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
(1)选择合适的茶园建设地址。在建设生态茶园时,地址的选择千分重要,要保证生态茶园的周围无化工污染或者粉尘、飘尘等,周围不能存在有毒的气体。因此一定不能建立在交通要道,以免受到废气排放的影响,并且周围一定不能有化工厂、钢厂等大气污染源,以免有毒气体对茶园造成影响。
(2)大气环境、灌溉水质量达标。在生态茶园中,要满足大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规定的标准。对大气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价,根据环境容量来建立监测档案;对于大气质量要建立起预警系统,以对大气质量进行预报。对燃煤锅炉安装除硫措施是降低大气中飘尘或者二氧化硫有效方法。一般选择在地表和地下水较清洁的地区建生态茶园。在对茶树进行灌溉时,生态茶园要遵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683084-1992)。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水质,做好记录。建立水质污染预报、预警系统,当灌溉灌溉水受到污染时,可以及时启用备用水源。
(3)创新茶园种植模式。针对各产茶区域的土壤可能进入重金属的途径,分析土壤背景,只有根据地理土质特性对症下药,才能科学降低重金属含量,使茶叶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在萌芽阶段就得到良好控制。可根据茶园的地理形势,或者坡度的区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开垦,合理利用±地。创新茶园种植方式,推行研究茶园间作技术降低重金属对茶叶的污染。有的果树、林木、苗木对某些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强,可以与茶树间作种植,以此达到降低茶树茶叶中重金属含量。这类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强的植物主要有香草、肥田萝卜等,科学证明这些植物的根系能够很好的吸收各种重金属,如铅、镉、铬等。因此在改善±壤质量方面的功效很大,同时这种投资本身又相对较少,和茶树种植在一起不会影响到茶树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消除茶叶中的重金属。薛建辉等研究了间作杉树对茶园土壌及茶树叶片对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的影响,发现间作杉木可降低茶园土壤pb、Ni、Mn、Zn元素含量;间作茶园茶树叶片Pb、Mn、Cu、Zn含量均显著低于单作茶园,说明间作杉木对减少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在改善茶叶品质上可起到明显作用。
2. 茶叶出口重金属限量标准
茶叶生产许可证办理方法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茶叶产品包括所有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共9类产品。果味茶、保健茶以及各种代用茶不在发证范围。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产品品种,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1类或几类;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茶叶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14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二)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鲜叶、鲜花等原料因被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造成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茶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影响茶叶卫生质量和茶叶品质。
3.茶叶在加工、运输、储藏的过程中,易受设备、用具、场所和人员行为的污染,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质量。
(三)关键控制环节。
原料的验收和处理、生产工艺、产品仓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生产场所应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2.厂房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应为水泥地面),墙面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每年茶季前清洗1次。
3.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绿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干燥设备(手工、半手工名优茶视生产工艺而定)。
2.红茶生产必须具备揉切(红碎茶)、揉捻(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拣梗和干燥设备。
3.乌龙茶生产必须具备做青(摇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设备。
4.黄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和干燥设备。
5.白茶生产必须具备干燥设备。
6.黑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和干燥设备。
7.花茶加工必须具备筛分和干燥设备。
8.袋泡茶加工必须具备自动包装设备。
9.紧压茶加工必须具备筛分、锅炉、压制、干燥设备。
10.精制加工(毛茶加工至成品茶或花茶坯)必须具备筛分、风选、拣梗、干燥设备。
11.分装企业必须具备称量、干燥、包装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9679《茶叶卫生标准》;GB/T9833.1《紧压茶花砖茶》;GB/T9833.2《紧压茶 黑砖茶》;GB/T9833.3《紧压茶 茯砖茶》;GB/T9833.4《紧压茶 康砖茶》;GB/T9833.5《紧压茶沱茶》;GB/T9833.6《紧压茶 紧茶》;GB/T9833.7《紧压茶 金尖茶》;GB/T9833.8《紧压茶 米砖茶》;GB/T9833.9《紧压茶 青砖茶》;GB/T13738.1《第一套红碎茶》;GB/T13738.2《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第四套红碎茶》;GB/T14456《绿茶》;GB18650《原产地域产品龙井茶》;GB18665《蒙山茶》;GB18745《武夷岩茶》;GB18957《原产地域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GB19460《原产地域产品黄山毛峰茶》;GB 19598《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SB/T10167《祁门工夫红茶》;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一)鲜叶、鲜花等原料应无劣变、无异味,无其他植物叶、花和杂物。
(二)毛茶和茶坯必须符合该种茶叶产品正常品质特征,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茶叶标准要求。
(三)茶叶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害、无异味,不影响茶叶品质。符合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感官品质检验:应有独立的审评场所,其基本设施和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797-200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相关规定。审评用具(干评台;湿评台;评茶盘;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盘;称茶器;计时器等),应符合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相关规定。
(二)水分检验:应有分析天平(1mg)、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等,或水分测定仪。
(三)净含量检验:电子秤或天平。
(四)粉末、碎茶:应有碎末茶测定装置(执行的产品标准无此项目的不要求)。
(五)茶梗、非茶类夹杂物:应有符合相应要求的电子秤或天平(执行的产品标准无此项目要求的不要求)。
七、检验项目
茶叶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和出厂检验按表中列出的检验项目进行。对各类各品种的主导产品带“*”号标记的出厂检验项目,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3. 茶叶含重金属
土壤重金属污染背景值:
土壤基准值:指土壤重金属对生物和环境不产生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或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刚看的资料,可以用土壤背景值确定土壤环境基准值.方法有3.
