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综合利用
泡过的茶叶晒干了能做花肥。冲泡过的茶叶仍有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养分,放在花盆里,能帮助花草发育与繁殖。 泡过的茶叶的利用价值:
1.煮茶叶蛋。泡过的茶叶虽然喝起来味淡,但用来煮茶叶蛋却绰绰有余。最好用泡过的红茶来煮,因为普通的红茶价格便宜,且煮出来的茶叶蛋色泽红润,味道香美。煮茶叶蛋要先将蛋煮熟,将蛋壳轻轻敲碎,然后再将茶叶放入水中继续煮,以使茶叶更好地入味。
2.制作茶叶枕。用过的茶叶不要废弃,摊在地上晒干,积累下来可以用作枕芯。因茶性属凉,故茶叶枕可以清神醒脑,增进人的思维能力,对人体有益。
3.驱蚊。将用过的茶叶晒干,在夏季的黄昏点燃,可以驱除蚊虫,且驱蚊效果和蚊香不相上下。值得称赞的是,以茶叶驱蚊对人体绝对无害。
4.做花肥。冲泡过的茶叶仍有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养分,放在花盆里,能帮助花草发育与繁殖。
5.杀菌治脚气。茶叶里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尤其对致脚气的丝状菌特别有效。所以,患脚气的人每晚可将茶叶煮成浓汁来洗脚,日久脚气便会不治而愈。不过煮茶洗脚要持之以恒,短时间内不会有显著的效果。而且最好用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单宁酸的含量就少得多。
6.消除口臭。茶叶有强烈的收敛作用,常用浓茶漱口可消除口臭。
7.护发。茶水可以去垢涤腻,所以洗过头发之后再用茶水洗涤,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而且茶水不含化学剂,不会损伤头发。
8.洗涤丝质衣物。丝质衣服最怕化学清洁剂,如果将泡过的茶叶用来煮水洗涤丝质的衣服,便能保持衣物原来的色泽而光亮如新。洗尼龙纤维的衣服,也有同样的效果。
2. 茶叶综合利用产品有哪些
茶叶的用途,主要是作为饮料,是一种色、香、味兼具的绝佳饮料。泡过的茶叶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现将其中的一些用途介绍如下:
1、煮茶叶蛋。有的利用泡过的茶叶来煮,有的利用茶末。最好的是用红茶,普通的红茶价格便宜,且煮出来的茶叶蛋色泽红润,味道香美。煮茶叶蛋的要领是先将蛋煮熟,将蛋壳轻轻敲碎,然后再将茶叶放入水中继续煮,以使茶叶更好地入味。
2、制作茶叶枕。用过的茶叶不要废弃,摊在木板上晒干,积累下来,可以用作枕头芯。据说,因茶性属凉,故茶叶枕可以清神醒脑,增进思维能力。
3、驱蚊。将用过的茶叶晒干,在夏季的黄昏点燃起来,可以驱除蚊虫,和蚊香的效果相同,而且对人体绝对无害。
4、帮助花草发育与繁殖。冲泡过的茶叶仍有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养分,堆掩在花圃或花盆里,能帮助花草的发育与繁殖。
5、杀菌治脚气。茶叶里含有多量的单宁酸,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致脚气的丝状菌特别有效。所以,患脚气的人,每晚将茶叶煮成浓汁来洗脚,日久便会不治而愈。不过煮茶洗脚,要持之以恒,短时间内不会有显著的效果。而且最好用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单宁酸的含量就少得多了。
6、消除口臭。茶有强烈的收敛作用,时常将茶叶含在嘴里,便可消除口臭。常用浓茶漱口,也有同样功效。如果不擅饮茶,可将茶叶泡过之后,再含在嘴里,可减少苦涩的滋味,也有一定的效果。
7、可以护发。茶水可以去垢涤腻,所以洗过头发之后,再用茶水洗涤,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而且茶水不含化学剂,不会伤到头发和皮肤。
8、洗涤丝质衣物。丝质品的衣服,最怕化学清洁剂,如果将泡过的茶叶,用来煮水洗涤丝质的衣服,便能保持衣物原来的色泽而光亮如新。洗尼龙纤维的衣服,也有同样的效果。
9、将用过的茶叶抹镜子、玻璃门窗、家具、胶纸版、泥污的皮鞋,深色的衣服都可以去污洗净。
10、器皿中有鱼腥味,用废茶叶放在其中煮数分钟,便可去腥。 其实,茶叶的用途远不止这些,只要觉得合适就可以废物利用。
3. 茶叶综合利用考试资料
这是从网上找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三国说、西汉说。
(一)、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
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这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二)、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集古录》则认为始于魏晋。
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三)、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荼”。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买荼”之“荼”为茶,而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说明四川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时就已有茶叶的买卖,中国的饮茶不晚于公元前一世纪。
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陆羽《茶经·六之饮》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其所记载的是指神农氏时代就开始了茶叶的利用,在鲁周公时代开始有了文字记载。
4. 茶叶综合利用率
喜满地水溶肥采用工业级原料精制而成,全水溶,吸收利用率高!富含腐殖酸,有机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可有效补充茶叶生长期的各种养分需求,使其根系好,长势旺盛,后期品质好,产量高。坚持使用还能提前上市,多采收几茬,上市后卖个好价钱,增产又增收!
