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兴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泡茶用紫砂壶可以留住茶的色香味,而且可以使茶叶的芳香很好地发挥出来。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1、茶香浓郁持久。紫砂壶嘴小、盖严,壶的内壁较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气过早散失。长久使用的紫砂茶壶,内壁挂上一层棕红色茶锈,使用时间越长,茶锈积在内壁上越多,故冲泡茶叶后茶汤越加醇郁芳馨。长期使用的紫砂茶壶,即使不放茶,只倒入开水,仍茶香诱人,这是一般茶具所做不到的;2、紫砂壶泡茶,保温时间长。由于壶壁内部存在着许多小气泡,气泡里又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故紫砂壶有较好的保温性能;3、用紫砂壶泡茶,提携抚握不易炙手。紫砂壶线膨胀系数比瓷壶略高,而且没有釉,就不存在坯釉应力的问题;烧成以后的紫砂壶,玻璃极少,有足以克服冷热温度差所产生的急变能力,故具有缓慢的传热性。紫砂茶壶适应冷热急变的能力极佳,即使在上百度的高温中蒸煮后,迅速投到零下的冰雪中,也不会爆裂;4、紫砂壶里外都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气孔,透气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这是一般茶壶所不能比拟的。它能保持茶叶中芳香油遇热挥发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汤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敛和杀菌作用。故能稍微延缓茶水的霉败变馊,所谓“盛暑越宿不馊”,道理就在这里。
2. 宜兴买的紫砂壶泡茶有毒吗
图案变色紫砂壶不能泡茶喝。
宜兴紫砂泥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
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 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等。
不过紫砂泥料颜色虽多,但特别艳丽的紫砂壶有可能是染色紫砂壶不宜泡茶,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
3. 宜兴紫砂壶使用方法
1、热身:首先将刚买回来的紫砂茶壶,用沸水内外冲洗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将茶壶放进没有油渍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两小时,这样茶壶的泥土味及火气都会去掉。降火:将豆腐放进茶壶内,放一倍水煮1小时。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将茶壶残余的物质分解。
2、重生:最后便是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茶叶,放入茶壶内煮1小时。最好是龙井茶叶。这样茶壶便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后,吸收了茶叶精华,第一泡茶已经能够令茶人齿颊留香。
4. 宜兴紫砂壶泡什么茶最好
红茶:西施壶,容天壶 西施壶与容天壶的一起特点是肚大、壶深、丰满圆润,用于冲泡红茶可以充 沛将茶香激起出来且不对茶叶形成损伤。 因为红茶汤色对比深,所以适合选用天星泥、青灰泥、底槽青等色彩较深的 泥料制成的紫砂壶。
乌龙茶:掇只壶,龙蛋壶 大多数乌龙茶冲泡以后都舒展得对比明显,所以为了便利投茶和清洁,通常都会挑选口盖稍大的壶型,比方掇只壶;当然,也有一些经常喝铁观音的老茶客,喜爱用壶身稍高一些的龙蛋壶来泡茶。
普洱茶、黑茶:石瓢壶,鲍尊壶 普洱茶、黑茶归于后发酵茶叶,所以更适合选用密闭性较强、保温性非常好的石瓢壶、鲍尊壶等肚大、口小、壶深的壶型。
绿茶、白茶、黄茶:水平壶 因为多见的绿茶、白茶、黄茶都对比新鲜,所以平常选用盖、玻璃杯冲泡对比多,通常状况下不主张运用紫砂壶冲泡。假如的确喜爱紫砂壶冲泡,那么壶壁较薄、口盖较宽的水平壶则相对适合。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造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紫砂最要得”
5. 宜兴紫砂壶泡什么茶好喝
紫砂壶泡什么茶最好?
1、紫砂壶泡茶,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青茶;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
2、容量在200ml以下的平矮紫砂壶最适合喝铁观音,因为茶壶可以在瞬间达到高温,正好满足了铁观音的冲泡要求。(如虚扁、合欢、仿鼓等)
3、普洱茶、红茶要求保温时间长,用较高深、窄长的250ml左右的紫砂壶饮普洱茶、红茶的最佳(如石瓢、西施壶等)。
4、250ml左右的广口紫砂壶是泡绿茶的较好选择,因为绿茶不适宜长时间的高温浸泡,它要求茶具必须尽快散热(如仿古壶、井栏壶、柱础、虚扁等)。
6. 宜兴紫砂壶用料
一紫砂江苏宜兴独有?
