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有人会去喜茶排长队?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06-10 01:06   点击:60  编辑:李淑   手机版

我打算用投资学的理论,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在上海生活的那几年,我算是彻底见识了当地的排队文化。王家沙青团、光明邨月饼、喜茶、鲍师傅、Lady M,队伍的长度加起来不知道能环绕地球几圈。

这些网红餐饮的发展路径出奇地一致:媒体爆炒,店门口大排长龙。等顾客拔草之后,发现其产品也不外如是,人流也便渐渐散去。

好玩的是,这种现象在股票投资里头也屡见不鲜。

前段时间,以前曾合作过的一家公司在香港上市。作为一个很帅的投资客,除了找在里头工作的朋友蹭饭之余,我自然也在想着要不要认购一些股票。

作为港股的「金融科技第一股」,它自然具备了「网红」特性,除了吸引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我所在的投资群几乎每天都在热议(上次这种情形好像是顺丰借壳上市)。这些都给其股价带来了正面效应——上市没几天,股价就从 60 块左右暴涨至接近 100 块。

之后它也复制了大多数「网红股」的上市历程——两个月下来,其股价跌回 70 块。

上述现象是因为,不少投资者在「网红股」上市时买入股票前,并没有对公司进行深入调研便贸然入场。等媒体热度过去后,股价自然便回归理性。

加州大学 Barber 教授和 Odean 教授有个研究发现,投资者们会跟着新闻去选股——媒体关注度越高,就会有越多投资者交易。

用行为金融学来解释的话,这是因为我们犯下了「可得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的逻辑谬误。我们在决策时,只把那些最容易接触到的、最容易想到的信息当作决策依据,换句话说,我们并没有看到事实的全部。

我们在处理社会新闻时亦是如此。

我们曾无数次提到过的 Daniel Kahneman 教授和他的语言学小伙伴 Amos Tversky 在 1974 年做了个实验,他们让实验参与者回答:

「英文单词里头,是以 R 开头的单词多?还是第三个字母为 R 的单词多?」

大部分实验参与者都觉得以 R 开头的单词数量会更多。然而事实是,第三个字母为 R 的单词数量,有前者 3 倍之多。这种误判是因为,我们要想起 R 开头的单词要相对简单很多。

同样的,我们也喜欢选媒体曝光较多的推荐的「网红店」、「网红股」,因为它们最容易被想到。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少企业家们都喜欢跟汪峰抢头条。比如常在机场书店演讲的马云爸爸、喜欢唱英文歌的雷军、热衷在微博发红包的陈欧等等。除了蹭蹭媒体流量给自己的品牌多点免费曝光外,对自家股票股价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我们之所以在决策时看不到事实的全部,往往是因为我们「穷」,所以「做不到」。

这种「穷」往往还不是指没钱,更多的是指注意力和时间等其他资源的匮乏。

同样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 Robert Merton 在1987 年提出过一个模型,他指出,每个人的注意力(attention)是有限的。我们随便找一个炒股散户的股票 APP,TA 关注的股票数量一般会在 30 ~ 50 只。而我们只会选择关注的那些股票进行交易。

同样的,我们的胃口也不可能吃得完全国所有餐厅。

看不到事实的全部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懒」,所以「不想做」。

举个例子,逢年过节想要给爸妈送东西时,如果你不知道他们的偏好和需求,第一个想到的很可能是——脑白金。

虽然你可以提前几个月准备,每天挤些时间,详尽调研他们的偏好和需求,但你没这么做。这是因为你「懒」得研究,将「送礼就送脑白金」这一国民广告当作你所有的决策依据。(当然这不是因为你不爱他们,我后面会解释为什么)

看不到事实全部的两个原因

既然可得性捷思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又「穷」又「懒」,我们便来一分为二地考量。

「穷」的本质是资源有限,那么最直接的做法自然是增加资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众筹、众包的方式募集资金(经济资源)和团队(时间和人力资源)。

给爸妈挑礼物时,我可以找我弟弟合计看看买啥礼物,说不定他比我更了解爸妈的偏好。

选择餐厅时,我可以通过众筹众包的方式请别人帮我测评整个城市的餐厅,看看哪家最好吃(这就是你会去米芝莲餐厅、或是使用点评类 APP 的原因)。

另一个方式是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在我的另一篇文章「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却得不到回报?你可能陷入了“努力的陷阱”」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至于「懒」的问题,其实我们不一定要将其克服——你之所以懒,往往只是因为这件事情,还没有重要到你愿意穷尽所有资源。

回到给爸妈送礼的例子,你们关系紧密,不大可能因为「送礼不妥当」而受到重大影响,加之可能你平时不跟他们一起生活,要知道他们的偏好需求,可能需要付出不少资源。

换句话说,因为你和爸妈的感情足够好,所以送礼是件试错成本很低的事情。于是,可得性捷思在这时候发挥了「快捷方式」的作用,让你有容错的空间。

当然,虽然理论上你可以把对爸妈的不重视归因,但就像我们在「越亲密越伤害?如何避免和亲密的人的冲突?」一文提到的亦舒那段话——

「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最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不过话说回来,网红店的顾客对网红店趋之若鹜,究竟是因为「穷」还是「懒」呢?

