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蒙顶山茶叶厂家(蒙山顶山茶)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16 04:28   点击:2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蒙山顶山茶

蒙顶甘露属于炒青—曲炒青绿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山茶。”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四川蒙顶山上清峰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遗址。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二说是茶汤似甘露。

蒙顶甘露茶形状纤细,紧卷多毫,叶整芽全,身披银毫,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尺颊留香。

踏雪兰妃的外形如蒙顶甘露,秀直多毫,条形紧细,嫩绿色润;其香味更是堪称一绝,既带有蒙顶甘露的清香甜美,又带有沁人心脾的兰花香味,香气出于茶叶本身,闻之,使人心旷神怡,有舒身清心之感。沏入杯中更是有种“一片新茶破鼻香”的感觉,细品雪兰,滋味鲜醇爽口,浓而不苦,醇而不淡,悠悠的兰花香更是香能醉人,回味甘甜,历久不散。踏雪兰妃的精髓,就在于它的独特的香气。

2. 蒙山茶和蒙顶山茶

不是十大名茶,却是历史名茶。蒙顶茶,产于地横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两句飘扬蒙顶茶的诗句,寓意颇深,传说扬子江心水,味甘鲜美,用这种水泡蒙山中顶的仙茶,是人间最美的佳饮,常人不可得。因此,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蒙顶茶”爱慕之至,赞语不绝。茶圣陆羽在评价名茶时曾说:“蒙顶第一,顾诸第二”(顾诸茶产于浙江长兴,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古有“仙茶”之称的蒙顶茶其由来,有不少神话传说,传说古时有一位老和尚得重病,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把病治好。有一天,一位老翁跑来告诉和尚,说春分前后春雷初发时,采得蒙山中顶茶,和本地水煎服,能治宿疾。这位老和尚听了老翁的话,便在蒙山上清峰筑起石屋,请了一些人长住在这里,遵照老翁所传授的方法,采了蒙顶茶。煎服后,老和尚病果然好了,体格精健,相貌看上去好像三十多岁的人。于是,蒙顶茶可以返老还童的神话遂之传开。蒙山,古时属于祀祭的名山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时,曾在此致祭。佛教传人中国,蒙山逐渐成佛教胜地。山顶上的五大峰——上清、菱角、毗罗、灵泉、甘露、其命名都与佛教有关。蒙山的贡茶圆,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严密,各守其职。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有雷鸣、雾钟、雀舌、鹰嘴、芽白等品名,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的蒙顶茶的代表。如今,以生产甘露为多。蒙顶茶属绿茶类,在制做上不发酵,以下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种蒙顶茶的制法:蒙顶甘露——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新鲜芽叶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经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外形美观,条索紧卷我毫,浅绿油润,香气高爽,味醇甘鲜,汤黄微碧,清澈明亮。蒙顶石花一一嫩芽经杀青后,即在锅中整形,后经摊凉再入锅复炒,低温烘干。银芽扁直整齐,汤色黄碧,香气纯鲜,味甘隽永。蒙顶黄芽——制法与石花大同小异,唯杀青后要揉捻。色泽黄亮,芽呈金黄色,香纯清,味浓鲜,汤色清黄明亮。万青银叶和玉叶长青---是迟采的稍大芽叶制成,制法与甘露相同,唯茸毫减少,品质较甘露稍次?