全国紫砂不独宜兴有,浙江、安徽等地也有,只是质地远不如宜兴。
宜兴紫砂不独黄龙山有,青龙山、赵庄山、红卫香山、川埠等都有紫砂矿,只是质地数黄龙山紫砂最好。
所以,紫砂讲究宜兴紫砂,宜兴紫砂讲究丁蜀镇黄龙山紫砂。为了区别,宜兴人把黄龙山出产的紫砂矿料叫“本山矿料”,一如福建人把武夷山桐木村出产的小种红茶叫做“正山小种”,以示“正宗、最好”之意。
二紫砂的组成
紫砂=高岭土+石英+云母。其中,高岭土是具有胶结作用的粘土,富含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铁是紫砂呈色的主要因素;云母呈白色小颗粒状。
由于各种矿物质之间的烧成收缩率的差异,形成了紫砂独特的双气孔结构,疏松,保温、透气性极好。
三紫砂的种类
共四类:紫泥、绿泥、红泥三个基本大类,以及由三大类自然共生而成的团泥(段泥)。
1. 紫泥
紫泥属于泥质粉砂岩,仅黄龙山产出;矿产是三大基本泥料中最多的,所以是紫砂壶的主要用料;由于含铁量高、颗粒粗,导致质量比较重,所以沉淀在矿底层;可塑性好,强度高,烧成收缩率低。
紫泥中的极品泥料为“天青泥”,很难采到,基本绝迹;成品颜色呈深猪肝色,表面呈冻梨皮状,胎质细密坚润,色泽细腻丰富。
名贵泥料“底槽青”,矿产较少,处于底层。烧成后呈紫红色调,夹杂黄星,所谓“金砂隐现”,夹杂白星(云母),越在底层,料越老,颜色越深,黄星越少,白色越多,砂性越酥。
2. 绿泥
绿泥属于粉砂质泥岩,与紫泥的侧重正相反;因含铁少,故颜色浅;因含石英多,故有油脂般光泽;基本都产自黄龙山。
绿泥分两种:一种是以夹脂形式产出的绿泥,也称“绵头”。极品泥料为“梨皮泥”,矿产极少,烧成后胎质坚结,表面呈冻梨皮状,光滑细嫩,如婴儿肌肤,收缩较大。
一种是岩板下贴层产出的绿泥,胎质疏松,保温透气性好,但若烧成温度不够,极易“吐黑”。
3. 红泥
红泥:包括紫砂红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泥)和朱泥。
3.1 紫砂红泥,名为红泥,实质和紫泥性质差不多,也是疏松、透气性好,仅产于黄龙山。
紫砂红泥中也有一款极品泥料叫“大红泥”,宜兴人给她一个更为好听的名字叫“大红袍”,和武夷山的名茶同名;胎质光泽如玉,细梨皮状,大红色,矿产极为稀少。
紫砂红泥还有一款名贵泥料叫“红皮龙”,矿产较少;烧成后呈红色,胎质细密光润,呈细梨皮状,色泽丰富。
紫砂红泥另一款降坡红泥,烧成后红里透黄。
3.2 朱泥,粘土质泥岩,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三大基本泥料中,它的泥性最重,砂性最轻,烧成后质地致密,敲起来“叮叮”脆响,透气性最差;泥性重,故收缩率很高,因此只适合做小壶,所谓“无朱不皱”,即是指朱泥壶大多表面能看到褶皱;基本产自赵庄山、红卫香山;烧成后呈黄色调,这点要记住,不是朱红色。
4. 团泥
团泥,亦称“段泥”,是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基本泥料的共生矿料,以紫泥与绿泥共生为主。紫泥、绿泥透气就是好的,再加上两种矿料本身融合度问题而产生另外的空隙,因此团泥颗粒丰富,疏松性、透气性是所有泥料中最好的,适合制作大壶;成品颜色多呈米黄色、棕黄、驼灰、褐黄等。
四紫砂的一些共性
