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陇南的茶叶是什么(陇南的茶叶是什么茶)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7 04:48   点击:22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陇南的茶叶是什么茶

无性系迎霜、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品种有信阳种、鸠坑种、宜兴种等适合保护区内种植的品种。

2. 陇南名茶有哪些

01、武都万象洞,国家AAAA级景点。地质公园。 02、文县天池,国家级森林公园,影视拍摄区。 03、宕昌官鹅沟,国家级森林公园。 04、康县阳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天然阳坝。 05、武都裕河原生态风光,金丝猴保护区,动植物乐园,民俗风情。 06、武都五凤山道教圣地。 07、西和大香山:千手观音妙善的优美传说,礼县道教协会。白雀寺。 08、西和仇池山:伏羲洞,人祖爷伏羲诞生之地。朝圣伏羲庙。 09、礼县祁山武侯祠堂:纪念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经典景观。 10、礼县大堡山:秦始皇先祖的珍贵墓地,中国风水学观摩的极佳地段。 11、武都角弓朝阳洞:唐朝以来开凿的佛、道、儒三教综合洞窟,白龙江边的百佛洞。 12、武都石门九天圣母庙:黄帝战蚩尤,王母派遣九天玄女松天书兵法的传说。 13、武都佛教景点:两水龙华寺、城郊普化寺、城关莲花山寺院、东江清凉寺、三河广严院、龙凤山寺、龙凤佛堂寺、琵琶寺、汉王寺、城郊邬金寺、甘泉铁佛寺等 14、两当张果老登真洞:传说张果老修道成仙的地方。 15、成县鸡山:森林公园。山顶有观音大士、文殊、普贤三菩萨庙。 16、成县西峡颂:俗称《黄龙碑》,是汉代《石门颂》、《甫阁颂》、《西峡颂》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17、徽县嘉陵江漂流:陇南唯一开展漂流活动的地方。 18、武都城郊崔家梁关公庙:纪念刘备、关公、张飞的祠堂。 19、武都角弓够林坪大禹庙::纪念大禹治水的唯一祠堂。 陇南小吃 陇南人特别是武都人特别重视吃和穿,所以小吃的花样特多,比较有名的小吃: 1、洋芋搅团:用特制的杏树、桦树、梨树、核桃树做的木槽。将煮熟去皮的洋芋砸成泥状,相当于南方的糯米糍粑。必须是甘肃武都特有的高淀粉洋芋。汤汁是武都特制的醋加武都安化辣椒、武都大红宝花椒粉做成。 2、玉米面面鱼:将玉米面在大铁锅中搅成糊状。煮熟。用特制的勺子做出。醋辣汤汁或武都酸菜汤。 3、米皮:武都两水汉王大米,浸泡,打浆。在特制的木板笼床上蒸熟。汤汁与饺团同。可以加蒜泥。 4、面皮:小麦粉洗成面汁。用铁皮蒸盘。 5、酸菜面片:武都酸菜。解热祛暑的效果极佳。手擀面片。 6、豆花子酸菜面:刚刚点出的清香豆花。面条可以多样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擀面。荞面。玉米面。小麦面。杂面。 7、荞粉:武都特产山荞。用荞麦贞子洗面汁。煮熟。凝固。汤汁和洋芋饺团同。 8、鸡蛋面茶:武都茶叶炒熟。泡成茶水。加熟面粉。在特制的陶罐中煮熟。加入炒好的土鸡蛋。 9、炕包(子):包子在平底锅中炕熟。 10、荞面叶子:荞面摊成荷叶一样薄饼。加洋芋丝、青椒丝炒吃。 11、地软耳包子:春秋季节的大地上,一种黑紫色的柔软的菌类。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种素食。味道特好。 12、麦仁酒:新麦去皮。煮熟。装缸。加特制酒酢发酵。清香。能上头。解暑,保健,利尿。 13、荞面、苞谷面饺团:糊状,煮熟。置于瓷盆,降温,凝固。切片与酸菜汤一起享用。解暑,易消化,健胃。 14、洋芋丝饼饼:主要由洋芋丝加适量面粉和花椒粉、细盐、老葱丝,在平底锅中煎熟。厚度1—3厘米 15、武都泡菜:特制的罐子。农历六月六的山泉水。青盐。武都花椒。调料粉。洋姜,萝卜、胡萝卜,卷心菜,豇豆等入内。特别酸的有滋味。 16、韭菜扁食:新鲜的韭菜切碎。加香椿丝。包成混沌一样。黄花菜木耳汤。素食。 17、锅盔:西和、宕昌、武都风格不同 18、豆花子:加洋芋粉汁 19、肉夹馍:在特制砂锅中煮烂的猪肉,在特制的桦树菜墩上剁细,夹进火烤馍中。早起吃一个足够上半天的能量补充。 20、烤羊肉串:用武都山羊肉烤制。 21、烤鸡肉串:用陇南山区的土鸡肉烤制。 22、烧烤香肠:农家自制的猪肉香肠,吃时在菜油中炸一下。 23、烧烤嫩玉米:阳历4月就开始了。刚刚摘下来的嫩玉米,或者带着青嫩的叶子。也有煮熟的。 24、武都臭豆腐:豆腐块加酒料,加辣椒、花椒粉腌制。吃时夹进蒸馍中,特香。 25、麻辣洋芋粉:洋芋粉是当地洋芋加工的宽粉,质量一等。加海带丝和绿色蔬菜。汤汁加花椒粉和武都安化辣椒粉。老葱也好。 26、鸡汤刀削面:鸡汤中加入黄花菜、花椒粉、老葱丝、蒜苗,刀削面是正宗山西派式。恰似银鱼翻浪花。 27、橄榄油拌洋芋:煮熟的紫皮洋芋,去皮后,在大碗中剁细,加入少量橄榄油。因为橄榄油是武都特产,价格贵,在外地这就有些奢侈了。 28、嫩玉米面饼:嫩玉米压成汁,加适量小麦面粉做成。 29、煎饼卷青椒洋芋丝:青椒炒洋芋丝。小麦面煎饼卷起来。 30、面果丸子:小麦面粉加鸡蛋加水搅成糊状。用筷子夹成小团在清油中炸熟。 32、武都酸菜汤: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茎叶、野生银钙菜、苦戈菜腌制。发酵好时,菜脆而味酸。中药上全部属于解毒、清热、消暑类型,做汤时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葱丝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丝。还可以加面粉做成酸菜拌汤

