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加工过程中有虫子进入有害么(茶叶上的虫害)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17 16:52   点击:19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上的虫害

一、越冬休眠期防治

1、发生特点:每年10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底,随着气温下降,各种病虫先后潜伏越冬。

茶小绿叶蝉以成虫在茶树或茶园内外的杂草、作物上越冬;茶毛虫以卵,黑刺粉虱以幼(若)虫,茶橙瘿螨以幼、成螨,均在茶树叶片上越冬;茶尺蠖以蛹在表土或枯枝落叶中越冬。

2、防治措施:结合茶园冬季管理,进行越冬防治,能有效减轻来年病虫为害。越冬期间,组织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通过清园除草,及时清除茶园的枯枝落叶,铲除茶园内及周围的杂草,集中作堆肥,破坏茶小绿叶蝉等害虫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成活率。结合冬耕培土、施肥,在秋茶结束后把茶尺蠖等害虫翻到地表或深埋杀死;也可在施肥开沟后,将茶丛根际的表土及落叶扒入沟内,然后施肥盖土,以消灭表土层的虫蛹及减少病害菌源。对茶橙瘿螨等螨类发生严重的茶园,喷0.5度波美石硫合剂封园。

二、早春防治

1、发生特点:早春,茶毛虫第1代幼虫3月下旬开始为害,2龄前幼虫常数十头至百余头,聚集在叶背取食叶肉,也多在茶丛中、下部两侧,食量也很小。茶尺蠖第1代3月底开始为害,这代幼虫发生整齐,也常有发虫中心。越冬代黑刺粉虱幼虫3月至4月上旬继续生长发育,刺吸茶树汁液。

2、防治措施

:在冬季没有进行人工防治的茶园,可结合早春茶树的轻修剪,剪除有病虫梢、叶,并将剪下的枝叶连同枯枝落叶一同清除出园,妥善处理。结合早春施肥、除草,可直接或间接的消灭在土中栖息害虫的部分幼虫和蛹。

同时保护和利用好等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或将各种害虫的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有益微生物人为培养后人为散放到茶园中去,使其侵染有害生物。

三、春茶期防治

1、发生特点。春茶采摘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时间1个月左右。第1代茶黑毒蛾、茶毛虫、茶尺蠖、茶蚕及蓑蛾类的幼虫继续取食,食量渐增,茶黑毒蛾、茶毛虫开始逐迁于茶丛表面为害新梢嫩叶。5月上旬,第1代黑刺粉虱幼虫开始为害,以茶丛中下部叶背较多;茶小绿叶蝉等也相继开始为害。

2、春茶期防治措施

:分批及时采茶,对茶小绿叶蝉等具趋嫩习性、分布在采摘部位的病虫,均能被其经常采除。分批及时采茶,对在幼嫩芽叶上为害的病虫,还可减少病虫寄主食料(幼嫩梢、叶),而使其为害减轻。对历年茶毛虫为害较重的茶园,可在春茶期大面积连片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成虫。对虫口密度高必须用农药防治的茶园,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四、夏秋季防治

1、发生特点:从5月下旬开始直至10月上旬,是茶园夏秋季管理阶段,该阶段气温高、降水多,茶树害虫发生频繁、危害重,各种害虫往往同时交叉发生。

2、防治措施:结合农事活动,可采用农业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多种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5月底—7月中旬通过修剪、采摘,及时带走为害嫩叶层的茶橙瘿螨和茶小绿叶蝉;在茶尺蠖、茶毛虫幼虫发生期,使用病毒杀虫剂防治,成虫发生期,可采用性信息素和灯光诱集成虫。7月中下旬使用色板诱杀黑刺粉虱、茶小绿叶蝉成虫。

夏秋季茶树害虫防治,要根据虫情、参照防治指标、在防治适期选择在茶树上已登记使用的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使用剂量防治。推荐一药多治或不同类型农药的合理混用,提高防效。使用在茶树登记的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如苦参碱、藜芦碱、矿物油等代替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提高用药安全性。

2. 茶叶树的虫害

1.冬季做好清园封园工作

每年10月以后,及时修剪茶树,尤其是老化茶园,适当修剪,病虫枝及时清理出园区。修剪后使用石硫合剂3-5波美度或使用矿物油100-150倍进行封园,破坏茶粉虱等病虫害的越冬场所,有效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基数

2.加强茶园肥水管理

茶园基肥和每季追肥要跟上,每年10-11月份使用国光松尔肥(高氮型)50斤-75斤/亩+国光松达生物有机肥100斤/亩进行撒施,2-3月份、5-6月份及7-8月份每次追肥国光松尔肥(高氮型)50斤/亩,培育健壮的茶树树势,从根本上增强茶树自身的抗虫抗病性,同时有机肥适当改土,增加作物抗性。

3.物理防治

茶粉虱成虫危害盛期在茶园内插黄板和悬挂杀虫灯进行诱杀。每亩茶园插黄板20-25 片,杀虫灯每 15 亩悬挂一盏。

4.药剂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茶粉虱的关键是掌握好正确的防治时期,适宜防治期为卵孵化末盛期,虫口密度过大的茶园,可在成虫盛期进行防治。可使用国光易成+倒刺进行防治,重点喷施茶树叶背面。发生严重的茶园,在幼虫孵化盛期喷洒一次后过7-10天再喷一次。

