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凉青
小叶种名优绿茶是不需要进行萎凋,直接进行杀青的。除此之外,有些绿茶需要造型,所以杀青完后不一定是揉捻,而是做塑形;或者有一些是在一边杀青的时候一边塑形,例如龙井茶。
分类:根据绿茶的不同杀青方式和干燥工艺,又可以将绿茶分为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各自的代表分别有:恩施玉露、龙井、碧螺春和普洱生茶。但是也有按茶叶形状分的:眉茶
乌龙茶又称为青茶,在系统命名上,青茶是更加科学的称呼,而乌龙茶是通俗的叫法。
工艺: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当然不同的乌龙茶,加工工艺有所区别。早上太阳初升时候开始采摘,有些则是在中午,或者在午后两点进行采摘。在萎凋时候,有些乌龙茶需要进行两次的晒青,中间摊凉;而有些则只需要一次的晒青。做青是“摇青——凉青”的动态过程,不同的乌龙茶,做青工艺差别较大。例如武夷岩茶做青程度较重、做青次数较少;而闽南乌龙茶(如铁观音)则反之。一般来说,乌龙茶的做青次数至少也要3~4次。在揉捻阶段,颗粒型的乌龙茶需要进行包揉塑形,例如一些闽南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干燥阶段,武夷岩茶的焙火程度是最高的,其次是凤凰单丛,再次是闽南乌龙和台湾乌龙。
分类:乌龙茶主要出产自福建、广东潮汕和台湾地区,所以通常按地区分为潮汕乌龙茶、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四种乌龙茶各有各的特色,例如凤凰单丛被称为“茶中香水”、武夷岩茶的“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闽南乌龙工艺与台湾乌龙工艺相近,偏轻偏青。
特点:乌龙茶最大的特点是叶底的绿叶红镶边;其次是香气类型丰富多样,再次是汤色由黄绿到橙红的多样。
滋味上,四类乌龙茶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但始终可围绕“甘、醇”。醇是指喝起来浓淡适中,内含物较丰富,甘是指喝后的回甘。武夷岩茶和凤凰单丛在滋味上较为相似——醇厚,品质好的可以达到“浓醇”;而闽南乌龙茶和台湾乌龙在滋味上较为相似——醇中带鲜爽。四类乌龙茶都有回甘,口感上都会有滑口的感觉(好品质)。香气上
香气上,乌龙茶是六大茶类中香气类型最多的一种茶类,主要以花香为主。但是这个花香可以细分出许多不同的花香。例如凤凰单丛中的银花香、芝兰香、柚花香等等;铁观音的兰花香、黄金桂的桂花香;武夷岩茶也带花香,但通常复合有果香和碳焙香;台湾乌龙的花香通常带蜜香和奶香等等。从烘培程度来说,从轻到重,香气会由:花香-花蜜香-果香-果蜜香-焦糖香-碳焙香进形转化。做青和烘焙较重的乌龙茶,花香较为浓郁;做青和烘焙较轻的乌龙茶,花香较为芬芳。
台湾乌龙从做青程度上可以分为轻度发酵、中度发酵和重度发酵乌龙茶,各自代表依次是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以及东方美人。东方美人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做青后叶片基本泛红;不像一般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
2. 茶叶凉青灶
茶叶有很多种,其实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已体质、喝茶习惯的才是最好的,为大家推荐几款茶叶:
1、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2、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绿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素有“天堂瑰宝”之称,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3、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采茶日之气候以晴天有北风天气为好,所采制茶的品质最好。其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 柴烧铁观音:是采用传统的柴烧技艺,即以红砖起灶、铁鼎炒制、木柴为燃料,纯手工制作出来具有独到香韵及营养价值的铁观音,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技艺,最具地方特色的老字号茶品。
