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溪铁观音泡茶图片
铁观音茶促销广告语
1、“茗”门贵族,百“礼”挑一。
2、“香”知天下,“喝”护万家。
3、安溪茶农,辛勤耕作,自产自销,薄利高质。
4、安溪铁观音,定制属于你的茶语时光。
5、安溪铁观音,喝走亚健康。
6、安溪铁观音,慢生活的滋味。
7、安溪铁观音,送礼最有情。
8、安溪铁观音,越喝越年轻。
9、安溪铁观音,韵天成,和天下。
10、安溪铁观音,中国工夫韵。
11、安溪铁观音:国茶天下品。
12、茶饮铁观音,越喝越精神。
13、常饮观音露,欢迎到圣品。
14、澄观铁观音,茶香天下绝。
15、芳香中国,韵动世界。
16、观音茶香百千里,自有名主寻味来。
17、观音神茶,修心养性。
18、观音世家,原产直销。
19、观音在口,味道我有。
20、喝观音,知观音,安溪与您一起品观音!
21、喝铁观音,养精气神。
22、喝一杯浓郁茶,观音保你平安。
23、静观天下事,独品铁观音。
24、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25、礼献世界,这一杯,最中国——安溪铁观音。
26、品安溪铁观音,交天下知心人。
27、品睿智园茶,做天下英雄。
28、品铁观音,享人生的味道。
29、品铁观音茶,享人生滋味。
30、品味茗主,乐享清福。
31、人逢知己千杯少,茶遇茗主不嫌多。
32、山格观音,香飘四海,口味香醇,邀君共饮。
33、山里人家种茶树,格外清新格外香。
34、世间茗茶,“观音”天下。
35、铁的承诺,心的呵护。
36、铁观音茶,天然绿色,纯正口味,欢迎品尝。
37、铁观音茶叶,养生第一品。
38、铁观音——健康生活的“饮”领者。
39、土生土长铁观音,原汁原味原生态。
40、味淡香浓,回味无穷。
41、一“贯”好茶,一“启”分享。
42、一杯铁观音,一份健康。
43、一路有你,处处逢春。
44、以薄利多销求发展,以品质优质求信誉。
45、以茶会友,让利百姓。
46、饮领时尚,喝护健康。
47、有品·有味·有健康——铁观音茶饮。
48、又送观音情,泡茶讲水平。
49、裕圆观音,税中奇葩。
50、原产原汁原味,绿色生态天然。
51、至尊品质,至醇品味。
52、中国好茶,世界品味。
53、中国香,中国韵——安溪铁观音。
54、中国真茶韵,安溪铁观音。
2. 正宗安溪铁观音茶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又名青茶),是乌龙茶的代表性品种,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
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纯种铁观音是制作高级茶的主要原料。
3. 安溪铁观音的泡茶工序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我是茶农。 【铁观音饮法八式】
一.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并提高茶具温度;
二.乌龙入宫(落茶):放茶量大约按茶/水1:20的比例;三.悬壶高冲(冲茶):当开水初沸,提起开水壶冲入茶具使茶叶业转动、 露香;
四.春风拂面(刮沫):用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泡沫,使茶具清新洁净; 五.关公巡城(倒茶):泡一二分钟后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各茶杯; 六.韩信点兵(点茶):倒到最浓部分,要一点一点滴到各杯,达到浓淡一 致; 七.赏色嗅香(嗅香):拿起瓯盖嗅一嗅天然的茶香; 八.品啜甘霖(品茶):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杯细饮
4. 安溪铁观音泡茶视频
越来越多茶友喜欢喝六堡茶,并将它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而一些初次接触六堡茶的茶友却反馈到:这个茶和自己平时喝过的铁观音、大红袍、肉桂等都不太一样,入口的时候并不惊艳,但是回味起来又很留恋。
其实有不少茶友都对六堡茶感兴趣,但是却找不到品鉴六堡茶的门道,只是感觉喝到的六堡茶好像有些特别。于是,我们将品六堡茶的几个要点整理如下,希望能给想要接触六堡茶的茶友指出一条了解六堡茶的近路。关于六堡茶的冲泡,请看六堡茶微刊的上一条“问答”,在此不再赘述。
※温馨提示:本文中仅以现代工艺六堡茶为例
1.干茶:先看形,再看色
六堡茶的干茶一般都没有完整的叶片,这是因为六堡茶在精制过程中需要经过切碎、拼配的步骤,拼配能够更好地调节六堡茶的滋味,同时,切成小段也能让六堡茶的内含物质更好的析出。那么,我们分别来看看散茶和紧压茶的干茶。
散茶:条索匀整且干净,没有谷物之类的非茶类物质。以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油润为上,以色泽灰暗、条索松扁、皱褶、轻飘为下。
▲2008年陈香六堡茶
紧压茶:六堡茶紧压茶的特点就是通过“蒸、压”,使茶叶形成“饼、砖、沱、箩”等形状,方便运输和存储。在看紧压茶的干茶时,除了按照散茶的标准看匀净度和条索之外,我们还可以观察:紧压茶表面是否平整、压制的松紧是否适度。
相关阅读:「视频」六堡茶是紧压茶好还是散茶好?
