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焙茶的方法
焙茶 又称制茶(炒茶) 【形状】 团茶水份若未干,易发霉败坏,难以存藏故须焙干以利收藏。掠干后的团茶,先用棨(锥刀)挖洞,再用竹扑将已干的茶穴打通,最后用一根细竹棒将一块块的团茶串起来,放在棚(木架)上焙干。焙炉掘地二尺深,宽二尺半,长一丈,上有低墙。焙茶的木架高一尺,分上、下二棚,半干的团茶放在下棚,全干燥后则移到上棚。 【方法】 烘焙前要对茶的整体结构需要有相当程度的判别与评定能力,透过识茶的步骤,对茶的主体结构的认知将更加缜密,才能有助烘焙前之规划能力。 水分 :在鲜叶上,水分占有75%左右的比重,在茶的烘焙上,其从鲜叶排出的方法是以渗透蒸腾的输送方式为之,先后次序为先叶肉、再叶脉 、柄、茎。 酶 :酶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 青味 :主要源自制程中萎凋不当所致不足或不均都会产菁味。 苦味 :在半发酵茶中苦味是无可避免会存在的,只是程度与性质的不同。 涩味 :涩为在半发酵茶的范围里与青、苦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只是程度与 性质上的差异而已。 闷味:此味与先天无关,纯为制程上的疏忽与不当所致。 陈杂味 :形成原因以储存不当为最,如储容器破损;空间的温、湿度过高;环境 污染;受到阳光照射等。 【理论基础】 茶叶烘焙的理论基础,视茶叶成分中氨基酸、单糖及双糖类,在受火过程时所产生的酶促反应现象。而烘焙茶叶即是视茶叶的水分`果胶质、重量, 透过烘焙器具的风、火、时间的互动关系,寻找并掌控酶促反应到所需要的涩、香、味。 舒展:为烘焙预备的“舒展”,其主要功能除了先排掉表面杂味外,执行首重在如何使茶均匀的受热,其阶段的多寡,视 1~2.的温差大小而定。 分解:温度提升是为使已舒展的平和状态的茶,产生较大的层压, 与水的活泼度,以利下面排清功能。 排清:在此位置,尽最大可能的将“陈”、“杂”透过水的导引,排出体外。 烘焙:视目的的需求,选择所需温度,先期尚需注意前段未尽的陈、杂排放; 后期以所需火候程度无注意重点。 冷却:与烘焙点较低的一个阶段烘焙,较能使茶叶内部较难移动的叶脉、茎的 水分,移转到叶肉部,再平均分布。 静置:茶叶经过较高温的过程,各结构会比较凌乱。 厦门归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2. 茶叶焙火的程序
焙火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半发酵的乌龙茶,对焙茶老道的师傅而言,讲究“看茶焙茶”。焙茶师傅首先必须掌握茶叶的本质,然后掌握焙火的时间与温度曲线。焙火的目的有二:一是降低水分,二是提香。
目的之一的降低水分,是为了长时间保存。杀青,是第一道焙火。杀青中不论是“蒸青”或还是“炒青”,为的是以高温让叶脉停止发酵。干燥,则是第二道火功,让水分蒸发掉。讲究的焙茶,要“文火慢炖”以慢工出细活。施以低温,分不同阶段焙火,因为茶叶内蕴含的水分要逐步去除,切勿用高火导致急火攻心,造成茶叶炭化后活性尽失。有的时候因为前两道火焙得不到位,而让未焙干的茶青过几年后吐出水气,或者存放不当而受潮,则必须施以第三道火。
目的之二的提香,在杀青得宜的前提下,于不同温度与时间点,香气将不断变化。杀青如果不完全,则仍会有湿气藏于叶片,焙火时叶片将难以入火,提香难以体现。杀青完全的情形下,茶叶在焙火时随着时间推移与温度的变化,香气逐步发生转变。例如,知名凤凰单丛的名声,来自于它超过一百种的主要香型,而焙火过程因为时间轴的不同,往往在不同的时间点与温度,会散发不同的花香或香型。
3. 传统制作焙茶
(一)存茶应该分类、集中存放
1、分类存放
家庭存茶按类别分开存放是前提,比如大类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普洱茶不能放在一起,存放时尽量不要把这些茶放在一个存茶空间里。
