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单丛,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凤凰山。
地理该区濒临东海,海拔1000米以上,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
△凤凰山现尚存3000余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单丛大茶树
历史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据传宋帝昺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20世纪90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1982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单丛干茶
特征单丛是半发酵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既有红茶浓醇味,又有绿茶清芬芳。
其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降脂减肥、防癌抗衰老、消腻去滞、提神醒脑等方面。因其茶香、滋味差异,习惯将单丛茶按茶香型分为十大香型: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姜花香、肉桂香、桂花香、夜来香、茉莉香。“这些丰富而清晰明确的香气,是不同茶树品种和制茶发酵时的天然之作,喝到的人常惊奇自然造化的不凡。”(引自《三联生活周刊》一文章提及的凤凰单丛茶)
△采茶
制法凤凰单丛实行分株单采,清明前后,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中开面)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摘。过嫩,成茶苦涩,香不高;过老,茶味粗淡,产耐泡。采制时间以午后为上。烈日不采,雨天不采,雾水不采。
凤凰单丛茶的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晒青一晾青一做青一杀青一揉捻一烘焙6道工序,每一工序皆不可粗心随意。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
品鉴凤凰单丛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另有一些特殊山场及树种的茶青,经碳火慢焙一段时间后,口感及香气便的更加独特,“山韵”较轻火茶更为深厚,耐泡度亦更高。
山韵优质单丛茶有三大品质:
香:口含茶汤有清香芬芳之气冲鼻而出,齿颊留芳
活:润滑、爽口的快感、少涩感、喉感清洌
甘:回甘快而力度强,清爽甘滑,俗称“有喉头”
潮乡单丛茶除具备以上品质外,还具有独特的“山韵”,隽永幽远,是对口感上更深一层的表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本答案来自东家茶人潮乡詹逸波,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