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审评盖碗怎么做
适用于冲泡岩茶的盖碗,白瓷为佳。纵观所有茶叶的冲泡,白瓷均为适合的选择。
瓷,本身经过超高温度的烧结,材质内部的气孔率很低。外层经过釉烧后,质感更是光洁,细腻。摸上去像刚剥壳的水煮蛋,不带任何粗糙的毛孔。
白瓷盖碗冲泡武夷岩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完整客观的展示岩茶的香气和滋味。基于此,在专门的茶叶审评中,白瓷茶具的身影才会频频出现。
2. 乌龙茶盖碗审评法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这包括泡茶时的水温、茶水比、泡茶时间和次数!
茶水比
等级较低的大宗红、绿茶的茶水比以1:75为宜;
一般名优红、绿茶的茶水比为1:50为宜;
另外,像安吉白茶、太平猴魁这些滋味清淡的绿茶,茶叶也要放的多些,茶水比以1:30为宜
普洱茶一般以壶泡或是煮饮,茶水比艺1:30~1:50为宜
乌龙茶冲泡的茶水比艺1:20为宜
冲泡水温
冲泡水温和茶叶的嫩度有很大的关系。嫩度越好冲泡水温越低,嫩度越差,冲泡水温越高。
所以一般名优绿茶的冲泡水温在80~90度
轻发酵乌龙茶冲泡水温在85~90度
重发酵乌龙茶、熟普冲泡时最好用沸水
此外,高香的茶适合用较高的温度冲泡,有利于高香物质的挥发。
冲泡器具与时间
一般用玻璃杯绿茶、黄茶、红茶、茉莉花茶,冲泡2~3分钟即可饮用,当茶汤为三分之一是即可续水。
也可以选用白瓷盖碗,冲泡外形稍差较为细碎的绿茶、红茶、黄茶。
一般乌龙茶与紫砂壶或是盖碗冲泡,首先要洗茶(醒茶)一次,然后第二次浸泡30~60秒出汤,此后可根据汤色依次延长浸泡时间。
熟普可采用紫砂壶、盖碗,冲泡方法同上,
或是采用大壶闷泡法,视汤色的透明度可进行1~3次的洗茶,当茶汤成葡萄酒红色时,即可品饮。
冲泡次数
名优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通常冲泡三次即可换茶。也可依个人口味儿做调整。
乌龙茶可冲泡4~5次,有些乌龙茶可冲泡9~10次,这也跟投茶量有关系。
普洱茶冲泡次数根据个人口味而定。
我国四季分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为使饮茶达到祛病健身的功效,让肌体能适应自然环境之变化,建议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乌龙茶、冬饮红茶较为适宜。春饮花茶能助人散发冬季久积体内的寒气;夏喝绿乌龙茶茶最能去火、消食化痰,还能消炎杀菌;冬饮红茶可生热暖腹,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有利养生。
3. 茶叶审评杯使用方法
工程评审
第十四条 陕西省 “长安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全省建设工程 “长安杯奖”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由有关专业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若干人。
第十五条 陕西省 “长安杯奖”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建筑业联合会质量工作部。
第十六条 各市 (地)、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辖区、木行业的“长安杯奖”申报、初审工作。
第十七条 对符合验收程序的申报工程,省“长安杯奖”评选办公室应组织不少于4-5人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进行复查。
第十八条 工程复查的内容和要求:
(一)听取承建单位对工程施工和质量的情况介绍。主要听取工程特点、难点,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水平和质量评定结果。
(二)实地查验工程质量水平。凡是复查小组要求查看的工程内容和部位,各有关方面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回避或拒绝。
(三)听取使用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评价意见。复查小组与使用单位座谈时,主要承建单位和主要参建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当回避。
(四)查阅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
(五)对工程复查情况进行现场讲评。
(六)复查小组向评审委员会提交书面复查报告。
第十九条 评审工作坚持严格、认真、公正、公平的原则。评审会议须由评审委员本人参加,不得委派代表出席。
第二十条 评审委员会根据被推荐工程的申报资料和工程复查小组的汇报,通过审查、观看工程录像、质询、讨论、评议,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获奖工程。
第二十一条 评审会议应有三分之二以上评审委员出席方为有效,同意票数占出席评审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 (含)者,该工程即获通过。
4. 茶叶审评盖碗规格
大 直径14.1 高5.2 容量810ml 小 直径13.3 高5.6 容量780ml,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
5. 在审评茶叶时审评杯碗宜选用
茶叶品质的最初审评 (1)
茶叶审评时一般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鉴别。无论是太极茶道流派,还是别的什么机构、团体和企业,这个过程是一致的。正常的茶叶应该具有该类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条形茶的外形称作条索。以紧细、圆直、勾齐、重实的为好;以粗松、弯曲、短碎、松散的为差。
