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特点总结(茶叶的五大特点)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13 02:44   点击:13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的五大特点

现在对于浓香型和清香型铁观音还没有明确的文字概括其定义,但通过两种类型的茶叶的茶色、 茶香、茶汤等的不同可以加以判断。清香型与浓香型的铁观音成品茶各独自一格,其外形及香气截然不同,浓香型铁观音属于传统茶,清香型铁观音属于创新茶。 浓香型:“绿叶红镶边”是浓香型铁观音的明显特征(即茶叶泡开后茶叶边缘会泛红色),茶条曲卷、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砂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稠面光泽,兰花香明显,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香气浓烈。 清香型:茶叶外形明显有“三绿”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茶外形为球型或半球形,冲泡后清香清淡、高雅、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叶底柔软。 (清香型铁观音是采用空调制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茶叶,茶叶与浓香型比起来显得更绿,清香型在茶叶采摘下来杀青程度比浓香型来的轻)

2. 六大茶叶的特点

六大茶类是根据茶叶的制造工艺和不同的品质特点而划分的。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

绿茶: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四川竹叶青,日照绿茶等等

红茶:如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坦洋工夫,滇红,宜红等等

青茶:又称乌龙茶,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潮汕凤凰水仙等等

黑茶:如熟普洱茶,湖北老青砖,广西六堡茶,湖南黑茶,四川边茶等等

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等

黄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牙,沩山毛尖等等

3. 茶叶的五大特点是什么

一是哲理为先。中国茶艺最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简净。道法自然,就是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物我两忘,发自心性。崇尚简净是以简为德,心静如水,怡然自得,返朴归真。

二是审美为重。中国茶艺之美表现在自由旷达,毫不造作,注重内省,不拘一格。所以,中国茶艺虽然有规范要求,但不僵化、不凝滞,而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三是个性为要。中国茶艺注重意境,百花齐放。茶艺多姿多彩,儒雅含蓄与热情奔放,空灵玄妙与禅机逼人,缤纷错彩与清丽脱俗,各种风格都能一一展现。

四是实用为佳。茶是用来喝的,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国茶艺不仅关注冲泡过程,同时把茶的滋味感觉、心理感受很好的融为一体,追求一种极好的生活享受。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4. 茶叶三大特征

1、不是所有茶都要用沸水冲泡。不同的茶叶因为选料不同、发酵度不同、口感特点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冲泡温度。黑茶、普洱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这几种茶类,适合用滚烫的开水来冲泡才能,将其香气滋味激发出来。为了保持鲜爽的口感和香气,绿茶适合用85℃左右的水、黄茶适合用90~100℃的水。而一些特殊的茶,比如像日本的特级玉露,因为其原料过于鲜嫩,甚至可以采用冰块投泡,称之为“冰出玉露”。

2、不是所有茶的投茶量都一样。意见参考:如果每次注水量都恒定为120毫升,那么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的投茶量均为3克;而黑茶、普洱茶的投茶量一般为7克,乌龙茶投茶量则为8克。

3、头道茶不可以洗掉农残。茶叶农残很大部分都是脂溶性,而非水溶性,也就是说这些农残一般只会溶解于油脂,而不是热水。

需要再次科普的是,有农残不等于农残超标,国家对茶叶产品的农残是有严格的剂量标准规定的,只要是在标准以内,都是相对安全卫生的产品,不用过分担心。4、发霉的茶不能喝。发霉的茶,不管用热水冲多少遍,都不能洗掉上面的有害霉菌毒

5:不是所有的茶喝了都会失眠。一般来说,喝茶会不会失眠是看每个人对茶叶中所含咖啡因的耐受性。

6:纯芽头的茶不一定是最顶级的茶。绝大部分的茶叶在原料选取上,并不是以纯芽头的最好的标准。

误解7:茉莉花茶并劣质。比如福建福州的茉莉花茶,就会精选上好茶坯与上好的茉莉花进行窨制,甚至在制作过程中有长达7~8次的多次窨制,选料考究、制作繁复,实在是相当精致的好茶!

误解8:中国人喜欢喝茶,而欧美人也喜欢喝。从清朝开始,我国就向欧美大量出口茶叶,英国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英式下午茶文化,还在印度种茶制茶,以抵消与清朝的贸易逆差,甚至发动了鸦片战争。至今,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俄国人喜欢喝黑茶、美国人喜欢喝冰茶、日本人喜欢喝乌龙茶……

误解9:瓷杯开片不一定是质量有问题。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

10、任何茶都对身体有益。喝茶对身体有益,这是医学界和民间都达成的共识。可也有不少人在喝茶之后身体会不舒服,甚至越喝越不舒服。想要通过喝茶改善身体的某些亚健康状态,其实应该先弄清自己的体质,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茶,这样才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正向效果。

5. 茶叶的四大特征

  茶叶被沏后,沉底的是好茶。

  如果是一直浮在上面的话那么就不是好茶 说明茶叶在杀青前就已经死了,水分不循环。因此炒的太干。如果是先浮在上面,在浮在中间一段时间,最后沉在底部的茶叶品质较好。

  选购新茶要注意一看色泽、二观外形、三闻香气、四品茶味、五捏干湿。

  一看色泽:

  新茶色泽一般都较清新悦目,或嫩绿或墨绿。绿茶以颜色翠碧,鲜润活气为好;炒青茶色泽灰绿,略带光泽。若干茶叶色泽发枯发暗发褐,表明茶叶内质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这种茶往往是陈茶;如果茶叶片上有明显的焦点、泡点(为黑色或深酱色斑点)或叶边缘为焦边,说明不好,不是好茶;若茶叶色泽花杂,颜色深浅反差较大,说明茶叶中夹有黄片,老叶甚至有陈茶,这样的茶也谈不上是好茶。

  二观外形:

  各种茶叶都有特定的外形特征,有的像银针,有的像瓜子片,有的像圆珠,有的则像雀舌,有的叶片松泡,有的叶片紧结。炒青茶的叶片则紧结、条直。名优茶有各自独特的形状,如午子仙毫的外形特点是“微扁、条直”。一般说新茶外形:条索明亮,大小、粗细、长短均匀者为上品;条索枯暗、外形不整、甚至有茶梗、茶籽者为下品。细实、芽头多、锋苗锐利的嫩度高;粗松、老叶多、叶肪隆起的嫩度低。扁形茶以平扁光滑者为好,粗、枯、短者为次;条形茶以条索紧细、圆直、匀齐者为好,粗糙、扭曲、短碎者为次;颗粒茶以圆满结实者为好,松散块者为次。

  三闻香气:

  新茶一般都有新茶香。好的新茶,茶香格外明显。如新绿茶闻之有悦鼻高爽的香气,其香气有清香型、浓香型、甜香型;质量越高的茶叶,香味越浓郁扑鼻。口嚼或冲泡,绿茶发甜香为上,如闻不到茶香或者闻到一股青涩气、粗老气、焦糊气则不是好新茶。若是陈茶,则香气淡薄或有一股陈气味。

  四品茶味:

  茶汤入口后甘鲜,浓醇爽口,在口中留有甘味者最好;通常取少量样品冲泡观察,好的绿茶,汤色碧绿明澄,茶叶先若涩,后浓香甘醇,而且带有板栗香味。

  五捏干湿:

  用手指捏一捏茶叶,可以判断新茶的干湿程度。新茶要耐贮存,必须要足干。受潮的茶叶含水量都较高,不仅会严重影响茶水的色、香、味、而且易发霉变质。判断新茶足不足干,可取一二片茶叶用大拇指和食指稍微用劲捏一捏,能捏成粉末的是足干的茶叶,可以买;若捏不成粉末状,说明茶叶已受潮,含水量较高,这种新茶容易变质,不宜购买。同时,要防止以次充好,特介绍几种名优茶的特色,以作选购新茶时参考,午子仙毫:外形微扁条直,像一片兰花瓣,色泽翠绿,嫩香持久,泡于汤中,嫩芽成朵,直立于杯中,交错相映,清汤碧液,回味幽香。午子绿茶:外形紧细重实、匀齐、有锋苗,色绿润,香气嫩鲜,高爽持久显板栗香,滋味醇爽,汤色嫩绿亮,叶底嫩绿明亮。

6. 茶叶五大特点 清甘鲜咧活

鲜爽

对于绿茶来说,“鲜爽”绝对是一种不能错过的口感。

茶友们在喝到极好的绿茶时,最爱发出这样的感叹:“汤感稠厚鲜爽,如饮了海鲜汤……”。

贬义术语

生涩

指味道生青涩口,由于夏、秋季生产的绿茶杀青不均匀导致的。

火味

指类似炒熟的黄豆味,由于干燥工序锅温或烘温太高导致的。

乌龙茶

褒义术语

岩韵

指武夷岩茶特有,如著名的大红袍,具备“岩骨花香”韵味的特征,在冲泡七八次之后依然有浓重的茶香。

音韵

指铁观音茶特有,在不同的茶人,包括茶叶专家都有不同的表述。

通常来说,品质高的铁观音其香型独特且留香较长,入口回甘带蜜味,这种独特的韵味为“观音韵”。

红茶

褒义术语

浓强鲜

指味浓而鲜爽,富有刺激性,常见于优质红茶。

贬义术语

生味

指因鲜叶内含物在制茶过程中转化不够而显生涩味。

中性术语

收敛性

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

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

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白茶

褒义术语

清甜

指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贬义术语

青味

指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黄茶

褒义术语

甜爽

指爽口而感到有甜味。

黑茶

褒义术语

陈醇

指有陈香味,醇和可口,且无霉味,常用于普洱茶滋味。

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特别是陈年好茶,人们说“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品普洱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槟榔味

类似咀嚼槟榔后产生的滋味,辛、涩后回甘,是六堡茶的特有滋味

7. 六种茶叶的特点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8. 各种茶叶的特点

醇厚型:制作正常的绿茶,红茶,青茶均有此味型。如庐山云雾、铁观音、川红、祁红及部分闽红等。

陈醇型:制造中有发水焖堆的陈醇化过程。属此味型的有六堡茶、普洱茶等。

鲜浓型:鲜叶嫩度高,叶厚,芽壮,新鲜,水浸出物含量较高,制造及时合理,味鲜而浓,回味爽快。属此味型的茶有黄山毛峰等。

甜醇型:味感甜醇。属此味型的茶有恩施玉露、白茶及小叶种工夫红茶。

醇爽型:鲜叶嫩度好,滋味不浓不淡,不苦不涩,回味爽口者属此味型。如黄茶类的黄芽茶及一般中上级工夫红茶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