绿茶:绿茶的保质期只有12个月,一般家庭存茶不会存太多,存茶只要注意把一般绿茶和花茶(绿茶和各种花的胚在一起窨制的茶)分开存放即可。比如黄山毛峰不能和茉莉花茶存放在一起,茉莉花茶和玫瑰花茶应该分开存放。
黄茶:黄茶的制茶手法和发酵度与绿茶略有不同,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和非花茶型绿茶放在一起。如果讲究的话,就分开存放,因为绿茶和黄茶的气息、口感泾渭分明,宜分开存放。
白茶:中国有好几个地方产白茶,比较出名的有福建白茶和云南白茶,存放时福建白茶和云南白茶最好分开存放。因为云南白茶的做法有点略类生普,而福建白茶在存放一段时间以后,里面会有一种类似药香的味道,和云南白茶转化以后的味道有很大区别,放在一起容易串味。
乌龙茶:即便是同一个茶类,有些品种的茶也不能放在一起。乌龙茶里面的非碳焙茶和碳焙茶不能放在一起,因为碳焙茶会有一股浓郁的碳香味,如果和非碳焙茶放在一起会把碳火味串到非碳焙茶里去,造成非碳焙茶串味。打个比方,清香、韵香型铁观音就不能和碳焙铁观音放一起。
黑茶:黑茶的种类有很多,按地域分有湖南黑茶(安化黑茶)、湖北青砖、四川藏茶、安徽黑茶、广西和陕西黑茶(泾阳)等。在存放黑茶时,茯茶要挑出来单独存放,因为茯茶内有金花,会发出类似菌丝的味道,容易引起其他茶串味。安化黑茶和湖北青砖可以在一起存放。广西六堡茶一定要拿出来单独存放,因为六堡茶出厂之前都会在木仓里存放一段时间,茶里会有一种浓郁的木仓味道,和其他的黑茶放在一起容易串味。
普洱茶:普洱茶的存放要注意生熟分开,普洱茶熟茶里有一股渥堆味,这种味道比较类似土腥味,如果把熟普和生普放在一起,生普吸附了熟普的这种味道基本上就毁掉了。
即便是普洱茶生茶,最好也要按烟味的有无来分开存放,有些生普里有烟味,有些生普里没烟味,存放的时候可以分开。如果不问烟味有无全部存放在一起,最后所有的茶都会有烟味。
2、能放在一起的茶尽量集中存放
在家庭存茶中,除了绿茶、黄茶、红茶以外,其他的茶类应该按茶类尽量把能够存放在一起的茶聚拢在一个存茶小空间里,因为茶都喜欢热闹,茶的转化需要"聚气",这也是为什么标准大茶仓里存出来的茶比有些家庭存出来的茶好喝的原因。但是如果在家庭存茶时也注意这个存茶原则,家庭存出来的茶不一定会比标准大茶仓存出来的茶逊色多少。
比如白茶,福建白茶根据地域不同,可以分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这两种地方的白茶口感、风格虽略有差异,但并无大的不同。再者,白茶根据茶青不同,可以分为好几个品种,即白毫银针、牡丹、贡眉、寿眉等。不管是福建哪个地方的白茶还是哪个等级的白茶,存放时最好集中放在一起,达到聚气的目的。
再如普洱茶,普洱茶有很多产区,如西双版纳、临沧、思茅、保山等茶区,茶区里又分不同的山头,如布朗、易武、贺开等。家庭存茶一般量不大,如果再按山头分开,就达不到"聚气"的目的。只要在存茶时按生、熟分开,生普里区分有烟味和无烟味就可以了。除此以外,尽量将普洱茶集中存放在一个存茶空间里。
(二)家中存茶地点要讲究
一般而言,家庭存茶会限于家庭之内,能够存茶的地方有限,但是挤一挤,还是能够挤出很多地方的,存茶地点只要符合避光、阴凉、透气、没有异味这四个原则就可以了。
茶叶很怕阳光,已经成品的茶叶即便是隔着茶叶包装(塑料袋、铁盒、纸箱)被太阳晒久了,茶叶也会品质大减,严重的甚至香气全部流失,只剩下出现一股蛤喇子味,就好像是被太阳晒过的干柴的味道。茶叶喜欢阴凉,如果存茶地点的温度长期超过35度,一些含水量比较高的白茶、黑茶、普洱茶就会因为高温出现酸味。
在家里存茶,存茶的地方需要经常开窗透气,但是透气不是空气对流,常年有风吹过的地方不太适合存茶。茶叶或者装有茶叶的纸箱或器皿尽量不要靠墙,纸箱一般要离墙50厘米,离地一米以上。
