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化黑茶什么时候开始的
安化黑茶排名前十名有:白沙溪、湘益、高马二溪、久扬、怡清源、晋丰厚、八木春、利源隆、国津、盛世茗源。
1、白沙溪 白沙溪茶厂由黑茶之父彭先哲先生创办于1939年,中国黑茶的发源地,是黑茶标志性品牌。白沙溪的产品是整个行业的标杆,各大厂家都会在原料和口感上跟他比较优劣,其技术成熟,产品稳定,口感中正、产品线丰富,涵盖安化黑茶的所有品类。2、湘益 益阳茶厂于1958年由白沙溪部分搬迁至益阳成立,主要生产茯砖茶为主,一直是边销茶的主力军,公司在09年以前以生产茯砖为主,其茯砖制作水平一直比较优秀,之后也开始生产全系列产品,但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兴起,核心产品的专注度降低,湘益茶厂的名气慢慢降低。3、高马二溪 高马二溪成立于2007年,原来在具有高马二溪原料的品质优势与名气优势,但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减小,其品牌定位为大厂,走全产品路线,还生产安化黑茶饮料,但多年来一直走的不是很顺畅,随着隆平高科的入股,到近年才慢慢崛起。2. 安化黑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01
最初的黑茶
早期的安化黑茶,在内陆地区,甚至安化本地却无人品尝,因为当时人们生活贫困,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而安化黑茶顺肠胃、解油腻、助消化的功效显着,用安化地区人们的话讲:“安化黑茶不能喝,喝下去会挖肠挖肚的,感觉茶喝下去,还没进到肚子里,就觉得又饿了”,所以内陆地区鲜有人喝。
但是,黑茶却深受东欧东亚以及边疆游牧民族的喜爱,更被誉为“生命之饮”。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东欧东亚及边疆地区人们多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食,长期以往,就很容易患一种“积食症”,他们正需要这样一款饮品帮助他们调理肠胃。所以,在边疆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02
建国初期(1949年)的黑茶
建国初期,安化黑茶被誉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她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当时政府出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并下达了指定的生产任务,以最低廉的价格将茶叶从茶农手中回收,再以最低价格销往边疆游牧民族地区。
一片小小的茶叶,虽然价格低廉,却为国家的民族团结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3
90年代的黑茶
到了90年代,国家经济形势发生了转变,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展,但是受之前政策影响,安化黑茶的价格一直处于非常低廉的层次,但是,低廉的黑茶价格并不能改变安化地区茶农百姓的生活状况,加上安化地区穷乡僻壤,交通非常不方便,迫于生计,许多茶农开始大批的毁掉茶园,改种经济作物,如中草药等。
但是改种经济作物并没有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因为安化地处深山之中,往来运输只能通过马匹,交通运输问题得不到解决,再好的东西也只能留在大山里,安化地区的贫困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大批的茶园被毁,安化黑茶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04
20世纪的黑茶
从20世纪起,政府开始出台很多的支农政策,其中,“打造湘茶千亿产业”的特色农业政策,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放到安化县,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落款,致力于湖南省茶产业。大致内容总结为:预计到2020年,湖南省每年茶叶总产值要达到一千个亿。也就是说,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费70元购买茶叶,而给到华莱公司的目标是完成其中的1/3-1/4,即每年产值达到300亿以上。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茶园陆续重新建起,安化黑茶市场重新燃起了希望。
05
2007年的黑茶
随着茶园的不断重建,安化地区重回茶园盛世,但是黑茶的价格依然惨淡,并没有回升的迹象。与此同时,云南的普洱茶,受到国家政策影响,价格却一日千里,备受瞩目(普洱茶遇到安化黑茶,如果他懂礼数的话,应该叫安化黑茶一声“爷爷”)。
当时的华莱公司,在湖南省长沙市惨淡经营其他的直销,没有自己的产品和渠道,名存实亡。这时,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人物——陈社强(现任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千亿湘茶”的政策趋势,并开始致力于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带领安化地区百姓脱离贫困。
06
2008-2009年的黑茶
黑茶价格持续低迷,得不到改善,茶农眼看种植黑茶无法改变现状,看不到希望,很多人欲再次毁掉茶园,如果茶园再次被毁,那么“千亿湘茶”的目标就会化为泡影。
此时,董事长陈社强挑起责任,开始接手摇摇欲坠的华莱公司,并开始专注于黑茶产业。
07
2008-2009年的黑茶
董事长陈社强接手华莱公司后,洞悉市场行情,抢占先机,将朝气蓬勃的电子商务与历史悠久的黑茶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具备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创新营销模式。公司低价从百姓手中回收大囤积的陈年老茶,并在2010年全部加工售出,华莱公司一跃成为安化黑茶产业的佼佼者,销量名列第一。
同时,陈社强总结经验,深知如果华莱公司想要不断壮大,必须开始投身黑茶的产业链,来确保黑茶的原材料供应量和供应价格的稳定,届时,公司领导人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重回安化冷市镇,种下第一株茶苗。
慢慢的,有了第一块茶苗基地,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水龙茶场。
Part 2黑茶之今生
01
2010-2012年的黑茶
2010年至2011年,公司先后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在安化县冷市镇、江南镇,分别修建黑茶深加工基地和黑茶产业园,此外,公司还率先引进了湖南省首个符合GMP10万级高标准的加工厂房。这一系列的投资举措,不仅是华莱发展历程上的一个个里程碑,更是促进了安化县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安化30万茶农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2年6月28日,"湖南华莱冷市黑茶产业园一期工程落成庆典暨二期工程奠基仪式"在黑茶之乡--安化县冷市镇隆重举行。三年的发展历程,公司在"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的企业宗旨和"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的使命下,大力推动黑茶产业的发展,极力维护安化黑茶的品牌形象。
02
2013-2015年的黑茶
2013年10月,华莱万隆黑茶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公司致力发展安化黑茶产业、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又一重大举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茶产业标志性工程。
