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大理茶叶协会会长是谁
非常多,其中有名字的是大理下关茶厂
2. 云南茶协副会长
应该只有龙润茶叶一家上市
3. 云南大理名茶
普洱茶中并没有上关沱茶,一般是指下关沱茶。下关沱茶是普洱茶中较为古老的制品,通过称茶、蒸茶、揉捻、定型、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外观呈现出圆锥形,看起来像窝窝头。用沸水冲泡,口感很好。
普洱茶只有下关沱茶,因产自云南下关而得名。下关沱茶是普洱茶中比较古老的制品,最开始是在中国古代清朝被制作出来,也被称为姑娘茶或私房茶,属于普洱茶中的紧压茶。
下关沱茶与上关沱茶(临沧沱茶上关下关是什么意思)
下关沱茶采用优秀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作为原材料,通过称茶、蒸茶、揉捻、定型、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外观呈圆锥形,看上去像窝窝头。
下关沱茶与上关沱茶(临沧沱茶上关下关是什么意思)
冲泡下关沱茶,建议选择甘甜清冽的山泉水,或者是纯净水、矿泉水,往盖碗中投茶7g,注入90-100度热水后,浸泡5-10秒便可以饮用了。
4. 云南省茶叶协会理事名单
吴远之被誉为云南“茶王”。
吴远之简介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原董事长
吴远之(1966年7月-2021年12月19日,男,汉族,198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7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赴海外从事金融工作。他与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为教学条件薄弱的山区孩子们奉献爱心。
5. 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是谁
在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由会议组委和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共同评选出了中国十大普洱茶品牌。
首榜为大益,亚榜为下关,季榜为庆沣祥,第四榜为龙润茶,第五榜为澜沧古茶,第六榜为六大山茶,第七榜为陈升号,第八榜为勐库戎氏,第九榜为醉春秋,第十榜为八角亭。这十名为中国最出名的普洱茶。
6. 云南普洱茶协会会长是谁
很好!勐海云玮茶叶有限公司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普洱茶协会副会长单位,是一家集种植、采摘、科研、精制、销售为一体的普洱茶生产销售型企业,公司坐落于生态普洱茶之乡“云南西双版纳州海县布朗山乡新班章村89号”,身为源头普洱茶茶农,公司旨在分享原生态、高品质的普洱源头好茶。
7. 云南大理茶叶协会会长是谁啊
云南寨子坡普洱茶产于云南大理南涧县,那里气侯温和,阳光充沛,生长生来的茶叶肥厚叶嫩,做出的产品在普洱界中也是一定品格风味,南涧县有寨子坡土林等茶厂
8. 云南大理茶文化
远在汉代,大理就有“叶榆焙茗”之说。“叶榆”,即是大理;“焙茗”,就是烤茶;说明大理各族人民汉代就喝香酽的烤茶。南诏国初期,唐《蛮书》记载:“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三道茶配方的雏形,作为“宫廷御茶”款待各国使节的宫廷茶点。南诏中期的“南诏盛世”,把招待的宫廷御茶与宫女歌舞表演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礼仪,也形成了茶文化。南诏用茶不象中原内地用沸水冲泡为饮,而是加添它物烹制而饮的方法,茶味更加丰富。宋代“大理国”时佛教盛行,寺庙的兴建,寺宇周围广植茶桑,这样既符合僧人的素食需求,又满足了参禅礼佛,净心修持的佛理要求。逐渐形成“深山藏古寺,古寺出名茶”,僧者必善饮的状况。继而“宫廷御茶”发展到文人雅士,最后由宫廷普及到民间。随着我国最早南方丝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外贸发展,大理茶叶和茶饮礼仪传到了东南亚、南亚国家。
到了明清时期,大理茶叶随着商业的发展,茶文化也得到弘扬和完善。明代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多处提到大理的茶艺,所到之处均受到“啜茗”、“沦茗”、“烹茗”和茶果接待。他特别详细记载了宾川鸡足山过元宵节时,僧侣们邀请他品茶的盛况:“宏办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楼下采青松毛铺籍为茵席,去桌跌坐,前各设盒果,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
在大理民间,每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宾客临门,人们均要以原汁原叶的传统饮茶方式款待“三道茶”,享受茶礼,观赏茶艺,感悟人生。除了白族三道茶外,彝族的“朝山茶”,傈僳族的“跳茶”等等,在民间也较为普遍,大理地区民族茶文化可谓丰富多彩。
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传统茶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民间生活中。大理的茶俗内容丰富,如茶与婚礼:女子受聘礼称“吃茶”;男子娶亲以茶作为彩礼,结婚时喝茶等等。茶与祭祀:以茶为祭,祭天、祭地、祭灶、祭神、祭佛等。饮茶习俗:有“敬茶”、“擂茶”等,有“迎宾茶”、“祝福茶”、“留客茶”等等。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体现了大理各族人民的重情好客的美德和传统礼节,展现了“文献名邦”的风采。
大理自古出名茶。大理是“南方丝路”和“茶马古道”的交叉路口,我国西南的茶叶销售聚散地。明清时马帮为了长途驮运散茶,在下关(龙尾关)建立茶叶作坊,将散茶经蒸压制成独特形状,照“砣”形压制,便于马帮长途运输,因而称为“沱茶”。另一种说法是大理茶叶古代多运往四川沱江,再经过长江运往全国各地。于是,“沱江水、大理茶,香高味醇品质佳”之说在沱江一带颇为流行,因而被称为“沱茶”。
沱茶以滋味醇厚、汁色澄亮、香气馥郁而著名,有解渴提神、帮助消化、降低血压、保健美容之功效,早就是我国畅销海内外的名茶之一。此外,苍山雪绿、南涧青茶、云龙春茶、巍山乌龙茶等,都是大理闻名遐迩的精品。名茶与茶艺完美结合,使大理茶文化更加绚丽多姿。
云南茶文化的种类
滇红
分为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功夫茶的主要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滋味醇浓、香气淡郁、条素均匀、外形美观;滇红碎茶的主要特点是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汤色红亮,香气扑鼻。如在红茶中加上牛奶和糖,乃是上等的营养补品。滇红是云南省的传统出口商品,远销美、英、俄罗斯、德国、日本、波兰、马来西亚、伊朗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
普洱茶
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茶叶的加工集散地;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多经普洱运销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早在古代茶马古道那一段历史中,普洱茶就担任了茶马互市中的重要角色。
普洱茶属绿茶类,有散茶和紧茶两种,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茶的鲜叶作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后熟等工序精制而成。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红,散发出自然的芳香。紧茶则是经过蒸软或炒软后的散茶,再装入模型内压制成各种沱茶、饼茶、方茶、砖茶等,历史上久负盛名。《红楼梦》中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一种。据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说》中写道:“小而园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
