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人均消耗量是多少
每个人喝茶的消耗量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喝浓茶,可能茶叶的消耗量会大一点,有些人喝淡茶,那么茶叶会消耗慢一点,还要看什么茶叶,绿茶每一次放三四克,50克茶叶可以喝十几泡,一天一泡可以喝十几天,一天两次可以喝七八天,如果是功夫茶,一次放八克,50克茶叶只能冲泡六七次
2. 中国每年茶叶消耗量
英国不是茶叶消费量全球第一,目前中国式茶叶消费量全球第一的国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消费国,在茶叶全球版图中,中国占据着绝对第一的地位。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为305.9万公顷,占全球茶叶种植面积的62.6%,其次是印度,茶叶种植面积为59.0万公顷,占12.1%。
2017年世界茶叶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了17万公顷,而2017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长了15.6万公顷,可以说,世界茶叶种植面积增长部分的91.8%来源于中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2017年,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达212.4万吨,居第二位的是印度,为105.9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告显示,印度人均茶叶消费量几乎停滞在750克/年。年轻人饮茶量减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印度17-24岁的年龄组中,50%的年轻人(约2.5亿人)每天饮茶不到一杯,未来十年,印度总人口的65%将低于35岁,因此,印度茶叶局和印度商务部向大学里推广新式茶叶冲泡方法——即冷饮调味茶,以此在年轻人当中推广茶叶。
事实上,不只是在印度市场,中国茶企如何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也成为新课题。新式茶饮是迎合年轻消费者的手段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拥有新式茶饮店达15万家,并且呈上升的发展态势。
对于年轻化的消费趋势,小罐茶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也在考虑如何推出更年轻态的产品线,比如方便茶、彩罐系列等,以满足年轻人的饮茶需求。据了解,小罐茶目前线上消费者的年龄构成为18岁到35岁,比传统行业的消费者平均年轻10岁,该品牌的定位就是要用创新思维打造现代中国茶品牌。
传统茶叶品牌也在寻找突破口。记者从吴裕泰方面了解到,从2019年开始吴裕泰将会陆续推广有机茶专柜的覆盖规模,新设专柜会达到200多家,包括铁观音,红茶,白茶三个品类。吴裕泰方面称,从该公司的整体销售趋势来看,有机茶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为了迎合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报告也提到,有机茶的推广也将成为未来趋势。不过,当前由于各国的有机茶执行标准的不同,因此出现了产茶国与消费国不同版本的有机茶标准,增加了茶叶生产国的认证成本,这需要世界各国在有机茶标准方面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全球标准,在对外贸易中,有机茶标准要得到各国之间的互认。
3. 人均茶叶消费量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4. 我国茶叶消费群体人数
这个问题挺难的。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福建人人均消费茶叶量最多。因为福建人爱喝茶,福建又是中国茶叶产量最大的省份,福建人口又只有3900万左右。产量最多,人口不多,那么人均消费量最大,好像没毛病。但其实不然,只能说福建人均产茶量全国第一,但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多的,应该是新疆,然后是西藏、内蒙、青海等地。
有一份数据显示,新疆人均消费茶叶接近4公斤,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福建作为喝茶盛行的产茶大省,人均消费量还不到1公斤。
对于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同胞来说,他们平时吃的多是肥腻的肉类、高蛋白质胆固醇的奶食品,吃的蔬菜较少,缺少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这就很容易造成体内消化不良、脂肪堆积及胆固醇升高等问题。茶恰好可以解除少数民族同胞的忧虑,通过喝茶,不仅能够消食去腻,也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效预防少数民族同胞身体出现疾病。在边疆少数民族同胞看来,“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茶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他们喝茶喝的是一种叫“砖茶”的茶。砖茶又称蒸压茶,外形像砖一样,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砖茶用各种毛茶,晒青,经过筛、扇、切、磨等过程,成为半成品;再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这种茶比较密实,都是用来煮着喝的。
