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国的茶叶
饮茶迷——鲁迅
鲁迅好饮茶,他曾风趣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苦茶庵——周作人
对于喝茶,“苦茶庵”老人周作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他说:“喝茶当于瓦屋低窗下,清泉当渌,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对品茶感受,可谓独得其妙。
一边写作一边喝茶——老舍
老舍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2. 民国的茶叶口感心语
是老字号茶,口感非常的好,香飘四逸,是一款非常好的茶!
百年兆丰号从清代开始就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在民国时,只要茶能贴上“亿兆丰”的标签,那价值也能翻几倍。
百年兆丰号茶采用上好的原料,绝对保质保量,并且外包装不能打开,打开之后一年之内必须喝掉,否则茶叶便会腐烂变质。近几年,“兆丰号”茶砖炒得挺火,在各类拍卖会上都能见到。
3. 民国的茶叶还能喝吗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绿茶排行榜中最重要的存在,这种绿茶因为出产在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村而得名,它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就有色绿,香郁,味醇和形美四大特点,这种茶叶的外形扁平直,色泽翠绿,滋味甘醇鲜美,香气优雅而清高。
2、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也是中国绿茶排行榜的重要存在,这种茶叶主要出产在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它是人们每年春天采集茶树上新鲜细嫩的芽头炒制成的绿茶,这种绿茶色泽银绿,卷曲成螺,冲泡以后,色泽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饮用以后回味绵长,叶底更是嫩绿显翠。
3、银针茶
银针茶也是中国绿茶中最重要的存在,其中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都在中国十大绿茶排行榜中。白毫银针素有茶王美女之称,它主要出产在福建东部地区,它冲泡以后,银针挺立上下交错,汤色黄亮清澈,滋味甘醇清爽。君山银针也是绿茶中最重要的存在,主要出产在洞庭湖的青螺岛,它冲泡以后,不单滋味诱人,观赏价值也特别高。
4、黄山毛峰
在中国绿茶排行榜中,黄山毛峰也榜上有名,它主要出产在中国安徽黄山,自然环境优越,茶树常年生长在云雾之间,加工好的黄山毛峰茶,状如雀舌,香如白兰,滋味甘醇,回甘绵长。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绿茶以外,武夷山岩茶,太平猴魁以及信阳毛尖和六安瓜片等也都是绿茶,排行榜上最重要的存在,是中国十大绿茶之一。
5、峨眉雪芽
峨眉山茶代表:竹叶青,产于四川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高山茶区;峨眉雪芽,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茶叶具有扁、平、滑、直、尖的特点,泡之香气清香馥郁,色泽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
6、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太平为县名,产茶可追溯到明朝以前,太平猴魁始创于清朝末年。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花香高爽,滋味甘醇,香味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净,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品饮时,“头泡香浓,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7、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属于烘青绿茶,产于浙江安吉县。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安吉白茶,为中国名茶的后起之秀,为浙江省十大名称之一。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8、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市西部海拔600米左右的车云山一带。种植于西周,兴盛于唐朝,成熟于北宋,闻名于清末。条所细紧圆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素以“色翠,味鲜,香高”著称。
9、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
10、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4. 民国茶叶罐图片大全
子洋坛,也叫小洋坛,这个名字的起源是清末宜兴一带做的紫砂器或者紫砂胎瓷釉的一些容器的底款,专为出口日本、南洋等地。但后来,无论是否外销,在当地“子洋坛”成为了这种器型罐子的一个概称,一直到民国,很多这种罐子都做上了子洋坛字样。盖子是牛鼻孔的盖子。
类似的东西在民国时期在民间流转着很多,多用作摆饰、茶叶罐、泡药酒、甚至装杂物、淹咸菜。
5. 民国的茶叶罐价格
一是锡矿藏丰富,二是锡工艺发达,三是有历史传统,所以潮汕地区用锡盘很普遍。
潮汕地区锡矿藏丰富,早在战国时代,潮汕地区的人群已经开采并利用了锡矿。宋到清代之间,潮汕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铅锡矿开采。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潮汕地区较早的锡器实物,是近年韩江出水的锡质提梁壶、玉壶春瓶等形制简约端庄的明代锡器。
据乾隆年间纂修的《潮州府志》记载,本地出产的优质锡原料“必以潮阳匠人雕镂镕范乃佳。今取谚语而易之曰:姑苏样,潮阳匠,揭阳之锡居其上。”又载开采自当时属于揭阳汤坑一带的锡原料,“比洋锡尤胜,色白如银,击之其声如编磬”。1860年开埠后的汕头,常年通过香港从马六甲等地输入的锡锭,成为了本地锡器业、锡薄业的主要原料来源。在清代后期,潮汕锡器作为中国的名优产品,甚至还外传至域外。在日本,传世的老茶具中,就有底款为“潮阳永顺店住汕头”的锡制茶托。
在清末民国年间的潮汕地区各城镇的诸多锡匠、锡器作坊中,有三个地方的锡匠家族发展成为著名的潮汕制锡家族。一是潮阳县棉城的颜氏家族,善制锡器,人称“拍锡颜”。颜氏除在潮阳开设锡器作坊外,也在汕头埠上分设多家锡器店。另一家是大埔的杨氏制锡艺人,杨家艺人大多在潮安城谋生,汕头开埠后,他们南下汕头,有些还从汕头埠过番,到东南亚创业。还有一家是来自潮阳峡山的萧氏家族,同样也精于制锡。
在过去,汕头、潮阳颜记锡器工艺比其他两家的锡艺稍知名些。颜记锡艺讲究熟练精致的手艺,学徒习艺都要给打锡师傅磨无锋口的抛光刀,有“三年学一支刀”之说,锻炼扎实的基本功。颜氏出产的锡器每一件都经过严格用料,再经熔化、铸片、造型、剪料、刮光、焊接、擦亮、装饰、雕刻等工序,每道工序都由艺人手工制作,工艺成本很高。正因如此,锡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贵典雅的造型,历久长新的光泽,历来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一件制作精美的锡器不仅仅是图纹色彩完美,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无论是潮阳颜家、萧家还是大埔杨氏,出产的锡器都十分强调独特设计和实用,产品繁多,而目前传世能见到的主要是酒具(酒壶、酒杯、温酒具等)、茶具(茶壶、茶杯、茶叶罐等)、祭具(烛台、香炉、香台等)、文具(墨盒、笔筒、笔洗等)、花瓶以及其他装饰品。
6. 民国的茶叶沫釉瓷器
您的问题,民国有砂金釉瓷器的;真品收藏价值比较高的;不过今年的行情持续低迷,真品最好是不要出手,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一定要好好保存!
7. 民国的茶叶现在能值多少钱
滇红是属于红茶类
滇红其实应该是叫做云南红茶,不过人们更喜欢叫滇红,这种茶是出现在民国时期,现在主要是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一些自然的峡谷区域有种植的,几乎像是临沧、保山这些区域,是种植滇红的主要产区。
8. 民国的茶叶罐
看底是注浆的,但东西看开门。
冰梅纹的全称为冰裂梅花纹,主要是以青花料浓淡晕染,其次以仿宋代官窑瓷器中的冰裂片纹为地,使得所烧制出的瓷器在色泽上鲜亮青翠、高雅清新,最后再在底秞上勾画白色梅花,使其蓝白相映,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