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黄山毛峰
[编辑本段]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鉴别方法: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7.安溪铁观音
[编辑本段]
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鉴别方法: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8.云南普洱茶
[编辑本段]
普洱茶是在云南大叶茶基础上培育出的一个新茶种。普洱茶亦称滇青茶,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攸乐、萍登、倚帮等11个县的茶叶,在普洱县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产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湿度较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分为乔木或乔木形态的高大茶树,芽叶极其肥壮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叶品质优异。采摘期从3月开始,可以连续采至11月。在生产习惯上,划分为春、夏、秋茶三期。采茶的标准为二三叶。其制作方法为亚发酵青茶制法,经杀青、初揉、初堆发酵、复揉、再堆发酵、初干、再揉、烘干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是作为药用的。其品质特点是:香气高锐持久,带有云南大叶茶种特性的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富于刺激性;耐泡,经五六次冲泡仍持有香味,汤橙黄浓厚,芽壮叶厚,叶色黄绿间有红斑红茎叶,条形粗壮结实,白毫密布。
普洱茶有散茶与型茶两种。运销港、澳地区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
返回
9.冻顶乌龙
[编辑本段]
冻顶乌龙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
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乾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10.苏州茉莉花茶
[编辑本段]
我国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苏州茉莉花茶,约于清代雍正年问已开始发展,距今已有250年的产销历史。据史料记载,苏州在宋代时已栽种茉莉花,并以它作为制茶的原料。1860年时,苏州茉莉花茶已盛销于东北、华北一带。
苏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产花季节的不同而有浓淡,其香气依花期有别,头花所窨者香气较淡,“优花”窨者香气最浓。苏州茉莉花茶主要茶胚为烘青,也有杀茶、尖茶、大方,特高者还有以龙井、碧螺春、毛峰窨制的高级花茶。与同类花茶相比属清香类型,香气清芬鲜灵,茶味醇和含香,汤色黄绿澄明。
从解放初期始,苏州茉莉花茶开始出口,外销香港、东南亚、欧洲、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1.1990年以前的十大名茶
[编辑本段]
1990年以前的中国十大名茶是: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四川峨眉山的“竹叶青”、黄山“毛峰”、湖南洞庭湖平原的“君山银针”(即《红楼梦》中妙玉所说的“老君眉”)、安徽祁山红茶和六安瓜片(即《红楼梦》中贾母所说的“六安茶”)、河南信阳毛尖、贵州都匀毛尖、武夷岩茶、闵南“铁观音”等。这些茶现在在全国的消费量依旧排在前20名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