1. 窑温越高,成品颜色越深,结晶度越高;窑温过低,烧不透,有土味,成品壶容易发生氧化变色现象。
2. 砂性越强,须烧结的温度越高。
3. 目数越高,表面越细腻,透气性也越低。
4. 一些泥料通称,如清水泥,是指单一泥料,并非特指某一类泥料;降坡泥,是指在土建降坡工程中产出的泥料,并非特指某一类泥料。
五接近紫砂的一些矿料
和紫砂矿经常混生在一起的部分矿料,质地接近紫砂,如甲泥、乌泥、白泥、青泥、小红泥、嫩泥、石黄、石红等,我们可以统称它们为“陶土”。
朱泥是刚过及格线的紫砂矿料,那些陶土矿料是比朱泥还要差的矿料,已经在紫砂的范畴之外了。
现在紫砂矿禁止开采后,有商家会用陶土与紫砂掺在一起使用,这叫调砂。工艺控制较好的,制成的壶也算可以,可以使用;但控制不好的,就没意思了,要么结晶度太高,呈玻璃相了,那还不如买个瓷器或玻璃杯呢;要么土性过重,基本就是陶土了,不上釉的陶土用来做花盆更合适,上了釉的陶土用来做砂锅炖菜更合适,陶土绝不是用来泡茶的
。六紫砂壶的成型方法
1. 灌浆:模具成型,壶底、身筒、壶把、壶嘴一体成型,壶口处往往安装球形滤水孔(当然,不是安装球形孔的都是灌浆壶);因成型需要,目数很大,且往往加入水玻璃增加流动性,所以表面容易光亮致密,敲击声音尖脆,如瓷器;价格极低,往往几十元一把。
2. 手拉胚:拉胚成型,壶底、身筒一体成型;也是目数大、加水玻璃的特点;因手拉,所以往往壶内壁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纹路;只能做圆器型的壶;价格很低,一般百元左右。
3. 机制:用机器进行辊压或车胚,壶底、身筒一体成型;因机器制造,内壁处理比较匀整干净;一般也是只能做圆器型的壶;这类壶比上两类要好一些,是市场上二、三百元低价壶的主要制作方式。
4. 半手工:拍打、裁切泥片,围、接身筒,稍作拍打、装入模具搪胚成型,封、开壶口,装接壶底,装壶把,装壶嘴,做壶盖;价格至少五百以上。
5. 全手工:拍打、裁切泥片,围、接身筒,拍打成型,封、开壶口,装接壶底,装壶把,装壶嘴,做壶盖;价格至少千元以上。
比较:灌浆、手拉胚,加入水玻璃,完全破坏气孔机构,不成为紫砂,坚决不能买,而且真正的紫砂料是舍不得去这么糟践的,往往这些都是上文说的陶土料加水玻璃调制而成。
机制壶,由于机器辊压,也使得气孔结构受损,讲究点的话也不要买;半手工,运用模具辅助,不如全手工保持气孔结构完好,但基本可以入门使用;全手工当然是最佳选择。
七紫砂壶选购指南
(一)挑选手工壶
1. 首先通过观看“壶底、壶身、壶把、壶嘴,一体成型”+“玻璃相”淘汰灌浆壶。
2. 其次通过观察观看“壶底、壶身,一体成型”+“玻璃相”+“内壁细密环形纹路”淘汰手拉胚壶。
3. 再次通过观看“壶底、壶身,一体成型”+“内壁匀整干净”确定机制壶,价格低的话可以将就选用。
4. 通过“接头”确认全、半手工壶,手工壶各部分都是单独做好然后拼接而成,各部分之间一般都有明显界线,接头处需要用脂泥来沾,然后用手抹平,一般都会留下痕迹,这些特征通过仔细看、用手触摸都能辨别。半手工壶是入门级的理想选择。
5. 区分全手工、半手工壶
(1)泥门,是指身筒内壁上、下部自然收缩纹路,只有全手工壶有此特征;(2)如果有内壁章(当然不必须有),那么,全手工的内壁章会扭曲变形,因为它是围身筒之前盖好的,然后经过拍打,肯定会变形。
(二)常用技巧
