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普洱茶名字的来历(普洱茶名称的三种来历)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23 07:48   点击:26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普洱茶名称的三种来历

薄荷塘,一片隐于易武曼撒茶区深山国有林之中的茶区。据说,居住于此的瑶族同胞,在前往深山老林中种植“草果香料”时,无意发现了一片茶园。而茶园中有一片自然生长的“薄荷”,故名“薄荷塘”。

2. 普洱茶名称的三种来历是什么

市面上有很多形状各异的茶,沱茶,砖茶,饼茶,不过大家最常见的还是饼状的茶。说到饼状茶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每一饼茶的重量都是357克呢?这个数字有着什么特殊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357克饼状普洱茶的缘由。

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纷争,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老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七子饼之名由此而来,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七子饼茶形似圆月,是云南出口热销品种,畅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

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产销管理。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月圆人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祝贺家和万事兴。所以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

普洱茶早期时候,要远销边疆一带,主要依靠茶马古道和马帮运送出去,在此期间,一些常年行走于茶马古道的人家中已有妻女,但是为了生计,只能常年奔波于外,长路漫漫,路途险阻,甚是思念家中的妻女。

3+5+7=15,15这个数字在中国有着很特殊的意义,无论是元宵节还是中秋节,都是当月的15。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于是把思想感情寄托在数字上,这些数字不再是冷冰冰的,反而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15这个数字代表着相聚,象征团圆,于是将普洱茶制作成357克,借此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从易经的角度来解说,3、5、7这三个数字都是阳数,阳为日,为火,阳数之合为25,这个数字是太阳的运行规律,在易经的天文历法中,取3、5、7为中阳,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许多传统文化依然受用于今,人们追寻的数字不只是字符,而是对自然、对天地万物的一种崇敬,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得到自然的馈赠,茶道也亦然。

这三个数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意义。

3是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合。

5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国文化之发源。

7是少阳:为震为雷为龙。

普洱茶的重量357克结合了龙阳之气、五行之力、天地人之精华,充分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融于普洱茶之中,缩小到茶文化来说,体现了茶道精神。

3. 普洱茶名称由来

不属于,中国十大名茶有很多个版本,但基本都是以名贵绿茶为主,乌龙、红茶、白茶、黄茶各自分一杯羹。 普洱茶以前算是黑茶,现在有种说法是独立成一个茶种,但十大名茶评比的时候,普洱茶还不成气候,普洱茶热起来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在以前不论多好的普洱茶,也只有几十块钱一公斤。 附,以下是中国十大名茶的来历和不同版本: 中国十大名茶由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此外曾出现在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名茶包括安徽泾县涌溪火青,太平猴魁,湖南蒙洱茶,云南普洱,采花毛尖,恩施玉露,苏州茉莉花茶,峨眉竹叶青,蒙顶甘露,屯溪绿茶,雨花茶,滇红,金奖惠明茶等。

4. 普洱茶名的来历共有三种说法分别是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

5. 普洱茶名字来源于

昔归茶即昔归普洱茶,古时叫忙麓茶,但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却越来越少,“忙麓茶”正在被“昔归茶”取代。

6. 普洱茶名字的三种由来

洱杯,就是泡普洱茶的杯子。

普洱杯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普洱杯的功能特性:

盏:

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盏,建盏。事实上,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始从生活层面进入到了精神享受层面。

杯:

压手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7. 普洱茶名称的三种来历是

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地方特殊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古老文明中的瑰宝。

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的万水千山之隔,直至明清时期普洱茶才被世人所知,这就使得人们对普洱茶历史文化的认知不多。

银生茶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普洱茶最早被称为“银生茶”。

“普洱”由来

唐朝时普洱的产区属于南诏国银生节度称“步日睑”。“步日”据研究是佤语“濮人兄弟”的意思,就是指布朗人。我们也都知道“濮人”是最早种植普洱茶的民族。

元朝时期,改称“普日部”,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万历年间改称“普洱”,普洱地区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也是普洱茶早前的名称之一。

