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普洱茶鲜叶标准(普洱茶综合标准)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25 08:36   点击:13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普洱茶综合标准

2006年11月1日普洱茶没有产品标准号

茶叶产品标准号指的是茶叶生产标准执行号,如普洱茶是按照《GB/T22111-2008》国家标准生产、运输、储存,除此之外,要注意区别唛号,唛号为4~5个数字,如7542,前两位为该款茶的配方年份,第三位为原料等级,末尾一位为生产茶厂的编号。

我国现行有关茶叶标准内容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贮运标识、标准。

其中有国际标准,出口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

2. 普洱茶国标最新划分标准

普洱茶(散茶)分为特级到十级,总共十一个等级,且数字越大,表明茶菁越老。普洱茶生茶分为特级、二级、四级、六级、八级、十级,普洱熟茶则分为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且每个级别各具特点,各有特色。

生茶

特级散生茶的特点是条索肥嫩、紧结匀整、茶毫凸显,色泽绿润;二级散生茶的特点是条索肥壮、紧结匀整、茶毫显著,色泽嫩绿;四级散生茶的特点是条索紧结、尚匀整,色泽墨绿润泽,梗片较少;

六级散生茶条索紧实、尚匀整,色泽深绿,有梗片;八级散生茶条索粗实尚匀整,色泽黄绿,梗片稍多;十级散生茶条索粗且松散欠匀整,色泽青褐,梗片稍多。

熟茶

散熟茶,经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渥堆湿水发酵、干燥后形成的茶品。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最新的,也就是现行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进一步对熟茶的等级划分做出了规定。将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

特级散熟茶条索紧结较细、匀整,色泽红褐有光泽,茶毫显;一级散熟茶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红褐有光泽,茶毫凸显;三级散熟茶条索还紧结、匀整,色泽褐色有光泽,茶毫还清晰;

3. 普洱鲜叶 成品比例

普洱茶是大叶种茶,它的产地主要是普洱市、西双版纳洲、临沧市、大理州、楚雄市、玉溪市、红河州。普洱靑茶一般4至5.5斤可生产一斤普洱茶,春季采摘的青茶4至4.5斤可生产一斤普洱茶,雨季需要4.5千至5.5斤司生产一斤普洱茶,所以不同的季节所生产一斤普洱茶的青茶是不一样的。

4. 普洱茶 标准

没有产品标准号,茶叶产品标准号指的是茶叶生产标准执行号,如普洱茶是按照《GB/T22111-2008》国家标准生产、运输、储存,除此之外,要注意区别唛号,唛号为4~5个数字,如7542,前两位为该款茶的配方年份,第三位为原料等级,末尾一位为生产茶厂的编号。

5. 普洱茶鲜叶采摘标准

粗的好。

单芽嫩叶制成的普洱茶口感、厚度以及香、甜等指标不如拼有老叶长梗的(当然前提是持嫩度要好,这些老叶长梗均保持一定的嫩度。)

从纯料来看,一芽一叶的鲜叶制成的普洱茶品质不如一芽二叶或三叶的。从拼配来看,高级别的原料要拼一些低级别的原料,其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成品口感更加丰富和协调。

普洱茶的原料等级跟茶品质的相关性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原料产地、工艺及时间的转化。

6. 普洱茶最新执行标准

GB/T 22111-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普洱茶。

7. 茶叶鲜叶分级标准

印度有28个邦,其中有16个邦种植茶叶,主要生产传统型红茶(Orthodox black tea)和CTC红茶,约占总产量99%,绿茶约占总产量的1% 。

印度的茶叶生产工作主要以种植园为单位开展,按规模可以分为大规模种植园和小茶农种植园。

大规模种植园有自己的茶叶加工厂,会雇佣大量的劳动力在种植园中从事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和茶叶生产加工等工作。小茶农种植园一般是由茶农拥有,规模较小,无法自己进行鲜叶生产加工,通常会将鲜叶销售给大规模种植园、茶叶购买厂和合作社 。

