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古代茶叶名称(古代茶叶名称有哪些)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7 18:52   点击:14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古代茶叶名称

普通的小摊位叫茶摊,有点档次的,大型的,才叫茶馆。茶馆,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茶馆这个名称,直到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2. 古代茶叶名称有哪些

古代常用的养生茶:

1.醋茶

茶叶5克,水冲泡5分钟,滴入陈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伤痛及胆道蛔虫症。

2.糖茶

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

3.盐茶

茶叶3克,食盐1克,开水冲泡7分钟后饮。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伤风微咳、咽喉肿痛、牙龈发炎、双目红肿等。

4.蜜茶

茶叶3克,水冲泡5分钟,微温时冲蜂蜜5毫升,饭后饮。具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也可治虚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5.奶茶

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许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适宜体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6.菊茶

茶叶、杭菊各2克,以沸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久服聪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7.枣茶

茶叶5克,沸水冲泡7分钟后,加入10枚红枣捣烂的枣泥。有健脾补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尿、不思饮食。

8.银茶

茶叶2克,金银花1克,沸水冲泡后饮。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肿、肠炎有效。

9.橘红茶

橘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

3. 古代茶叶叫什么

  茶的别称、流变  陆羽《茶经》提到的茶,还有称槚、茗、南方嘉木。  另外,据其他古籍中的记载,还有皋芦、瓜芦、水厄、过罗、物罗、选、姹、 葭荼、苦荼、酷奴等称呼。  茶的雅号:  宋 苏易简《文房四谱》拟人化的最仔细:“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为茶也”。  这里是叶嘉(楼上误)、清友、玉川先生。  李郛《纬文琐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  这里是 “余甘氏”  还有“森伯”、“涤烦子”。  “茶”字出现较晚,在唐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茶”写作“荼”(tú),《辞原》作如下解释:①苦菜。《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②菅茅的花,白色。《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阇,有女如荼”。③即“茶”古字。《尔雅·释木》:“槚(jiǎ),苦荼”。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认为此指普通茶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汉代《汉印分韵合编》中有“茶”字七纽,字形如下:  其中六七纽已与“茶”字形相近。此后,三国时张揖撰的《广雅》,西晋陈寿撰的《三国志·韦曜传》,晋代张华撰的《博物志》,都曾出现过“茶”的字形。湖南“茶陵”,西汉时称“茶陵城”。《汉书·地理志》中的“茶”字颜师古注为“音戈奢反,又音丈加反”,与今之“茶”、“荼”二字通用。直到唐玄宗(712~755)编《开元文字音义》时才明确“茶”字的音、形、义。陆羽第一次在《茶经》中使用统一的“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要贡献。  这个“茶”字也随茶的传播通行全国并走向世界,读音及译音在流传中难免走样,福建念tá,广州念chá,广东的潮汕念tē,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念chái、zhóu或chà,傣家念lá,苗家念chútā。外国人的发音更是五花八门,由海路传布的发音近似福建等沿海地区的te和ti,如英国的tea、法国的the、荷兰的thee、意大利的te、德国的tee、南印度的tey、斯里兰卡的they等;由陆路传布的发音近似华北的cha,如前苏联的yaǔ、土耳其的chay、蒙古的chai、伊朗的chay、波兰的chai、阿尔巴尼亚的chay等。仅考查一下“茶”的语音,也足以说明茶的故乡在中国。  茶的别称很多,除前面提及的“荼”、“槚”外,还称蔎(shè)、茗、荈(chuǎn)、诧、皋芦、瓜芦、水厄、

4. 古代茶叶的名称

喝茶的雅称叫品茶、品茗、饮甘露、佳茗、沏香茗等,茶在古代有很多异名、别称,如荼、槚、荈、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通用,喝茶是一个动作,是简单化的日常生活,而品茗、品茶则更为常用,从而形成一个过程、一件雅事。

5. 古代茶叶名称大全

茶色一解为中国传统色彩名词,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一解与茶叶有关。

6. 古代茶叶名称大全图片

茶在古代的别称有茗、槚、荈、元茶、仙芽、云华、嘉草、甘露、不夜侯、涤烦子、余甘氏、苦口师等,在东汉时用茗来表示茶,为茶的雅称;晋代称茶为不夜侯,为茶的雅号;唐代称茶为涤烦子,当时人们认为茶能消除烦恼;宋代把余甘氏当做茶的雅称。

