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发酵的作用
依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将茶叶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这种分类顺序中的发酵是指包括多酚在内的多种茶叶内含成分,在氧化酶、湿热作用下发生的酶促反应与微生物胞外酶反应的综合体现。
2. 茶发酵的方法有哪几种
茶叶焙火定义为半发酵乌龙茶精制之一部分(注1)。焙茶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三分茶七分火或七分茶三分火,谁是君、谁是臣?君与臣的关系先了解茶为什么要烘焙?
分成两点解释;一、再干:降低茶叶中的水份,让茶在保存中较慢酸化,使易于保存。二、烘焙:用火的力量改变(善)茶的本质。好茶只要再干,香气不足的茶利用烘焙来提高质量。
一、茶叶烘焙的目的:
一、降低水份含量、确保存放期间的质量,只需将水份降低,是物理变化(注2)。二、改善或调整茶的色、香、味、形。茶本身的香气不足,借火来提高火香,是化学变化。尤其是茶叶的并配,必须借火的力量来将质量划一,是茶商的灵魂。
茶叶的质变是因为茶叶受氧(酸)化的关系,茶叶中含有5-8﹪的脂肪,脂肪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酸化,氧化要有足够的水做媒体,所以茶叶要包装前一定要将水份降至5%以下,为什么?我们将一粒茶叶放大,水份含量在3-4%时水成单分子层,空气中的水进不来。当吸水至5%以上时,会有游离水,游离水会将氧带进茶叶中,茶叶就会渐渐类变。当吸水超过6﹪时就会产生凝结水(毛细管水)在茶叶中形成一水道,氧气流通快茶叶类变加速,这就是茶叶为何要再干的原因。(注3)
香气不足的茶、储存一段时间或茶味走样的茶、为了参加比赛或迎合客户口味须要用火的力量改变茶的色、香、味、形,就是烘焙。茶叶烘焙师傅必须要了解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二、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氨基酸:味甘、苦、酸,含量愈多愈好。茶芽嫩梗、高海跋、春冬茶较多。制茶浪菁时产生香气,焙火时与还原醣产生作用叫梅纳反应(焙茶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咖啡因:茶会苦的原因,对制茶技术与焙火过程不重要,因为它很稳定不会因制造、焙火过程的不同产生变化。咖啡因除了苦之外有鲜口感,会与儿茶素结合产生沉殿,冷温时结合、高温时分开,称为乳化作用。红茶茶红质多最明显。
儿茶素类:儿茶素再加一个类,表示有很多种,目前分六大类、两种型、游离型带苦、脂型带苦涩,又称茶单宁(非单宁酸)茶汤中最多的物质占50﹪以上。制茶和焙茶过程都很重要,茶叶发酵时变黄、变红,并影响脂肪酸使茶产生香气对茶的味与香气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单醣与双醣类:茶中含2-5﹪烘焙时可以说完全靠它,糖本身就有糖的香味,加热有蜜香再热有焦糖香,对口感及香气都好。
果胶质:对茶汤的成形很重要,茶汤的粘稠感(饱满的感觉),烘焙时产生香气。
植物色素:叶绿素与花青素,绿茶和台式乌龙茶要保持,红茶要破坏。制茶时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以叶绿素为例,炒菁后马上置冷可保持叶绿素使茶叶保持绿身。
三、茶叶烘焙温度与外观变化
色:色泽来源主要来自叶绿素,因烘焙过程因温度而改变。由翠绿-黄褐-红褐-黑褐。80℃无差别,好茶只要80℃但水份含量无差别、100℃光泽消失、120℃2-4小时变黄褐以上叶底还能全开,140℃2小时变红褐、叶底半开,(等于160℃1小时)※焙茶温度超过130℃有燃烧的危险。再加长时间变黑褐色,叶底不开。茶黄质后氧化的关系变茶红质,120℃2小时以下纤维不会变死,以上会变死,颜色变黑褐色已碳化,味道火味,茶也部份燃烧。135℃只在外销茶、饮料茶原料烘焙时看过。
香:台湾茶能在世界保持不败的地位就靠香。茶是活的,在丢弃之前香气、滋味持续在变,轻发酵茶要清香非菁香,发酵不足、炒菁不足的菁香容易变,焙火时不易入火,杀菁时要捉香,香气不足的用焙火来提高香气。香气的变化:清香-蜜香-焦糖香-炒米香-火味-火焦味-火碳味。焙茶时茶会变酸是因为儿茶素遇热的关系,炒米香至火香靠梅纳反应〔还原糖与氨基酸在高温时结合〕蜜香与焦糖香是焦糖化作用〔糖直接熬就有焦糖香〕
味:味要的是活性,但茶愈焙活性愈低。
