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吗
茶叶含有单宁酸(鞣酸),没有柠檬酸。柑桔类和菠萝含柠檬酸较多。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通过饮茶能摄入的数量和对人体保健的作用见下表: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但能溶於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於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除这些之外茶叶中富含若干功能性成分
2. 茶叶中的有机物质
有机茶是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1.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2. 在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3.不使用其他方法改变生长的自然规律。
4.包装不产生二次污染。
5.运输不产生交叉污染。
6.经过国家机构认证颁发标志。
3. 茶叶是有机物吗
虫茶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茶,这是一种黑色的硬颗粒茶叶,又名“龙珠茶”,是广西桂林和湖南城步县的特产。
虫茶,呈黑褐色,颗粒状,像油菜籽般细小。品饮时,先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内倒上开水,然后投入十多粒虫茶。一般来说,500克虫茶能供五口之家饮用一年以上。当地老百姓把野藤、陈年的陈茶和花香树等枝叶置于裸露的竹篮或将茶叶一片片串起,化香夜蛾织网产卵,成蛆后,幼虫咀咬茶叶成渣(珠状),沾挂在网外做保护伪装,珠状的茶渣就是“虫屎茶”,民间称“龙珠茶”,对抑制胃泛酸特别有效。根据昆虫所取食的植物不同而异,虫茶主要品种有三叶虫茶、黑茶虫茶、白茶虫茶、化香虫茶。
提到“虫屎”,许多人会联欢想到臭和脏,其实不然,它带高雅的熟香,味浓略显甜,口味醇厚,汤色乌深,别有风味,连饮数杯,绝无腻感、反而感到情绪昂扬,思路广开。虫屎茶不但香味好,而且还是健胃的良药,对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尤有助益。虫屎茶不仅含有茶叶的成分,而且含有茶虫吃了茶叶后所排泄出来的有机物。虫屎茶的功效与药用价值较高,正宗的六堡野生茶虫屎,品饮之后再饮什么茶都显得淡水,再无味道。其实虫屎茶在农家一向是以当药为主,往往以陈年为佳。真正的农家六堡茶虫屎,应是甘甜极够,茶香明显(多为霜降大叶茶香),且爽口耐泡,少许(约1克)就可五六人品尝。
4.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吗为什么
鲜叶:形态
不同的茶树,最大的区别在于叶片。而叶片特性的不一样,品质也不一样。
1、观察树梢
我们得会分清芽头,嫩叶,成熟叶。
嫩叶跟成熟叶是怎么区分呢?观察叶片是不是长在已经木质化的枝条上(呈现出红褐或者褐色的),长在这种枝条上的鲜叶,就是成熟叶了。
2、观察嫩叶颜色
鲜叶都绿色的吗?
其实并不是,会有以下几种颜色:
鲜叶不同的颜色,品质也有不一样的表现。
除了观察颜色外,我们还要观察叶子的光泽程度。
3、观察成熟叶形状、厚薄与叶脉
不同品种的茶树,最大的差异来鲜叶的不同。虽然茶树鲜叶都是以椭圆形为主,但是亦有不一样的高矮肥瘦,有一些鲜叶厚一点,有一些鲜叶薄一点,有一些鲜叶的主脉副脉显现一点。这些都是区分品种的关键因素。
4、观察叶尖
除了形状是主要的特征外,叶尖也是个重要的特征。
不同的叶型与叶尖的鲜叶,品质也上也是有差异。
5、观察叶种
不同的叶种,跟成熟叶的大小、内在品质,有着重要的联系。
每一类叶种,都有其特质。
一般认为:叶子大的滋味比较浓强,叶子小的滋味比较鲜醇。
6、观察叶缘
叶缘除了观察起伏程度外,还要仔细观察叶缘的锯齿。
7、观察绒毛
除了鲜叶的形状外,像芽头与嫩叶背面的毫毛疏密程度,也会影响品质。
观察茶树鲜叶,总结下来:
先观察鲜叶的颜色与光泽,
再观察成熟叶的形状、厚薄,观察叶脉显露情况,量度尺寸,
接着观察叶尖的形状,叶缘的形状,再观察毫毛的疏密。
你们想知道这些特征,跟品质有什么样的关系吗?不同的鲜叶,其内含物质也不尽相同。
鲜叶: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茶叶中经过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700多种,可分为:水分、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三大部分。
茶叶中的有机物,除了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初级代谢产物外,还有多酚类、生物碱、茶氨酸等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虽然含量不高,但是对茶叶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含水量
在茶叶加工的过程中,控制水分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许多制茶技术措施是以含水量为依据。
杀青后叶片含水量在60%左右,加工完成后保存时要保证茶叶含水量在5~6%。