一般家庭里的卫生条件都比较好,抛开厨房有油烟味以外,其他的地方都会没有异味,比较适合存茶。有的家庭有柜子或者阁楼,存茶时为了节省空间,茶友会把装有茶叶的箱子放在上面,这当然也是可以的。不过,这些地方要注意经常打扫,不能积灰,灰尘积累多了会有灰尘味,这种味道被茶叶吸入以后,茶叶喝着会有粉尘味。很多管理不规范的茶仓存出来的茶有灰尘味,大多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卫生。
(三)家庭存茶应该注意密封
存茶要防止跑香,香气流失了的茶叶喝着会什么滋味都没有,乏善可陈。所以,为了防止茶叶跑香,存茶的时候最好把茶叶密封起来。开了口的绿茶要把口子折叠起来夹好,如果不放心,外面可以再套一层塑料袋扎口。
只有包装纸的白茶、黑茶、普洱茶茶砖、茶饼、茶柱也不宜直接放在空气里。存茶时,我们最好用密封性比较好的塑料袋、锡箔内膜牛皮纸袋、厚纸箱、紫砂缸、瓦缸把茶叶装起来,这样的话,可以有效阻止茶叶跑香。
如果家庭存茶量很大,有专门的存茶茶室,茶室的门窗除了换气透气之外,平时都要紧关着。茶叶也不宜裸露在空气当中,最好还是给这些茶叶创造一个密封的小环境,如保留普洱茶的笋壳外包装,把茶叶装进塑料袋、牛皮纸袋、厚纸箱、紫砂缸、瓦缸里等。
存茶时,如果发现存茶的地方有茶香出现,千万不要陶醉其中,这是存的茶在跑香了,要赶紧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防止茶叶香气继续流失。
(四)家庭存茶应该积极干预,防潮防干
茶叶怕潮湿,也怕过干(湿度低于30),目前在中国基本上找不到一个温度和湿度刚好适合存茶的天然茶仓,所以,家庭存茶要积极进行人工干预,太湿了就控湿,太干了就控干。
中国长江以南湿度都比较大,家庭存茶要注意防潮。以湖北为例,江汉平原每年的平均湿度在70左右,每年会有一个月以上湿度近乎100的梅雨季节,梅雨季节以后又是高温高湿的夏天, 所以江汉平原的茶友存茶要特别注意防潮。可以采用开抽湿器或者空调的办法来防潮,但是这两种手段对家庭存茶尤其是存茶量不大的家庭来说,比较浪费。一般存茶量比较小的家庭可以采用添加食品干燥剂的方法来防潮,以后一年换一次干燥剂就可以了。
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的常年湿度比较低,尤其是到了冬天,湿度更低,这些地区的茶友存茶就要注意防干。有些茶友会采用加湿器、在茶房里放一盆水或者在家里养鱼、养绿植的办法保持存茶地方的湿度,这些方法都值得借鉴。养鱼、养绿植要注意防止产生异味。
二、家庭存茶最方便、实惠的方法
作为家庭而言,存茶的方法应该以方便、实惠为宜。有些茶友会在屋子里放一个湿度计,如果湿度太大的话用抽湿器或开空调的方法来防潮,这种方法存茶量比较大的话还比较划算,如果存茶量比较小的话,用这种方法比较浪费。而且利用温度计、抽湿器或空调防潮,要保证家里天天有人,万一哪天家里没人而湿度又上来了,辛辛苦苦存的茶就可能会毁于一旦。
家庭存茶如果量小,图方便、实惠的话,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来存茶:
(一)塑料袋大法
一些含水量比较小的茶,如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都可以采用套装塑料袋的方法来防止茶叶受潮和跑香。即使是开了口没喝完的绿茶、黄茶、红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茶叶有塑料袋包装,塑料袋包装完好,外面有密封性比较好的金属罐,这种茶叶可以直接置放在常温中,不用处理。如果茶叶有塑料袋包装,外面没有密封性比较好的金属罐,建议在茶叶外面再套一层厚一点的塑料袋,可以有效防潮、防跑香。
用塑料袋存茶很简单,找一些没有破损也没有异味的塑料袋直接套在茶叶外面扎口即可。超市里卖的那种保鲜袋建议慎用,因为这些保鲜袋太薄,透气性比较好,时间长了,潮气会渗进去,茶香也可以跑出来。