同样,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家,但中国人均茶消费量,其实也不是最多的,在全球范围内,大概会排在十多位。
有一份数据显示,全球人均茶消费量最大的是土耳其,在土耳其,人均茶消费量也是有7、8斤,差不多也是接近我们国家新疆这样一个人均水平。因为土耳其烤肉也是很出名,肉吃多了当然需要喝茶来促进消化,同理可证。
福建、广东等地,也都盛行喝茶。不过福建人喝茶,大多数是那种小包装茶,一小袋茶可以泡好几泡,然后慢慢品。一斤茶有个六七十袋这样子,还是比较耐喝的,不过价格比较贵。
茶叶这玩意还是挺好的,多喝茶对身体有好处。国人均喝茶消费量在不断上涨,2011年,中国人年均消费茶叶还不到1公斤,2018年,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达到了1.4公斤这样。以后还会继续上涨。
不过目前中国茶叶产能总体有过剩的趋势,也是需要人们多喝茶。
5. 茶叶人均消耗量是多少毫克
中国人平均一年喝十几万吨茶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茶叶消费量为57.32万吨,2009年则增加到101.71万吨,4年间茶叶消费量增加77%。就整个广东来说,不只是爱喝茶,而是到了嗜茶的地步。除了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潮汕、惠州、梅州、韶关等地,都爱喝茶。
6. 中国人茶叶人均年消耗量
中国的茶叶产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事实上中国人喝茶在世界上并不算多。
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世界年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土耳其,年人均消费量是3157克;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爱尔兰(2191克)与英国(1942克);而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仅566克。
7. 人均消耗茶叶最多的国家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不仅不贵,味道还非常好。而且多喝茶有着控制体重、保持血压等等众多好处。在全世界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喝茶,而有些国家因为无法自己生产茶叶,因此大都依赖于进口,而有些国家因为其茶叶味道非常棒而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下面介绍的就是世界十大茶叶出口国,这些国家中有的本身是不生产茶叶的,但是它会将进口的茶叶再出口一部分到国外。
10.波兰
我们都知道波兰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国家,而在很多年前,波兰就开始在自己的国家生产茶叶,并且将部分出口到别的国家。在2014年的时候,大概出口了价值约为1.4亿美元的茶叶。
9.印尼
在几百年前,茶就成为了印尼文化的一部分,在那里的人都非常的喜欢喝茶,茶是印度尼西亚人喝得最多的饮料,在2014年,他们生产了约166717吨茶叶,它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出口茶叶,占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2.2%。
8.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联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之一,也是最多的茶叶出口国之一,阿联酋在一个国家进口茶叶,然后出口到其它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进行提炼、抛光和包装生茶,然后在国际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口。
7.越南
越南正在以商业的形式大规模生产茶叶,2014年,越南生产了近174900吨茶叶,越南出口茶叶的平均价格约为每吨1340美元,这个国家生产的茶叶大概会出口到大约61个国家去。
6.德国
茶是德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德国人经常会为客人们献上一杯茶,作为友谊的表示。根据2014年的数据,在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后,德国大约出口了2.3亿美元的茶叶。
5.英国
英国大约70%的土地用于种植不同的作物,英国有着肥沃的土壤,熟练的劳动力和现代化的技术,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个国家大量生产茶叶,并且出口带其它国家。
4.肯尼亚
肯尼亚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之一,茶是肯尼亚著名的经济作物,它每年出口大约396,641吨茶叶,其大部分茶叶产量来自小农和地区。
3.印度
