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的揉捻(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加压的规律为)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17 22:37   点击:2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加压的规律为

揉捻开始前,先清理揉盘及揉捅残余物,检查各部分螺拴是否松动并紧固。

2.

转动手轮,开启揉捅压盖,按揉捻机投叶量装叶,切勿过多或过少,否则影响揉捻质量,

3.

关闭揉桶压盖,按揉捻工艺所需时间(乌龙茶约3—4min)和加压压力(轻压0.5min——重压1min——轻压0.5min——重压...

4.

揉捻完后,开启茶门闩,让揉桶继续运转数转,待茶叶落出茶门后,停机旋启揉盖,清扫残留茶叶残留物就可以了

2. 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加压的规律为清代出现品饮艺术

生普,可能是很多喝茶人的起点,也是茶友普遍公认的最具魅力的茶,甚至被誉为茶叶的“终极追求”。作为普洱茶的大半个代表,我们对生普的了解究竟又有多少呢?

  -什么是生普?-

  生普也成为生茶。普洱生茶的定义,是以在云南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一定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散茶或紧压茶。云南大叶种茶内涵物质丰富,是制作生普的上佳原料。

  当然,云南大叶种茶的适制性很强,通过不同的工艺可以制作普洱生茶、熟茶,还可以制作红茶、绿茶和白茶等其他茶类。所以说,很多入门茶友认为云南茶树上产的茶就是普洱茶这种说法不准确。

  -生普的工艺-

  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步骤有采摘-摊晾-杀青-摊凉-揉捻-阳光晒青-紧压(或散压)。其中,杀青和干燥是工艺中最关键的步骤,低温杀青起到钝化酶的作用而不是杀死酶,这保留了茶叶的活性,达到后期可继续转化的效果;阳光晒干相比于高温烘干也会起到低损耗茶叶活性物质的作用,这两步工艺也决定了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特质。

  -生普的特质:越陈越香-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特色,而收藏普洱,业内尤其特指生普。由于工艺特性,普洱生茶有的良好的活力,制成后普洱茶还会继续转化,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口感滋味。

  -生普的特质:越陈越香-

  新茶阶段,香气高扬,蜜香型突出,口感滋味比较霸气,茶性偏凉。随着时间的延伸,生普中的刺激性物质降低,口感更加醇厚柔和,逐渐显现陈香,茶性趋于温和,汤色也会由最初的淡黄、明黄向金黄、橙黄、橙红转变,年份越久,甚至可以转化出酒红色。

  -生普养生功效:现代都市上好佳饮-

  普洱茶被发现之初,是用来作为药与膳使用的。虽然熟普有诸多养生保健功效,几乎成为普洱茶养生的代表,但生普在现代生活中的养生功效也不容小觑。

  1.抗癌抗衰老。普洱生茶,比熟茶含有更多的富含茶多酚和儿茶素。其中,茶多酚可抑制人体内有害自由基,从而达到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2.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饮用普洱生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生普有良好的提神、降压、生津止渴、消暑、解毒、清理肠道等功效。生普性凉,夏日能够调节肠胃,提神醒脑、消暑解读,是现代都市人不可多得的上好佳饮。

  4.除此之外生普还能消炎、杀菌、治痢。生普有抑茵作用,浓茶汁日服10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对于吃东西容易上火、容易便秘、容易长痘等属虚火体质的人来说,可以喝生茶或轻度发酵的普洱茶;如果是不习惯那股苦味而喝熟茶,切记泡的时候加点白菊花或蜂蜜,加点荷叶也可以。

  -生普的冲泡-

  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茶,内含物质丰富,经久耐泡,冲泡次数可达20-30泡左右,茶叶取量需根据饮茶人数和个人口感喜好而定,一般情况下6-8克为宜。

  -生普储存方式-

  虽说普洱茶“越陈越香”,但需要良好的储存方法来实现。收藏普洱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茶品存放环境干燥。注意防潮防湿,存放区与地面和墙面留出一定距离;

  2.避免光照。光线分为自然光(如阳光)和人造光(如灯光),光线能够促进茶叶中的植物色素、脂类、醇类、部分氨基酸等物质氧化,而植物色素影响茶汤的色泽,脂类会影响茶叶的味道,醇类物质影响茶叶的香气。所以普洱茶需避光存放;

  3.隔离异味。普洱茶容易吸附其他气味,所以存放普洱茶的地方不要放香水、香料等气味强烈的物体,或不要接近卫生间、厨房等容易产生异味的区域。同时,储藏普洱茶的空间也需要保持干净,避免其他污染物出现;

  4.生普熟普分开存放。有的茶友不止喜欢收藏生普,也会收藏熟普。由于工艺不同,生普熟普干茶的气味也有所不同,所以即使都是普洱茶,但为了防止串味,二者应隔离存放。

  -人人享受的生普,现代的生普-

  生普在当下多选用上佳的茶叶来制作,一般为春茶、高山区大叶种茶,追求更加极致的甚至要选择数百年古树茶来制作,消费者们对于生普的理解和看法也越来越成熟,综合来看,生普是云南上等的茶叶的最佳呈现方式,而且生普人人可以品饮,人人都可以收藏。生普,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的,人人可以触摸得到的极致享受。