如果所在地湿度实在是太大,可以在扎口的塑料袋里放一些食品干燥剂,以后逐年置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绿茶的保质期只有12个月,六安瓜片的保质期是18个月,天平猴魁的保质期是24个月。品质合格红茶的保质期是三年,非碳焙乌龙茶的保质期是两年。碳焙乌龙茶如果品质好的话,可以存更长的时间。我们存的茶要在保质期内喝完。
(二)牛皮纸自封袋大法
塑料袋大法不太适合含水量比较高的白茶、黑茶和普洱茶,这些茶如果在外面套装塑料袋,时间长了塑料会在高湿高温环境下产生化学反应,散发出一种塑料的闷臭味,被茶叶吸附以后,会大大影响茶叶的口感。
如果家庭存含水量比较高的白茶、黑茶和普洱茶,一两饼茶可以采用牛皮纸自封袋,如果茶量比较大的话,可以采用牛皮纸袋,就是网上卖的那种七子饼牛皮纸袋,一个袋子里可以装7、8饼茶。如果当地湿度比较大,可以买那种有锡箔内膜的牛皮纸袋。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在牛皮纸袋里面放一些食品干燥剂,以后逐年置换干燥剂即可。
(三)厚纸箱大法
家庭存茶的地方有限,厚纸箱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收纳散装茶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受潮、跑香。这种厚纸箱一般以五层以上的瓦楞纸箱为宜,纸箱太薄了的话效果会差一些。在把茶叶装进纸箱以前,最好把纸箱放到大太阳底下暴晒一两天,杀个菌也除除纸箱的味道,如果纸箱异味太大,就不要使用了,防止纸箱的异味蹿进茶叶里造成茶叶串味。
一般而言,厚纸箱大法和塑料袋大法、牛皮纸袋大法配合在一起使用防止受潮、跑香的效果会更佳。
在置放厚纸箱时,纸箱不能直接放在地板上或者靠墙置放,一定要离墙50厘米以上,离地1米以上,防止墙上和地板上的潮气及异味渗进纸箱,造成茶叶串味。
(四)紫砂缸或者瓦缸大法
如果嫌弃纸箱难看,且纸箱时间长了容易破损,茶友可以购买紫砂缸或者瓦缸来存茶,紫砂缸或瓦缸放在家里也可以做装饰使用,一举两得。在紫砂缸或瓦缸装茶以前,一定要用清水把缸好好刷洗干净,然后把缸放到大太阳底下多暴晒几天,保证缸没有异味、干透了以后再装茶。
用紫砂缸或瓦缸存茶,茶叶外面不用套塑料袋或牛皮纸自封袋,如果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在茶饼、茶砖、茶沱外面套一层牛皮粗纸。为了防潮,缸里可以放一些食品干燥剂,个人不建议在里面放石灰,因为石灰本身会有味道,味道会渗进缸里的茶内,造成茶叶味道污染。
用紫砂缸或瓦缸存茶,不仅要盖缸盖,缸盖上最好再套一层粗布,连布一起扣在缸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茶叶受潮、跑香。紫砂缸或瓦缸也要离地离墙,缸下面可以垫一些纸板,离墙20厘米就可以了。
三、家庭存茶应该避开的常见误区
家庭存茶稍不注意,可能会走进一下误区,导致辛辛苦苦存的茶存到最后成了废茶。所以,这些误区我们要特别注意规避。
(一)用茶叶做家庭装饰摆件
有些茶友喜欢把买来的茶单饼靠在茶叶支架上,放在家里的博古架、书柜里做摆设,觉得这样存茶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显出自己的品味,稍待时日又可以喝上一口美美的老茶,其实不然。这样存茶会导致茶叶因裸露在空气里受潮、跑香甚至会吸附进异味(比如常见的烟酒味、书籍的纸张味),失去品饮价值。
(二)在阳台、厨房里存茶
家庭存茶最大的问题是空间有限,所以有些茶友会把茶叶存在阳台上或厨房里。茶叶尽量不要存在阳台上,因为茶叶怕光、怕风、怕高温。就算是密封性比较好的阳台,也会有阳光射进来,夏天的时候温度也会很高。在这种环境下存茶,茶叶可能会因为阳光照射出现干柴味或者发酸。如果茶叶一定要存在阳台上,一定要注意避光、防高温、防潮、防跑香。
在厨房里存茶是大忌,因为厨房里会有油烟味,如果茶周围有其他的食物,其他食物的味道也会渗进茶叶里,造成茶叶串味。
(三)什么茶都朝冰箱里放