▲六堡茶紧压茶砖
2.香气:清晰温和,令人愉悦
通常在洗茶一道后,有经验的茶友都喜欢闻一下湿润的叶底。六堡茶叶底的香气不如绿茶那般清新鲜爽,但是也应该是让人愉悦的,清晰而温和,没有焦味、臭青味、霉味、杂味等。如果是新茶,可能还会出现轻微的堆味,但这属于正常现象。
3.汤色:红而不艳,通透明亮
六堡茶的汤色是独特的“中国红”,汤色透亮为上。但是造成六堡茶的汤色浑浊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六堡新茶因为处于转化初期,茶性尚未稳定,因此茶汤可能会出现浑浊的现象。
相关阅读:「讨论」你喝到六堡茶茶汤浑浊,可能与这些原因有关
▲红浓透亮
4.滋味:香型丰富,口感顺滑
(1)从茶汤的香气来说:
六堡茶的香型分类颇为丰富,有陈香、槟榔香、果香、松烟香、木香、铃兰香、菌花香、枣香、药香、参香等。我们取陈香、槟榔香、菌花香这三种常见的香型来讲。
陈香:又叫陈味,是在六堡茶后期转化的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发生氧化,产生多种芳香物质所带来的独特香气的统称,闻着自然柔和,有点类似我们走进老房子所闻到的干爽而沉稳的味道,让人愉悦;又像是一种时间沉淀的味道,让人感觉有年代感。陈香的出现,除了需要有足够的陈化时间之外,还需要到位的工艺,以及良好得当的存储环境。
相关阅读:干货:你喝到的是六堡茶的陈香还是霉味?答案在这里!(收藏)
▲2004年陈香六堡茶
槟榔香:是六堡茶的一大特色香型。在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是以其独特的槟榔香而被评为全国二十四名茶之一。榔香不只是嗅觉意义上的“香”,而是一种综合了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感受,也是一种使人愉悦的茶韵。品尝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类似淡雅果香、回味呈现甘味,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木、涩、麻、苦等滋味。
菌花香:有“金花”的六堡茶会有一种微甜的菌花香。在六堡茶的干茶表面,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金黄色或淡黄色的小颗粒,宛如“金花”。它是六堡茶中的有益菌孢子群落。“金花”是六堡茶良好品质的体现之一。
有金花的六堡茶,说明在茶叶的陈化过程当中,形成过有益的菌类,这些菌类所分泌的酶,促使了六堡茶往更好的方向转化,对改善茶叶滋味品质和养生功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阅读:「解答」茶友们关心的六堡茶“金花”问题
▲80年代金花六堡茶
(2)从茶汤的口感来说:
六堡茶的口感与轻发酵茶类有明显的区别。好的六堡茶,入口顺滑,有汤感,而且让人感觉到茶汤在舌面上“缓缓化开”。有的茶友会把这种感觉形容成“米汤”,其实这种口感能细分成:厚度、滑度、甜度、纯度四个“度”。
厚度:指的是滋味丰富,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体现在品茶时,口腔中会留存有略微粘稠的胶质感。
相关阅读:「讨论」茶汤中的“厚薄”与“浓淡”
滑度:指的是一种润、滑的口腔感受,并且与厚度有密切的关系。茶汤越醇厚,相应地品饮时的柔润感也会越明显。
甜度:六堡茶的“甜”不像糖那般浓烈,而通常是入口之后就缓缓化开的清甜。
纯度:纯度是黑茶发酵工艺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纯度好的六堡茶汤喝起来是非常干净舒服的,而混有杂味、异味的六堡茶就是纯度不好的表现。
除此之外,六堡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度”,就是“耐泡度”。用盖碗冲泡能达到10泡左右,甚至更多。这样,我们能够细细品味每一泡茶汤的些许变化,也不失为一大乐趣。
5.体感:全身舒泰,愉悦畅快
品饮六堡茶,最后还是要“从口感回归体感”。
不同于绿茶的鲜爽、红茶的甜香、乌龙茶的高香,六堡茶富有层次感,喝后会感觉全身舒泰,身心愉悦畅快。于是,越来越多的茶人喜欢喝能使人宁静、安神、温和的六堡茶。
比起那些入口便冲击力十足的茶,六堡茶应该算是“慢热型”的茶了。其貌不扬,其香不烈,其味不浓,但是能在每一泡的变化中让人靠近它、了解它。在这个推崇“快”的时代,六堡茶可能被认为是个异类,但它又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它教会我们静心下来体会,并且在享受平静的过程中,温养着我们的身体。
6.选茶之道,适口为珍
六堡茶有红、浓、陈、醇的特点;有醇和、内敛、余韵悠长的风格;也有越陈越佳、中庸平和之美。
对不同的茶类,应该有不同的品饮标准,每类茶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茶青等级,绿茶以等级高为优,但是六堡茶却不能以等级论优劣。
相关阅读:「干货」六堡茶:不同等级的品质特点,终于搞懂了!
