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茶茶叶泡不开代表茶叶不好
龙生龙,凤生凤,不同品种的红茶因为生长环境、本身品种的差异等等原因,茶叶中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会相对的不同,内含物越多,茶叶才会越耐泡。
红茶的品质
当然,红茶耐不耐泡,更多的要取决于茶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茶叶的品质越好,制作工艺越精良,茶多酚等内含物越丰富,茶就越耐泡,每一泡的香气和口味也越稳定。
2. 大红袍茶叶泡不开是怎么回事
不可以
大红袍的正确泡法
1,洁具
用滚烫的开水冲洗茶具,温杯汤壶更有利于发挥茶性。
2,置茶
将茶叶快速放入盖碗或茶壶中,尽可能地保持器具的温度,茶量一般为器具容量的二分之一;具体需要的茶叶量,还是需要按照具体的喝茶人数而定,投放茶叶的数量不宜过多,因为喝浓茶对身体是不好的。
3,洗茶
用沸水高冲入泡茶器具中,水满至略溢出,刮去盖碗或茶壶表面的泡沫,在茶叶未张开时,迅速将茶水倒出;这一步是必须的,每一款茶叶都是要先洗茶再品饮的。因为茶叶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污染。
洗茶醒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泡茶,而不是让茶叶的味道随之而溜走,所以动作要快速。不要让茶叶在洗茶这个步骤中停留太久。
4,冲泡
大红袍需要用沸水冲泡,只有高温才能把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浸泡出来;如水温不够,可让冲泡时间更久一些。
冲泡大红袍的时候一般使用高冲水的方式,就是直接把滚烫的热水冲在茶叶上,让茶叶进行翻滚,这样的话茶叶的味道会释放得更为彻底。
第一泡的时间约为1--2分钟,也可根据茶叶的老嫩和茶量的多少来调节时间,以后每泡可延长5--10秒。
大红袍耐冲泡,可反复冲泡7--8次。
5,出汤
将泡好的茶汤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中。
6,品茶
心情放平和,先嗅其香,再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
3. 绿茶泡不开代表茶叶不好
几乎所有茶在泡的时候不需要洗茶。
广东、福建、台湾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近年,洗荼习惯甚至有扩散到绿茶冲泡程式之中。
按《中国茶叶大辞典》洗茶条的解释:洗茶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并认为这是一种古人遗风习惯。不洗茶,往往被认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长期以来,不少人人云亦云,有的饮茶者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有时洗茶连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
有洗茶习惯的地区是广东、福建、台湾,那里生产的凤凰单丛、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冻顶乌龙等乌龙茶系列,多属中叶种,叶肉比较厚,有些人习惯将茶冲上开水经过数秒以至数十秒钟,再将水倒掉,认为这样可洗去散茶中的尘末,又能使叶片伸张,也利于香气的散发,还认为乌龙茶耐泡,倒掉一、二次茶水也没关系,这样,茶叶精华便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有的人在宣传茶艺时把洗茶列为乌龙茶程式,有的人在潮州工夫茶艺演示程式中写道:首冲勿饮茶需洗。有的还介绍广州人饮工夫茶习俗写道:沏茶时要将刚烧沸的水倒进茶壶里,开头一两次茶水要倒掉。这就无异将饮茶冲泡的这种程式当作茶艺规范,云南某家经营普洱茶的老字号,在茶叶刊物上登出的广告,建议顾客以沸腾的水洗茶一次,泡5分钟。
有人认为绿茶也应该实行洗茶,我们在2001年广西刘三姐杯茶艺大赛上以及在河南一些地区看到泡绿荼也有洗茶的做法,这是更不可取的。因为绿茶的采摘时间一般较早,采摘标准都较嫩,而鲜嫩的芽叶中氨基酸和咖啡碱等构成茶叶鲜爽度的物质又极易溶于水。据经验,一次冲泡绿茶(5分钟),氨基酸可溶出50—80%,这样,绿茶如果要洗,茶中精华会流失更多。
长期以来,潮州工夫茶可谓洗茶成风,积习难改,如上所述,要洗茶一、两次,开头一、两次茶水要倒掉,潮州人有一种术语:一过(遍)脚泻(洗脚水),二过茶叶,三过要喝赶不着。意思是第一冲茶就像茶叶的洗脚水,是要倒掉的;另有一说,是制茶时烘焙茶叶须高温,加上制茶的时候须用脚(踩)揉,所以经常是脚下流汗,因此必须冲去这洗脚水。所以,这种习俗对潮州人形成一种似乎是讲究饮茶的观念;第一巡茶照倒不留,有点贫贱不能移的风骨,可这第二巡冲出的茶似乎还只泡到茶的面,还没透心,第三巡冲出来的茶水被认为是上品。就第三巡茶开始喝,而且心目中这第三巡茶的味道近乎崇高。
殊不知,这种陋习沿袭于旧时代的落后手工制茶法,尤其是脚揉茶,这种低又不卫生的方法也曾经被外国人以此为借口,在报章上写文章并配以中国茶农用脚揉茶的照片登出来,显示:饮中国茶不卫生,从而达到将中国茶排挤出市场的目的,这也是中国茶出口历史上从兴盛时期(1866—1889年)走向回落时期(1890—1917年)乃至大落时期(1918—1949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由此看来,洗茶一词既不科学,又因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贬低了中国名茶的美誉度。尤其是日本继欧盟对输入中国茶以农残留问题而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找到所需的借口。也使中国乌龙茶输往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减少。
而现代中国已经普遍采用科学产制茶叶,机械化制茶,用脚揉茶也早就不存在,上述这种陈旧的观念应当改变了
其实,鲜叶从茶树上才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炒青、揉捻、烘培、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质、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即注沸水即倒掉,或用刮沫淋盖迅即去除。这第一泡茶操作,主要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享受茶叶香味,而不是单纯为了洗去茶叶不卫生的东西。第一泡的有效成份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对人体健康和享受茶的美味均有益。根据经验,茶的有效成份在第一泡后三秒钟即开始浸出,若缓慢倒掉茶水(超过三秒钟),茶中有效成份就会大量损失,所以要快倒,这点是很重要的。
对于洗茶遗风,我们也要科学、客观、认真考证,从实际出发。将洗茶一词改为温润泡为宜。乌龙茶的赋香物质丰富,其香气化合物以中、高沸点居多,低沸点芳香成分相对少些,因此宜用沸水冲泡,以求上佳的品茗效果。在洗茶问题上不仅是泡茶术语的更改,在操作上也须作相应如上所述的改动、调适。如果第一泡要倒掉,也应即冲即倒(不宜超过3秒钟)这样既可起到预热作用,诱发茶香味,又可以保持茶中的有效物质。
4. 为什么红茶泡不开
多放一段时间
红茶是属于全发酵茶类,如果冲泡红茶的时候,发现有酸涩味道的话,那就证明红茶发酵不足了,那么发酵不足的红茶,要怎么补救呢,首选的方法是将发酵不足的红茶,与发酵完全的红茶放在一起,上层为发酵完全的红茶,下层为发酵不足的红茶,尝试多放半年到大半年的时间,再饮用红茶看看味道还有没有涩,没有涩味证明补救成功。
5. 茶叶泡不开是好茶叶吗
原因分析:方法不对。
如何冲泡乌龙茶?