很多茶友在存茶时特别信任冰箱,什么茶都往冰箱里存。这样做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冰箱的低温可以帮助茶叶保鲜。
但是把茶放进冰箱保存时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绿茶和黄茶
非花茶型绿茶、黄茶放进冰箱保存要注意防止串味和受潮,把茶放进冰箱以前可以在茶叶外面套几层塑料袋。但是个人觉得绿茶、黄茶套塑料袋放在常温下也可以防止受潮,因为绿茶、黄茶类茶叶的含水量比较低,在常温放几个月口感不会有明显的改变,绿茶黄茶的保质期只有12个月。
而绿茶、黄茶放进冰箱保存受潮尤其是串味的概率非常高,除非是单独为茶叶买一个冰箱。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我的绿茶、黄茶都没有放进冰箱保存。就算是开了封的绿茶和黄茶,我也是用夹子把折叠好的开口夹好,外面套一个厚塑料袋,里面放一点食品干燥剂,一两个月之内喝完,并没有出现因茶叶跑香、受潮导致的口感下降问题。
花茶型绿茶,如茉莉花茶等就不要放进冰箱里保存了,茉莉花茶经过窨制以后,含水量比普通绿茶更低,在常温下密封就可以保鲜。如果把茉莉花茶放进冰箱里保存,茉莉花茶的茉莉花香很快就会减弱,与常温保存下的茉莉花茶相比,口感会差很多。
2、红茶、乌龙茶
红茶和碳焙乌龙茶:红茶和碳焙乌龙茶中的碳焙铁观音、碳焙凤凰单枞、武夷岩茶等的含水量比绿茶要低很多,常温、密封、干燥保存就可以了,不用放冰箱里面。如果放进冰箱里,湿气渗进了这些茶,茶原本细腻的口感会变得粗糙,香气也会大大减弱。
非碳焙乌龙茶:有茶友喜欢把非碳焙乌龙茶放进冰箱里保鲜,如果能够防止串味,这样做非常不错。但是,现在的乌龙茶在包装上面远远走在了六大茶类的前列。茶厂或者茶农为了方便茶友保存,会把茶叶分成8克一小袋,用真空技术抽掉塑料袋里的空气,然后在外面再套一个塑料包装,这样处理过的乌龙茶在常温下放一两年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非碳焙乌龙茶也不用放进冰箱里储存。
3、白茶、黑茶、普洱茶
白茶、黑茶、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讲究越陈越香,主张通过存放让茶叶在岁月的流逝中发酵,达到寒热中和、茶性温和、香气入水的目的。白茶、黑茶、普洱茶理想的发酵温度是20度左右,低温的冰箱环境不适合白茶、黑茶、普洱茶的转化。所以,白茶、黑茶、普洱茶千万不能放进冰箱里保存。
(四)存茶叶处通风或勤快翻茶
有些茶友为了防止存茶环境里出现异味,会特意把茶存在通风的地方或者把门窗都打开让存茶环境通风。这是存茶大忌,因为通风的对流空气会加速茶叶香气的流逝,让茶叶的香气流失掉。
有些茶友很勤快,会经常翻看自己的存茶,检查一下茶叶有没有受潮,或者把茶叶拿出来透个气,这样做其实对茶叶一点好处都没有。翻仓太勤或者晾晒太勤都会导致茶叶的香气流失。
(五)生搬硬套茶友的存茶经验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不同,该地的温度和湿度会不一样。中国地形的复杂性导致几乎每一个茶友的存茶大环境、小环境都会不一样。比如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存茶环境不一样;同在长江以南,湖北和湖南的存茶环境不一样;即便是在同一座城市里,楼层高的和楼层低的茶友的存茶环境也会不一样。
所以,茶友们的存茶经验大致可以参考,但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还是需要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居住环境有所改变。茶友存茶最好不要生搬硬套茶友的存茶经验。
(六)真空存茶