1、土壤背景值加标准差等于基准值;
2、利用背景值代替基准值;
3、以高背景值区土壤元素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
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与重金属污染源位置
摘要:文章阐明了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分布,同时对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提出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防治的环境矿物学新方法,利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及有用金属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展现出广阔的环境矿物学研究与应用前景。并提醒人们要提高土壤质量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三废引起的重金属污染
近年来,由于部分矿产开发中选矿、冶炼工艺水平落后,个别矿区没有环保治理设备,废水、废气排放而带来的大量废弃物的产生未经处理直接投放环境,而其中的重金属随着自然的沉降、雨水的淋溶等途径进入土壤,进入正常循环的生态系统,造成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生产生活。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化肥中品位较差的过磷酸钙和磷矿粉中含有微量的As、Cd重金属元素(WILLIAMS C H,1973)。含铅及有机汞的农药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埋下了祸根,造成土壤的胶质结构改变,营养流失,对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都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目前的饲料添加剂中也常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43538含有高含量的Cu和Zn(夏家淇,1996),这使得有机肥料中的Cu、Zn含量也明显增加并随着肥料施入农田。
4. 茶的重金属检测标准
茶叶检测项目介绍:物理测试:外形检测:形状,嫩度,色泽,净度等;内质检测:香气,滋味,汤色,杂质,叶底等化学指标: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游离氨基酸,碎末茶,粉末,碎末,咖啡碱,茶多酚,净含量,含氟量,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新红,赤藓红重金属及营养元素:铅,稀土,砷,铜,铬,镉,汞,锡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商业无菌
5. 茶叶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是什么
不是的。茶树开的花,我们叫做茶树花。茶树花内含成分具有解毒、抑菌、降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其蛋白质、茶多糖、茶多酚、活性抗氧化物质超出茶叶中同类物质含量,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低于欧盟标准。茶树花是一种优质蛋白营养源,可与世界公认的抗氧化植物迷迭香媲美。茶树花茶花(学名:Camellia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茶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为浓绿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原产于中国东部,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重庆、云南和四川各地,朝鲜、日本、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
6. 茶叶重金属国家标准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造成重金属掺入食品中,引起污染。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铅、砷、汞、镉、锡等。
1.铅在自然界分布甚广,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铅在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彩釉陶瓷,印有彩色画面的图书,塑料制品,搪瓷,马口铁食品的焊锡,汽油中的抗爆剂等都含有铅。铅及其化合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整的皮肤不能吸收。
2.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植物机体中都含有微量的砷。农田用水的污染和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农作物受污染的主要来源。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蔬菜中检出率近100%。粮食、水果、蔬菜、肉、乳、蛋、鱼类及其制品、茶叶等食品均有检出,有的超过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3.汞极易于由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对食品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危害人体的健康。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农业上使用含汞杀螨剂以来,汞对土壤、自然水系、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工厂排放含汞的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汞不超过0.001mg/L。
4.镉可通过环境污染、生物浓缩和含镉化肥的使用而致食品污染。我国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中镉的检出率较高,超标现象严重。
5.锡与有机烃基结合而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称为有机锡。有机锡早期用作抗菌剂、农业杀虫剂、除草剂。后来有机锡化合物作为高效防污剂,而广泛应用于防除海洋污损生物。有机锡化合物对环境,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7. 茶叶重金属含量标准
茶叶沉就对了。 茶叶会沉反而是好的表现。 茶叶做的紧,重实,沉的就快。味道也浓 差的茶叶,轻,沉得慢,味道也淡 同一类茶评价茶叶好坏,我们有个指标叫容积比。就是把两个或者几个茶叶,量相同的体积,再称看哪个重,重的就好或者把两个或者几个茶叶,称相同的重量,再量一下体积,少的就好 这个重金属无关
8. 哪些茶叶重金属超标
茶叶中一项突出的重金属超标问题。铅的污染来源包括:
一是土壤基质中的铅含量高,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增大,使得土壤中的铅易被茶树根系所吸收;
二是茶园周围大气中的铅浓度增高,这和汽车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汽车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铅,构成茶园中茶树的污染;
三是茶叶加工机械中含有的铅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转移到茶叶上。目前,茶叶中铅的超标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仍需关注其变化动态。
9. 茶叶金属超标
不锈钢茶叶罐是一种表面光滑的茶叶罐品类,与玻璃茶具一样,能够做到不吸收任何茶香,因此,茶叶保存在不锈钢茶叶罐中可以做到保证茶叶味道不会变淡。其次,不锈钢茶叶罐还是一种密封性很好的茶叶罐品种,这个能够保证罐内空气与外界空气隔绝,并保持背部的持续干燥,不会因为水分的进入而引起茶叶的变质。
不锈钢茶叶罐也有缺点所在,简单地说,不锈钢茶叶罐所采用的不锈钢原料是一种导热性很高的茶叶罐,因此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容易因为外界温度的变化而造成内部温度跟着变化的情况。不过,使用这种茶叶罐的时候并不需要担心这点,平时贮存的时候只需要将其放置到阴冷环境下就行了。
10. 茶叶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是多少
装茶最好别超过三次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正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君峰。
尹君峰告诉记者,有些人喜欢喝淡茶,有些人喜欢喝浓茶,虽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 他解释,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因此,尹君峰建议,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营养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第三次冲泡后,营养物质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至于有专家指出,茶叶经多次冲泡,会使其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浸出。尹君峰指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必过分担心。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多水溶解度极低,按每人每天饮茶10克计算,即使冲泡1毫克/千克残留的茶叶,摄入的农药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允许摄入量的几千分之一。茶叶中的重金属铅的浸出率也比较低,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的茶叶,其含量就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每种茶叶的冲泡方法不同,像乌龙茶一般冲泡在六泡左右,质量好一些耐泡点的可以泡到八九泡,绿茶的一般在三泡左右口感就会淡了,普洱茶的话要看这个茶的年限品质了,好的能冲泡十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