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3普洱
你好,50年熟普洱茶是不存在的。熟普洱茶于1973才研发出来,距今也才49年。最重要的是,因为熟普洱茶是蒸熟后渥堆发酵的,并没有普洱生茶的后期转化性,所以只需存放2-3年祛除熟茶的渥堆味即可,越是时间长的熟普越是香味和茶味比较淡也就越没有价值。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 1973普洱茶
云南古茶七子饼茶,纪念普洱茶渥传统工艺发明30周年,大概应该值80块钱。
3. 1973普洱熟茶
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出现的。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普洱茶(熟茶)的茶质温和,茶水丝滑柔顺、醇厚,适合日常饮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熟茶)的香气会变得越来越柔和和丰富。普洱茶(熟茶)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普洱熟茶的品质特征
一、香气
普洱熟茶的香气类型,其方式和方法与其它茶叶的嗅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经过“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香气独特,总的规律是:“以陈香为主导,透其他植物特殊香气”。
出产半年左右的普洱熟茶,“水气”基本消失,“陈香”凸显渐占主导香型。此时,香气类型因原料差异和储存环境的变化而复杂多样,主要有“枣香”、“参香”、“果香”、“桂圆香”、“槟榔香”等。
一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陈香浓郁,香气渐趋纯正。受不同储存环境的影响,香气类型复杂,常见的有“樟香”、“桂香”、“枣香”、等。
普洱熟茶的香气的具体有陈香、荷香、焦糖香、甜香、参香、枣香、桂圆香等。
二、汤色
1、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2、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3、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4、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5、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6、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7、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4. 普洱1973什么意思
1976年,当时的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基于出口需要规范了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数,前两位为该款茶的最早开始生产的年份,第三位为此产品第几号配方,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茶厂为1,勐海茶厂为2,下关茶厂为3,普洱茶厂为4)。如7542、7562、7572(大益7542,7572介绍)等是勐海茶厂产品的编号。 “唛”为英语“mark”音译。“唛号”亦称“唛头”,是广东方言音译而来,原意是“商标”、“牌子”。在茶叶贸易中特指用数字或数字辅以文字表示的茶叶名称。普洱茶的“唛号”,即以数字方式表示普洱茶的名称。 茶号是出口贸易工作中用于对某种茶品质特点的标识,主要用于进出口业务。 但有两点要注意: 一、茶号不能用来判断茶业贮存时间的长短; 二、不能作为识别经营、生产企业的标识。从1973年昆明茶厂开始试制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于1975年正式批量生产,出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 在这几十年的贸易活动中,云南茶业进出口公司建立了许多茶号,每一个茶号都包含了特殊的意义:普洱茶茶号代表一种普洱茶的特定品质,是小包装(散茶)、大包装(整件包装散茶)或紧压茶,为某个厂家生产。以普洱散茶的茶号为例,前面两位数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最后一位数为该厂的厂名代号(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4为普洱茶厂),中间二位数为普洱茶级别。 如 “7542”表示下勐海茶厂生产的4级普洱茶,该厂1975年的配方;“7572”表示勐海茶厂生产的7级普洱茶,该厂1975年的配方。 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部分普洱茶出口茶号:小包装:Y562 Y671 NY672 Y672 75671 P901 P902 P201 P903 P904 N608 N808 F092 P123 下关茶厂的茶号:7663、7653、7633(袋泡)、7643(袋泡)、8653、8663、76563、76073、76083、76093、 76103、76113、76153(碎茶) 勐海茶厂的茶号:7572、7452、8582、8592、7542、79562、79072、79082、79092、79102、79122(碎茶) 昆明茶厂的茶号:7581、421、75671、75071、78081、78091、78101 云南贡茶:F091 云南竹筒茶:NP901 普洱茶厂的茶号:77074、77084、77094、77104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1988年发文并注明品质和级别的茶号:7452(高档七子饼)、7572(中档七子饼)、8582(普洱青饼)、8592(普洱熟饼)、7542(普洱大饼)(青饼)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1991年发文并注明品质和级别的茶号:7542(青饼)、76113(普洱散茶级外)、1/2普洱沱茶(250克)、1/5普洱沱茶(100克)、79122(勐海普洱碎茶)、76153(下关普洱碎茶)。
