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茶性状
普洱茶在产地、品种、品质、制作工艺、形状包装、饮用上皆独具特点。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茶山或野生茶林中。该地具有终年湿润、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的特点,所产茶叶是纯天然的有机茶。野生普洱茶树数百年历史者多如牛毛,且与樟脑树、枣树等混生,因此所产茶叶冲泡之后会有独特的樟香和枣香等香气,品质特优。
普洱茶属云南大叶种茶,其性状特点是:芽长而壮、白毫较多,银色增辉,叶片大而质软,茎粗节间长,新梢生长期长,嫩芽多,发育旺盛。据茶叶科学研究资料显示:每克云南人叶种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均远高于中国其他名茶,这是普洱茶能不断发酵、越陈越香、形成独特品质风格的物质基础。
普洱茶品质最根本的特征存于它是"能喝的古董",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使其与"茶贵新、酒贵陈"的传统特点背道而驰。普洱茶可以在空气中持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醇,随箱陈化期的延伸,品质越来越佳,百年珍品,价比黄金。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也有别于其他茶类,它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经自然发酵或人工渥堆发酵制作而成的。晒青和后发酵是普洱茶有别于其他茶的关键。
普洱茶的形状和包装也独具特点。除了散茶外,普洱紧茶可以制成饼茶、沱茶、方茶、砖茶、心型茶、瓜茶、葫芦茶、竹筒茶等,形状多种多样。在包装上,普洱茶多用天然材料,如笋叶、竹篮、扎篾等,既通风透气以利后发酵,又充满朴拙古意,便于运输、饮用及保存。
普洱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清饮指不加任何辅料来冲泡,多见于汉族;混饮是指于茶中随意添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多见于少数民族,如藏族的酥油茶。随着养生保健意识的深入,岘代人也常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枸杞、西洋参等养生茶材。耐泡也是普洱茶的一个特性,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茶,可泡20余水,其味不减,其色仍艳。
2. 普洱茶 性
普洱茶有生普洱茶熟普洱茶之分。生茶紧压茶早期属于发酵程度浅的普洱生茶,偏凉,属于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发酵的深入,普洱生茶逐渐变成老生茶,其茶性逐渐转温凉。
熟普洱茶属于深发酵茶,茶性温, 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喝生普洱茶或熟普洱茶。
3. 普洱茶特性
拉祜寨普洱茶生茶的特点拉祜寨古树茶外形,条索粗壮,显毫,干茶青香;冲泡后香气高扬 持久纯正;滋味醇厚浓郁,稍有苦底但化得快,生津于两颊,拉祜寨普洱茶生茶回甘绵长,持久;细品,勐宋的甘,淡而缓,由口及喉,柔细而绵顺,回味中觉甘,聚神而又生津;轻啜一口,润口润喉;
4. 普洱茶的性质
秋天
陈皮普洱最适合秋季制作,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干燥易伤损肺阴,易肺部不适,干咳少痰,口干烟燥,便秘等。熟普清新甘爽,健胃,降脂,性温和和失眠,老少皆适合。
陈皮普洱茶的禁忌就是如果是容易上火或者长痘痘的人,那么喝生的普洱茶和轻度发酵的普洱茶会比较好。发酵成熟的普洱茶属于热性茶,如果是热性体质,那么有火上浇油的感觉,就是要用它减肥的人也要注意这一点,普洱茶性质比较寒凉,胃寒的人不适宜过多饮用。
5. 普洱茶形态特征
首先从普洱茶的外观来说, 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他各种外型的茶,先看整块(或整沱 )茶叶的条形, 条形是否完整,叶或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吐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观其色,色泽褐红和墨绿。 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因采用大叶种作原料)。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这样的黑中泛红的颜色。
看嫩度,芽多显毫。不同级别的普洱茶还有各自的特点。级别的划分是以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如高档普洱散茶外形金毫显露,色泽褐红(或深棕)润泽、匀整一致,条索紧细、重实。
观汤色,红浓透亮。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发亮的。熟茶茶汤颜色红浓明亮、剔透。生茶茶汤金黄明亮。茶汤深暗发黑、发乌为不正常,汤色混浊不清属品质劣变。
闻香气,陈香四溢。主要看香气的纯度,特别要区别霉味与陈香味。有人说陈香味就是霉味,这是错误的。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是使人不愉快,不能接受的一种气息。而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的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香气。有的似桂圆香,有的似槟榔香等,是一种令人感到舒服的气味。如同乌龙茶中的铁观音有“音韵”,武夷岩茶有“岩韵”,而普洱茶就是具有它特有的陈,韵”。当然,这就是普洱茶的最高境界了,普洱茶纯正的香气是具有陈香味和以上所说的槟榔香、桂圆香、甜香等。有酸味、霉味等都不正常。