2014年,湖南华莱叶子茶厂二期工程正式全面开工建设,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这不仅是公司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见证,更标志着公司的产业规模、示范带动作用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5年,湖南华莱冷市黑茶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在米兰世博会的颁奖仪式上,公司获得了最具品牌实力的、有茶界奥斯卡之称的金骆驼奖,成为华莱健黑茶走出国门、闪耀世界的新起点。
03
2016至今的黑茶
2016年,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南华莱冷市黑茶产业园三期工程开工仪式隆重举行,三期工程占地面积40亩,总投资近4亿元,工程完工后将为华莱的腾飞增添一份强大的动力。
2017年,公司在“安化黑茶特色小镇”项目签约仪式上与安化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计划在3-5年内投资80-100亿元,按照国家一流特色小镇标准建设“安化黑茶特色小镇”。
2018年,精准扶贫,黑茶喝出幸福滋味 ——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隆重开幕,湖南华莱荣获“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突出贡献企业。
3. 安化黑茶最早出现在哪一年
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湖南茶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历史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炎帝神农氏,最后就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日的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证明在炎帝神农氏时代,湖南就有茶树生长,并被神农氏发现和利用。至今炎陵县山上仍有野生茶树生长。 湖南黑茶生产始于湖南益阳安化县。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华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这证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片”生产,在当地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2009年,安化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黑茶生产地。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
4. 安化黑茶起源和发展
安化黑茶,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化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品以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产品为主,在古代,一部分内销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压成砖,除内销西北各地外,还外销苏俄,特称“砖茶”。
5. 安化黑茶发展史
咱中国人素来喜爱喝茶,不仅仅是品它的醇香味道,更是于悠悠茶韵中,品味一段诗意人生。安化云台山黑茶是发酵茶的始祖,其茶砖砖面平整,色泽乌褐,香气纯正,干嗅带浓郁菌花香,略带些松烟香,同时砖面纹理清新,呈波浪状,是黑茶中最具特色的。
6. 安化黑茶什么时候成为贡茶
一、绿茶的起源——3000年左右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绿茶是我国最早创制的茶类。
蒸青绿茶工艺脱胎于唐时开始出现“蒸青团茶”的制法。到了宋代,蒸青团茶又发展为蒸青散茶。元代时,蒸青散茶制法更为精细,在加工过程中,通常按芽叶老嫩分别进行制作,元代王祯《农书》第一次提到蒸青之后趁热揉之,现代意义的蒸青绿茶工艺趋于成熟。
二、黄茶的起源——1400年左右
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概念,不同现今所指的黄茶,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
在历史上,未产生系统的茶叶分类理论之前和在众多消费者中,大都凭直观感觉辨别黄茶。这种识别黄茶的方法,混淆了加工方法和茶叶品质极不相同的几个茶类,涉及到很多种品质各异的茶叶。
如上面所说的因鲜叶具嫩黄色芽叶而得名的黄茶,而实为绿茶类。还有采制粗老的绿茶,晒青绿茶和陈绿茶;青茶的连心、包种等都是黄色黄汤,很易误认为是黄茶。
三、黑茶的起源——1300年历史
黑茶当是在明末清初开始制造的,比黄茶为迟。但16世纪以前的这些记载中的“黑茶”是指由绿毛茶经过加工作色得来的,与我们现在所说“黑茶”(青砖茶、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不同。
湖南黑茶产地始于安化,安化黑毛茶创制于16世纪末期,制造上经杀青、揉捻后再渥堆,而后再烘干;云南普洱熟茶,要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干毛茶,而后再经适度潮水渥堆、晒干等工艺程序,加工技术已经相当复杂,当于黄茶之后。
四、红茶的起源——400多年历史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美国韦氏大辞典,“祁门红茶”记录着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门县。
小种红茶由炒青发展而来。日晒代替杀青,当是在炒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揉捻后发现叶色变红更快,于是逐渐认识了变色的规律。后在揉捻结束堆放片刻,使其发红更明显,质的变化更大,而后炒和烘,则色香味完全改变。
五、白茶的起源——1800年左右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白茶是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
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
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六、青茶(乌龙茶)的起源——1000多年历史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
7. 安化黑茶上市时间
铁观音春茶最早在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制,春茶[铁观音]最好的是5月1日前后,铁观音的春茶一般会在4月中旬上市,假如你发现早于这个时间的新茶肯定不是真正的。所谓早春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也是铁观音春茶上市时间。为求其鲜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雨水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争相购买明前茶、雨前茶。实在,“茶叶越新鲜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越新鲜越好,普洱茶、黑茶就是越陈越好,而追求新鲜的茶叶则为绿茶,但即使是绿茶也并非需要新鲜到现采现喝,想喝春茶最好在4月中旬以后采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