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个地方的特产是茶叶
野生炒茶是一种原始气息很深的茶叶,在一些山区比较常见,特别是在云南广西等地。
1、野生炒茶是绿茶的一种,它是人们采集山林中那些没有经过人工驯化的茶叶经过晾青去掉水气以后再经过炒制得到的一种茶叶,它虽然属于绿茶,但属于绿茶中的绿毛茶,是一种加工方式比较简单的茶叶,能保留茶叶的天然的营养。
2、野生炒茶还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养生茶,它保留了新鲜茶叶中的丰富营养,人们用它泡水喝能吸收丰富的茶多酚和维生素还能吸收多种矿物质,这些物质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也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经常用它泡水喝还能放慢人体衰老速度。
2. 茶叶的产地有哪些地方
1
研究称,从古地质学角度来看,山茶科植物最早出现在泛大陆分裂尚未加剧的中生代时期,总之是很遥远很遥远的时期。
这段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台有两个古陆:康滇古陆和雪峰古陆,陆相沉积紫红色酸性砂质岩,而且夹有煤层,表明当时植物生长异常繁茂。
2
从物种亲缘角度来看:第四纪以后,茶树从云贵高原向四周演化成原始茶种,并继续向西南方向演化为乔木大叶;向东南方向演化为高脚茶、毛萼茶;向东北方向演化为灌木中小叶茶。
另外,茶树在进化过程中,新陈代谢类型是由简单到复杂的。
研究者认为贵州是茶树的起源地,是茶树向江北、江南、华南茶区迁徙的过渡地带。
此外,贵州古茶树种类及蕴藏量在全国处于第二大省份,在茶组植物分类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大种如大理茶、大厂茶、厚轴茶、秃房茶等均有分布。
3. 茶叶那个地方的特产
中国四大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菜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O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4. 哪个地方的特产是茶叶茶
1.金花茶
2.覃塘毛尖茶
3.凌云白毫茶
4.桂平西山茶
5.广西南山白毛茶
6.六堡茶
7.将军峰云绿茶
8.将军峰银杉茶
9.贺州开山白毛茶
10.罗香白牛茶
1.金花茶
产地:广西省防城港市
金花茶是广西地区一种非常独特的茶叶,金花茶的外形是一朵朵黄色的花朵,而且花瓣上像是涂满了一层蜡似的,非常的耀眼,它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十大珍稀植物之一,其价值非常高,有着茶族皇后的美誉。
2.覃塘毛尖茶
产地:广西省贵港市
覃塘毛尖茶是广西地区一种产于天平山麓的茶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的特产茶叶,这种茶叶的外形是呈现出挺直的状态,而且色泽是非常翠绿的,泡出来的茶有一股清高的香气。
3.凌云白毫茶
产地:广西省凌云县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地区一种产于岑王老山和青龙山的茶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的特产茶叶,这种茶叶的茶树品种十分的多样,能够加工出不同的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和青茶。
4.桂平西山茶
产地:广西省桂平市
桂平西山茶是广西地区一种非常有名的茶叶,该茶叶盛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的桂平市境内,早在宋朝年间该茶叶就已经被种植出来,并且被引用,有着一个十分悠久的历史。
5.广西南山白毛茶
产地:广西省横县
广西南山白毛茶是广西地区一种属于绿茶种类的茶叶,该茶叶盛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的南山,这种茶叶的颜色十分的特殊,整体呈现出一种绿色偏黄色的状态,色泽度会更加的浅一点。
6.六堡茶
产地:广西省梧州市
六堡茶是广西地区一种非常出色的黑茶,该茶叶盛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梧州市境内,这种茶叶的味道非常特殊,有一股天然的松烟和槟榔味,泡出来的茶非常的甘醇可口,香气十分持久。
7.将军峰云绿茶
产地:广西省昭平县
将军峰云绿茶是广西地区一种香味十分独特的茶叶,这种茶叶盛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昭平县境内,这种茶叶的制作方法采用的是半烘炒技艺,这种半烘干的茶叶具有滋味浓爽的特点。
8.将军峰银杉茶
产地:广西省昭平县
将军峰银杉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的一种特产茶叶,这种茶叶的外形呈现出一种翠绿肥嫩的感觉,使用的是独特的清炒茶秘诀,这样炒出来的茶叶会更好的保留茶叶的香味,使得其贮存日期变得更久。