目前,印度的主要茶叶产区有大吉岭(Darjeeling)、阿萨姆(Assam)、尼尔吉里(Nilgiri)、坎格拉 (Kangra),慕纳尔 (Munnar)和杜阿尔斯(Dooars-terai)。

印度还产一种茶叫马萨拉茶 (Masala Chai),是由红茶加上小豆蔻、姜、肉桂等调配而成具有强烈辛辣风味的一种饮品。

2 印度红茶的加工及品质

印度红茶加工流程较为一致,鲜叶由庄园工人采摘之后,经交通工具一起运送至加工厂。

茶鲜叶经萎凋、揉捻或者揉切、初步筛分、发酵、干燥、分级等一系列工序,得到各级成品茶,按规格装袋、封口,投入全世界各地市场进行流通。以阿萨姆红茶为例,其加工流程为:

鲜叶→萎凋→初步揉捻/揉切→初步筛分→发酵→烘干→分级→各级贮存→包装封口→入库。

印度是世界主要茶叶产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吉岭(Darjeeling)产区、阿萨姆(Assam)产区和尼尔吉里(Nilgiri)产区。印度的茶叶协会为了保证在国际市场上印度茶叶的公平销售及竞争力,确保供应渠道的完好性,推出了三个茶叶产区的原产地标志。

大吉岭的茶区原产地标志为一位印度采茶女手持一芽两叶的茶鲜叶;

尼尔吉里茶的标志描绘的是印度南部蓝山(又名尼尔吉里斯山)绵延起伏的山峰,山峰前有一芽两叶的茶鲜叶;阿萨姆茶的标志是生活于阿萨姆布拉马普特拉山谷的独角犀牛,其上是一芽两叶的茶鲜叶。

印度认为,除加工因素影响外,茶树品种、种植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如修剪、施肥、遮荫、采摘等)等也会影响茶叶品质。在这三方面因素影响下,几个产区所产茶叶也各有特点,其中阿萨姆红茶和大吉岭红茶更是被列为世界四大著名红茶。

8. 普洱茶鲜叶等级

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野生型:是茶树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后保留下来的茶树类型。

栽培型:是野生型茶树在人工栽培驯化的过程,不断累积基因变化,经过很长时间以后,遗传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的茶树类型。

过渡型:基因变化处于野生型和向栽培型过渡的程中,遗传特征兼有野生型和栽培型的特点。

以茶树种植管理方式分类:野生茶、茶园茶(野放茶、台地茶)

野生茶:是生长在野外无人工管理,完全自然生长和发展的。

茶园茶:人工种植、有人工管理的。

台地茶:原意是指那些外观整齐、高度相仿的茶园茶。"台地"一词,源于地理学,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无需更多解释,"台地茶"原是用来描述茶园外观的,而形成这种"台地"样外观的必然条件,是人工管理修整。

以市场自然分类:古树茶、野放茶、台地茶(狭义)

古树茶:禁采范围之外,茶树龄在百年以上古茶园或古茶树。无论是否人工种植,都是长期无人工管理。

野放茶:它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茶树龄通常在50年至百年之间。人工种植,无人工管理。

台地茶:通常指狭义台地茶,绝大多数为1985年以后推广种植,茶树龄在二十年左右。多为人工培育无性繁殖灌木型,密植,高度人工管理。

以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

依照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首先会依茶树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两大类。

1985年之前,中国国营厂所生产普洱茶成品的主要原料是有性繁殖的群体种。群体种,是阿萨姆种人工种植有性系品种的总称。1985年后渐被淘汰。1985年后推广种植的良种茶,均为无性系品种。

其它一些分类

云南大叶种:不是茶种,也不是茶树品种。将此说法用于界定普洱茶原料,很容易将一直作为普洱茶原料的阿萨姆种中、小叶茶排除在外。

老树茶与大树茶:与古树茶一样,是市场上逐渐形成的对于树龄的表述。它们与古树茶之间的区分与古树茶、野放茶的区分相仿。

"普洱茶"在制作上,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普洱散茶,传统品类为毛尖、粗叶,今已发展为普洱绿茶、普洱青茶、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黄茶、普洱白茶6个品类。