乌龙茶的冲泡时间由开水温度、茶叶老嫩和用茶量多少三个因素决定。一般的情况下,冲入开水2—3分钟即可饮用。但是,有下面两种情况要做特殊处理:一是如果水温较高,茶叶较嫩或用茶量较多,冲第一道可随即倒出茶汤,第二道冲泡半分钟后倾倒出来,以后每道可稍微延长数十秒时间。二是如果水温不高、茶叶粗老或用茶量较少,冲泡时间可稍加延长,但是不能浸泡过久,要不然汤色变暗,香气散失,有闷味,而且部分有效成分被破坏,无用成分被浸出,会增加苦涩味或其他不良气味,茶汤品味降低。若是泡的时间太短,茶叶香味则出不来。乌龙茶较耐泡,一般可泡饮5—6次,上等乌龙茶更是号称“七泡有余香”。
6. 茶叶泡不开是怎么回事
红茶泡不开,通常与水温过低有关,冲泡水温不够时,茶叶不容易泡开。不同的茶叶需要用不同的水温来冲泡,红茶以90度以上水温冲泡为宜,水温过低便会导致茶叶泡不开。
除此之外,红茶在加工中茶叶压制过紧也可能是冲泡不开的一个因素,与质量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没有变霉和超过保质期都可以放心使用。
7. 为什么我的红茶泡出来不红
红茶陈化变劣的感官表现是:色泽由鲜变枯,汤色由亮变暗,滋味由浓变淡,香气由爽变陈。这是由于与色、香、味等感官品质相应的化学成分如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脂类、色素、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性质大多不太稳定,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自动氧化,使品质发生劣变,失去原有色、香、味的缘故。
8. 红茶茶叶泡不开代表茶叶不好喝吗
答红茶泡久了发苦是由于茶叶投入多开水温度高茶多酚析出过多茶咖啡分介多。
9. 红茶和什么泡不上火
可以。冲泡菊花普洱的步骤很简单。
1、首先当然是准备好原料啦~冲泡容器,菊花少许,一块巧克力大小的普洱茶(5-8克左右)。也可以放一些加冰糖。菊花和普洱的比例没有固定标准,希望降降火或喜欢菊花茶的味道,就多加点菊花;喜欢普洱味多一些,就少加些菊花。
2、将原料投入冲泡容器中(建议使用盖碗),用高温沸水进行冲泡。
3、第一道茶水快速冲泡并倒掉(洗茶),再次注水。
一般来说前几泡要快速出汤,之后浸泡时间逐泡加长。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决定浸泡的时间。喜欢喝淡一点的就少泡会儿,喜欢喝浓一点就多泡会儿。
4、菊花普洱茶是可以反复冲泡的。
冲泡熟普时加入菊花,清淡的菊香可以提味,口感清爽。二者的性能还可以相互调和——清热解毒的菊花可以降低喝熟普上火的可能性。
二者搭配,功效加倍。对治疗风热感冒、头昏目眩、目赤肿痛、心胸烦热、疔疮、肿毒有较好的疗效,还可散风热、平肝明目
10. 红茶茶叶泡不开代表茶叶不好吗
一款茶耐不耐泡,除了它自身的质地,还要看冲泡的水温,茶叶的用量,坐汤的时间。像滇红,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作,本身构成茶汤的多酚类内含物质更多。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
1.整碎程度不可忽略。茶叶越完整,就越耐泡。比如一些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容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很差,只能喝上1、2泡,滇红耐泡度却是非常好。
2.投茶量要准确。投茶量5克,对应的是标准的120毫升白瓷盖碗。要根据泡茶容器的实际大小,以5克为基数,增减茶量。不然容器过大投茶量却很少,它的滋味会很寡淡。
3.冲泡水温是基础。滇红如果用高温冲泡,会逼出它的滋味,茶汤不仅容易酸涩,而且很不耐泡。喝滇红水温控制在85℃是比较适宜的。
4.坐杯时间不宜过长。一开始出汤要较快,若是往后,它的浸出速率变缓,则时间稍稍延长。浓淡的把握,要以适口为珍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