3. 陇南的茶叶是什么茶种

我们陇南地理位职属亚热带,气侯益人,生态环境好利茶叶生长。陇南茶叶可冲泡也可用罐罐煮着喝香气益人,回味良久!用过人赞口不诀使人留香永久。在我们陇南来的茶商争先抢购,买回人民群喝陇南地区香茶后,时时想念我们产的綠红茶,给世人留永久回味!

4. 陇南有什么茶叶

西北茶区主要生产黑茶、绿茶、红茶、代用茶等,如紫阳毛尖、绞股蓝茶、汉中仙毫、紫阳红茶、商南泉茗、泾阳茯茶、汉中红茶、八宝茶、砖茶等,西北茶区主要指的是陕南茶区,分布在安康、汉中、商洛等地域。

历史上的陕茶广泛影响着西北五省乃至世界,以陕南茶区紫阳县为起始点之一的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的南线同轨,与唐蕃古道交叉重叠,在唐、宋、明、清构成了西北经济大动脉。

5. 甘肃陇南产什么茶

陇南特色小吃

洋芋搅团 为全省乃至全国独有。将洋芋煮熟,剥皮,放入专用木槽内,用专用木槌砸捣至粘团状,色泽光亮微黄。分热食、冷食两种食用法。热食,放入酸菜浆水中略煮,连同酸菜浆水盛碗后调以盐、油泼辣子即食;冷食,盛碗后调入调和呛煮的醋、油泼蒜、辣子即食。风味独特,口感滑润、清香。过去为农家家常小吃,现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已成为大众喜食的特色小吃之—,尤以武都的最佳。

