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数据处理表
茶叶检测项目介绍:物理测试:外形检测:形状,嫩度,色泽,净度等;内质检测:香气,滋味,汤色,杂质,叶底等化学指标: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游离氨基酸,碎末茶,粉末,碎末,咖啡碱,茶多酚,净含量,含氟量,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新红,赤藓红重金属及营养元素:铅,稀土,砷,铜,铬,镉,汞,锡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商业无菌
2. 茶叶成分检测表
、奶茶的主要成分有植脂末、CMC、葡萄糖、鲜奶精、蛋白糖、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乙基麦芽酚以及炭烧咖啡香精等,另外还有白砂糖、全脂奶粉、咖啡粉和红茶粉等。
2、另外,少量的饮用奶茶对身体是无大碍的,不能过量,因为其中的奶精用多了对身体有害。
3、现在的珍珠奶茶大部分一点奶,一点茶的成分也没有。
4、而是用奶精、色素、香精和木薯粉(指奶茶中的珍珠)及自来水制成。
5、而奶精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是一种反式脂肪酸。专家指出:每天一杯500毫升珍珠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体承受极限,饮用者易患心血管疾病。
6、反式脂肪酸在自然食物中的含量几乎为零,很难被人体接受、消化,容易导致生理功能出现多重障碍,是一种完全由人类制造出来的食品添加剂,实际上,它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
3. 茶叶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由于工业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各方面的因素,水质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家对水质好坏的问题也很关心。下面我介绍几个能简单测试水质的方法,简单易学。用比较透明的容器,没有印花的玻璃杯,一次性的塑料杯即可。接满一杯子水,放置几个小时然后在光线好的地方仔细观察,观察一下水中是否有悬浮物。如果有的话建议处理。基本上家家都有热水器或者烧开水的开水壶,把开水壶打开,看一下里面是否有水垢或者是铁锈。如果有的话说明水质硬度偏高。长时间饮用高硬度的水会导致结石累的疾病,对肠胃不好。在家用自来水烧一些水,泡一杯茶叶,放置1天,1天后观察颜色是否变成黑色。如果变成黑色,说明重金属含量超标。烧开水,然后喝一下,在喝的过程中仔细感觉一下水中是否有异味。是否有一种涩涩的味道。如果有就说明水质的硬度偏高。用杯子在自来水龙头下面接水,闻一下水里是否有一股漂白粉的味道,如果有的话,你家的自来水中可能含有余氯。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比较简单的能在家中实验的方法,如果需要测试水中各个指标的准确数值就需要专业的工具,或者到专业的机构去测试。
4.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的方法
茶叶检测项目介绍: 物理测试:外形检测:形状,嫩度,色泽,净度等;内质检测:香气,滋味,汤色,杂质,叶底等 化学指标: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游离氨基酸,碎末茶,粉末,碎末,咖啡碱,茶多酚,净含量,含氟量,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新红,赤藓红 重金属及营养元素:铅,稀土,砷,铜,铬,镉,汞,锡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商业无菌 真菌毒素指标:黄曲霉毒素
5. 茶叶中重金属铅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装茶最好别超过三次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正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君峰。
尹君峰告诉记者,有些人喜欢喝淡茶,有些人喜欢喝浓茶,虽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 他解释,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因此,尹君峰建议,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营养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第三次冲泡后,营养物质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至于有专家指出,茶叶经多次冲泡,会使其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浸出。尹君峰指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必过分担心。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多水溶解度极低,按每人每天饮茶10克计算,即使冲泡1毫克/千克残留的茶叶,摄入的农药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允许摄入量的几千分之一。茶叶中的重金属铅的浸出率也比较低,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的茶叶,其含量就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每种茶叶的冲泡方法不同,像乌龙茶一般冲泡在六泡左右,质量好一些耐泡点的可以泡到八九泡,绿茶的一般在三泡左右口感就会淡了,普洱茶的话要看这个茶的年限品质了,好的能冲泡十好几次。
6.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数据处理表如何计算