茶在古代一般是达官贵人喝的,根据饮用场景不同,诞生了不同的别称,这些别称也是茶文化的重要标志。

7. 茶叶的古名

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山园小梅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落花 宋祁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三衢道中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李郎的诗 梅一度相思一度逢,最情痴处最多情。三千树居孤山下,此枝偏生山之陵。秋瑾的《梅》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忆梅 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 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早梅 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江梅 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早梅 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唐・王维 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 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高二2王淑桦)寒夜 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梅 宋・萧德藻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瓶梅 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红梅 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早 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新栽梅 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墨梅 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白梅 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 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 元・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忆梅 元・段克己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西湖梅 元・冯子振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鸳鸯梅 元・冯子振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题梅花 清・汪士慎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早梅 清・宁调元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枯梅 清・吴淇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题画梅 清・李方膺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题画梅 清・李方膺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落梅 清・律然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梅 花 诗 高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王琪)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初识梅花 卢撰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墨 梅 张臬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陶渊明《幽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屈 原《九歌》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张 衡《怨 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云远,我劳如何。释无可《咏兰》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李德裕《花药栏》(花药四时相续,常可留玩)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唐彦谦《兰》(二首)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黄 滔 《芳草》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张友正《春草凝露》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已赖阳和长,仍渐润泽频。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将行愁�佩桑�欲采畏濡身。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崔 涂《幽兰》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韩 ��《偶题》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孙 顾《清露被皋兰》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的砾添幽兴,芊绵动远情。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为感生成蕙,心同葵藿倾。赵元淑《闻杨炯幽兰之歌作》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鸿归燕去紫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贯休《书陈处士屋壁》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那应迎鹤书,肯羡于洞洪。《秋望寄王使君》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只应刘越曰,清啸正相宜。李世民《芳兰》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赋得花庭雾》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上官仪《假作幽兰诗》日月虽不照,馨香要自丰。有怨生幽地,无由逐远风。李 峤《兰》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王 勃《春兰》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咏 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李 白《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赠友人 三首其一》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贺兰进明《古意》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日暮徒盈抱,徘徊幽思深。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牟 融《山寺律僧画兰竹图》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韩 愈《猗兰操》(一曰幽兰操 孔子伤不逢时作)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刘禹锡《令孤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白居易《问友》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亥相交长,茎叶相附荣。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元 稹《春别》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宋 朝范成大《次韵温伯种兰》灵均堕荒寒,采采纫兰手。九畹不留客,高丘一回首。峥嵘路孔棘,凄怆肘生柳。逐令此粲者,永与穷愁友。不如汤子远,情事只诗酒。但知爱国香,此外付乌有。栽培带苔藓,披拂护尘垢。孤芳亦有遇,洒濯居座右。君看深林下,埋没随藜莠。朱 熹《秋兰已悴以其根归学古》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兰皋一以悴,芜秽不能治。端居念离索,无以遗所思。愿言托孤根,岁晏以为期。《咏 蕙》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兰 涧》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兰》去岁,蒙学古分惠兰花清赏,既歇复以根丛归之故畹,而学古预有今岁之约,近闻颇已著花,辄赋小诗以寻前约。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刘克庄《咏兰》萧艾荣枯各有意,深藏芳洁欲奚为。世间鼻孔无凭托,且伴幽窗读楚辞。《兰》(二首)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我拙扶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赵以夫《咏兰》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事当时林下香。王 柏《兰》早受樵人贡,春兰访旧盟。谢庭夸瑞物,楚泽撷芳名。苍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奚奴培护巧,苔藓日菁菁。方 岳《买兰》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赵孟坚《题兰》六月衡湘署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释道潜《吟兰》阴崖月窟得芳丛,满屋归来夸所逢。净扫幽径植藓墀,紫茎绿叶弄奇姿。疏帘风暖日华薄,芳馥满怀君自知。真山民《春日》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心安诸妄息,身老万缘轻。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郑思肖《墨兰》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张 咏《萧兰》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丁 谓《兰》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梅尧臣《兰》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馨袭衣美。文彦博《幽兰》燕��梦魂唯是见,谢家庭户本来多。好将绿叶亲芳穗,莫把清芬借败荷。避世已为骚客佩,绕梁还入郢人歌。虽然九畹能香国,不奈三秋鹈�_何。王安石《朱朝议移法云兰》幽兰有佳气,千载�s山阿。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杨 杰《春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蕙 花》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词中。王 令《蔬兰》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苏 轼《题杨次公春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前四句为杨杰诗。苏 辙《次韵答人幽兰》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幽兰花》(二首)李径桃蹊次第开,�v香百和袭人来。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种兰》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 更邻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阴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惠 洪《早春》山中春尚浅,风物丽烟光。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浮根争附络,细叶正商量。好在幽兰径,无人亦自芳。朱淑真《乞兰》幽芳别得化工栽,红紫纷纷莫与偕。珍重故人培养厚,真香独许寄庭阶。杨万里《咏兰》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兰花》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王谷祥《兰》绿叶转光风,紫英泛清馥。不受当门锄,托根在空谷。文 嘉《蕙》清风从东来,幽香忽西去。欲以寄所思,所思在何处。《兰》幽兰奕奕吐奇芳,风度深大泛远香。大似清真古君子,闭门高誉不能藏。徐 渭《墨兰》醉抹醒涂总是春,百花枝上缀精神。自从画取湘兰后,更不闲题与别人。《《兰》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写兰与某子》(仙华其号也)仙华学杜诗,其词拙而古。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兰谷歌》句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吾越兰谱本如此,只今春来稽山里,兰花兰叶垂云紫。近闻楚国之黄州,雄山绝谷通金牛,苍苍元气秘不得,一夫大嗓鸣天球。门人归来对我说,正是刘君称彦哲,于世百物无所耽,谷里种兰盈百叶。有时几案拂玉光,镇夜管毫僭蕊芒,古来楚越本接疆,不待风吹两国香。《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景翩翩《紫兰》碧玉参差簇紫英,当年剩有国香名。风前漫结幽人佩,澧浦春深寄未成。陈继儒《王楚玉画兰》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李日华《兰竹》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兰》燕泥欲堕湿凝香,楚畹经过斗蝶忙。如何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李肇亨《竹下倚兰》翠织罘�Q绿烟密,唇膏珠露香欲滴。骖鸾舞鹄仙洞来,不与人间斗颜色。甫无数春笋满林花,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成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苏轼《绿竹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徐渭《风竹》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不向东。王慕兰《外山竹月》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贡性之 《雪竹山房》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帘幕影迷金琐碎,佩环声动玉阑干。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百战几时能著我,万竿深处一凭阑。玄虚子《咏竹》寒岩鸦秀无多种,惟有琅干过岁华。直节正当恬养素,虚心恰合道生涯。迎风瑟瑟清未冷,戴雨潇潇净更嘉。谁并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文徵明 《竹》分得亭亭绿玉枝,雨馀生意满阶除。凌霄已展疏疏叶,护粉聊营短段篱。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医。人间此夜频前席,凉月虚窗更自宜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和郭主簿晋・陶渊明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8. 古代茶有什么名称大全