鼎盛时期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清朝时普洱茶作为贡茶,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各产茶区的普茶和原料通过茶马古道在普洱汇集和交易后转至北京、西藏、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由此普洱茶开始扬名海内外。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地方特殊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古老文明中的瑰宝。

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的万水千山之隔,直至明清时期普洱茶才被世人所知,这就使得人们对普洱茶历史文化的认知不多。

银生茶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普洱茶最早被称为“银生茶”。

“普洱”由来

唐朝时普洱的产区属于南诏国银生节度称“步日睑”。“步日”据研究是佤语“濮人兄弟”的意思,就是指布朗人。我们也都知道“濮人”是最早种植普洱茶的民族。

元朝时期,改称“普日部”,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万历年间改称“普洱”,普洱地区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也是普洱茶早前的名称之一。

鼎盛时期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清朝时普洱茶作为贡茶,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各产茶区的普茶和原料通过茶马古道在普洱汇集和交易后转至北京、西藏、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由此普洱茶开始扬名海内外。

8. 普洱茶命名来源的三种方式

源自明朝,那时候六大茶山已经存在,但六大茶山知识生产基地,交易市场集中在云南省普洱府(解放后的思茅市,现在已经改回名称“普洱市”,是云南省的地级市),所以统一命名“普洱茶”。

9. 普洱茶的茶名来源于什么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提到普洱茶,很多老茶客都会推荐老班章普洱茶,并将其称为“普洱茶王”。

原因一:肥厚鲜活的茶叶】

老班章普洱茶名字来源于“茶王之乡”老班章村,而老班章村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村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地势海拔极高,平均在1700米以上,茶园面积广袤,种有多棵百年古茶树。与年轻茶树相比,百年古茶树生长更稳定,且在土壤中扎根更深,可吸取更多丰富物质,茁壮成长。受此影响,老班章茶叶条索粗壮,芽叶饱满整齐,叶片呈翠绿、墨绿色,肥厚鲜活、油亮润泽。先天成长环境对茶叶质量起着直接作用。

由此可见,老班章天生就是成为“普洱茶王”的种子选手。

【原因二:明显强烈的香气】

因老班章先天生长在优质环境,茶叶内富含氨基酸、茶多酚以及芳香物质成分,所以老班章散发出来的香气更加浓郁。老班章干茶闻起来先有一股香浓茶味,其后可嗅到一股清雅兰花香气,闻起来令人身心舒畅。经冲泡后的老班章,兰花香气自茶汤中释放后,伴随着白气袅袅升起,扑面而来,兰花香愈加明显强烈,令人心旷神怡。

原因三:迅速回甘的茶味仅以外形与香气讨好茶客是不足够的,老班章被誉为“普洱茶王”,从茶味上必然有过人之处。普洱含有多种物质,皆会影响到普洱口感,如氨基酸可使普洱更鲜爽、甘甜,咖啡碱增添苦涩味,茶多酚影响茶叶回甘味。在这方面上,老班章茶叶内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物质比例可谓是恰如其分,没有一方失衡。

老班章茶性强,初入口一股霸道的涩味不由分说地在唇齿间横冲直撞,但其后这股涩味很快就会褪去,持久回甘味取而代之。

老班章生长自古茶树,茶气持久性强,极其耐泡。

连续冲泡十几泡后,茶味依然醇厚甘甜。

这样的老班章,“普洱茶王”之名当之无愧

10. 普洱茶的得名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称宁洱县。“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的含义。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称宁洱县。

“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的含义。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候遗种(武候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料生产地,普洱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明朝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

11. 普洱茶名称的三种来历和特点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5公里,原称宁洱县。“普洱”为哈尼语,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的含义。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候遗种”(武候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银生茶是为普洱的前身,元朝时称为普洱,明万历年才定名为普洱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料生产地,普洱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