5. 1973普洱生茶
1. 制作工艺各有千秋
生普,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采摘新叶后杀青制成毛料,再经过揉捻、晒干,不经人工发酵,直接陈放以自然发酵方式制成。晒干后一般做成茶饼、茶砖或茶沱。存放5~8年的生普品质最佳。
熟普,经人工渥堆发酵制成。直接饮用即可,无需储藏。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渥堆技术于1973年才试验成功。
因此市面上所谓1973年以前所产的熟普皆为“假冒产品”,大家在购买时需要注意甄别。
2. 外观颜色差异较大
生普,茶饼颜色以黄绿色或墨绿色为主,白色为芽头。茶汤则为透明清凉的黄绿色或金黄色。
熟普,茶叶颜色为红褐色或是黑色,发酵气味较重。茶汤颜色为较深的板栗色或红褐色,有些发酵时间较长的熟普汤色还呈黑色。
3. 滋味口感大相径庭
生普,口感较重,苦中带甜、涩中带甘,清香四溢。但生普易伤脾胃,身体虚弱的人群不宜饮用。
熟普,口感香甜,少有苦味。入口醇厚,回味无穷。茶汤浓厚爽滑,馥郁香醇。劣质的熟普口感较差,不能回甘甚至可能越喝越渴。
4. 功效作用大不相同
生普新茶性寒,脾胃虚弱者慎饮。经陈放发酵后逐渐温和,但也应适量饮用。
生普洱中的茶多酚含量极高,还具有防癌、降脂、抗氧化的功效。
熟普茶性相对温和,减肥效果较佳,适合想要瘦身的女性饮用。
熟普经过人工发酵后产生了一些益菌群,有益于肠道健康。熟普跟生普相比较而言老少皆宜。
5.汤色叶底截然不同
生普叶底柔软,冲泡后的茶叶延展性较好,活力十足。即使是存放多年的生普,在冲泡后都宛如新生,活力四射。
熟普叶底干瘦,色泽深沉,缺乏生命力。尽管熟普颜色较为深沉,但品质好的熟普叶底仍油润光亮,清亮透析。
如果叶底出现浑浊、渣碎等情况,则是劣质熟普。
总而言之,无论是熟普还是生普,二者都属于黑茶,并且都是天然的刮油剂。吃多了火锅或油腻食品后,来一杯普洱茶最合适不过。
以上就是关于生普和熟普的具体区别,
6. 普洱1974
简介: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是中共普洱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云发[2005]18号),为实现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要求确定的普洱市中心城区城市开发重点项目。
该项目以普洱农校、普洱财校、普洱林校和普洱技校四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源为基础,通过校址搬迁,实现资源整合,做大做强普洱职业教育。
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1974亩,其中:校区规划建设用地474亩,划拨管理使用国有林地1500亩。规划在校生规模8000人,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投资估算3.3亿元。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第一期工程按在校生5000人规模建设,建筑面积9.25万平方米,投资估算2.6亿元,计划2009年9月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按满足在校生8000人的办学需求建设,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投资估算0.7亿元,计划2010年底完成。
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3.3亿元。注册资本:41641万人民币
7. 1973普洱白茶
通常说的茶叶“发酵”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术语。生物学上的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生长把食物中的一些成分转化为其他成分,比如酸菜的发酵把碳水化合物转为乳酸和醋酸,酿酒的发酵把碳水化合物转化为酒精,酱油的发酵把蛋白质水解等等。
而在茶叶的加工中,黄茶、乌龙茶、白茶和红茶发生的特征变化都不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8. 普洱1975
7581属于中高端茶。
从1975年到2019年,7581产品作为人工渥堆发酵工艺的创始熟砖,已经有44年之多。这么多年来中茶7581产品从未间断。这款昆明茶厂1975年开始创制、以8级茶菁为主要拼配原料的普洱茶砖,7581已成普洱熟砖的代名词。不变的配方,如一的品质,唯一改变的就是生产的年份,以及对于茶砖工艺的精细化升级。中茶普洱的制茶人一直坚守,一如先辈品饮之初的味道。
9. 1973普洱茶砖
1.白棉纸
白棉纸是云南地区传统的生活用纸,原料取自当地树木的树皮,当地人称这种树为“马三”。据说,用这种纸来包装普洱茶的做法,是由茶马古道上的“鹤庆商帮”与马帮在上四十年代最早推广开来的。
白棉纸有着透气性好、能吸异味、能长期保持等优势,普洱茶包装使用白棉纸的历史悠久,也是较多茶企所选择的。
然而近年来随着树木资源减少、蒸煮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木柴等因素,手工造纸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制造。所以,现在普洱茶饼上的白棉纸多是机器制造,并且还开创了银丝棉纸、金丝棉纸等工艺美观棉纸,那些美丽的“丝线”大多是添加植物纤维制作而成。
手工白棉纸看上去老土一点,但因它是手工制作,无污染,不能大批量生产等原因,所以价格会贵些。而相应用这样包装纸的普洱茶也贵些。
2. 牛皮纸
这是1973年开始,国营下关、勐海茶厂用牛皮纸来包装普洱茶,而且大多用于外销。牛皮纸抗拉伸的优势使它非常适合包装的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水防止吸水变形破损。
3. 网格纸
这种纸出现在1987年到1992年之间,其特征为手工制作,纸张有明显的网络点状,勐海茶厂的有些茶饼就是用这类纸张包装的。
4. 机器薄纸
这类纸在1995年大量出现,其主要特征为纸浆纤维短细、均匀而无规则,国营的七子饼茶大多都有使用这种纸张。
5.薄油纸
这种纸张为亮面油纸,有黄、白之分,专用于砖茶外包装。从1973年的厚砖开始,至1994年昆明茶厂最后一批的7581为止,历经了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