9.贺州开山白毛茶
产地:广西省贺州市
贺州开山白毛茶是广西地区一种长在萌渚岭山脉中的茶叶,这种茶叶盛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的八步区境内,萌渚岭山脉的地形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而且其土壤十分的特殊,所以开山白毛茶有着特殊的风味。
10.罗香白牛茶
产地:广西省金秀瑶族自治县
罗香白牛茶是广西地区一种知名度比较高的茶叶,这种茶叶盛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罗香乡白牛村的境内,迄今为止已经有着一百多年悠久的栽培历史了,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较高。
5. 什么地方的特产是茶叶
晋茶就是山西产的茶,比较有名的有下面几种:
1、药茶
一杯山西药茶,中华百草精华。山西药茶历史悠久、原料道地、工艺成熟、功效显著。近年来,山西省把发展山西药茶产业作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抓手,力争把山西药茶打造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系。
2、五台山佛茶
古往今来,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驰名中外。博取众长的是,五台山融合了中原汉传佛教与西藏藏传佛教的精华。在这里,即使对佛教不感兴趣的人,也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佛法无边的力量。
不过,严格意义上讲,五台山是没有自己的原产茶。众所周知,我国茶叶主产区基本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山西由于气候地理条件限制,并不适合产茶。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山西是从来也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自产茶叶。
但是,没有原产茶并不代表没有茶文化。这就是五台山的独特之处。五台山的“礼佛茶”源远流长,既是佛门的一种仪式,也是一种茶艺礼仪,配上佛地圣水—般若泉泉水,也是堪称一绝。礼佛茶一般分为十道程序,如:莲花入场、普施甘露等,取“功德圆满”之意,让人感受到庄严肃穆的佛家格局。
3、洪洞大叶茶
洪洞属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地区本身不产茶,但是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饮茶,而且他们的茶叶分类只有大叶茶和小叶茶。他们将从茶树上采摘的老叶经过微发酵、焙炒后略有焦糊味的黄茶统称为大叶茶。而将其他的绿茶、白茶、花茶等称之为小叶茶。
4、宁武芦芽山毛尖茶
山西芦芽山毛尖茶,是由芦芽仙草炮制,芦芽仙草学名岩青兰(毛建草)。产自山西,生于海拔1600—1900米的芦芽山地区。全草具香气,有药用价值,当地百姓自古将其制为茶饮,茶水呈黄红色,味道醇正爽口,独具特色。
它是山西芦芽山特产,不算是茶树上的茶叶,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功效和茶类似,不苦不涩,入口有回甘,生津也有,汤质厚重,有点像熟普,又有点像岩茶,虽然挺好喝但卖相不好,属于地方特色。
为当地百姓款待宾客的佳品,是我国北方名茶之一。
6. 哪个地方盛产茶叶
①西南茶区——又称“高原茶区”
中国茶叶主要产地,西南茶区 ,又称“高原茶区”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茶区更丰富。本区具有立体气候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19℃,年降水量为1000--1700毫米。
②华南茶区——又称“南岭茶区”
中国茶叶主要产地,华南茶区,又称“南岭茶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区内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该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还是生产乌龙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年平均气温为19--22℃,年降水量在12O0毫米--2000毫米。
③江南茶区——又称“中南茶区”
中国茶叶主要产地,江南茶区,又称“中南茶区”,种植的茶树以灌木型为主,少数为小乔木型。茶区大多为低丘、低山,只有少数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如安徽的黄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天台山、普陀山等。这些高山,既是名山胜地,又是名茶产地,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庐山云雾、天目青顶、雁荡毛峰、普陀佛茶均产于此。茶园分布于丘陵地带,土壤多为黄壤,部分为红壤