既然花了那么多时间排队,他们的时间资源自然不匮乏,我们似乎不能说他们「穷」。

他们的试错成本也不低(几个小时),我们似乎也不能说他们「懒」。

其实在网红店排队的人分两种。

一是黄牛,实际消费者是出N倍价格的人,这群消费者不缺钱,他们愿意花 100 块买 1 杯喜茶,不过他们特别缺时间和注意力。因而他们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穷」。

二是普通消费者。时间成本因人而异,这些消费者的时间成本通常较低,所以其试错成本并没有很高(排大半天队也没有损失很多)。因而他们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懒」得去研究排队到底值不值得。

参考材料/推荐阅读

[1] Barber, B. M., & Odean, T. All that glitters: The effect of attention and news on the buying behavior of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8, 21(2): 785-818.

[2] Laura Liu Xiaolei, Ann Sherman, Yong Zhang. The Long-Run Role of the Media: Evidence from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14, Issue 8: V60.

[3] Merton, Robert C. A Simple Model of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 1987, 42(3): 483-510.

[4] 伍治坚. 聚美优品陈欧:莫顿模型大师?[OL]. ()[].

[5] Daniel Kahneman, Paul Slovic, Amos Tversky.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本文作者肖璟(@狐狸君raphael),前麦肯锡金融机构组分析师,自媒体「解题者」「很帅的投资客」创始人,写过畅销书,创过几次业。致力于传播投资思维的理财教育者。Linkedin、36氪、南方周末等一线媒体专栏作家。

新书《无现金时代》火热销售中。

「解题者」致力于帮你摆脱迷茫,提升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当然还可以顺带升级一下你的财商。

你好,我是刘小乙。

为什么有人会去排队买喜茶?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想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会去排队买喜茶。但是我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观察大家的行为,我总结出了3点原因。第一从众心理。第二炫耀心理。第三心理成本。

第一从众心理。我回想我第1次在三里屯,喜茶店排队买喜茶的原因是因为是网红店,想要尝试一下,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喝。于是傻傻的,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又等了半个小时,终于买到了两杯。我说一下我刚开始对细查的印象。首先从价格来说喜茶在一线大品牌的茶饮品中是价格相对低的。其次说口感喜茶在我以往喝过的茶饮品中不算特别惊艳,但是还算挺好喝的。这就是我最初的印象,价格便宜,味道还可以。但是为什么好多人要去买它呢?那就是从众心理。人都是从众的,这是我们的本性。所以好多商家就利用了人们的本性,在营销上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去造成这种从众心理。比如饥饿营销,再比如雇人排队。我们在选择一件商品的时候,没有目的性或者是没有选择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往往愿意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对的。这就是从众心理,也叫做羊群效应。

第2点炫耀心理。往往别人不能轻易拥有的东西,而你拥有了,你就会产生炫耀心理。像喜茶一种网红店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你越难买到它,你买到它之后,你就越珍惜它,越替他说好话,说有多么好喝。设计有多么好。这么好的他,我喝到了,而其他人没有喝到,这就显示我的与众不同。这就可以炫耀自我。

第三心理成本。我请大家想两个场景,第1个场景是,你排了一个多小时去排到了一杯传说中的奶茶,你会说他坏话吗?你说他坏话就等于否定自己这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而且这种食品,在你经过漫长的身心煎熬和身体上的疲劳之后,对这种食品或者是饮品之类的,就会比平时觉得更加好,吃不好喝。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是山珍海味摆在你面前,但是你却非常非常饱,要吐的那种包,你还会觉得山珍海味好吃吗?如果是粗茶淡饭摆在你面前,但是你却非常非常累,非常非常饿,你就觉得粗茶淡饭就是山珍海味。这就是往往一些非常著名的小吃在经过你长时间的排队等待之后,你就觉得特别好吃的原因之一。那我们再来想第2个场景。如果是在你心目中同样的两种东西,无论是味道还是价格都相同,但是一种平时需要排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才能得到,而另一种,随随便便就会得到,当你决定去买的时候。第1种需要长时间排队的产品只需要平时一半的时间就能得到,你就往往觉得它的价值要比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产品价值要高,你就会选择去得到他,因为你觉得赚便宜了省得可能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在相同情况下,如果你想买饮品而喜茶,排队的情况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你绝对会去排队的。这就是我说的心理成本。

最后我总结一下人们为什么会排长队去买喜茶,是出于三种原因第1点,从众心理,第2点,炫耀心理,第3点心理成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