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茶叶用盖碗泡比较好一点
哥窑盖碗适合泡绿茶。
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其实主要是看自己喜欢喝什么茶,关于用什么材质的器皿泡什么茶,没那么多讲究。使用茶器主要是还是要欣赏茶器的色泽、手感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
【保养方法】
1、使用时轻拿轻放,在使用茶具泡茶的时候需要轻拿轻放,切勿不要突然把茶杯重重放桌子上一放,这样容易造成破裂。
2、用完要清洗干净,当品完茶水则需要马上把茶叶倒出来,用清水洗干净,如此才可以避免茶洉的产生。
3、用软布擦干净,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就要用干净、柔软的抹布轻轻把茶具里外都轻轻擦干净,然后把茶壶揭开,茶杯倒置放到干净的地方。
4、用牙膏清洗,时间长了,茶具多多少少都会堆积一些茶垢,很多人都会用钢丝球或者是粗的工具进行擦拭,这会对茶具的表面造成损伤。建议可以用牙膏涂在表面,然后待5分钟左右,再轻洗即可。
2. 盖碗主要冲泡什么茶叶
盖碗适合冲泡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和花茶。另外,除了绿茶是最适合使用玻璃杯冲泡外,其他的茶类基本上都是适合用盖碗冲泡的。
一、盖碗的构造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二、盖碗的使用
1.用盖碗品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揭开碗盖,先嗅其盖香,再闻茶香。
3.饮用时,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再饮用。
4.在闽南一些地区常以盖碗泡茶后再分茶,在北方地区通常用盖碗泡茶后就直接饮用。
3. 什么茶用盖碗泡最好
银盖碗适合泡乌龙茶、红茶、黄茶、白茶。
4. 什么茶要用盖碗泡
粗陶表面粗糙不致密,透气性良好,以柴烧工艺为佳,窑内氛围变化不同,也能出来独一无二的茶器作品。
正是由于这些特性,粗陶更适合冲泡黑茶或者红茶,我说的是滇红之类,而不是金骏眉一类。这类茶品饮的时候更重茶韵变化和口感,尤其是黑茶熟普,对于香气要求并不是特别高。
5. 什么茶叶用盖碗泡比较好一点儿
白瓷盖碗好一些。
因为:用白瓷盖碗茶香不损,茶汤不失味。
1:白瓷首先从安全角度排除掉釉上彩,如粉彩、扒花等。相对来说,釉下彩和釉中彩是比较安全的,但釉中彩如果技术不过关,窑温不够高,还会有釉上彩的问题。
2:用盖碗泡一盏茶,不管是察色、嗅香、品味、观形,都一一满足。另外盖碗清理比茶壶方便
6. 哪些茶可以用盖碗泡茶
个人使用盖碗冲泡的步骤
1,温碗:将沸水注入盖碗之中,再将盖碗的水倒入小茶杯内,目的是让盖碗和茶杯在使用时保持洁净和热度。
2,置茶:以120毫升的盖碗为例,绿茶与红茶3克,乌龙茶7克,普洱茶5-8克。
若打算只冲泡一次,建议放2克茶叶(仅供参考,无实际意义)。
也可依个人的喜好稍作调整。
3,注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泡。
茶叶老水温高(100℃),茶叶嫩水温低(80-90℃)。
注水的手法:高冲发香,低吊成汤。
注水时尽量不要注得太满,注七分满为宜,注水太满,碗沿受热面积大,倒茶时容易烫到手指。
4,浸泡:注水后盖上杯盖浸润片刻,在此之前也可以用杯盖翻动茶叶,使每片茶叶充分地舒展开来。
但在整个冲泡过程中应注意保温,茶叶晾后再泡会影响口感。
出汤的速度,从快到慢,逐泡加长。
乌龙茶类忌闷泡,注完水后停留5秒即可出汤,手法要平稳快,碗要端平,到了出汤的时间千万别犹豫,一定要快,尽快沥干。
沥干水后的盖碗归位,盖子可稍微打开,让茶叶通通气,这样茶汤会更好喝。
5,饮用:打开碗盖,嗅闻熏于盖底的香气,用碗盖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
将盖子斜盖腕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即可,按住盖纽,端起饮用。
在正式场合,要连托端起。
二,多人使用盖碗冲泡步骤
1,赏茶:取少量的茶叶,置于茶荷上,供客人观看茶的形态,察看茶的色泽,嗅闻茶的清香。
2,温碗:用开水冲洗盖碗,目的在于洁净茶具,提高盖碗的温度,以免泡茶时水温被盖碗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3,置茶:根据实际情况,放入适量的茶叶。
4,注水:注入所需温度的热水,以绕圈的方式将热水注入盖碗内,让每片茶叶都得以充分地滋润。
注水高度以盖子不浸到水为原则,不能过多,过多容易烫手。
5,浸泡:用杯盖翻动茶叶,使茶叶充分的伸展,注水后盖上杯盖浸润片刻,即可出汤。
6,倒茶: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时,将碗盖斜盖,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即可,快速倾倒碗身,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内。
7,分茶:持公道杯将茶分别倒入小茶杯内。
8,奉茶: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应放置在客人的右手前方,请客人自行端取杯子。