普洱紧茶

传统品类为芽茶、女儿茶制成的团茶、饼茶、茶砖,今发展为由6类散茶制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饼茶(含青饼、熟饼、方饼、圆饼、异型饼)、普洱茶砖3个品类;其制作方法,就是将散茶经过蒸(炒)后,装入各种品类模具并经特定工艺压制成型。普洱紧茶,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

普洱绿茶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叶条索,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质容易泡出。其干燥方法有炒干、烘干、晒干三种。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紧结条索,透发香气,增进色泽。精制后的绿茶,经过再加工后,一是窨制成普洱花茶,二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砖(青)、普洱饼茶(青)。

普洱红茶

其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从其外形与品质分,有小种红茶、红碎茶和功夫红茶3种。

普洱青茶

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普洱黄茶

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普洱黑茶

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普洱白茶

为轻微发酵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后。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

发酵分类

生茶: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储藏时间越久香味越醇厚。

熟茶: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人为加水提温促进细菌繁殖,加速茶叶熟化去除生茶苦涩以达到入口纯和汤色红浓之独特品性)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均匀。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熟普的香味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熟普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压制分类

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为250克

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小金沱:圆形的沱茶,重量2克

老茶头: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由于嫩度高,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陈年茶头紧结,发酵充分,非常耐泡,为熟茶中精华,口感汤色极佳 ;

折叠等级

初制毛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春茶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夏茶又称二水;秋茶称为谷花茶。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品质最佳。

9. 普洱茶鲜叶标准是什么

 建立起整套标准体系

  论坛上,明确提出希望成为普洱茶行业“领导者”的云南中茶茶叶有限公司也表示,将根据不同山头、不同口感,对产品进行细分,每一款产品都要建立起整套标准和可追溯体系。

  邹广田表示,接下来,中茶公司除了建立产品标准外,还将做渠道开拓,销售点的拓展。另外,规划3~5年内,对云南的产区进行相对比较大的投资,终端市场会建立区域的销售公司,包括国外市场。

  “本次昆明茶博会是2013年后中茶普洱首次参展,我们为了让更多的参展茶友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中茶普洱,特意举办一系列的精彩活动,在茶博会上亮相中茶普洱旗下的明星产品‘大红印’、新品冰岛、景迈乔树以及经典茶品,并供茶友免费品饮。”中茶普洱相关人士介绍。论坛上,公司主要领导还与媒体、茶友共同分享了云茶自2013年“王者归来”后的历程,也让媒体与来宾感受到了“新团队、新云茶、新气象”的变化。

10. 普洱茶产品标准

7572是适度发酵普洱熟茶的典型之作,评判熟茶的一个标准,对于很多新手而言,喝一喝7572,便可知道普洱熟茶是个什么味道。由于勐海茶厂历史悠久,其厂内的发酵池的菌种相对稳定,也导致了7572可以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较为稳定的品质。在勐海县,懂得发酵普洱茶的人绝不在少数,舍得用比7572好的材料去发酵茶的厂家估计也不少,但是就是没有一家茶厂可以做出7572的味道来,包括很多原勐海茶厂的老技术员。

拼配和发酵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两大核心工艺,其工艺在7572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拼配使得7572能够扬长避短,显优隐次,从而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协调性。发酵对于普洱熟茶的品质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益熟茶的渥堆发酵有固定的场所——勐海茶厂,制茶多年来积累了微生物效应的熟地对7572的发酵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此外勐海的自然环境条件还占据了发酵水源、温度等优势,从而让品质稳定,始终如一的7572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2006年大益7572熟茶,有紫色版和红色版,今天小玉分享的是红色版,609批次,以七级原料为主,少量五级、六级原料拼配而成。汤色红浓透亮,口感醇和,润滑,丝丝甜不断从牙缝间渗出,汤感稠,回甘、生津来的很快。舒服,爽口,滋润。大益的“勐海味”在舌尖流动。

这款茶喝下来综合品质高,勐海味十足,所以这么多年为大众所推崇,7572也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茶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获得200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金奖,具有很高的品鉴和收藏投资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