鉴别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及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多少;一般以芽头多、峰苗多、叶质细嫩为好;叶质老、身骨轻为次。
红茶的光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分为嫩绿、翠绿、青绿、青黄等;光泽分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者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者为好。净度以无梗、末和其他夹杂物的为好。
拿一撮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仔细嗅闻,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和持久度
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是否有烟味、焦味、霉味、馊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花茶还要看花香是否鲜浓持久。
取一小撮茶叶(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叶底。
1、汤色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一般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为好;以汤色灰暗、浑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者为优,绿茶以嫩绿色者为上品。
2、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口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以及鲜爽、醇厚或苦涩等。另将少许干茶叶置于口中慢慢嚼,细品其滋味。
3、叶底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用手指按压,以判断它的软硬、薄厚和老嫩程度。优质茶叶的叶片鲜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汤色泽艳丽、澄清透明,无混杂;并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香气清爽、醇厚、浓郁、持久、新鲜纯正,没有其他异味。红茶汤以红艳明亮、醇厚甘甜、喉间回味长、叶底鲜明为优。绿茶汤应碧绿清澈。乌龙茶汤应为鲜亮橙黄色,先感觉稍涩,而后转甘,鲜爽醇厚,并具有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在叶底被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汤应为明亮蜜黄色,滋味清爽甘甜,鲜花香气明显,叶底绿色均匀,稍带黄色且明亮。
劣质茶叶的茶汤亮度差,色淡,略有浑浊。陈茶或霉变茶的茶汤无光泽,色暗淡,浑浊。香气淡薄,持续时间短,无新茶的新鲜气味,有的具有烟焦、发馊、霉变等异常气味。劣质红茶味淡、苦涩,无回味或回味短;叶底粗老,色泽发暗。劣质绿茶味淡、苦涩或略有焦味;叶底粗老、灰黄、破碎;若绿茶调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劣质花茶味淡,回味短,叶底色泽暗褐,杂而不匀。
6. 茶叶审评杯碗
1、审评杯碗
审评杯碗为纯白瓷烧制,各杯、碗的厚薄、大小和色泽要求一致。
① 红、绿、黄、白毛茶审评杯碗
大都是统一规格:杯高73mm,外径75mm,内径71mm,容量200ml。碗高58mm,上口外径98mm,内径94mm,容量200ml。
杯盖上有一小孔,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层锯齿形或月牙形的小缺口,缺口中心深3mm,便于带盖把杯中的茶汤沥入评茶碗中。
② 红、绿、黄、白成品茶及花茶审评杯碗
杯碗的外形和毛茶审评所用的一样,碗的尺寸也相同,只是杯子在尺寸规格上稍小一些。杯高65mm,外径66mm,内径62mm,容量150ml。
③ 乌龙茶审评杯碗
杯子呈倒钟形,高52mm,上口内径80mm,底径45mm,容量100ml;碗高50mm,上口内径90mm,容量110ml。
④压制茶审评杯碗
由于压制茶的特点,所用的杯碗要比其它的大一些,杯高79mm,外径83mm,内径79mm,容量250ml;碗高65mm,上口外径107mm,内径100mm,容量250ml。
杯盖上有一小孔,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呈锯齿形或月牙形的小缺口。
审评所用的杯碗,只有乌龙茶焖泡所用的杯子特别,其它茶品只是在规格容量上有差别。
7. 评茶盖碗多少毫升
正常盖碗的容量一般是100ml~300ml之间的,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进行选择。
8. 各类茶的审评杯碗规格
家用碗一般4.5英寸,指的是碗口直径,4.5英寸=11.43厘米,通常吃饭的碗就是4.5寸。
1英寸=2.54cm,6英寸=6x2.54=15.24厘米,在平时生活中,碗的大小一般用寸来衡量,这里的寸是指英寸。
在生活中,通常用英寸来衡量管材和容器的直径。液晶显示器的尺寸也是用英寸表示,常见的规格17寸、19寸、22寸等。手机屏幕尺寸也是用英寸表示,一般有5.0寸、5.2寸、5.5寸、5.7寸、6.44寸等尺寸。虽然是以英寸为单位,但是一般简称“寸”。
碗形状:
碗是上阔下窄的形态,放在平地上是不稳定的,据此考古学家推测,古人对碗的使用,可能是最初是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内的。
起源目前不可考,不过可追溯自古代的泥制容器,有陶瓷、木、石、压克力、玻璃、琉璃、椰子等材料,制作精美的骨董碗常常是收藏家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