4、洞庭碧螺春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今属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辽阔,碧水荡漾,烟波浩渺。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东山是犹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相隔几公里、屹立湖中的岛屿,西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
5、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黄山。黄山是我国景色奇绝的自然风景区。那里常年云雾弥漫,云多时能笼罩全山区,山峰露出云上,像是若干岛屿,故称云海。黄山毛峰茶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黄山茶的采制相当精细,认清明到立夏为采摘期,采回来的芽头和鲜叶还要进行选剔,剔去其中较老的叶、茎,使芽匀齐一致。在制作方面,要根据芽叶质量,控制杀青温度,不致产生红梗、红叶和杀青不匀不透的现象;火温要先高后低,逐渐下降,叶片着温均匀,理化变化一致。每当制茶季节,临近茶厂就闻到阵阵清香。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
6、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而以大红袍最为著名。 武夷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被誉为“武夷茶王”。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为千年古树,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
3. 茶叶凉青的作用
是平性
凤凰单丛茶既非寒性也非温性,而是属于平性的乌龙茶,为半发酵茶类,经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归堆、拣剔筛末、拼堆、烘焙、摊凉、包装等工序制成。单丛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其条索紧结,呈乌褐色或灰黄褐色,具有自然的花香、山韵蜜味,冲泡后汤色橙黄、透彻明亮,滋味醇爽、持久、回甘力强,并且十分耐泡。
4. 茶叶凉青图片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
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
5. 茶叶凉青架的制作
凤凰单丛茶,系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单丛老茶树(制成干茶重量一千多克以上)可实行分株单采,单制。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当天采摘,当晚加工。经晒青后,制茶均在夜间进行,从做青到第二天杀青大概要十个小时。
采摘鲜叶,选择在晴天茶叶面雾水干才采摘。新梢出现驻芽,一般采2~5叶。做到手快、眼快;轻采轻放;松堆、分类隔开;及时将采摘下来的茶叶带回屋里薄摊置放,为晒青程序作准备。
晒青,采来的青叶,利用日光萎凋叫晒青。晒青的目的,是通过阳光照射,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为后续做青的发酵过程创造条件。晒青工序,一定要按各种茶青的叶质情况,合理、均匀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4时至5时,掌握晒青时间长短,应视叶张的厚薄、含水量多少、阳光强弱等因素来决定。
晾青,晒青后的茶青连同水筛搬迸室内晾青架上,放在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的紧张度。
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三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在整个做青过程。要密切关注青叶回青、发酵吐香、红边状况,结合当天天气:温度、湿度,看茶做青。做青间要求室温20℃左右,相对湿度以80%为宜。碰青原理是:用双手从筛底抱叶子上下抖动,使茶青相互碰击,起到磨擦叶缘细胞,产生发酵作用。第一、第二次碰青之间,每次间隔时间掌握 1.5~2小时,在这过程中重点解决青叶回青。第三次碰青到第五次碰青,每次碰青间隔时间掌握2~2.5小时,这一过程重点注意发酵、吐香、红边现象。第四和第五次碰青后,两手紧握筛沿,用力做回旋转动,使叶梢在筛面作圆周旋转与上下跳动,使叶与叶之间相互碰撞、叶片与筛蔑相互磨擦,这就叫摇青。
杀青,也叫炒青。杀青的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凤凰茶区已应用机械杀青,制茶工人近锅旁嗅闻气味,即可判断杀青适度出锅时间 。杀青的机械可设置自动调温,自动炒制青叶时间。