9,品茶: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10,完成泡茶和品茶后,就需要把茶具收好并且清洗干净。
7. 盖碗适合泡什么茶叶
盖碗与茶壶,两者都是非常好的泡茶茶具但是如果两者进行比拼的话,那么无疑是盖碗略胜一筹,因为盖碗他可以泡几乎所有的茶叶,但是茶壶不行,茶壶会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耐泡的大叶种的茶,乔木类的茶叶,包括一些红茶,白茶等,但是像绿茶嫩芽型的叶型的绿茶,用茶壶冲泡是不好的,包括白茶当啷的白毫银针,但是以上这几种茶叶使用盖碗都可以冲包。
8. 盖碗茶泡什么茶叶好
一、红茶
盖碗可用于冲泡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祁红等等红茶类,特别是使用白瓷盖碗冲泡红茶时,更便于观察茶汤色泽、以及控制茶汤浓度等,盖碗冲泡红茶时可使用画圈注水法,也就是沿着盖碗碗壁用画圆圈式的方法注水,冲泡茶叶用量控制在5~6克即可。另外,冲泡红茶时,不少茶叶认为温度不宜过高,差不多90°即可,但实际上高品质红茶,也照样可以使用沸水冲泡。
二、绿茶
实际上,绿茶更适合使用透明玻璃杯冲泡,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莫不如是;但使用盖碗泡绿茶,也未为不可,冲泡时可将开水对着茶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呈螺旋状冲泡,让茶叶充分翻滚,口感更加丰富。使用盖碗冲泡的绿茶,一般像成都盖碗茶那样单人手持盖碗直接品饮居多,也可通过公道杯分杯给多人品饮。
9. 什么茶叶适合用盖碗泡
冲泡绿茶。
比较讲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壶,只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
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细嫩绿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
特别是一些银针类,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
上好的君山银针,可三起三落,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古人使用的是盖碗。相比于玻璃杯,盖碗保温性好一些。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眉茶,我个人比较喜欢盖碗。
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
10. 盖碗茶用什么茶叶泡
盖碗,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相传,盖碗茶的发源地就在成都。唐代德宗建中年间,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因为茶杯没有衬底,饮用时很容易烫到手指,就想到了用木盘子来承托茶底的办法。
再后来盖碗茶从高雅的茶室,贵族们的厅堂里走向了平民百姓家,因其宜于保温,在各地都流行起来了。如今如果你去到成都,盖碗茶已经深深的根植于四川人民的生活之中了。遍及成都的大小茶馆里,人们喝着盖碗茶。
这里讲的盖碗茶,是有别于拿盖碗作为主泡器具的饮茶方式。蜀地的盖碗茶,其盖碗通常比作为主泡器具的盖碗要大,茶直接置于其中,并直接饮用,不出汤也不存在分茶这一步。而是一人一盖碗的饮法。
盖碗冲泡茶的方法
净具——置茶——沏茶——闻香——品茗,这几个步骤便是冲泡盖碗茶简单的几步。
净具:净具时需要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
置茶:在蜀地盖碗茶通常用来冲泡花茶,绿茶等,一般为3-5g的干茶量。
沏茶:用初沸之水冲茶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
闻香:待水充分的浸润茶叶,茶汤正好时,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进行闻香。
品茗:品饮盖碗茶时,许多人会在拿盖碗时出现错误,最常犯的错误是只拿碗与碗盖,而将碗托留在桌上。正确的做法时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盖,可轻刮浮沫,然后品饮。
品饮时拿起碗托,不易烫手,有很好的隔热作用。
品饮盖碗茶的礼仪
喝盖碗茶,在姿势,盖碗的拿放以及盖碗的摆放形态上都颇为讲究。错误的做法可能闹出大笑话。
姿势:左手拿起碗托,右手拇指中指提碗盖并将盖轻轻翻开一道缝儿,举到嘴边小啜,此处碗托与碗盖都不能单独留在桌上。寓意天地人不可分也。
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
摆放:茶盖在茶碗的侧面上下放置,表示需要加水。
茶盖正扣在茶碗上,茶船摆放在座椅上,则表示暂时离开一会儿。
茶盖朝上放进茶碗,则表示已经喝完茶准备走了,提醒店家把茶碗收走。
盖碗茶的冲泡与品饮,是中华文化的缩影,这其中又有许多值得茶友们探寻的路径,这简单的器具,也带给爱茶之人更多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从而能在一杯茶中品出无限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