苦与涩:苦焙不掉,涩可以因焙火而降低,有时茶愈焙愈苦是因为涩味降低而感觉愈苦,再焙下去涩还会提高,感觉又回复。为何有如此变化!不知道。
醇与韵:苦与涩保持平衡点才能感到醇,为什么?也是不知道,日本酱油可用仪器检验,铁观音的韵必须边焙边揉才有,台式乌龙茶再怎么焙也没有铁观音的韵。
四、茶叶烘焙器具、热源与质量的关系:
茶与热源都动:甲、乙种干燥机,香气易流失、茶容易碎,表面麻掉。
热源动茶叶不动:冰箱型干燥机,香气容易流失,可用风口的开与关及风速弥补。
热源、茶都不动:电子焙笼。
热源茶都不动热源没直接照射茶:碳焙。
渗透性热源:远红外线辅助可缩短焙茶时间。
烘焙器具、方式依茶品味、利润决定。有很多神秘的流程,茶农、茶商当做祖传秘方,只要焙出来的茶质量可以提升就是对的。
五、焙茶原则:
由低温慢慢提高:先高温如将表面焙死,水份、杂味出不来。
焙好茶要好原料,火只是辅助。
茶叶并堆后一定要焙火,质量才能划一,依笔者经验并堆后焙火(比赛茶)质量可提高一个级数。
六、焙火精制过程损耗:水份消失及碎片增加
初制茶-清香 损耗 4-5﹪
清香- 中火 损耗 8-9﹪
中火- 浓火香 损耗 10﹪以上
批注:
注1:
绿茶不能焙火,红茶不用焙火,焙火只有用在乌龙茶为什么?
红茶:茶叶的类变是因为茶叶中的脂肪酸遇氧而酸化,红茶中的脂肪酸在发酵过程中被转换掉,已没有脂肪酸可酸化。您看过有茶商焙红茶吗?有的话他的用途在要它的火焦味,如碳烧红茶。
绿茶:没发酵的茶无法入火,为什么?不知道!所以日本的绿茶包装特别讲究,您看过日本绿茶在焙火吗?有!玄米茶。玄米茶如果只是茶叶,那也只有碳火味,它的梅纳反应靠的是米。
注2:
水份降低靠高温,但高温会将最珍贵的新鲜清香赶走,怎么办!近年来发明的低温(用除湿原理)干燥机很好用。同样含水量的茶,海跋愈高类变的速度愈慢,为什么?不知道!
注3:
多看茶相关研究报告就知道茶叶水份在5﹪以下就不易变质,那茶叶含水5﹪会是什么味道?大概新鲜清香都被赶走,甚至有火味,怎么办?低温干燥机是好方法。
3. 茶叶发酵的作用
不是所有的茶叶都需要发酵。我们常喝的绿茶和茉莉花茶和普洱生茶不需要发酵,红茶、铁观音、乌龙茶、普洱熟茶都是经过发酵的。 一般认为不发酵茶性凉,发酵茶性温。所以经常喝茶的人不要只喝一种茶,最好随季节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喝不同的茶。发酵红茶特别适合胃口不好的人。
4. 哪些茶是发酵茶有哪些好处
一、常见的发酵茶有哪些
发酵茶,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制茶流程中需要经历“发酵”这一工序的茶。在我国的六大茶类中,绿茶不属于发酵茶,白茶可归入微发酵茶,黄茶属于轻发酵茶,青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
在制茶工艺中,发酵度是在制作过程中新物质产生多少的标杆,发酵率越高的茶,内含物质转化率就越彻底,发酵率越低的茶比如绿茶、白茶,茶则越接近自然状态。
六大茶类的发酵程度区间如下
绿茶(非发酵茶):0%,名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黄山毛尖、太平猴魁;
白茶(微发酵茶):0%-10%,名茶有白毫银针、寿眉、天山白;
黄茶(轻发酵茶):10%-20%,名茶有君山银针、广东大叶青、蒙顶黄芽;
青茶(乌龙茶,半发酵茶):30%-60%,名茶有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铁罗汉;
红茶(全发酵茶):80%-90%,名茶有滇红茶、金骏眉、祁门红茶;
黑茶(后发酵茶):100%,名茶有安华黑茶、普洱熟茶、千两茶、青砖茶、生沱茶。
二、不同体质的人适合饮哪类茶
易发热者可以饮绿茶,清凉解毒,有祛热的效果;肠胃不好的体质可以考虑红茶和黑茶,比较温和对肠胃有滋养作用;而节食减脂的人群当然就首选乌龙茶了。
茶的分类繁多口味各异,我们可以考虑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茶;这样不但能品饮到美妙的茶香,在饮茶的过程中也对身体有所裨益;
5. 发酵茶的坏处
因为:
1、发酵食物中含有一定的霉菌,长期食用发酵食物会导致霉菌入侵到身体中,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发酵的食物中除了含有霉菌,还具有一定量的亚硝基化合物,这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化学物质,容易导致人们出现重大疾病,不利于身体健康。
6. 什么是发酵茶?