七子饼茶
普洱茶中大而圆的饼茶,以七饼装成一筒,俗称“七子饼茶”,其汤色黄而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称。
普洱茶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解渴、除烦去腻、明目、清心、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对人体十分有益。据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普洱茶可以减肥、消瘦、健体、强身和防治一些疑难慢性病”。所以普洱茶在国外市场有很高声誉。主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等5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
沱茶
云南沱茶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茶。沱茶现由云南下关茶厂生产,属紧压茶类,又名“下关沱茶”。其形如倒置的碗状,有两种不同的规格:一种是采用普洱散茶作原料,精制成沱茶,有外形美观,紧压成团,沉实优雅。其色褐红,汤色明亮,滋味醇和,芳香绵长;另一种是选用滇南茶区的优质青毛茶加工制成,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浓甘甜等特点。
9. 大理州茶书记
张胜温是大理国时期著名的白族宫廷画师,在他的主持下,于公元1180年绘制了长卷佛教画—《宋时大理国张胜温绘梵像卷》,画卷全长1635.5厘米,宽30.4厘米,共分134幅。画卷内容第一部分绘“利贞皇帝礼佛图”;第二部分绘诸佛菩萨、金刚罗汉、天龙八部、中土禅宗法系及大理国高僧;最后绘天竺十六国王众,真实地反映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信仰状况。画卷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另有摹本《法界源流图》。
赵藩(公元1851—1927年),字樾村,号石禅老人,剑川人,是清末民初白族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赵藩曾在四川做官,辛亥革命后担任过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等职。他撰写的成都武侯祠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深受后人的赞誉。赵藩一生的成就以诗文创作最为突出,同时,他还是一位教育家,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士蔡锷、李根源、周钟岳都是他的门生。赵藩又是一位书法家,现存昆明大观楼长联就是由他书写的。
段思平是大理国第一代国王,白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由于对当时大义宁国杨干贞的统治不满,段思平与云南东部的乌蛮三十七部订立盟约,于公元937年推翻了杨干贞的统治,建立了大理国,使南诏后期以来动荡的政治局面得到扭转。大理国继承了南诏以来的统治疆域,改十赕、六节度、二都督为八府、四郡、四镇。大理国的建立不仅继承和弘扬了南诏文化,同时也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段思平开创的大理国,从公元937年一直延续到1253年,历300余年,为边疆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伯简(1898—1926年),白族,剑川县金华镇人。他是白族第一位中共党员,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之一。1922年,张伯简在法国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组建“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任组织委员。同年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留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张伯简还是一位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出任过中共广东区军委书记、组织部长,并与张太雷、邓中夏等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运动。1926年病逝,年仅28岁。
周保中(1902—1964),白族,大理市湾桥人,被誉为“白子将军”。早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第二路军总指挥等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吉林省政府主席等职,建国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候补委员等要职。
1964年病逝于北京。现在周保中将军故居大理湾桥建有周保中纪念馆,并以他的名字成立了保中中学,以示对“白子将军”的缅怀和敬意。
杨丽萍
白族,大理州洱源县人,1958年生,女,中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1986年,她自编自演的舞蹈《雀之灵》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表演和编导两个第一名。她先后自己创作、编导、演出的许多舞蹈,多次在国内外演出,轰动国内外。她是中国舞台乃至世界舞台上最为绚丽的一只孔雀!
杨杰(1989—1949),白族,中国现代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早年考入云南武备学堂、保定武备学堂学习军事,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是早期同盟会会员之一。辛亥革命爆发后,杨杰参加了护国讨袁运动,北伐战争期间,历任师长、军长。后担任过国民党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大学校长等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他撰写的《蒙古骑兵之性质及使用方法》一书,曾得到斯大林的高度赞赏。抗战胜利后,杨杰积极主张和平,反对内战,1949年6月,在香港遇害
王希季 白族,大理市上末人,1921年生,男,中共党员,中国功勋卓著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著名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士。1999年9月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者、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首任总设计师……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的王希季,大半辈子都在忙着向苍茫太空镶嵌“中国星”。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静谧的院落里,花木扶疏,绿树成荫。每当清晨,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身材不高、面色红润的学者在花廊前全神贯注地打太极拳。他精神矍铄,动作轻捷,一招一式都非常认真。8点以前,他准时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希季,我国功勋卓著的空间技术专家。 当然还有释·担当,明初时候的僧人画家。曾师从于董其昌,现在感通寺还有他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