3. 茶叶上的虫害图片

其实,茶叶残留了农药,无论怎么都去除不彻底的。最好就是喝不含农药残留的茶叶,如果你想要买安全不打农药的茶叶,可以到待客九品上预订,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

还有,很多人觉得泡茶时洗茶是可以去除农药残留的。其实,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但是农药残留是去除不了的。

最后说一下这个洗茶的起源,“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

4. 茶叶上的主要病虫害

茶叶是不能打农药和打除草剂的,但是茶叶在生长期间容易生虫,茶农为了图方便省事,也是为了茶季能够多挣点钱,就实施农药喷洒进行除虫,效果来的快,但是茶叶留有农残。

茶颗地每年的7月8月是绿草茂盛的时候,正好是挖茶颗地松土实施绿肥的季节,但是有人却打除草剂,这样使茶叶也含有农残。

5. 茶叶上的虫害有哪些

植物是由土生根,若直接将茶水浇于花叶上不仅没有用,反而还会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均匀撒在土壤中。还有一点就是,茶叶不可以和茶水直接洒在土壤上,会导致茶叶腐烂滋生小飞虫。正确的做法是待土壤略干后,将茶叶磨成碎撒在土壤上。

这些小飞虫一般是喜欢在固执落叶和富含营养的土壤植物中才会出现,阴凉潮湿的环境最适合它们生存繁殖。在用茶水消灭小飞虫的同时,也要注意土壤的卫生情况。如果花草开始发臭,也要留意是否是花草生病,尽早“对症下药”。

6. 茶叶常见虫害

  茶树主要芽叶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等。前两种病害以高山茶区发生较重;后一种病害在浙江、湖南等省常见。成叶老叶的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轮斑病、茶炭疽病和茶煤病等,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主要茎病有红锈藻病、茶枝梢黑点病、茶茎溃疡病。红锈藻病在南方茶区及江南茶区发生较普遍。老茶园中常见茎病有地衣、苔藓、膏药病。茶胴枯病、茶枝木腐病等在局部地区茶园发生。   茶树根病主要是根腐病类和茶苗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类在南方茶区以茶红根腐病和茶褐腐病为主;在华东和北方茶区以紫纹病和茶苗白绢病为主。茶苗根结线虫病则在全国各茶区都有发生且较严重。   茶树主要虫害种类有:

1.叶蝉类,包括小绿叶蝉和假眼小绿叶蝉,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2.螨类有茶橙瘿螨,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茶跗线螨在西南茶区以及江南茶区的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茶短须螨在江南茶区局部茶园发生。

3.黑刺粉虱在江南茶区及华南茶区局部发生较重。

4.蚧类有角蜡蚧和茶牡蛎蚧,在西南茶区普遍发生;长白蚧和椰圆蚧,在江南茶区发生。

5.蓟马类(茶黄蓟马)是华南、西南茶区主要害虫之一。

6.毒蛾类有茶毛虫,在各老茶区都有发生;茶黑毒蛾,在浙江等省发生严重。

7.尺蠖类有油桐尺蠖,在华南、西南、江南等茶区均有发生;茶尺蠖在江南茶区发生,云尺蠖在西南茶区危害严重。

8.卷叶蛾类,包括茶小卷叶蛾和茶卷宗叶蛾。前者以江南茶区发生较重;后者在南方茶区发生较重。

9.象甲类,以茶丽纹象甲为主。

10.其它还有刺蛾类、蛾类、蚜虫、蛀干害虫(茶梢蛾等)、地下害虫(蛴螬、大蟋蟀、白蚁等)。   26日1月茶树常见病虫害2011年

7. 茶叶上的虫害怎么去除

一、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选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

  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8. 茶叶常见虫害图片与防治

1、了解种类

我们想要防治茶叶病虫害,首先要了解其种类。茶叶的虫害主要有茶尺蠖,茶蚕,茶毛虫,茶黑毒蛾,茶白毒蛾,扁刺蛾等,病症主要有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煤病、茶树日灼病等几种,我们要对这些病虫害有了解和认知。

2、平衡种群

我们想要防治病虫害,就要保证茶园的生物种群的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平衡性,让生态环境能够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去发展,为害虫的天敌种群制造繁殖场地和栖息场地,降低整个茶园害虫的总量,维持平衡。

3、定期清理

我们要定期的在茶园内进行巡查,清理掉茶园内残留的插根和土里的蛹茧等,做好封闭园区的工作,从根源上减少害虫的进入,及时的修剪病害枝叶,将这些携带着虫卵和病菌的枝叶带出茶园外,并进行焚毁的销毁处理。

4、合理施肥

我们还要做好茶树的施肥管理工作,采取合理的施肥方案,避免茶树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情况,在合适的时段使用合适的肥料,增加磷钾肥的施肥率,以此来提高茶树的抗性,让茶树拥有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少染病的几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