叶中内含物质的浸出是溶质分子(浸出物)在固相(茶叶)与液相(水相)之间的分配,并逐渐达到平衡状态。浸出过程包括:水相进入茶叶固体内并溶解茶叶内含物,随后溶质从茶叶内部液体中扩散而达到茶叶表面,最后溶质从茶叶表面通过液膜扩散而达到外部水相的主体。在此过程中,水温是影响茶叶内含物浸出速度的关键影响因子之一。 茶叶冲泡温度不同,内含物在茶汤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茶汤中可溶性成分含量,形成不同口感,影响茶汤品质。研究发现,绿茶冲泡时水温从60℃上升至100℃时,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的浸出率均呈上升趋势,浸出率分别提高70.22%、59.30%和46.34%(。 乌龙茶冲泡过程中,随着水温的增加,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生物碱均显著增加。 研究发现,随着水温提高(从80℃上升到100℃),茶汤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抗氧化能力下降15.5%-36.6%,茶多酚、没食子酸衍生物、黄烷-3-醇、羟基肉桂酸酯、茶黄素、咖啡碱含量分别上升17.2%、30.1%、45.5%、7.5%、18.1%和17.3%。 茶叶内含特征物质随着冲泡水温提高,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增加。水温增加,有助于提高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水对茶叶组织的渗透能力;同时水温提高,加速茶叶组织破坏,增加茶叶组织间的空隙,从而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溶出。 茶叶中内含物在茶汤中的浸出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但不是简单的溶质分子在水相中快速达到平衡状态,而是溶质分子从固相(茶叶)到液相(茶汤)中溶解、扩散和传质的过程。在这个动态平衡过程中,时间是影响溶质分子在水相(茶汤)中含量的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冲泡时间与茶汤中内含物质浓度呈正相关,与单位时间浸出量呈负相关。冲泡时间越长,茶汤中内含物质浓度越高,但单位时间浸出量降低。茶叶冲泡起始阶段(1-2min),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多糖等内含物质迅速溶解于茶汤中,茶汤中内含物质浓度比例与茶叶中内含物质比例相近。当冲泡时间延长时,茶汤中茶多酚、咖啡碱等高含量内质成分浸出浓度高于氨基酸,从而导致酚氨比增大,苦涩味更为明显。 水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水中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添加到茶汤中,不与茶叶内含物作用,由于添加物质本身的物理化学属性,从而改变茶汤滋味、汤色和香气等;另一方面,水中有机物或无机物与茶叶内含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化合物,从而改变茶汤滋味、汤色和香气等品质特征。 对茶叶品质及其化学成分影响的水质因子主要包括金属离子、矿物质离子、pH、水中气体分子等。大量研究表明,Ca2+、Fe3+/Fe2+、Al3+等金属离子是影响茶汤品质关键因子之一,其原因是金属离子与茶叶内含物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从而改变茶汤滋味、汤色或香气。由于茶叶富含多酚、氨基酸等弱酸性物质,茶汤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pH范围明显窄于饮用水pH范围,因而水中pH对茶叶内含物浸出的影响并不显著。
7.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数据处理表图片
茶叶生产许可证办理方法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茶叶产品包括所有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共9类产品。果味茶、保健茶以及各种代用茶不在发证范围。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产品品种,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1类或几类;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茶叶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14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二)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鲜叶、鲜花等原料因被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造成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茶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影响茶叶卫生质量和茶叶品质。
3.茶叶在加工、运输、储藏的过程中,易受设备、用具、场所和人员行为的污染,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质量。
(三)关键控制环节。
原料的验收和处理、生产工艺、产品仓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生产场所应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2.厂房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应为水泥地面),墙面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每年茶季前清洗1次。
3.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绿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干燥设备(手工、半手工名优茶视生产工艺而定)。
2.红茶生产必须具备揉切(红碎茶)、揉捻(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拣梗和干燥设备。