豆花子 属黄豆制品,前期制作与豆腐相仿,比豆腐脑硬,比豆腐松软,盛碗后,调以胡椒、姜粉、虾皮等制作的汤汁热食。口感辛辣清香。武都、文县、康县等区县皆有,以武都的最佳。

粽子 以糯米为原料,棕叶包裹,上笼蒸熟,剥掉粽叶后盛碟(碗),调以蜂蜜(或白糖)后冷食。武都、文县等饮食市场皆有。

汤圆 以糯米粉为原料,滚裹橘皮、白糖(红糖)馅,清水沸煮热食。武都汤圆个小如雀卵,清香淡甜,独具风味。

百花面 为武都洛塘、文县碧口、康县南部一带民间家常小吃,改革开放后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面有白面、杂面,手工擀制;配以豆花子、酸菜(或加入洋芋块、丝),清香可口、经济实惠。

油面茶 油面茶市内各区县均有,且做法不一,尤以康县北部最具特色、将炒熟的白面加水煮沸,调以薄荷、霍香等香料,加上康县特产大叶绿茶,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丁、豆腐丁、洋芋丁等。或名“三层楼”,或名“五层楼”,成县则泡煮麻花(馓子)。香味浓,口感好,久食养人。现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

面皮(酿皮)市内各区县均有,做法大致相同,但风味不一。直接将面揽入水中,成稀糊状,上笼蒸熟者为面皮;将面团放入清水中反复搓洗,分出面筋,上笼蒸熟者为酿皮。调料也因地而宜,武都主要调入草果、山赖等调料,呛煮的醋、盐、油泼大蒜、油泼辣椒;其他县则有另调酱油的,或加入芥末的等。武都面皮风味较为独特,历史上即为特色大众小吃。

凉粉 原料不一,有荞粉、豆粉、藕粉之分,但做法相同,食用法亦相同。将粉散入沸水中,边散边搅,直至凝成糊团状,盛盆晾冷。食用时或用专用刮子刮成条状,或切成块,调入调和醋、油泼蒜、油泼辣子等,冷食。也可与面皮(酿皮)混拌着食用。市内各区县均有,风味各有千秋。

洋芋饼 洋芋擦丝,放入平锅内,烙成饼状,加入少许盐水,色泽金黄,口感香脆。

漏鱼子 原料有包谷面、荞面、豆粉等,做成搅团后,用专用漏勺挤压过滤成小鱼状,调以醋、盐、油泼辣子,冷食、热食均可。

羊肉泡馍 市内各区县均有,尤以武都、宕昌回族饭馆经营的最佳,分为肉与杂碎(内脏)两种,食用时用原汤,汤清,肥而不腻,佐以胡椒粉、姜粉(末)、花椒面、香菜(元荽),泡入碎饼,香味浓郁,温补壮阳。

砂锅 分荤素两种,荤食主要原料有排骨、肉丸子、豆腐、粉条、平菇、青菜等;素食以豆腐、粉条为主,佐以花椒、姜末、虾皮、味精等,武火急煮,香味浓郁,怯寒发汗。

传统小火锅 俗称“暖锅子”,有铜制、铁制、铝合金制等多种器皿,中间烧木炭(现改为电磁炉),周围圆锅内装入肉类、豆制品、蔬菜等,佐以调料,文火缓煨,围桌而食,香味浓郁,祛寒发表,多在秋、冬、春食用。