叫''熟水''!在我国古代,早就有制作方法成熟的各种饮料,这些饮料大都采用天然材料制作而成,而且特别重视口感和保健的双重需要。只是古代还没有“饮料”一词,聪明的祖先把他们喜爱的这些饮料统称为“熟水”。   最早的熟水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常喝的“白豆蔻熟水”。李清照在夏季常有暑湿脾虚的毛病,于是,她就给自己制作 “白豆蔻熟水”,在炎热的夏季当水喝。   据中医史书《本草拾遗》记载,白豆蔻性味辛温,有化湿行气、暖胃消滞的作用。多用于湿阻气滞、胸闷腹胀、胃寒腹痛、宿食不消等症。   其实,宋代的熟水在宫廷中也十分流行,当时的翰林院,还曾专门组织御厨、御医对各种口味和功效的熟水进行品评、排名,排在第一的是紫苏熟水。因为紫苏熟水芳香怡人,而且有缓解胸中滞气的作用。   到了明代,熟水更是一种备受推崇的中药保健饮料,而且由单方变成了复方,祛病保健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中的白豆蔻熟水,发展成由白豆蔻、甘草、石菖蒲三种材料组成的豆蔻熟水。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   清代熟水的种类就更多了。据清宫医案记载,慈禧和光绪的诊病处方中,就常见以甘菊10-15克、霜叶5-10克、鲜芦根5-10克、橘红10克、炒炽壳5-10克为材料的熟水配方。具有明目、消食、化痰、消暑的功效。   后来,熟水又发展成具有各种功效的配方。如草决明熟水,用于明目通便,适合老年人饮用。金银花熟水用于清热解毒,适合夏季饮用等。

9. 古代茶叶名称及图片

贡茶其实是古代宫廷用茶,专供皇宫享用。既然是皇室贵族所享用的茶当然是要精益求精,无论是栽培环境、茶树品种和制茶技术都是要最好的。

二、贡茶的种类介绍

1、普洱贡茶

普洱贡茶是在雍正十年正式列入贡茶案的,据传普洱贡茶是由未婚少女采摘优质芽叶而制成的,经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

2、 曼松贡茶

曼松贡茶是居住在曼松老寨的山民制作而成的,属于普洱茶顶级精品。

3、当今我国的名茶和地方名茶中,有许多曾被历代皇室列入贡茶的,以下介绍的这些就是曾被历代皇室列入贡茶的:

浙江:西湖龙井、淳安鸠坑茶、顾渚紫笋、天目山清顶、雁荡毛峰、金华举岩、日铸雪芽。

安徽:六安瓜片、敬亭绿雪、涌溪火青、霍山黄芽、岳西翠兰。

福建:白茶、天山清水绿、武夷大红袍、安溪虎岳铁观音、武夷肉桂。

湖南:君山毛尖、毗庐洞云雾茶、官庄毛尖、南岳云雾、大庸毛尖、古丈毛尖。

四川:蒙顶黄芽、巴岳绿茶。

贵州:贵定云雾茶、都匀毛关、湄江翠片。

江西:宁红、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古时名为闻林茶)。

江苏:碧螺春、花果山云雾茶、宜兴阳羡茶。

陕西:紫阳毛尖。

河南:信阳毛尖。

云南:普洱茶。

台湾省:文山包种茶。

10. 古代的茶名称

宋饮茶的方法是煮茶、烹茶,或称之为煎茶。 唐、宋人饮的茶,称为茶饼、茶团,类似今天的坨茶,而不是散茶。因茶饼、茶团经焙干制成,饮茶时必须将其研碎,故需放在火炉上用一定时间烹煮,有点像今天的煮咖啡。 明代形成饮茶方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有力推动了芽茶和叶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