半发酵茶有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半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日光之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揉捻及干燥而成。如此兼具绿茶的清香甘醇以及红茶的色泽果香,极具特色.此茶因为部份发酵,因此叶子呈现“绿叶红镶边”的特殊美感。
全发酵茶红茶。
冲泡后之茶色呈现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极具特色,红茶的香味会因种类之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气味,难以形容,但饮后由喉咙深处所散发出来的香味,令人有清爽舒畅之感觉。
后发酵茶有黑茶。
我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属于后发酵茶。采摘的鲜叶经杀青、揉捻后还需进行渥堆。渥堆是黑茶生产的关键工序,茶叶经揉捻后不解块便保温保湿开始堆放。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微生物参与茶叶内含成分的转化,形成黑茶独有的醇厚顺滑的口感特征以及减肥降三高等功效 。
7. 茶发酵的作用是什么
泡过的茶叶经过发酵以后可以放在土里当肥料,是很好的有机肥。
1、用过的废茶经过发酵以后,可以作为肥料利用。
2、但是没有经过发酵的废茶叶不能作为肥料。因为倒入花盆以后,在发酵的过程中会释放很多热量,这样对花卉的根系发育不利甚至会把花卉缓慢的烧死。
茶,汉语词汇,音cha(学名:Camelliasinensis(L.)O.Ktze.),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8. 发酵茶的功效和作用
其实茶叶水经过发酵是可以用来浇花的,我们可以把喝剩的茶水装在密封的罐中,放入食醋和橘子皮,这样做可以改变茶水的pH值,是茶水得到充分发酵腐熟,发酵后的茶叶水就是很好的花肥了。 剩茶水还可以和淘米水密封在一起发酵腐熟,使用时和清水兑成一定比例的肥水,每隔几天给花草施加一次,对喜酸性花草的生长非常有利。
还有一点就是隔夜的剩茶水其实也是可以浇花的,茶汤经过一夜的发酵,水质已经变得微酸,拿来浇偏酸性的花草非常好。但最好不要频繁的倒入,每隔一段时间要利用翻土的机会把干燥的茶叶埋入土壤中,这样可以改善土质,增加土壤的疏松透水性。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茶叶水最好是浇偏酸性的花草,例如杜鹃、山茶、红枫、白兰、米兰、栀子、珠兰、海棠类、秋海棠类、盆橘、樱花、五针松、罗汉松等,但是对于月季、菊花、仙人掌、侧柏类等喜欢碱性土壤的植物就不适宜了。
9. 茶发酵的作用有哪些
茶汤是酸性,茶是碱性。茶汤呈现弱酸性的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和鞣酸类物质。闷茶时间过久,比如几个小时,酸度继续增加,对于有胃疾的朋友,切忌饮用过久闷着的茶,特别是隔夜茶。在这些茶品中,研究发现,冲泡水温越高,酸性物质溶出越快。
酸性食品、碱性食品不是根据表观、直接pH值来定的,而是根据其在体内的水解产物而定。碱性食品,同酸性食品相对。
碱性食品的划分不是根据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苹果味道虽酸却是碱性食物。因此,茶汤虽然表现为弱酸性,但是茶仍然是碱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