3. 蒙顶山名茶

特别好

蒙顶山春上早茶叶绻曲的干茶,身披银毫,似初春回暖,还来不及化掉的细雪,有几分可爱;

还未冲泡,淡淡鲜味就已入鼻,藏花蕊初绽生机,不争不抢却满是春意。

花香的清新、豆香的高爽,在齿颊间萦绕开来;滑入喉咙后,反而回荡起山泉般的甘甜。

4. 蒙山顶山茶花怎么走

冬季茶叶栽培管理是茶园全年管理最基础、最重要、最彻底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来年茶叶增产增收。其管理技术如下:

1.幼龄茶园管理。冬季新发展茶园以1.8m大行距开厢,选择蒙山5号、川茶2号、川茶3号、中茶108等品种,浇透定根水,推荐使用黑色地膜覆盖栽植,除草保温保湿,且5月份前不施肥、不打除草剂;幼龄茶园可按1龄茶园35厘米、2龄茶园50厘米进行定型修剪,以培养树冠,亩施入有机复合肥20公斤,采用硫悬浮剂或石硫合剂进行长效防治。

2.投产茶园管理

(1)轻修剪。投产茶园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6厘米进行轻修剪。修剪时间10月中旬-11月中旬,过早会萌发秋芽而受冻,过迟剪口不易愈合而受冻。

(2)清洁茶园,防治湿害。茶园四周杂草枯枝是茶园害虫越冬的重要场所,结合茶园冬管,予以清除,集中销毁。梯形茶园要理好背沟,修好存沙凼;平地茶园要理好排水沟,防治茶园湿害。

(3)深耕施肥。深耕20—30厘米,宽度以茶行滴水线而定。以施农家肥为主,每亩可施入1000-2000公斤有机肥(秸秆)或4-5立方米腐熟沼液。商品复合肥40公斤或15公斤尿素配合以20公斤磷肥、5—8公斤硫酸钾施入茶园(能配施150-200公斤油枯对提高品质增强抗性有很大好处),施肥后及时回填。

(4)打好封园农药。冬季病虫害逐渐进入越冬状态,在进入冬季期间把病虫害充分杀灭是减少第二年病虫害虫口基数,减少采摘期病虫发生的关键。完成茶园修剪后,及时用SK99%机油乳剂150倍液、90矿物油150倍液、石硫合剂晶体或硫磺胶悬剂300倍液打一次封园农药,要求完全彻底打周到,特别是叶背和树冠中下部,这样可把越冬病虫害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来年茶树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苗圃管理。苗圃一般采用90%遮阳网全园覆盖, 采用人工捡除苗圃地落叶、茶花及杂草。同时,加强苗圃水分管理防治旱涝。

5. 蒙山顶山茶 扬子江中水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出自:元代李德载的一首小曲《蒙山顶上春光早》。

1、此联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载的一首小曲《蒙山顶上春光早》: 蒙山顶上春光早, 扬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学士更风骚, 应笑倒, 销金帐,饮羊羔。

2、明代陈绛《辨物小志》:“谚云,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由此可见,这联名句已从李德载的小曲中脱胎出来,形成了脍炙人口的谚语,又被人们用为茶联,得以广泛流传。据记载,郑板桥也曾为他人写过这对名联。由于茶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最易为人接受,“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内涵丰富,意境悠远,所以成为茶联中的“首品”。

3、茶的对联,茶店对联,茶庄对联,茶文化对联,茶楼对联,茶馆对联,等等,都是茶联。以茶为题材的对联,由来已久。清代的郑板桥题写的茶联据说有12副,史上无二。时至当代,茶联的集大成者在天的《百茶联》100副茶联影响广泛,网络、图书、报刊文章或转载、或推介、或收藏,或书法,或印制在茶叶包装上,有网友赞其为“千古绝唱”,极为推崇。在天原创《百茶联》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不愧为茶联的集大成者。

6. 蒙山云顶茶

第一部 七星鲁王宫

位置:山东临沂蒙山平邑县附近 墓主:周穆王、鲁殇王、铁面生

50年前,四个土夫子(吴邪的祖辈们)在长沙镖子铃发现了战国帛书,但是很不幸的是其中一位触碰了机关,变成了血尸。而这份战国帛书由吴邪的爷爷带出,但被裘德考骗去了。1974年,裘德考破译了帛书,由大金牙引吴邪入局,三叔带着吴邪前往山东的鲁王宫。