莜麦粥 以高寒山区莜麦为原料,原麦粒文火熬煮,口感滑润微甜,营养价值高,久食补人。宕昌特有。

烤羊肉串 市内各区县均有,以武都、宕昌、成县为佳,与市外烤羊肉串不同处在于麻辣味较重,香味浓烈。近年来盛行于各区县夜市,广受欢迎。

豆腐脑 豆浆用卤水点制,盛碗装笼,食用时调以香油、榨菜丁、醋、盐等,滑润可口,回味清香,为老幼妇孺喜食。市内各区县均有。

牛肉面片 武都牛肉面片讲究汤清面白,配以牛肉臊子,调入油泼辣子、醋,香味浓郁,与西北盛行的牛肉拉条面风味迥然不同。

长面 手工擀制,切成菲叶长条,盛碗后配以臊子、木耳、黄花、鸡蛋皮等烧制的汤,调入油泼辣子、醋等,清香可口,过去为民间大众家常饭,现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市内各区县均有。

杠子面 面团放入专用漏槽,杠子挤压而成。熟后放冷,或以调料凉拌,或盛入鸡汤、臊子热食,风味独特,以西和县最佳。

咂杆酒 用青稞、高梁、大麦、小麦、糜子等多种粮食酿造。煮好的酒醅发酵后不淋出酒,而是将“酒醅子”装缸密封数月,饮用时挖出酒醅子装入陶罐,置火塘煨煮,饮者持“咂杆”(竹管或铜管)插入罐中吸取,解乏驱寒,提神健胃,为农村土法保健饮品。主产于武都、宕昌、文县等地

6. 陇南的茶叶是什么茶类

陇南最好的茶叶是文县、康县的绿茶。陇南地区山大沟深,空气清新,水质清洁,生物种群多样性,为发展生态高原有机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近年来,茶叶品质与茶叶中茶多酚。陇南文县、康县、武都区气候温润,是陇南地区的主要产茶区,历史上也曾是重要的茶叶贸易和流通区域,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

7. 陇南绿茶名称叫什么

陇南的茶叶产区分别在康县的阳坝区5乡镇,武都洛塘区4乡镇,文县的碧口、中庙和范坝等乡镇,文县茶叶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所产扁形茶驰名省内外,所以文县茶叶在陇南各县城及兰州等地都有网店及实体店,但由于品质好,价格高,许多外地茶冒充文县茶卖,因此要买正宗文县茶必须到原产地才能买到。

8. 陇南绿茶茶形

武都区,甘肃省陇南市下辖市辖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中西部、白龙江中游。武都作为地名始于先秦,西汉置武都郡,唐改称阶州,民国改置武都县,2004年撤县设区。武都区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26个镇、8个乡、2个民族乡,50个社区、649个村,幅员面积4683平方千米;总人口546616人(2020年),城镇化率43.02%(2019年)。

武都区地处秦巴山地结合部,素有“巴蜀咽喉、秦陇锁钥”之称,是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达30.91%(2019年),素有“陇上江南”和“植物大观园”之称,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境内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拥有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土河保护站)、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都区是“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千年药乡”,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市”、“最美中国·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城市和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名优特产有“武都油橄榄”、“武都花椒”、“陇南绿茶”、“武都崖蜜”、“米仓红芪”等。风景名胜有万象洞、姚寨沟、千坝草原等。

9. 陇南产茶的地方

陇南是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唯一的产茶区,由于海拔高,纬度度,茶叶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但受地理条件限制,属茶叶种植次适宜区。仅有文县、武都、康县的十二个乡镇产茶。栽培的茶树品种属抗寒性较强的小叶种,所产茶类主要以绿茶为主,近年来红茶、白茶、茯砖茶、黑茶试制成功,其品质获得中茶所专家好评。但产量不大,约占10%左右。

10. 陇南特产茶叶

        陇南市文县碧口镇的茶叶好。这里主要盛产龙井茶。

         陇南绿茶地处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和康县相接壤的三角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与暖温带湿润过渡气候区,气温高、湿度大,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生产陇南绿茶。陇南绿茶原料采用单芽或一芽一、二叶,产品具有芽叶重实、内含丰富、高香耐泡等独特品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