▲不同级别六堡茶的茶底和茶汤
我们还是希望茶友们“适口为珍”。好茶没有标准,因此还是要寻找适合自己,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感的茶。
更多干货,请在《六堡茶微刊》“往期内容”查阅
5. 安溪铁观音冲泡茶具
茶具准备
准备一只白瓷盖碗(110毫升)、公道杯、茶杯、茶滤、茶巾,如有紫砂壶亦可用作泡茶。
冲泡乌龙茶宜使用白瓷盖碗茶具,容量不宜过大,一般110ml左右为佳,当然,有紫砂壶则更佳,不过一般常用白瓷盖碗,一则方便,二则出汤随时控制。
温杯
将水烧开之后,用沸腾之水,依次倒入茶具、盖碗、公道杯、茶杯中,充分烫洗,冲洗完之后,将水倒干倒尽,准备使用。
温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祛除异味,同时也能更好的激发茶香。
投茶
乌龙茶一般的投茶量比较大,对于110ml的盖碗来说,一般为8g为佳,大致的比例为1:15,如果拿捏不准,可以准备一个电子秤。
冲泡
冲泡乌龙茶,正确的注水方式少不了,环壁注水。
环壁注水是成就一杯乌龙茶的最佳方式,此方法可让每一根条索都有机会与水、温度来一次亲密的接触,从而参与滋味释放。
另外,冲泡乌龙茶的水温,不可太低,100℃是成全一杯好茶的不二法门。
出汤
注入开水之后,盖上盖子,让茶叶浸润10s左右,基本上就可以出汤了,即注水、盖上盖、等待5~10s的时间出汤。
从第4冲之后,可以适当增加坐杯时间,另外需要注意,出水时,茶汤一定要沥干,否则茶汤留在盖碗里,相当于让肉桂茶坐杯,水与茶叶接触的时间长了,容易造成汤水苦涩。
出汤之后,即可饮用。
6. 安溪铁观音茶汤图片
我们在冲泡铁观音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冲泡后的铁观音茶汤会出现浑浊?大多数会认为这种茶叶制作不卫生或者是次茶,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冲泡后的铁观音茶汤会出现浑浊?
三大基本原因:工艺不良,冲泡不当,存贮不当。
1.工艺不良
在制作铁观音过程中,如果工艺不得当,比如,杀青温度过高,揉捻过度,发酵问题,走水不透,火工不足,受潮返青,染色加料。
2.冲泡不当
用水不洁净,比如井水,受污染的自来水都会影响到茶汤。
7. 安溪铁观音什么茶
很多人只听过红茶,绿茶,花茶,却不知道 现在的茶叶几乎没有固定的标准,因为制茶技术成分复杂多样,真正正福建人喝铁观音是很讲究的,他们叫喝工夫茶,有专门的茶具,头汤不喝,也叫开香,用来冲烫茶杯,茶杯和酒杯差不多一样大,一口就能喝完的,主要喝的是第二至第五道茶 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 安溪铁观音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名茶,是经久不衰的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的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其口感入口滑爽兰花香,香气浓郁,回甘好。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 其实想知道 ,有人说,只要到福建省走一趟就全明白了!绿茶是凉性的,适于夏天饮用;红茶是热性的,适于冬季饮用,而铁观音是温性的,适于四季饮用
8. 安溪铁观音茶叶哪里的最正宗
铁观音我们一般都直接称之为安溪铁观音,这边的安溪指的是福建泉州的安溪地区,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 因此要说到哪里的铁观音最好,肯定是要属原产地的安溪地区出品的安溪铁观音了。这边出品的铁观音才是最纯正,最正宗的铁观音茶叶。
9. 安溪铁观音茶汤
不少人在冲泡铁观音的时候,为了减少等待的时间,采用用盖碗的盖子去挤压茶叶,来提高茶汤的浓度。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动作,除了会使茶汤变得浑浊之外,还会使茶汤变涩。
因为铁观音在制作的时候,是通过机械大力揉捻的,必然会挤压出一些茶汁,这些茶汁在茶叶烘干后附着于茶叶表面,少量慢慢溶解于水里可以增加汤水的醇厚度,提高茶汤的滋味浓度。
10. 安溪铁观音茶山图片
观音茶是铁观音茶的简称,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
(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近年来,与安溪茶山一山之隔、全国第二大铁观音生产基地的华安铁观音,也开始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