揉捻,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使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醇、汤色艳亮、耐冲泡。青叶出锅后,随即进行温揉,温揉叶质柔软易卷曲成条造型。
烘焙,凤凰单丛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三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叶内含物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以利贮藏 。
6. 茶叶凉青架子
凤凰石古坪茶属于高端档次的乌龙茶。
石古坪乌龙茶亦称“一线红乌龙”茶。产于广东潮安凤凰乡石古坪村及大质山脉一带的条形乌龙茶。有四百多年历史。
采摘小叶乌龙茶树鲜叶。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制成。分特级、一至三级。条索卷结紧细,身骨较轻,色泽砂绿;香气清高,有花香;滋味醇爽,汤色绿黄明亮,叶底红边绿腹。
7. 茶叶凉青筛簊制作
一枝秀茶制作技艺工艺流程包括:采青,晴天下午采摘,做到眼紧、手快、轻采、轻放,采一个放一个,避免茶青紧压。晒青,即日光萎凋。在有阳光的下午4-5时。鲜叶薄置不重迭。若气温在22℃-28℃时,晒15-20分钟;20℃-25℃时,晒20-30分钟;28℃-33℃时,晒10分钟左右。通过晒青,使“茶叶晒贴筛”,鲜叶水分消失10%-15%,便算适度。凉青,又称“复式萎凋”,将晒青后的茶叶移置阴凉处的凉青架凉青,一般1-2小时为宜。碰青,也称“做青”,俗称“浪茶”,温度一般为18℃-20℃,湿度一般为75%,时间大约从晚上6:00-7:00到第二天天亮,历时需10-12小时,隔2小时碰一次,全过程需碰青5-6次;每次适度碰青约2分钟。炒青,炒青也称“杀青”。碰青后堆放一小时后进行炒青。将青叶投入锅内,先扬炒,后闷炒,均匀炒;锅温控制在150℃-200℃之间。揉捻,从轻揉到重揉,再轻揉,中间解决2-3次,叶细胞破碎在40%-50%之间。烘焙,俗称“焙茶”,用炭炉烘干。经两次以上的分次悠火烘焙,初焙约40分钟取出松之,30分钟后第二次入焙,20分钟后熄火,焙笼中搁置至完全干即成茶。
单丛茶的香型均属天然香型,而且丰富多彩,主要有蜜兰香、芝兰香、黄栀香、桂花香、杏仁香、奇兰香等,其名品都是主要香味突出,其余花香兼备。潮州单丛茶汤色黄亮、口感醇美、回甘力强、余香留底,全面了解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对于研究潮州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集物理、地理的科学研究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潮州历史、文化和经济研究价值等。
8. 茶叶凉青时间多长?
冻顶乌龙茶分新茶或旧茶。
冻顶乌龙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茶叶极敏感,遭晒、受潮,茶叶便要变色、变味、变质。所以,储存时,必须像储存绿茶一样:防晒、防潮、防气味。但是冻顶乌龙比绿茶耐用,寿命较长,不藏冰柜的话,冻顶乌龙则可以保存二、三年。顶乌龙茶的采制工艺十分讲究,采摘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浪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的团揉(包揉)、复烘、再焙火而制成。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冬茶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三叶嫩梢。
冻顶乌龙茶,产地为台湾鹿谷乡凤凰村 永隆村彰雅村(冻顶巷),茶区海拔约600-1000公尺,依以上三点为核心产区,被誉为“茶中圣品”。冻顶乌龙茶汤清爽怡人,汤色蜜绿带金黄,茶香清新典雅,香气清雅,喉韵回甘浓郁且持久,香气独特据说是帝王级泡澡茶浴的佳品。台湾鹿谷附近冻顶山,山多雾,路陡滑,上山采茶都要将脚尖“冻”起来,避免滑下去,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所以冻顶茶产量有限,尤为珍贵。
9. 茶叶凉青架
福鼎白茶是晒青,从工艺上来说,传统的福鼎白茶一贯以“日晒者为上”,而传统的政和工艺则偏向阴干,月光白的制法也趋向政和工艺。虽然说白茶的工艺中,真的有日晒和阴干的两种风格,但在现在的制作工艺中,已经很少再做区分。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10. 冷茶青图片
冷茶青显现需要时间,所以刚开始没有颜色。冷茶青偏冷,偏混浊,偏赃的色彩!青色的显色色度会是5度!因为是偏冷,偏赃的色调,所以会不易显色!这时我们就会用高1度的调配方式,去帮助更好的显色!这就是染冷色的调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