1. 声音、光度:朱泥,因结晶度高,外表亮,声音脆;其它泥,外表哑光,声音沙哑,但不沉闷;目数越大,声音越脆,外表越亮。
2. 冲入开水,听壶内吸水的声音,段泥、紫泥等吸水性强的,能明显感受到;浇淋壶身,吸水性强的壶,水会快速“隐”去,而不是聚滴流下。
3. 紫泥呈紫红色调,绿泥为浅米黄色调,红泥中的紫砂红泥呈红色调,朱泥呈橙黄色调,段泥呈米黄色调,大致颜色这样;除朱泥外,纯矿紫砂基本都是颗粒感丰富、砂性疏松,外表哑光,声音咣咣砂响;如果超出这些颜色、外表质感范围的壶,尽量避过。
4. 推墙刮底
一般指手工壶制作师傅在制作壶胚完成后,用明针(一种竹制工具)处理壶内壁的过程,以使更加整洁。
真正手工壶,尤其是全手工,推墙刮底可能不做,或者略作处理,因为怕破坏全手工的唯一明显的标志“泥门”,一般全手工师傅技艺熟练,不需要推墙刮底。
半手工的推墙刮底比较普遍。
至于机制壶、手拉胚、灌浆壶,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产量比较大,一般不做推墙刮底。
7. 宜兴紫砂壶茶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 谭泉海 汪寅仙 徐秀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鲍志强 周桂珍 李昌鸿 何道洪 紫砂艺人 周文荣 沈邃华 许成权 杨仁勤 范卓群 许锡根 陈午敏 陈珍华 徐鸣 石泉 高海江 杨国强 王欢 范学勤 沈莉莉 应龙 仇韦中 葛明仙 黄玲玲 周慧 高瑞南 姜建荣 戴静波 强建红 夏为民 戴永坤 范暗生 盛英杰 王金川 刘志明 朱建明 徐少锋 张立新 单良仙 邵时新 王伟 吴立新 李小萍 吴坤大 申屠国洪 曹安祥 周赛英 周惠初 许永晴 万美群 周忠华 连士舫 陈玉兰 谈文贤 陈腾 尹盘军 徐芝萍 范晓伟 吉涛 苏秀忠 陈永芳 吴浩 周涛 夏亦琴 凌跃明 孙杰 赵俊平 冯建平 阚洪军 朱球 许亚均 许志健 潘国良 邵国锋 王兰萍 谈敏 周杰 杨春根 徐建军 沈贤兵 潘丹初 李刚 张建生 许立忠 于天进 惠泉芳 董岳锋 汤建林 魏兰清 周建伟 周凌荣 尹晓峰 顾新洪 范新芳 陈强 陶红月 范志琴 许建军 朱扣喜 史胜军 应晓忠 万庆元 张建彬 刘晨 陈伟军 余中南 周志云 丁小华 孙美雅 李岩 周古梅 吴顺仙 钱小军 周碧君 许建华 蒋月清 沈国强
8. 宜兴紫砂泡什么茶
紫砂壶用宜红茶养最好,用宜兴红茶养壶,效果快,又可以避免着色现象,是养壶的极品茶叶,用它来养壶是最好的。
紫砂壶用宜红茶养最好的原因:
宜红,全名宜兴红茶,又名阳羡红,茶汤清色浓,味香而甜。是宜兴当地人最常喝的茶叶,这种红茶是由当地产的碧螺春发酵而来,公道的价格、优秀的品质使得它在当地非常畅销,也正是如此它一年的产量刚刚够宜兴人自己消费,很少外销。
宜兴红茶和宜兴紫砂相辅相成,相互呼应,相互孕育,到底是宜兴红茶孕育了宜兴紫砂,还是宜兴紫砂促进了宜兴红茶的种植,至今都有人在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宜兴红茶与宜兴紫砂是一对神仙侠侣,用宜红泡茶益壶,用紫砂壶泡宜红益茶,只是宜兴紫砂威名远扬,人们在关注它的时候,忽略了独特的宜兴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