3.乌龙茶生产必须具备做青(摇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设备。
4.黄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和干燥设备。
5.白茶生产必须具备干燥设备。
6.黑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和干燥设备。
7.花茶加工必须具备筛分和干燥设备。
8.袋泡茶加工必须具备自动包装设备。
9.紧压茶加工必须具备筛分、锅炉、压制、干燥设备。
10.精制加工(毛茶加工至成品茶或花茶坯)必须具备筛分、风选、拣梗、干燥设备。
11.分装企业必须具备称量、干燥、包装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9679《茶叶卫生标准》;GB/T9833.1《紧压茶花砖茶》;GB/T9833.2《紧压茶 黑砖茶》;GB/T9833.3《紧压茶 茯砖茶》;GB/T9833.4《紧压茶 康砖茶》;GB/T9833.5《紧压茶沱茶》;GB/T9833.6《紧压茶 紧茶》;GB/T9833.7《紧压茶 金尖茶》;GB/T9833.8《紧压茶 米砖茶》;GB/T9833.9《紧压茶 青砖茶》;GB/T13738.1《第一套红碎茶》;GB/T13738.2《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第四套红碎茶》;GB/T14456《绿茶》;GB18650《原产地域产品龙井茶》;GB18665《蒙山茶》;GB18745《武夷岩茶》;GB18957《原产地域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GB19460《原产地域产品黄山毛峰茶》;GB 19598《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SB/T10167《祁门工夫红茶》;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一)鲜叶、鲜花等原料应无劣变、无异味,无其他植物叶、花和杂物。
(二)毛茶和茶坯必须符合该种茶叶产品正常品质特征,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茶叶标准要求。
(三)茶叶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害、无异味,不影响茶叶品质。符合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感官品质检验:应有独立的审评场所,其基本设施和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797-200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相关规定。审评用具(干评台;湿评台;评茶盘;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盘;称茶器;计时器等),应符合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相关规定。
(二)水分检验:应有分析天平(1mg)、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等,或水分测定仪。
(三)净含量检验:电子秤或天平。
(四)粉末、碎茶:应有碎末茶测定装置(执行的产品标准无此项目的不要求)。
(五)茶梗、非茶类夹杂物:应有符合相应要求的电子秤或天平(执行的产品标准无此项目要求的不要求)。
七、检验项目
茶叶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和出厂检验按表中列出的检验项目进行。对各类各品种的主导产品带“*”号标记的出厂检验项目,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8. 国标茶叶中的重金属指标
物理测试:外形检测:形状,嫩度,色泽,净度等;内质检测:香气,滋味,汤色,杂质,叶底等 化学指标: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游离氨基酸,碎末茶,粉末,碎末,咖啡碱,茶多酚,净含量,含氟量,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新红,赤藓红 重金属及营养元素:铅,稀土,砷,铜,铬,镉,汞,锡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商业无菌 真菌毒素指标:黄曲霉毒素
9. 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数据处理表格
保温杯作为不锈钢产品不锈的原因是添加了一定量的铬、镍等元素,铬含量低于10.5%就不能叫不锈钢了。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符合国家标准的不锈钢(比如 304 钢)食具中铬的析出量极少,并不需要担心会影响身体健康。
按照规定,保温杯符合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标准的,安全才有保障。市面上常见的食品接触用不锈钢有202、304、316等不同材质的不锈钢,它们用来做保温杯安全性绝无问题,只是202不锈钢在感官和耐腐蚀性能方面稍差。但个别不良厂家会选择使用201不锈钢,央视曝光的就是这类保温杯,201不锈钢主要用于做装饰管、工业管、一些浅拉伸的制品。只能用于工业,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使用201不锈钢冒充304不锈钢。
在国家标准中规定:不锈钢器皿的铬迁移量应不超过0.4毫克/平方分米。而这个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是在4%的醋酸溶液中,煮沸30分钟,浸泡24小时后才会析出的铬。而实际上生活中,不管是茶还是热水,都不会在不锈钢杯里沸腾30分钟。并且,茶水只有非常非常微弱的酸性。跟醋酸比,茶水还差得十万八千里。所以,用合格的不锈钢保温杯泡茶,真不用担心重金属析出“中毒”。
10. 茶叶重金属含量标准
茶叶的好坏不能看它起不起茶垢,因为得看各地方的水,北方地区是硬水,他用的水中金属元素含量高,易产生较多的水垢,这样的水泡茶可能会让茶垢中的重金属超标,关于重金属大家可不必担心,因为入口的茶叶毫克/千克来定义,而茶叶中铅的含量相对为5,而汞的相对含量为3采购中的相对含量远远低于这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