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林冲的性格分析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2-07 15:39   点击:113  编辑:admin   手机版

大家看了《水浒传》以后,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出场,这个大家要注意,要充分地理想化的话,那么一开始,写一个正面的英雄人物,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水浒传》人物出场,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你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以后,他把这个人、把调戏他妻子的人肩胛扳过来。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怎么写的呢?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这个小说写得非常好,因为刚刚认识鲁智深,大家好武,而且讲义气,新认识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他把高衙内放走了。

但是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怎么说呢?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我不怕。他说“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你看,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水浒传》不只是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所谓上山就是造反的意思,就是反叛统治阶级,就是敢于起来抗争。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我在这儿提一句,大家注意,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这个写得非常好的。你看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去看,很曲折。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李逵是最痛快,鲁智深是非常爽朗,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那种情景一点没有,非常爽朗、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动地向统治阶级出击。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但是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大家不要忽略了。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过,他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所以你看小说写得很好,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那个对立面、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所以接着就写他想苟安,忍。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就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就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的家,骗到陆谦的家里面楼上,要想强暴,想侮辱。这个时候他也不加追究,只是气愤地把陆谦的家里砸了个粉碎。因为在陆谦的家里,把陆谦的家砸一个粉碎。这时候有一段描写,小说有一段描写也是值得注意的。就写“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大家注意这个解腕尖刀很有文章的, “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找陆谦去了,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注意这个地方,写得非常准确、非常精彩。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你应该找高衙内,对不对?你怎么去找陆谦?这里边有两个意思我觉得大家要体会。第一个意思,还是怕高衙内,吃着他的请受,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这就是写林冲重义。通过这个情节,还有弦外之音,还有潜台词,就是说陆谦是我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注意,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到了以后,他发配沧州以后,作者又一次点示我们林冲好义。就是什么呢,大家读过很熟悉的“风雪山神庙”。他到了沧州以后,正好有一个卖酒的李小二,李小二称林冲是“恩人”,而且报告他陆谦、高俅他们、高衙内派陆谦到沧州杀害他。那么李小二为什么要跟他报告呢,因为这个很冒险的、冒生命危险的,就是因为过去林冲救过他,他吃了官司以后,他帮助了他,而且给了他钱,所以他称林冲是恩人。那么这就写出了林冲的克己好义、乐于助人的这种侠义心肠、讲义气。所以后边是明点,前面有暗点,这都是写林冲思想性格转变的依据。

所以作者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情节,通过林冲妻子被花花太岁高衙内看得长得漂亮,去加以调戏,这样一个情节,写出了林冲的性格。既写出了林冲的性格,又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这样也就揭示出来梁山起义事业为什么会逐渐发展壮大,很多人都要投奔梁山,梁山事业壮大,就是因为逼上梁山。逼上梁山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得最鲜明、最突出,走投无路了,然后才上山。但是,林冲到这个时候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你看小说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这样的话,读者就对于罪恶势力更加憎恨。

你看我们读到“野猪林”,就记得这个情节。一路上押监他的是董超、薛霸,两个差人,一路上对他真是非常地厉害,虐待他。水也很烫的,用烫水让他洗脚,烫得非常厉害。后来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野猪林,就是笼罩着烟雾的野猪林,这时候受到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所以你想,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不同的人物会说不同的话,这个很多的。比如说武松打虎,打虎之前在酒店里面喝酒,喝了很多酒。店老板叫他不要上山,因为山上有老虎,这儿有政府的文告,他不信。他说你是开黑店的,想我留在这儿晚上害我,他走了。而且说就是有虎,老子也不怕,豪言壮语。但是快上山的时候,小说写得很准确,看见印信榜文,他在路上看见两次公告,一次只有白纸,没有盖章的。第二次看见印信榜文,这个小说写得很准确,就是政府盖了官印的,这个是真的,这个时候就写武松他有思想斗争。武松是非常好面子的,在生死关头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上山,但是这个面子还是要要的。大家想想,如果是李逵和鲁智深,那就痛快得多,不怕就上去,要怕就回去,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特定的人物性格他会说什么话,不能换的,是性格化的。

然后这个时候,一路保护他的鲁智深到了野猪林,就要跳出来,跳出来以后,想把杀害他的两个人干掉。你看这个时候,林冲又出来跟他说好话。林冲的这个能忍的性格我们读者都不能忍,对他这种性格不能忍,把你迫害成这样,马上就要把你杀掉了,你还替他们说好话,这种能忍的性格,真是无以复加,简直叫我们读《水浒传》的人都不能忍。但是现在他忍了,不断地写他这种能忍的性格,同时也揭示他善良的一面。一直后来到草料场,让他到草料场,也是个阴谋诡计,放火烧死他,他不知道。他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结果去了以后,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亲耳听见,说要把林冲的骨头,烧死了以后,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个时候是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你看林冲转变以后,从“火并王伦”开始,到以后,以后反对招安也是很坚决的,判若两人。但是这种性格的巨大转变,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有生活的依据,令人信服,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