这个墓相当的诡异,因为它原是周穆王的古墓,却被鲁殇王所盗,同时将穿在穆王身上的能够让人长生的玉佣穿在了自己的身上,没想到却被自己的军师铁面生所害,最后躺在玉俑里的是铁面生,被闷油瓶掐死了。玉俑500年蜕皮一次,但是未到时间脱下,尸体将会起尸变成血史。所以,在众人入口的闷油瓶跪下的棺材里,是周穆王的血尸;路上遇到的最后被闷油瓶拧断脖子的则是鲁殇王的血史。

吴邪在这个墓中得到了紫玉匣子,打开后是蛇眉铜鱼(这个是汪藏海盗墓后放入的,用来记录自己的生平),而闷油瓶则拿走了可以开启青铜门的鬼玺。说到这个鬼玺,为什么会在这个墓中?是汪藏海放入的还是鲁殇王放入的?其实都不是,这个鬼玺是西王母送给周穆王的(他们俩是情人,后面西王母宫会详细讲述),而鲁殇王在盗墓时发现了鬼玺,并用其调动阴兵,而非他所说的梦中大蛇赠予。

第二部 西沙海底墓

位置:西沙 墓主:汪藏海(根据殷商时期的巨大遗址改建的)

西沙海底墓书中一共描述过三次。

第一次:三叔和解连环一起进去的。在考古队熟睡的那个夜晚,三叔和解连环一起提前按照裘德考给到的地图偷偷进入。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黑暗中击中三叔的那个人?那个人是“组织”派来将考古队中的三叔替换掉(具体原因后文详细解释),却被三叔所伤。这时三叔和解连环互换了身份,三叔躲在墓中没有出去,而解连环假扮三叔带领文锦等人进入墓中,这就是第二次的进入了。

第二次:考古队的进入。解连环在耳室中装睡,文锦带领队伍进入,由三叔吸引众人,并迷晕众人。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一方面是因为“组织”在考古队内部安插了人监视三叔及解连环,另一方面是三叔和解连环想知道疗养院的具体位置,将众人迷晕后交给组织,并跟踪到疗养院的位置,并进行后续操作。

第三次:吴邪、胖子、闷油瓶、阿宁。第一次进入时,三叔和解连环拥有裘德考的地图所以进入的是真正的墓室,极其让人震撼。而第二次和第二次进入的都是上层的建筑,墓室内的蛇眉铜鱼已经由三叔拿走。蛇眉铜鱼是汪藏海用来记录自己生平的,一个在鲁王宫,一个在海底的墓,另外一个由陈皮阿四由镜儿宫盗出但被割瞎了双眼。而这一切巨大的秘密都指向一个地方——云顶天宫!

第三部 秦岭神树

位置:秦岭 巨大的古代祭祀青铜树

作者自己也说了,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用来凑字数的,发挥了无限的想象力,提升了男主的技能,这部分与正文的关系不是很大,所以简要带过。已经物质化的老痒找到吴邪,企图找回那股神秘的力量,来到了青铜树,这是古时一个巨大的祭祀台。其他几部内容中也不断会出现青铜的陪葬品。

第四部 永远的云顶天宫

位置:长白山 墓主:第十四代万奴王,青铜门的巨大秘密

这里就是故事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地方。

古代的万奴王并不是真的人,是人兽共生体,上本身是人,下半身是蚰蜒,因为这样才可以实现长寿。一代万奴王死去之后,蚰蜒就会把他的身体吃掉,然后转入下一代万奴王的体内,这就是为什么下一代万奴王是从青铜内下爬出的。前13代万奴王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是到了第14代万奴王时,蚰蜒老去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了,这代万奴王也要因此死去,所以他把汪藏海抓来修建自己的皇陵。

汪藏海在修建皇陵的时候给自己留下了逃生通道,并且发现了东夏国历代万奴王和青铜门的巨大秘密,并将秘密带入到了自己的海底墓里。从万奴王的12手尸和海底墓铁棺中封住的12手尸就可以看出。

