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茶是纯料好还是配料
从价格上来说是三级的高,从喝茶的口感上来说是五级的更好一些。
发酵的熟茶论价格特级是最高,然后一直往下降。但是品质理解为茶的色、香、味、形、韵。那么特级与1级和3级料却是各有特色。相对而言,特级料香气好,外形细嫩美观,但是耐泡度和浓强度不如1级和3级料。5级料往后的也是有一定特色,茶叶相对甜爽一些,没有那么浓郁的滋味,也是有人喜欢。之所以特级料价格更高一些是因为发酵后分筛出来的量特别少,而且还可以不拼配压饼散卖,所以价格显得高一些。
五级普洱熟茶属于中档熟茶。五级普洱熟茶是指一芽三叶下面的第四第五叶,茶杆多而且长,是普洱熟茶配方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加入五级料的普洱熟茶甜度更高,耐泡度也很好。
2. 普洱茶的原料到底是什么
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
采茶菁:普洱茶采茶严格遵循当年的采茶传统,即采茶时可高唱采茶歌,一心二叶慢慢采5~6心即放入茶袋篮里,茶叶不会受损折伤,萎凋杀菁较完整茶质也较佳。萎凋:采茶的工序颇有讲究,握于手中之茶菁会因过多且折伤,产生压挤的现象;茶袋中之茶菁过多而透气不佳,产生上下相压导致略为熟化;杀菁:普洱茶未紧压成型前是属于绿茶类,故其杀菁工序不可或缺。杀菁的主要目的是要让茶叶停止发酵;杀菁大多采用锅式杀菁;揉捻:揉捻需要依据茶菁原料老嫩程度之不同,而做轻重调整,目的在于使茶叶。
3. 普洱茶一口料和纯料的区别
很不错。
勐舍茶业是云南古树纯料普洱茶的传承和发展,公司茶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茶厂和庄园四面环山、风景秀丽。
“勐舍”以做全世界品质好的普洱茶、并以开创古树纯料时代为己任。以传承古法、创造健康茶生活为理念。立足于西双版纳、临沧等各大茶山,只为寻找古树茶青。从源头上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古树毛料的纯正和稀有,从而体现古树纯料茶的无公害和原生态。以“四同”为单位(即同一标准、同一山头、同一寨子、同一口料)做古树纯料茶。从而得以保留各山头的原味和山韵,满足不同爱茶人士对不同山头口味的需求。
4. 什么才算纯料普洱茶呢
我们在喝普洱茶或者购买普洱茶的时候,总是听到别人都在说:“我这个茶好”,所有人都在说自己的茶好,可是这个“好”,到底该是怎样的一种好法呢?
感官审评是评价普洱茶品质最直观有效的方式。既然是喝茶,那么普洱茶在滋味方面的表现自然最受关注。除此以外,视觉方面的饼面油润度、条索清晰度、茶汤颜色、叶底含芽率等,嗅觉方面是否有异杂气息、陈香是否显著,以及触觉方面的口感顺滑度、茶汤包裹度等都是我们需要去一一作出评价的几个方面。
但是,除了部分茶友会提到感官审评以外,在评价普洱茶品质的好坏时,“茶气、体感、花香、果香、蜜香,阳光的味道”等具有强烈主观性的用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普洱茶审评标准的缺失。伴随着普洱茶的大热,很多茶企不再遵循普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与之相反,通过加入其他茶类的制作工艺或创新工艺,来提升普洱茶新茶时期的品饮价值则备受欢迎。
虽然大家在谈论普洱茶的品质时,肯定还是会提到“越陈越浓越香”,但通过新工艺制作的普洱茶,是否还能实现“越陈越浓越香”的核心价值则有待讨论。
归根结底,好品质的普洱茶,离不开优质原料和正确成熟的工艺,如果后期存储时确保仓储环境适宜陈化,普洱新茶经过存储转化后,品饮价值也将逐步得到提升,“越陈越浓越香”才有实现的基础和依据。
所以,古树(大树)、纯料、年份、体感等都不是评价普洱茶品质的标准,只有通过感官审评,对普洱茶的原料、工艺和存储做出客观评价,符合“好的”标准的普洱茶,才算是好普洱茶。
5. 普洱 纯料
普洱茶等级分特级、一级、二级至十级,共有11个等级,普洱茶最好的料是特级普洱茶。普洱茶级别的划分是一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以下是普洱茶的分级标准。
特级、外型条索紧直较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较褐红细嫩。
一级、外型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型条索坚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型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外行条索肥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外型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外型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但是对于普洱茶来说并不是等级最高就是最好的,可以说原料是最好的,但是并不能说是最好的普洱茶,为什么呢?因为过嫩或过老的原料,对于普洱茶(生、熟)都是不好的。以长期以来茶品加工、陈化等多方面的经验,青壮原料是最好的。对应茶叶等级大约是5-6级最理想,其次为3-4级,7-8级也尚可。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在茶叶内质上,过嫩原料内涵物质积累不足,鲜爽度高但茶质较弱;过老原料内涵物质下降,因糖分高而水甜,但无茶质。
2、在生茶制作上,过嫩原料纤维发育程度不够,在杀青环节保证青壮叶杀青适度时,嫩芽易杀过度,以致很多新茶叶底韧性差,手揉即碎烂;老叶难以揉捻而条索粗松,更不利茶质释放。
3、在制作熟茶上,同样由于过嫩原料纤维发育程度不够,发酵时容易产生烧焦现象,且茶质偏弱;老叶炭化后除了甜味外淡薄无质。
4、在存放上,两种原料茶质都偏弱,不利陈化。很多人认为嫩材的长期转化效果好,试用早期7542或7582验证一下就可了解:撒面茶的口感远远比不上里茶。在放仓过程中,这两种原料都容易烧焦炭化,尤其是嫩材烧焦后极难喝。所以香港老仓主是基本不存市场上那些所谓的“春尖”“金毫”的。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礼茶、特级;中档次茶如: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低等级是六到十级的散茶。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