压白茶的定义、分类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2291是白散茶的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白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3. 白茶执行标准

21年安吉白茶等级划分标准是:

安吉白茶的实际级别分成精品、特等、一级、二级,级别一次降低,实际级别标准以下:

精品安吉白茶:龙形安吉白茶外形平整、光滑、笔直、尖锐、柔绿呈玉色,均匀、无梗、朴素、黄片;凤形安吉白茶条笔直发芽,芽结实均匀、柔绿,有金边,无梗、朴、黄片。茶汤标准嫩绿明亮,香味柔香持续,茶汤中叶白脉翠,要求一芽一叶初次展开,芽长于叶。

特级安吉白茶:该等级龙形安吉白茶外形扁平、光滑、直,嫩绿带玉色,均匀,无梗,朴素,无黄片;凤形安吉白茶要求直发,均匀,颜色柔和绿色泛玉色,无梗,朴素,无黄片。同样的特级安吉白茶的茶汤嫩黄明亮,柔和的香味持续,鲜醇就好。并且要求叶底叶白脉翠,一芽一叶。

一级安吉白茶:该等级龙形安吉白茶要求扁平,还光滑,还笔直,嫩绿油润,还均匀,有点梗。

4. 09年的白茶执行标准2015

说几家有名的大厂

1.宋茗白茶

2015年荣获了“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被授予“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定制礼品茶”、“浙江省名牌农产品”等称号。

前两天刚拍的。

2.大山坞白茶

安吉县大山坞茶场创建于1980年,其创始人是被誉为“安吉白茶第一人”的盛振乾。通过了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业部绿色食品和全国良好农业规范GAP等多项认证,并建成高标准的清洁化生产加工厂房,大山坞还荣获浙江省示范茶厂、安吉县白茶标准化示范园,以及省、市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和称号。大山坞白茶已连续4届荣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被中国茶叶学会2次授予“中茶杯”金奖。并已8次蝉联中日韩美及香港台湾地区国际名茶金奖。获“星级”国际名茶和“世界佳茗”称号。大山坞白茶于2002年起连续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发展中心的有机茶认证。2009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0年中国茶品牌评选获中国绿茶十大品牌。

3.极白白茶

品牌创立于2015年,隶属于国有控股企业安吉茶产业集团,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对安吉县内2家省级标准化名茶企(峰禾园、千道湾),以及安吉白茶最大电商企业(芳羽)的并购,后来居上成为安吉白茶行业中的领导品牌。安吉县内最大规模的螺形茶生产流水线、两条全新的高标准凤形茶生产流水线,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基地所生产的产品全部符合欧盟安全标准。自2017年开始,极白每款茶叶包装上都印有溯源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便可看到产品的产地、种植、加工过程等信息,以及囊括农残、重金属、氨基酸等在内的100多项检测数据,购买更放心。

4.龙王山白茶

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三官东坞林茶场,1999年以浙北第一高峰、黄浦江源头之地的“龙王山”为名,正式注册了商标,也是安吉茶企当中第二个注册商标。被评为安吉白茶标准化示范园区,2014年率先投入使用专利的全自动流水线加工系统,成为安吉白茶首家实现炒茶标准化的茶企,并在同年连续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等荣誉。

5.芳羽白茶

于2012年才成立的电商品牌,连续多年稳居安吉白茶线上销量第一,2016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同年芳羽被国有控股企业安吉茶产业集团并购。

这几家都有淘宝旗舰店,除了羽芳没喝过,其他几家品质都还不错。当然我指的是线下实体店销售的,放线上卖的和线下的不是一类茶。都有过合作,不方便透露太多。有问题可以私信。

5. 222912017白茶国标文件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2291—2008《白茶》。与GB/T 22291—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部分引用标准;

一一增加术语和定义;

——产品中增加“寿眉”并规定相应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

一一理化指标中增加水浸出物指标。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福鼎市质量计量检测所、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政和县白牡丹茶业有限公司、政和 县稻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蔡良绥、潘德贵、林健、林有希、余步贵、黄礼灼、赵玉香、孙威江、张亚丽、 蔡清平、邹新武、朱仲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2291—2008。

白 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茶的产品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aeus.) O.Kun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 123 号

3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白毫银针 Baihaoyinzhen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2

白牡丹 Baimudan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3

贡眉 Gongmei

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4

寿眉 Shoumei

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4产品与实物标准样

4.1白茶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种产品。

4.2每种产品的每一等级均设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更换一次。

5要求

5.1 基本要求

具有正常的色、香、味,不含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

5.2感官品质

5.2.1白毫银针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5.2.3贡眉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5.2.4寿眉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4的规定。

5.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5.4卫生指标

5.4.1 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5.4.2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5.5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感官品质

按GB/T 23776的规定执行。

6.2理化指标

6.2.1 试样的制备按GB/T 8303的规定执行。

6.2.2 水分检验按GB/T 8304的规定执行。

6.2.3 总灰分检验按GB/T 8306的规定执行。

6.2.4 粉末检验按GB/T 8311的规定执行。

6.2.5 水浸出物检验按GB/T 8305的规定执行。

6.3卫生指标

6.3.1 污染物限量检验按GB 2762的规定执行。

6.3.2 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按GB 2763的规定执行。

6.4净含量

按JJF 1070的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7.1取样

7.1.1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

7.1.2取样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

7.2检验

7.2.1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和净含量。

7.2.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如原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

c) 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时,应按第5章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7.3判定规则

按第5章要求的项目,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

7.4复验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 8302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标签

产品的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标签应符合GB 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 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的规定。

8.2包装

应符合GH/T 1070的规定。

8.3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8.4贮存

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

6. 白茶执行标准国标2008

绿茶:GB/T 14456.4-2016 ;红茶:GB/T 13738.1-2017 ;白茶:GB/T 22291-2017 白茶,GB/T 31751-2015 紧压白茶;乌龙:GB/T 30357.1-201

7. 白茶国标2018

Q/TYC 0006 S-2017月光白茶本标准规定了月光白茶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经过独特的萎凋、干燥、拣剔工艺制成的月光白茶。

8. 2012年白茶执行的国标标准

当然能喝啊,越陈越香。白茶界有个说法,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明时间越久白茶转化的越好。 一年为茶 ,说的是当年新白茶,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刚制作出来的头年白茶,接近绿茶的口感,茶性比较寒凉,香气清新鲜纯,有类似豆浆的香味,汤色浅黄明亮,汤感爽口清锐,如清泉甘露,滋味相对平淡些。

9. 白茶执行标准22291-2017是什么时候公布的

白茶的“新国标”——GB/T 22291-2017 白茶正式实行,与旧国标《GB/T 22291-2008 白茶》相比,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当中,有三项重大改动至关重要,对于白茶来讲是非常关键的,甚至是致命的!

1.白茶的成品茶含水量标准由原来的7%,调整为8.5%;

2.白茶的品类从原来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三类,调整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类;

3.白茶的储存期限,从原来的没有标准调整为“在符合GB/T30375的规定的前提下,白茶产品可长期保存”。

10. 白茶国家标准2008

GB/T22291是白茶的标准,不过2008版以作废,被2017版替代。

GB/T 22291-2017《白茶》

发布日期: 2017-11-01

实施日期:2018-05-01

新国标与旧国标《GB/T 22291-2008 白茶》相比,有三个调整需要各位茶友关注。

1、白茶的成品茶含水量标准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7%,调整为8.5%;

2、 白茶的品类增多,从原有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三类,变为了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类;

3、白茶的储存期限,从原来的“没有标准”变为“在符合GB/T30375-2013标准的前提下,白茶产品可进行长期保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