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氧化反应(茶叶的氧化和发酵)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2 03:28   点击: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的氧化和发酵

首先确认是否是水温的原因。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概括起来,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当然有的茶叶是不易太过浸泡,比如茶芽,泡出来的茶汤口感很好,但是不耐泡。

其次泡的茶时间长了之后,空气中的氧气会将茶叶氧化,变成了完全发酵茶,这就跟红茶差不多,因此样色就变成灰色的了。

2. 茶叶后发酵和发酵的不同

发酵茶是茶叶的一种工艺,可以说除了绿茶不经过发酵直接高温杀青,其他茶种或多或少都经过发酵。发酵分为全发酵和半发酵。发酵程度80%以上可称为全发酵。全发酵茶包括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半发酵茶主要是乌龙茶,包括铁观音、岩茶、单枞等。一般以发酵成都20%以下的为轻发酵,发酵程度50%以上为重发酵

3. 影响茶叶发酵的因素

红茶发酵时,要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发酵也是形成红茶香味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其过程的重要性,因而对于红茶发酵程度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 茶叶后发酵与全发酵

全发酵茶指的是杀青前完成发酵的茶,而后发酵茶指的是杀青后,利用湿热作用促进微生物繁殖,继续进行发酵的茶。普洱茶冲泡方法:1、以留根闷泡法为例,茶叶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例以1:40-45为宜。2、在冲泡前,进行一次洗茶,冲泡时,选择腹大的茶壶,以陶壶、紫砂壶为宜。3、陈茶、粗茶的冲泡时间较长,新茶、细嫩茶的冲泡时间较短。手工揉捻茶的冲泡时间较长,机械揉捻茶的冲泡时间较短。

一、普洱茶全发酵和后发酵的区别

1、区别

全发酵茶指的是在杀青之前完成发酵的茶(发酵主要为酶促发酵),而后发酵茶指的是在杀青后,利用湿热作用促进微生物繁殖,继续进行发酵的茶(发酵分为酶促发酵以及微生物发酵)。

2、普洱茶发酵

(1)初级发酵

①晒制青毛茶的过程中(有微生物菌素的“干预”,使得茶青具备发酵的特质),在普洱茶进入准发酵之前,对茶叶进行预处理的过程,又叫做有氧发酵。

②在该过程中,茶叶中的叶绿素酶将叶绿素水解成植醇以及脱植基叶绿素,同时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形成邻-苯醌类化合物,接着通过非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出现褐变现象。

(2)准发酵

①准发酵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种是自然发酵(普洱生茶),即将晒青毛茶蒸压成固定形态,比如团、饼、沱、砖等,另外一种为人工发酵,即将晒青毛茶通过渥堆,快速发酵,然后再将其蒸压成固定形态。

(3)后续发酵

后续发酵是在茶叶被压成团、饼、沱、砖等形态后,进入固定发酵的最后一个过程(相当于品质再度改造),通常在茶客、商家或生产企业完成(初级发酵和准发酵一般在专业茶叶加工处完成)。

5. 茶叶发酵是什么

后发酵茶与全发酵茶两者的区别在于:全发酵茶是在茶叶干燥之前完成发酵(接近100%);后发酵茶是在茶叶干燥之后还持续发酵。

后发酵有的是自然发酵(生普洱茶),有些是人工发酵(普洱熟茶)。

需要注意:有的茶在干燥工艺进行之前即有发酵过程发生,即制前发酵,比如安化黑茶的湿坯渥堆,比如普洱茶摊凉和揉捻过程中的意外发酵,但制前发酵只是部分发酵,其茶品大部分的发酵在干燥结束之后的后期完成,所以是后发酵而不是全发酵。

6. 茶叶的氧化和发酵的区别

白茶发酵这两者的区别在于:

1.白茶渥堆发酵和自然发酵的区别并不明显,应该说白茶的渥堆发酵是发酵的一种,它是把茶叶放在特定环境中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深加工处理,能让茶叶形成大量茶黄素并让茶叶发酵氧化颜色加深的一种过程,只是渥堆发酵这种加工方式主要适用于白茶。

与自然发酵相比,白茶的渥堆发酵在让茶叶发酵时湿度较重,茶叶制好以后的发酵程度较重,活性酶的含量也比较高。

7. 茶叶的氧化和发酵过程

1.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40min;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2min。

2.摇青发酵:茶青通过摇青机或手工搅拌的摩擦运动,擦破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通过摇、凉(即动、静)反复进行4-5次,历时8-10小时,使叶子由硬变软(活来死去),古称为消青,这达到绿叶红镶边。

3.炭焙:在45℃,用木炭进行烘焙到8成干时收起;杀青(炒青)定型:就是以高湿来破坏酵素的活性,抑制茶叶继续发酵,以免使得气味完全散失而保有半发酵茶类特有的香味。

4.第二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0%时,发酵20min;最后在温度为26℃、湿度为95%时,发酵60min

8. 茶叶发酵需要氧气吗

茶叶发酵,这是一种单纯的氧化作用,这个过程使得鲜叶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茶叶发酵实际上就是和氧气接触的过程。不过茶叶发酵这也是一门技术,并非任意发酵就可以成为好喝的茶叶种类。

茶叶如何发酵就是利用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酶让产业降解糖分子产生能量的过程。沸腾现象是由浸出液中的糖在缺氧条件下降解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在生物化学中把酵母的无氧呼吸过程称作发酵。

茶叶怎么发酵是单纯的一种氧化作用,只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即可,茶青还是湿的渥堆发热,引起微生物的生长,先萎凋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绿茶为未发酵的茶类,因此绿茶的功效与作用可以说更天然。

9. 茶叶的发酵过程是怎样的

1、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与拇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

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心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心二叶,也有一心三叶。

2、萎凋

采摘下来之茶青须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茶青水分适度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而细胞中各化学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发酵作用的进行,搅拌后摊平于笳苈上。

3、炒青

茶青萎凋至适当程度即以高温炒青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叶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4、揉捻

将炒青后之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5、团揉

团揉是以布巾包裹茶叶使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将更为紧结而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

6、渥堆

由于茶青水分颇高,堆放后会发热,且引发了微生物的生长,就因为热度与微生物关系,使茶青产生了另一种的发酵,茶质被「降解」而变得醇和,颜色被氧化而变得深红,这就是所谓的「普洱茶」。

7、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后之茶叶,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常采用二次干燥法,先使其达到七、八成干燥,然后取出回潮,再进行第二次的干燥。

8、紧压

紧压就是把制成的茶蒸软后加压成块状,这样茶就被称为「紧压茶」,除便于运输、贮藏外,蒸、压、放的过程中也会为茶塑造出另一种老成、粗犷的风味。

蒸使茶再多热受潮。

压利用茶叶本身的胶质使叶子紧密连结在一起,稳定了往后陈放期间受潮、陈化的速度。

10. 茶叶发酵后成分变化

案碱性。若把茶叶烧成灰,其灰分的无机物质约有6%;而钾约占50%,磷酸约15%,锰、碘、钠、铁、镁、石灰、苏打等约占35%;无机质成分的食物可使人体保持弱碱性。

而通过饮茶,尤其是饭后的半个小时左右,可以把在吃饭时因摄入过多的鱼肉类变成的酸性血液调节及恢复至弱碱性;所以茶叶是弱碱性食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