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是谁最早发现的茶,当然要提到我们的祖先神农氏,神农是上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对中华名族的繁衍与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一条,便是尝百草,中医药由此而生。在《帝王世纪》中也有记录:“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传说在尝百草的过程中,有一次神农误食毒草,头晕眼花之际背靠一颗小树,小树上掉下的叶子带着清新提神的香味,神农便把叶子也吃了下去,顿时解了毒性,于是神农便又采摘了一些仔细辨识,发现此物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毒的功效,也就有了最开始的茶。
茶在西汉之前,更多的是作为药用,想喝茶得到药铺去买叫“荼”或者“茗”的药物。即便是到了西汉,也仅有川蜀地区有饮茶的习惯,那什么时候开始全国人民大范围的喜爱上喝茶呢?这个得到唐开元天宝年间了。不过那个时候的茶,里面还会加上诸如盐、花椒、姜等调味料,或者花生、红枣、葡萄干之类的辅料进行熬煮,现在流传于世的擂茶,还能够看到古时如何喝茶的影子。而我们现代人喜爱的清茶(只泡茶叶)这种喝法,要到明后才开始盛行。
让我们把时间再重新追溯到西汉之前,那个时候最早的茶是绿茶,也就是不发酵茶叶,古时候人们将茶树的嫩芽收集晒干,便可以看做是最初的绿茶加工了,等到时光慢慢的走到唐时,人们发明了蒸青制法,使绿茶有了统一的、正式的加工方式。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蒸青制法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等到明时,又发明了炒青制法,沿用至今。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绿茶都是炒青,不过现在也还有少数的蒸青绿茶,诸如湖北的恩施玉露便是典型的蒸青绿茶,好奇的朋友们可以尝尝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