5. 茶叶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6. 茶叶综合利用产品
虫茶
醇厚甘美
主产贵州、湖南、广西以及四川和云南的部分地区。
虫茶又叫“茶精”,其实并不是茶,只因外形似珠茶,泡后其色如茶水,故有了“茶”之名。
虫茶经多年陈化后,口味会更醇和,药性也更温和。泡出来后,香气四溢,几口下去,滋味醇香甘甜,沁人心脾。
功效: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可清火,助消化,增加胃动力,降血压,降血脂,对痔疮及牙龈出血也有一定疗效。
奇特的生产过程:
利用谷雨前后采集的当地野生苦茶叶,稍加蒸煮去除涩味,晒至八成干,再堆放在木桶里,隔层均匀地浇上淘米水,再加盖并保持湿润。
在这种条件下,叶子逐渐会自然发酵、腐熟,其后散发出来的清香气息会诱来化香夜蛾交尾产卵,两周后孵出幼虫,其屎晒干即为虫茶。
糯米香
清雅甘醇
糯米香是由云南大叶茶内掺入野生植物“糯米香”的叶子精制而成。沏后汤色金黄,饮一口,滋味甘醇。
糯米香多产于西双版纳,乃一种森林覆盖下的草本植物,高约30cm,枝丫上长着像薄荷似的绿叶,叶如指甲盖大小,有浓郁的糯米香。傣族人喜欢此茶,种于竹楼四周,以便随时采摘。
功效:抗衰养颜,降脂减肥,消食醒酒,滋阴补肾,清凉解毒.,软化血管降低血脂。
雪茶
苦尽甘来
雪茶产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牦牛山、药山等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属地衣类茶科植物。(四川、陕西亦有分部)。其状如空心草芽,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故得名。
雪茶乃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清纯爽口,味略苦而甘,是难得的保健饮品。
功效:取少许用开水泡饮,或加在茶叶里泡饮,清热生津,醒脑安神,降血压、血脂等。
琴鱼茶
鲜美爽口
“琴鱼茶”流行于皖南泾县,因用琴鱼制作而得名。琴鱼茶略带茶味,更有淡淡的腥味、咸味与鲜味,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三月份,当地人将鲜活的琴鱼放进有茶叶、桂皮、茴香、糖、盐等调料的沸水中,煮熟后放到篾匾上进行晾净除湿,再用木炭火将其烘干至橙黄色,即为琴鱼干。若是密封存放,数月不变形色。
“琴鱼茶”的茶汤鲜香甘醇,饮后也可将鱼干放入口中咀嚼,其肉嫩酥软、咸中带甜,鲜美爽口令人欲罢不能。
琴鱼可佐食、做汤、羹食,不仅味美,而且有解毒功效。在泾县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关于琴鱼与琴鱼茶的佳话:上桌是盘中珍肴,品茗乃茶中佳品。
四种茶各有各的好处。
7. 茶叶综合利用期末考试
公司购买的茶叶计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扩展资料: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1、为了核算和反映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设置"银行存款"科目,该科目的借方反映企业存款的增加,贷方反映企业存款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存款的余额。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管理,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展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份终了,企业账面结余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调节表",调节相符。费用处理方式1、直接支付费用属于直接支付费用的主要业务有招待费、审计费、诉讼费等。2、转账摊销费用属于转账摊销费用的项目有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坏账准备等。
3、预付待摊费用预付待摊费用主要是指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4、预提应付费用预提应付费用是指采用预提方法核算应由本期负担,而在以后各期支付的费用。如企业选择预提方法核算固定资产大修理费、企业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等。
8. 茶叶综合利用考试
具体的方法要看喝的是什么茶。
1、一般拿普洱和铁观音来说,泡好茶叶之后,把茶叶取出来倒掉,只喝泡好的茶水,把茶叶放在杯子滤网的上面。
2、还有就是一般的茶叶,泡好茶叶之后,喝了,再加水,那么,就把滤网取出来,把茶叶放在杯子里,把滤网在盖上,加水,泡好再喝,喝完了再继续往里面加水,继续泡,好处是茶叶可以充分的利用,缺点是第一次或是从第二次开始之后,茶水的味道就不是那么好了。
喝茶为什么要过滤:1、茶汤里不会有那么多的茶渣。过滤一下,茶汤没有渣沫,茶汤颜色和口感都会比较好。2、喝茶的时候要过滤一下的原因:茶叶制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茶梗和茶末没有挑选干净。没有过滤一下,茶梗在茶汤中浸泡,也会产生苦涩的味道。
清洗:可以利用平常见到的物品来清洗,可以使用食盐或者粗盐来去除杯子上的茶渍或污垢,来回涮洗两三分钟,就会发现污垢慢慢消失。
9. 茶叶综合利用的现状
茶学学科的专业性比较强,就业前景好。人们对保健茶、有机茶越来越重视,茶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其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几年来,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进入广阔的东、西欧市场,茶叶贸易的前景逐年看好。特别是随着我国贸易的转型,市场越来越需求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商品。
茶学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到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10. 茶叶综合利用的生产工艺路线图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4、汉代:(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4、汉代:(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10、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11、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12、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