有的茶友为了防止茶叶受潮跑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茶叶放进塑料袋里抽掉空气,真空存茶。这样对待绿茶、黄茶、红茶、非碳焙乌龙茶似乎还可以,但是对碳焙乌龙茶尤其是后发酵的白茶、黑茶、普洱茶是大忌。因为白茶、黑茶、普洱茶的转化需要氧气。
结束语
很多中国人选择喝茶是因为喝茶有益身心健康,如果买来的茶叶因为存放不善而导致茶叶茶质发生变化,喝了损害身体健康,这就与我们喝茶的目的背道而驰了。但是,只要我们稍微用一下心,了解茶叶的特性,根据茶叶的特性来科学处理我们的存茶,家庭存茶其实一点也不难,我们也可以存出几乎可以和标准茶仓(科学管理)一样好的好茶。
4. 电焙笼焙茶技巧
1、茶叶的受热度不够平均,就算在定温的状态之下,也只能烘焙到茶叶表面而已。
2、焙笼不是半封闭的机具,所以在焙茶的时后,每颗茶叶的受热不平均。
炭焙武夷岩茶技术,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无形遗产。焙制出的茶汤口感风韵独特,需要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武夷岩茶的传统炭焙技术日益精进,发扬光大;让所有爱茶的人,都能喝到甘泽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武夷岩茶。
5. 焙茶的作用
玛瑙本身就属于有收藏价值的一种宝石类矿石,目前虽然是市场价值并不高,但毕竟是资源有限,将来会越来越少。所以,仅仅是玛瑙本身就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当然了,品质越好的,收藏价值越高。
一块好的玛瑙石,再加上好的雕工,就更有收藏价值。
好的玛瑙有多种,比如水胆玛瑙,外形奇特的象形玛瑙,切开后的图案象形或文字玛瑙,还有缠丝、南红、多彩或玉质玛瑙等等,奇石能达到宝石级的玛瑙还是很多的。
但选玛瑙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才能选到称心的玛瑙。目前,市场里很多色彩鲜艳的玛瑙,五颜六色的,有些实际上是经过化学处理或高温炉处理的,如果单纯是高温炉烧烤处理的还好,如果是化学处理过的,基本上都有毒,不适合戴在身上或经常接触、盘玩。所以,要想真正选一块好的玛瑙,必须有一双火眼金睛。图1图2是缠丝玛瑙原石,三脚金蟾,后面是有水晶洞的玛瑙雕件,品质高的,收藏价值还是不错的。
6. 焙茶与炒茶
档茶是焙茶,又称制茶(炒茶) 即用温火烘茶,古代制茶技术。焙茶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保藏贮存。这是古人采用寓贮于焙、既贮又培的科学制茶方法。焙茶是蒸青绿茶经烘焙而成,口感独特,火香浓郁,而且具有去油腻的效果。
7. 怎样用烤箱焙茶
返青如果不处理,久了容易霉变,就不能喝了,一般是通过复焙来除水分和走杂味,延长存放时间。
操作起来具体要看茶的返青程度,再选择合适的焙法,不是随便温度加高把茶焙完就行的,否则只会越焙越差。
对于个人家庭喝茶时,如果买回去的茶出现返青情况,可以在家自己尝试用微波炉“焙茶”。特别要注意,千万不能用高火档,会把茶焙焦!
建议先拿一泡茶的量试试,用低火档或中火档,四五分钟就好,时间稍微一多,要么焙焦,要么茶叶火功也高了,香气滋味会变浓。(总之前提还是要看该茶返青程度,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四五分钟时间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使用微波炉复焙前,先让打开微波炉通风,避异味。因为我只用过微波炉试验过,暂时针对家庭情况的返青处理只能提供这一种,按道理,只要温度适当情况下,类似烤箱也是可以的。在微波炉烘焙完之后,需等茶叶冷却后再放进包装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