全区基本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800毫米。
④江北茶区——又称“中北茶区”
中国主要茶叶产地,江北茶区,又称“中北茶区”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均适宜绿茶生产。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加之,本区不少地方,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机质的积累,因此,所产绿茶具有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如信阳毛尖等,最北的茶区,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800毫米--1100毫米。
扩展资料:
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这也是目前业界比较认同的同时也是最具权威的中国名茶评比结果:第一名:西湖龙井, 第二名:洞庭碧螺春, 第三名:信阳毛尖, 第四名:君山银针, 第五名:黄山毛峰, 第六名:武夷岩茶, 第七名:祁门红茶, 第八名:都匀毛尖, 第九名:安溪铁观音, 第十名:六安瓜片。
7. 哪个地方的特产是茶叶的
据相关史料记载,关内(内地)客商进入蒙古腹地经商,开始于清朝的康熙时代,到清末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关内、关外(指蒙古地区)贸易全面开放自由。
(青砖茶)
内地商人携茶叶、粮食、布匹以及日用百货杂品纷至沓来,驼队与马队,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去,这些客商以山西、山东的“老客”为主,拉来牧区所需,又带走蒙地的特产。除了用米与布直接易(换)皮毛以外,其余杂物都是以青砖茶定为价值交易。
当时的青砖茶分为“二四”“二七”“三九”三个通行规格,还有一种“千两茶”的砖茶,如今就是炒热的湖北“千两”黑茶(蒙古地区黑就是青),便是沿续了清末运往蒙古地区的“千两茶”,
8. 茶叶是土特产吗
不是啊,美食,更注重口味,不一定带有地域性,另外美食一般是现吃。特产是一个地区特有的产品,只有本地的才原汁原味,以外的地区虽然也有卖,但是不够正宗,就像我们到了台湾一定要买凤梨酥的道理一样。特产可以是食品,药品,茶叶等等,可见特产是可以保存送礼的。
9. 中国各地茶叶特产介绍
中国十大名茶名茶,顾名思义,在于有名。其所以有名,则由于名茶具有烩炙人口的品质,独具特色的风韵,蜚声遐迩的名誉,以及体现悠久历史文化的掌故。名茶之成名,并为人们之所爱,社会之珍视,是与秀丽的名胜古迹,美妙的神话故事,优良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工艺,优异的品质风格,名人的诗词歌赋分不开的。 在中国名茶艺苑中,花色品目,估计不下两百种,形形色色,俱显珍奇,各有千秋,令人爱慕。由茶学教授陈文怀先生费心机地从数十种蜚声中外的名茶中,挑选出西湖龙井、铁观音、祁红、碧螺春、黄山毛峰、白毫银针、君山银针、蒙顶茶、冻顶乌龙茶及普洱茶等十种作为代表,称之为中国十大名茶,并略作介绍于下。 西湖龙井--色香味形俱佳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而得名。习惯上称为西湖龙井,有简而化之,索性称这种色香味形别具风格的茶叶为龙井。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西湖龙井,正是〔三名〕巧合,〔四绝〕俱佳。 龙井茶采摘十分细致,要求苛刻。高级龙井茶,在清明前后采摘。清明采制的龙井茶,称为〔明前〕。〔明前〕龙井,为龙井茶极品,产量很少,异常珍贵,常成的龙井茶,历史上又分〔莲心〕,〔旗枪〕,〔雀舌〕等花色。 西湖山区各地所的龙井茶,由于生长条件不同,自然品质和炒制技巧略有差异,形成不同的品质风格。历史上按产地分为四个花色品目,即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最富盛誉。现在调整为狮,龙,梅三个品目,仍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 铁观音--音韵留甘 铁观音,是中国鸟龙茶的极品,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又称安溪铁观音。素富盛誉,蜚声中外,特别是在闽南,粤东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社会,享有极高的声誉,备加珍贵。 铁观音冲泡后,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醇厚甜鲜,入口不久,立即转甘,具有一种特殊的风韵,称之为〔观音韵〕,简言〔音韵〕。