品滋味,甘爽醇厚。这里的滋味主要是品尝滋味的醇和、爽滑、回甘。 醇和是指滋味清爽带甜味,鲜味不足,刺激性不强。爽滑指爽口,“滑”与“涩”相反,口腔有很舒服的感觉。爽滑是好品质普洱茶的滋味。回甘是指茶汤浓而刺激性不强,茶汤入口有明显的回甘性。
所以我们在选购普洱茶的时候不光要去看,还要动口去品尝,这样才能确保买的放心,喝的舒心。
6. 普洱茶性能
饼茶要比散茶好。
普洱茶要紧压而不散存:
其实一开始普洱茶的紧压,只是为了在那一段时期中,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普洱茶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以及运输,历史上一饼357克,七饼为一挑,方便计算以及骡马驮运。云南的茶叶在古代大多通过茶马古道将之运送到西藏等地方,长途跋涉,为了运送方便同时能多运送茶叶,所以就有了砖、饼、沱等形状。还有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在香味口感营养方面会好一些。
散茶占地方,另外是一些生茶的原有香气容易散掉,紧压茶可以香气保持的时间长一些。就普洱茶追求“越陈越香”的特点来看,收藏普洱散茶较有利于品质的陈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较为理想的效果。
普洱茶在后期的存放中,茶叶会自动氧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微生物作用的转化,这些转化的因素,主要有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
第一,普洱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第二,普洱茶紧压成饼,那样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第三,氧气和光线与普洱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当然,普洱茶后期的转化,基础还得靠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茶叶原料本身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再辅以优良的工艺,紧压成饼,才能转化出优质的普洱陈茶。
同一时间生产的普洱茶,不论生茶或熟茶,经高温蒸压、烘焙过的紧压茶,除比散茶卫生外,其滋味远比散茶来得醇厚、甘爽,一些低沸点青涩味物质,也随高温蒸、烘、焙而挥发减少。奠定了紧压茶收藏时品质的初始基础优于散茶。
其次,紧压茶经蒸压以后,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而且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陈化均匀持久、耐储藏。
7. 普洱茶外形色泽
红黑色是正常的。普洱茶分2种一种是生普洱茶,一种是熟普洱茶。熟普洱茶的茶汤是红黑色,因为普洱茶是黑茶发酵出来的,通常4年以内的黑茶,还没有达到充分程度的发酵,是生普洱茶,涩口,味道冲。一般很少人买。熟普洱茶是经过5年以上发酵。发酵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时间越长的普洱茶价格越贵。熟普洱茶看上去颜色深而黑,泡出来的汤色鲜红,越陈者,红得近乎黑色,泡第2次颜色还是深的,但是没第一次那么深。大概泡4,5次,颜色才变浅,生普洱茶叶看上去为暗绿色的,泡开的茶叶也是这种颜色,汤色呈淡淡的黄色。因此不必惊讶普洱茶颜色为什么是红黑色。泡普洱茶的步骤:第一步,水烧开后,到入放有茶叶的杯子里面,盖上盖子,闷上2至3秒后出汤.(洗茶)第二步,开水倒入杯子里面,时间3-4秒,茶水倒入小茶壶.第三步,就可以上桌了.
8. 普洱茶的属性
普洱茶属于越放陈旧越好的茶类,因此现今有人以标榜普洱的年限为荣,追求年限长久的普洱茶,那么怎么识别陈年普洱茶。
第一是清闻其味,不论普洱茶品的生熟、新旧、好坏、形状、价钱,第一先要闻茶。普洱茶在陈化发酵后,一定会有陈年老味,但不应该有霉味产生,有霉味代表陈放空间受潮或过于潮湿,不通风所致。所谓陈而不霉,陈年的老味会在泡茶时随热气散去,而霉味是因茶质变坏,由内到外受潮而发霉所散发出来的味道;
第二是纯辨其色,茶品未冲泡前,先闻闻看是不是清味(没有异味或臭味),然后再泡泡看,当普洱茶在正常环境下存放,就算放30年或50年,甚至放到100年,茶的颜色(茶汤)绝对不会变黑或产生怪异味道;
第三是正存其位,普洱存放在干净通风的环境内;
第四,茶是很会吸收附近的味道,冲出来的茶气可判断茶的陈化环境与氧化时间的长短。
9. 普洱茶叶特征
看汤色来说,有梗也好的。
普洱新茶泡过一两泡之后会看见一些梗杆,很多人会吹毛求疵说制作工艺不好,甚至觉得粗老杂物混入其中,加工不卫生等等。其实在过去,普洱新茶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的普遍,也成就了普洱茶黄红透亮的特点和独特的风味。现代人过度追求普洱茶的完美,形成了现在的毛茶出水后,普洱茶梗现象越来越少,失去了过去的那种自然之韵味。茶汤的香气与滋味过分单薄,新茶也没有了黄亮的特点。
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虽然茶梗营养成分有限,但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会从梗转移到叶芽中,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同时,茶梗里面的糖类物质有助于增加茶汤的甜醇和粘稠的口感,且茶多糖对人体益处极大;氨基酸类物质不仅让茶汤滋味口感鲜爽感,在制茶过程中,氨基酸降解还能产生其他香气物质。
10. 普洱茶的成色
醉翁之意不在酒,楼主在意不是茶罐的茶叶的真假,(因为现看不到罐里茶叶的成色及香味)真正在意的是制罐之人陈鸣远。
陈鸣远清康熙年间人…不知我说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