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较高雅的白茶名字
关于山茶的好听名字:
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
1.绿茶:用茶树新叶或芽,经杀青工艺制成。
2.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
3.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
4.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工艺近似绿茶。
5.乌龙茶:属青茶、半发酵茶,其品种较多。
2. 白茶的名茶
白茶约起源于明代中期。清嘉庆年间(1792-1821年)开始,其工艺不断得到发展,咸丰年间(1851-1861年)得以正式形成。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但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白茶。据《福建地方志》和茶叶专家张天福《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白茶早先由福鼎创制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是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但芽头瘦小白毫不显。
约在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福鼎选育出大白茶茶树良种后,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白牡丹继白毫银针之后,最早创制于建阳水吉,后传入政和、福鼎。公元1922年,政和开始创制白牡丹。
3. 白茶名字的含义
白茶花寓意着谦虚的美德,在冬季独自绽放花朵,同时白色也寓意着纯真无邪,象征着难忘的儿时年代,它也有着理想爱情的寓意,希望与相爱之人携手共度此生,另外观赏能力极高的外形又寓意着完美与魅力。
4. 白茶的名字有些什么名字
伊丽莎白白茶一个味道,听名字就是淡淡的清香感。
闻了一下、味道真的是淡雅的高贵,有淡淡的茶香,白茶之中穿插着花香,也不会甜腻,闻起来非常舒服,很适合内敛文静的女孩子,留香时间也持久,七八个小时过去还有余味。
5. 各种各样的白茶名字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品种自然是数不胜数的。
1 在我们所熟知的绿茶品种中就有:碧螺春、龙井、姑箐茶、毛尖、铁观音、庐山云雾茶等。 其中,龙井是汉族传统名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 而碧螺春更是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其为“功夫茶”、“新血茶”等。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是中国的名茶。
2 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正山小种红茶于1610年流入欧洲,1689年,英国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因在厦门所收购的茶叶为“武夷茶”,故被称为''Black tea''(直译为黑茶)。后来茶学家根据茶的制作方法和茶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武夷茶冲泡后红汤红叶,按其性质属于''红茶类''。但英国人的惯用称呼''Black tea''却一直沿袭下来,用以指代''红茶''。 红茶为中国第二大茶类。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白茶是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是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
图片分别为:龙井,白毫银针,祁门红茶。
6. 比较高雅的白茶名字有哪些
意思就是指这款白茶它的品牌名字叫做螳螂,白茶的种类有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品牌,还有老山白茶,东山白茶,螳螂牌,白茶等。
7. 优雅的茶名 白茶
昔归白茶汤色金黄透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泡至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醇厚,更佳,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昔归白茶特点(香气极高,冷香之极!)
喝完茶以后,茶香犹存于口中,喝白开水就像喝山泉水一样甘甜。昔归古树茶以茶气强劲闻名,同样以茶气强劲闻名的还有老班章,昔归和老班章都是当下最火的普洱古树茶之一。
喝到昔归的茶,独特的兰香间又有清甜的糖香,在茶汤间浮动绵延。喝昔归茶,香甜醇厚的汤感,丝丝分分,散发着幽美绵长的香韵,仿佛诠释着那经年长久的时光。
用昔归的水泡昔归茶,可能因为是刚采摘的春茶的缘故,茶还带着青气,青气间又携带着淡淡的清香。把茶汤含在嘴里,茶汤饱满,润滑,在唇舌间流动,然后顺喉而下,清凉舒爽。苦中带甜,但苦味又瞬间化开,转为甘甜。
昔归白茶是很有性格的。从茶汤入口的一刻,它便用那特有的、高扬的香气宣示:“我就是昔归,一饮便可知晓,无可替代!”没有半分掩饰,昔归古树茶,就是这般绽放、直率、爽朗。
茶气强劲饱满,汤感柔滑甜醇,香气极其馥郁绽放,浓郁而张扬,香气、口感辨识度都非常高;茶性亦独树一帜,回甘时间长而滋味佳,几十开后仍显清甜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