品尝铁观音时,领略〔音韵〕,是品茶行家和乌龙茶爱好者的乐趣。铁观音由于香郁味厚,故耐冲,因此有〔青蒂、绿腹、红娘边、冲泡七道有余香〕之称。 祁红--茶中英豪 在红遍全球的红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赞,奉为茶之佼佼者。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祁红生产条件极为优越,真是天时、地利、人勤、种良、得天独厚,所以祁门一带大都以茶为业,上下千年,始终不败。祁红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芬芳常在。 祁红向高香著称,具有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困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全国上下都以能品尝到祁红为口福,。皇家贵族也以祁红作为时髦的饮品,用茶向皇后祝寿,赞美茶为〔群芳最〕。 白毫银针--银装素里里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类,产于福建省福鼎和政和等县。是用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等优良茶树品种春天萌发的新芽制成的。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芽、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号称〔十不采〕。 蒙顶茶--茶中故旧 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唐代开始成为贡茶,早期的贡品。,大都为细嫩的散茶,品名有雷鸣、雾钟、雀舌、鹰嘴、芽白等。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后来又出现甘露、石花、黄芽、米芽、万春银叶、玊叶长春花色品种。其中石花、黄芽属于黄茶类,其余属烘青绿茶。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蒙顶茶的代表。 碧螺春--吓煞人香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吴县隶属苏州,也有称之为苏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为茶中之萃。 碧螺春采摘十分细嫩,生产季节性很强。春分开始采茶,到谷雨碧螺春采制结束,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高档极品碧螺春,都在清明前或清明时节采制。时间更短,季节性更强。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即早春茶树新发出的茶芽,刚长到一芽一叶,就及时采下。初展的嫩叶,犹如雀儿的舌头,故称〔雀舌〕。 黄山毛峰--云蒸霞蔚 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号称黄山〔四绝〕。可是,在松、石、云、泉之外,还有一绝,那就是轻香冷韵,袭人断的黄山云雾茶。 黄山毛峰成品茶,外形扁稍卷曲,状似雀舌,白毫显露,色如象牙,黄绿油润,带金黄色鱼叶(俗称茶荀)。冲泡后雾气凝顶、清香高爽、滋味鲜浓醇、茶汤清澈、叶底明亮、嫩匀成朵。黄山毛峰耐冲泡,冲泡五六次,香味犹存。 冻顶乌龙--喉韵沉香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君山银针--身居白银盘 君山银针,产于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中一个秀丽的小岛--君山上。它的采茶季节性强,采摘十分细致。早在清代,君山茶就有〔尖茶〕和〔兜茶〕之分。采回的芽叶,要经过拣尖,把芽头和幼叶分开。芽头如箭,白毛茸然,称为尖茶。此种焙制成的茶,作为贡品,则谓之贡尖。拣尖后(即将茶芽拣出),剩下的幼嫩叶片,叫做兜茶,制成干茶,称为贡兜,色黑毛少,不作贡品。它也由芽头制成。外形紧实挺直,金毫密被,色泽金黄光亮,香气高而清纯,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爽甜纯厚。 普洱茶--独具风格 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普洱,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一个县名,原不出产茶叶,但为云南南部的重要贸易集镇和茶叶市场。 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尤以西双版纳一带最多。古时所谓的〔六大茶山〕,都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现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采摘时期不同,分为春尖茶,二水茶和榖花茶。