2、多酚类
简称茶多酚,是茶树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
鲜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含量和比例,以及在制茶过程中转化的程度、形式不同,对茶叶品质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形成茶汤苦涩味的主要原因。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茶多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黄烷醇类(儿茶素类,占比70-80%)
黄酮醇类
酚酸类
花青素类
儿茶素中的四种单体(EC/EGC/ECG/EGCG)
3、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的重要滋味物质,其含量高低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在红茶茶汤中增加咖啡碱后,可提高滋味的鲜爽度。
咖啡碱可以与多酚类化合物络合,特别是茶红素和茶黄素,当茶汤冷却后,这种络合物便悬浮在茶汤上,使茶汤浑浊,俗称“冷后浑”。这种现象在高级茶汤中尤为明显,是红茶品质良好的象征。
鲜叶:质量
鲜叶质量包括鲜叶嫩度、匀度和新鲜度三个方面,其中嫩度和匀度是鲜叶质量的主要指标,新鲜度主要是针对鲜叶采收、运输和管理过程的质量指标。
1、嫩度
指芽叶伸育的成熟度,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是评定茶叶等级的主要指标。一般而言,嫩芽叶多、伸育健壮、叶质柔软、叶色浅绿是鲜叶嫩度好的标志。
2、匀度
指同一批鲜叶质量的一致性。同一批鲜叶老嫩不一,则叶质柔软程度不同,内含成分也不同,会给制茶带来很大困难,如很容易造成杀青程度生熟不一、揉捻中嫩叶断碎或老叶不成条等问题。
3、新鲜度
保持原有理化性质的程度。鲜叶采摘后放置时间越长,内含物便不断分解和转化,与刚采摘下的鲜叶差距便越来越大,导致加工形成的品质有所变化。
新鲜的叶子挺拔、不皱缩
鲜叶:管理
鲜叶经采摘后,原则上要求立即进行加工,以保证其新鲜度,但是有些时候会由于某些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投产,需要进行短时贮存或运输。
在采摘、运输过程中,如不加强鲜叶管理,就会造成鲜叶受损,降低鲜叶新鲜度,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由于影响鲜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鲜叶水分、温度、氧气和机械损伤等,所以在管理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保持鲜叶质量。
5. 茶叶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
古树茶属于普洱茶。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普洱茶,在以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有古树群落,数量稀少。古茶树的严格分类古茶树严格意义上的古茶树为300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
古茶树的生长环境一般都很自然,没有工业污染,气候宜人;另外,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因此鲜有虫害,无须喷药杀虫;大树茶生长在高海拔山地,那里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强度大,芽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数量多,而夜晚气温低,一方面可以减少呼吸消耗,保存较多的有机物,另一方面,茶树体中的果胶物质充分发育,芽叶中果胶含量增加,因此,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品质优异。
6. 茶叶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大多数食品都是有机物:面、米、油、酱、醋、茶、肉。
。。。。无机物的较少:食盐、小苏打、苏打、碳酸、水。。。。7.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吗对吗
仙雾凤茗茶是一款川茶,产自四川宜宾的高山茶园,属于四川著名的大区域品牌十大名茶“天府龙芽”系列,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仙雾凤茗茶是地域性的好茶,独具特色。来自四川的筠连县大山之中,四川筠连是茶叶的“天然生长地”,这里也是川茶的基地。此处山高路远、人烟稀少,基本不受现代工业的污染,所以环境优质。茶叶长在这里,安全有保障。干茶茶条紧实粗壮,根根分明。干茶是独特的果木香味,香而不腻,百闻不厌。成汤后,汤水香甜味加倍,像是橘糖香味,闻着香气就十分想尝一口。茶汤入口,“川韵十足”。滋味甘鲜香醇,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