3. 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加压的规律为多少

1.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40min;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2min。

2.摇青发酵:茶青通过摇青机或手工搅拌的摩擦运动,擦破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通过摇、凉(即动、静)反复进行4-5次,历时8-10小时,使叶子由硬变软(活来死去),古称为消青,这达到绿叶红镶边。

3.炭焙:在45℃,用木炭进行烘焙到8成干时收起;杀青(炒青)定型:就是以高湿来破坏酵素的活性,抑制茶叶继续发酵,以免使得气味完全散失而保有半发酵茶类特有的香味。

4.第二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0%时,发酵20min;最后在温度为26℃、湿度为95%时,发酵60min

4. 制茶过程中揉捻的目的是

揉捻,制茶工序中的一种,大部分茶叶制作过程都有这个工序,传统的白茶没有揉捻工序,但现在的新工艺白茶也加了轻柔这一工序。所谓的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一个揉,揉即使茶叶成条,一个捻,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揉捻的要求,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最开始的时候不加压,使茶叶沿着它的叶脉卷成条,后加压使细胞破碎。揉捻的作用,一是使茶叶成条形,二是使茶叶中的细胞破碎,茶汁溢出附在茶叶表面,有利于增加茶汤浓度,这也是洗茶快速出汤的原因。茶叶揉捻的越重,茶叶越不耐泡。揉捻的程度要求,三级以上的叶子成条率要达到80%,三级一下的晚达到60%,揉捻叶细胞破坏率要达到45%-55%,茶汁附在茶叶表面,手摸有湿润感。

5. 茶的揉捻分为轻揉捻

揉茶机揉桑叶的方法

1、揉捻开始前,先清理揉盘及揉捅残余物,检查各部分螺拴是否松动并紧固。

2、转动手轮,开启揉捅压盖,按揉捻机投叶量装叶,切勿过多或过少,否则影响揉捻质量,

3、关闭揉桶压盖,按揉捻工艺所需时间(乌龙茶约3—4min)和加压压力(轻压0.5min——重压1min——轻压0.5min——重压2min——松压出茶)进行揉捻。

4、揉捻完后,开启茶门闩,让揉桶继续运转数转,待茶叶落出茶门后,停机旋启揉盖,清扫残留茶叶,关闭出茶门进入下一次作业。

6. 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加压的规律为什么不变

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的技术要点是:①“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叶质差,在叶温较高的情况,可塑性好,热揉有利于成条。嫩叶叶质好,杀青叶冷却后揉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②加压掌握“轻、重、轻”。为防止茶条松散和扁条碎末茶产生,加压要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一般加压与松压的时间比例是2∶1或3∶1,如加压10分钟,松压5分钟,或加压15分钟,松压5分钟。③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以炒青绿茶为例,采用55型揉捻机,一、二级鲜叶,一般投叶量在30~35千克,揉捻40~45分钟。揉捻程度要求成条率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为45%~55%。

7. 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加压的规律为什么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二、红茶的制作工艺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

  (1)萎凋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

  (2)揉捻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3)发酵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4)干燥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

  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1)萎凋

  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2)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

  (3)炒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4)揉捻

  其作用同于绿茶。

  (5)干燥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四、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是我国特产,六大茶类之一,主产于福建省。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

  (1)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

  (2)干燥

  干燥可以采用晾晒(自然干燥)、烘干两种工艺。

  五、黄茶制作工艺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

  (1)杀青

  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

  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多,叶温愈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过程也愈快。

  (3)干燥

  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六、黑茶的制作工艺

  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渥堆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1)杀青

  由于黑茶采摘的叶子粗老,含水量低,需高温快炒,翻动快匀,呈暗绿色即可。

  (2)揉捻

  杀青叶出锅后,立即趁热揉捻,易于塑造良好外形。揉捻方法与一般红、绿茶相同。

  (3)渥堆

  揉捻后的叶子,堆方在篾垫上,厚15~25厘米,上盖湿布,并加盖物,以保湿保温,进行渥堆过程。渥堆进行中,应根据堆温变化,适时翻动1~2次。

  关于渥堆的化学变化实质,目前尚未有定论,目前茶学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三种学说,但一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水热作用,与黄茶的闷黄过程类似。

  (4)干燥

  有烘焙法、晒干法,以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8. 在茶叶初制的揉捻工艺中,揉捻效果与什么有关

在有部分地方还是用脚踩茶叶。

踩茶是古老及传统的一种揉搓工序,以前没有机械设备所以揉茶的工序就需要用人力,有的用踩的方式有的用手搓的方式,踩跟手搓的区别就在与,踩的分量可以多一点,茶味更好一点,因为踩是整个人体的力度集中在一个点上,没有力的挤压茶味自然就出不来。不过两个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要将茶叶的味道揉搓出来,使茶叶口感更加的醇厚,以及成条状等形状。现在还有少部分地方使用踩茶的方式,保留传统!

而用脚踩出来的安化黑茶可以让茶身变得更为丰润更加紧实,增加了茶叶本身的柔韧性,这样不仅可以最大保留茶叶的完整,还可以对于后期的发酵存放过程起到很好的保护发酵作用,如此泡出来的黑茶的味道更醇厚,更留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