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又分细黑茶,二介茶和粗茶,为压制紧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白毫特多,亦很细嫩,为制饼茶的原料。普洱散茶,以比较细嫩的滇青做主要拼配原料,经过普洱茶特有的后熟作用而成。普洱紧压茶,以细嫩的滇青为主要配料,还要选用不同等级的粗茶,作为里茶或称包心茶。目前普洱紧压茶的花色有沱茶,饼茶,方茶,紧茶,圆茶等。 冻顶乌龙--喉韵沉香 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君山银针--身居白银盘 君山银针,产于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中一个秀丽的小岛--君山上。它的采茶季节性强,采摘十分细致。早在清代,君山茶就有〔尖茶〕和〔兜茶〕之分。采回的芽叶,要经过拣尖,把芽头和幼叶分开。芽头如箭,白毛茸然,称为尖茶。此种焙制成的茶,作为贡品,则谓之贡尖。拣尖后(即将茶芽拣出),剩下的幼嫩叶片,叫做兜茶,制成干茶,称为贡兜,色黑毛少,不作贡品。它也由芽头制成。外形紧实挺直,金毫密被,色泽金黄光亮,香气高而清纯,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爽甜纯厚。 普洱茶--独具风格 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普洱,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一个县名,原不出产茶叶,但为云南南部的重要贸易集镇和茶叶市场。 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尤以西双版纳一带最多。古时所谓的〔六大茶山〕,都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现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采摘时期不同,分为春尖茶,二水茶和榖花茶。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又分细黑茶,二介茶和粗茶,为压制紧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白毫特多,亦很细嫩,为制饼茶的原料。普洱散茶,以比较细嫩的滇青做主要拼配原料,经过普洱茶特有的后熟作用而成。普洱紧压茶,以细嫩的滇青为主要配料,还要选用不同等级的粗茶,作为里茶或称包心茶。目前普洱紧压茶的花色有沱茶,饼茶,方茶,紧茶,圆茶等。
10. 哪个地方的特产是茶叶类
河南省历史上不是茶叶的主产省份,所产的茶也没有多少名气。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茶叶行业努力发展茶叶种植和生产,共创省级名茶18个,都是以手工加工为主,分别是:
1.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
2.太白银毫产于桐柏县的崇山峻岭之中。
3.白云毛峰产于泌阳县城南的盘古、白云山麓、泌水河畔。
4.雷沼喷云1984年创制,产于信阳市内八景之一“雷沼喷云”一带高山中。
5.杏山竹叶青产于光山县杏山一带。
6.震雷剑毫产于信阳震雷山,因形状似剑、满披白毫而得名。
7.赛山玉莲产于光山县凉亭乡赛山一带。
8.灵山剑峰产于罗山县西南部灵山寺周围。其叶形美而匀净、色翠、汤浅绿、香味高醇。
9.清淮绿梭产于桐柏县太白顶下清淮湖的一个半岛上。
10.震雷春1988年研制,产于信阳震雷山。
11.金刚碧绿产于商城县境内大别山主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金刚台周围。
12.香山翠峰产于新县城东香炉的香山茶场。
13.仙洞云雾产于商城县境内大别山主峰金刚台周围。
14.龙眼玉叶产于“中原茶叶第一乡”的新县八里畈的七龙山。
15.仰天雪绿产于固始县仰天洼茶场。
16.壁渡剑毫产于商城县汪岗乡粉壁渡村的鲇鱼尖山一带。
17.云芽翠毫产于大别山腹地,故名“光州”境内国有潢川县凌集茶场。
18.十八盘黄牙产于固始县五尖山山巅的十八盘茶场。
排在前四的是河南四大名茶。
11. 茶叶是哪里的特产
山西茶叶有苦荞茶、连翘叶、沙棘叶、桑叶、红枣叶、毛建草,毛尖茶、柿叶茶、油茶等。
山西向来不生产传统茶品,但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且气候温和,因此其代用茶(花草茶)得以发展。
山西地处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
茶树性喜潮湿,需要多量而均匀的雨水,湿度太低,或雨量少于1500毫米,都不适合茶树生长。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8~25℃之间,低于5℃时,茶树停止生长,高于40℃时容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