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安溪茶叶生产情况(安溪茶叶生产情况介绍)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13 21:04   点击:2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安溪茶叶生产情况介绍

因为福建泉州有个县叫安溪,这里盛产茶叶。这里的茶叶就是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因为安溪县是山区,山高又陡、缺水,不适合粮食和水果生产,但这里的温湿度刚好适合茶叶的生长,对水需求不是特别大,所以群众自古就都种茶叶,畅销海内外!

2. 安溪茶叶生产情况介绍图片

铁观音为历史名茶,属青茶类,产于福建省安溪县。

  .制作工艺: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初干、包揉、复焙、复包揉、足火。

  萎凋 萎凋分晾青和晒青。晾青实际上是摊青。鲜叶薄摊在竹筛内,置于摊青架上,在摊青过程中轻翻2-3次。上午采的鲜叶摊到下午,与下午采摘的鲜叶一起晒青。

  晒青在当天下午待日光转弱时进行,时间是20-30分钟。晒时叶子薄摊在竹筛内,放在晒青场或连架移出室外,中间翻一次,当叶色转暗绿,手持芽叶基部,叶片向下垂,失重8%--10%。气温高、日光充足时以晾青代替晒青。

  摇青(做青) 摇青采用竹制的圆筒式摇青机,有电机带动,每分钟30转。气温低湿度小的北风天气,宜重摇;温度高、湿度大的南风天气,已多次轻摇。摇青次数,转速和程度要根据季节气候不同灵活掌握。

  一般原料嫩的少摇,原料老的多摇。

  含水量高的水仙品种多摇,含水量低的乌龙品种少摇。

  摇青不足,汤味涩口,苦而不甘。

  摇青过度,香气低沉,叶低死红不活,外形色枯。

  杀青 杀青的目的促使叶子在摇青过程中所引起的变化,不再因酶的作用而继续进行。

  青茶杀青过程中失水量比绿茶杀青失水量要少得多,只有15-22%左右。

  杀青的温度致使叶子具有悦鼻类似成熟水果的香味,这种香气的形成,必须要有做青的过程中正形成的香气为基础,同时也必须要有高温杀青的条件。如果杀青温度低,杀青不足,叶内水分不易蒸发,青气不能得到发挥,制成的茶叶外形不乌润,内质:汤暗浊,味苦涩,青气重,香气不高。

  但火温过高也不利,如温度过高会产生焦味。

  揉捻 揉捻是形成青茶外形卷曲折皱的重要工序。因此,必须采取热揉,少量重压,短时,快速的方法进行。否则,杀青叶冷却反变硬发脆,揉不成条,投叶多,时间长当产生水闷气。

  初干 茶条在作用下进一步破坏残余的酶的活性。蒸发部分水分、浓缩茶汁、凝固于茶条表面。同时茶条烘热后。柔软性、黏结性和可塑性都增强。便于包柔成型。

  包揉 包揉就是铁观音初制的独特工艺,是塑造外形的重要手段。它运用“揉、搓、压、抓等手法,进一步揉破叶细胞组织揉出茶汁。使茶条紧接、圆实、呈圆珠装的外形。

  复焙 主要是蒸发部分水分,并快速提高叶温。改善理化性为复包揉创造条件。

  复包揉 复包揉的是 包揉的继续。大都用茶巾和速包茶袋操作。一直揉捻至条形符合要求。

  足火 足火是茶叶初制最后一道工序。其作用是进一步散发茶叶多余的水分。使之达到干燥。固定已形成的品质。便于贮藏。同时茶叶在热作用下,使内含物进行化学变化。如;多酚类化合物的自动氧化,糖类的焦糖化,形成焦糖香,增进香气和滋味。

  

3. 福建安溪出产什么茶叶

福建产三大茶类:1、白茶,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2、红茶,包括正山小种、金骏眉、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等;3、青茶,如黄芽奇兰、漳平水仙、永春佛手和武夷岩茶。

1、武夷岩茶

  武夷岩是产于福建武夷山的乌龙茶,简称武夷岩茶,武夷岩的品种分类极多,非茶叶专业人士绝非能够分清,品种花色数以百计,茶名繁杂。

  2、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是乌龙茶之极品,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它具有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砂绿带白霜四大特点。

  3、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产于福建永春县,是佛手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在30年代初的时候,少量的佛手茶已经开始转销国外,永春佛手以味甘厚,耐冲泡,汤色橙黄清澈的特点也同样受到了外国人的喜爱。

  4、黄金桂

黄金桂产于福建安溪县,它是以黄(木炎)品种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汤色金黄明亮,闻起来有桂花的香味,滋味醇细甘鲜。

  5、闽北水仙

  闽北水仙是乌龙茶类之上品,它原产于福建建阳县,闽北水仙形状疑似“蜻蜓头,青蛙腿”,汤色清澈橙黄,滋味醇厚回甘。

  6、白牡丹

白牡丹属于白茶,是福建著名的特产,与1922年创制,白牡丹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汤色橙黄,汤味鲜醇。

  7、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称白毫,属于白茶的一类,产于福建福鼎、政和两县,白毫银针色白而有光泽,汤色浅杏黄,味道清甜爽口。

  8、贡眉

  贡眉是属于白茶的一类,主要产于福建建阳县,贡眉的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滋味浓郁,香气扑人。

  9、政和功夫

  政和功夫产于闽北,为闽北三大功夫茶之一,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由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

  10、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为福建特产小种红茶之一,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又称星村小种,产于福建崇安县,它滋味醇厚,口味似桂圆汤的味道,非常好喝。

4. 安溪茶叶的历史

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当时安溪茶农选育出许多优良茶树品种,其中以铁观音制茶品质为最优。

安溪铁观音,发源地为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于唐末、宋元时期1725-1735年间由福建安溪当地茶农发明。安溪铁观音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也是世界名茶。

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

  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代“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武夷从唐朝起生产蒸青团茶,明末罢贡茶之后,福建省汉族茶农积历代制茶经验的精髓,创制了武夷岩茶。

5. 安溪茶叶生产情况介绍图

除了安溪铁观音,安溪的主要品种茶还有黄旦(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奇兰、金观音。其中,“铁观音、黄旦(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是首批入选全国审(认)定的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也被称为“安溪六大名茶”。

6. 安溪茶叶产区

安溪茶学院既有本科专业也有大专专业。我国浙江安徽茶叶产业和做茶技术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中国有浓厚的茶文化。因此就诞生了像安溪茶学院这样的专业茶学院。

7. 安溪茶叶产量

福建产茶最多是福建安溪。

福建是中国的茶叶大省,从古雷湾畔到玉女峰下,从太姥山巅到汀江河畔,茶乡一个接一个,茶山一座连一座。据福建茶叶网购第一平台“天涯茶吧”的负责人介绍,福建安溪创下了中国内地县级茶园总面积、年茶叶总产量、涉茶总产值、销售渠道、茶叶从业人口、受益人口、农民从茶叶中的收入比例等多项全国第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