印度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印度每年的茶叶产量约为966733吨,出口约203207吨。茶叶出口对于他们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2.中国
茶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到1880年,中国才成为茶叶的出口国,但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你也可以看看中国十大名茶。
1.斯里兰卡
茶叶生产和出口是斯里兰卡经济的主要来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在1847年的时候,斯里兰卡就开始将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地,它不仅是茶叶的最大生产国,也是它的主要出口国。
8. 茶叶人均消耗量是多少吨
茶,能被中国人称为“国饮”,普及度可见一斑。
中国境内56个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饮茶风俗。有的喜欢茶+奶的组合,也有类似古时的煎茶法,还有更生猛的,擂生叶而制,总之百花齐放、特点鲜明。
55个少数民族,至少几十种“饮茶法”,而只有汉族,追求茶之本味,喜欢清饮。
汉族:明清起来尚清饮
古人饮茶,重在品。什么叫品?鉴别茶之香气、滋味,欣赏茶汤、茶姿,自娱自乐者,谓之品。
自明朝朱元璋宣布“罢团进散”,散茶代替团茶成为主流,清饮就逐渐在士大夫阶层流行并传承下来。
清饮,即保留茶的本色本味,什么都不加,冲泡为主。清饮追求“本真”,推崇“清淡”,讲究“意境”,与汉族士大夫阶层的儒家气质颇为契合,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传统饮茶法会从唐时的煎茶,发展到宋时点茶,最后进化为清饮的原因吧。
藏族:暖身抗寒的酥油茶
处于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是酥油茶。所谓酥油,即牛奶或羊奶煮沸,搅拌后倒入竹筒,冷却后表面凝结的一层脂肪。
酥油茶,茶底为紧压茶,煮出茶汁后,滤出茶渣,将茶液、凝结出酥油的奶、盐、糖一起加入打茶筒搅拌至融为一体。
酥油茶喝起来咸里透香,涩中有甘,既可暖身,又因为酥油和奶的加入,增加了抗寒力,是高原人民独特的饮食法宝。
蒙古族:“一日三次”咸奶茶
蒙古族爱喝茶有数据为证,据统计,蒙古族人均茶叶年消费量高达8千克左右,早中晚,每天至少喝茶三次。
蒙古族喝的茶,以咸奶茶为主。咸奶茶茶底多为青砖茶,用铁锅煮沸,加入奶和盐巴,煮好的咸奶茶咸甜相宜、美味可口。蒙古族人喝咸奶茶时还会配些炒米、油炸果之类充饥食物。
土家族:小病小痛喝擂茶
擂茶又名三生汤,初创时主要原料有三种:生茶叶、生姜、生米,混合研捣成糊状,然后加水煮沸或用沸水冲熟而成,故得名。
发展到后来,擂茶的原料更丰富多彩,加入芝麻、花生等佐料,也有薄荷、艾叶等中草药。现代擂茶,还有加入肉羹、粉条、黄豆等,味道更好。
擂,即研磨也。要将原材料放入钵内,使劲捣成糊状,再加水煮沸。擂茶对于土家族人来说,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良药。一碗擂茶喝下去,小病小痛、疲倦烦恼都烟消云散。
回族:土陶煮罐罐茶
居于大西北的回族习惯喝罐罐茶。什么是罐罐茶?罐罐茶的罐子用的是当地土陶烧制,用来煮茶。茶叶不甚讲究,一般以中下等炒青绿茶为原料。
罐子加水,沸腾后加茶叶熬煮,边煮边拌,使茶、水相容,茶汁充分浸出。这样煮出来的罐罐茶
9. 中国茶叶消费比例最大的是
我国茶叶消费群体已经达到4.9亿,消费人群的中老龄化和产区化特征依然存在。近两年,行业将拓展重点聚焦到新中产和青年消费群体上,倾注了大量的宣传资源,也收获了一定成果。但相较于近几年爆发式增长的新式茶饮,原叶茶消费群体总数的攀升速度仍十分缓慢。
10. 中国每年茶叶消耗多少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茶叶大国。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2011年统计,中国的茶叶产量13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406.7万吨的33.7%,位居世界第一。但事实上,中国人却并不是喝茶最多的。
根据调查机构欧睿的统计数据,世界上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土耳其,每年人均消费量是3157克;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爱尔兰与英国;而中国则以人均茶叶消费量566克,全球排名第19位。
这似乎有别于人们日常的感知,但事实上不同的茶文化造就了各地区饮茶习惯的差异。
茶在土耳其也被视为“国饮”,但不同于中国是茶叶的母国,土耳其接受茶实际上比欧洲还要晚。如果说中国人是爱品茶,那么土耳其人则是嗜茶,他们喝茶不像中国人用开水冲泡,而是用茶壶煮。土耳其新闻通讯社的一项调查称,土耳其人的喝茶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每人年均喝茶1250杯,全土耳其每天消费高达2.45亿杯。
事实上,茶叶产量和本国消费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肯尼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产茶外销国家。2011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2.9万吨,肯尼亚茶叶出口44.10万吨居世界第一,但在人均茶叶消费量方面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