第五部 蛇沼鬼城+谜海归巢

位置:格尔木 墓主:西王母之宫

这里是长生秘诀的起源。

西王母一直在研究长生的秘诀,做了大量的试验品,尸鳖丹、陨玉都是证据。然而也因此衍生了许多试验的失败品。她与周穆王一见钟情,但奈何无法厮守,她送给周穆王用陨玉做成的玉俑以及尸鳖丹,相约几百年之后相见。但是周穆王并没有能实现他的诺言,鲁殇王进入西周墓时应该是发现了周穆王仍然有着呼吸,于是打上了如意算盘,但是他和铁面生都没有料想到的是这种玉俑和尸鳖丹并不能让人真正的长生,仅能保存身体的延续。真正的长生术是没有的,而却是几千年来所有人一直在苦苦追寻的。

第六部 阴山古楼

位置:广西巴乃 墓主:张家古楼

这部小说带出整个故事背后的力量,由小哥的失忆,铁三角来到广西帮小哥找回记忆。阿贵、盘马、鬼影,密洛陀,失火的屋子,一切都仿佛在谜团中。考古队来到湖底的寨子,却被盘马所杀,被人所调换,离奇的事情仿佛无法解释。

这件事情通过后来霍老太太的叙述可以发现,闷油瓶所属的张家与张大佛爷的确是同一家,张家人一直生活的相当隐秘且长寿,而张大佛爷这一支在战争年代参了军,立了功,从而进入政界。在一次与重要领导人的酒后谈话中,张大佛爷不小心将家族长寿的秘密说了出去,引起了领导人的重视,从而组建了“组织”,开始了“张起灵”计划,在全国寻找张起灵。

1970年,“组织”联合九门探秘了“广西的张家古楼”,结果伤亡惨重——组织再次发起,由老九门第二代再次探秘——却不幸被盘马所杀,被解九爷暗中替换(解九爷企图换掉九门在组织内的人员,让后代脱离组织)——替换后的考古队下到张家古楼并没有按照要求送葬,反而是用铁水封棺,将这个极其重要的尸体带了出来——刚好三叔在以盖房子为名义在探寻南宋皇陵,吴老狗帮助解九爷将尸体藏于此以抗衡组织的力量。

第七部 邛笼石影

霍老太等人之所以在准备如此不充分的情况下,且由一个极其年轻的领头人集合了老九门去探密四川悬崖边的巨大机关,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组织是效力于领导人的,由于领导人的身体病危,整个组织不得不加快步伐,去悬崖边的山洞中取出战国帛书,找到古墓的位置,寻找长生秘诀的来源。

然而,没想到的是那里异常危险,老九门伤亡惨重,老九门为保全自己的子孙后代,想脱离组织。因此开展了很多年来的抗衡,这就是为什么吴邪总是感觉到很多力量在暗中抗衡,导致三叔他们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到了后来,随着组织力量的不断减弱,以及老九门的不断抗衡,以周全的计划才得以脱离组织的控制。

第八部 大结局篇

所以在西沙考古时,除了真的文锦和霍玲之外,考古队的其他人都很有可能有问题。解连环深知父亲的计划,所以在西沙探秘时,企图换掉吴三省这个最不受控制的人,所以带上一个企图换掉三叔的人,这个人就是在黑暗中击打三叔的人。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三叔竟不小心将此人杀了,同时解连环不得不告知了三叔整个计划。于是,三叔和解连环合谋以毁掉整个组织的核心层,解连环带上三叔的面具回到海面,带领考古队进入,并装睡,而三叔设计迷晕众人交由组织,并借此得知组织将其安置的疗养院的位置,组织在疗养院用以实验及观察长生秘密,三叔等人将其救出并替换掉。

而此时考古队又被派去长白山探秘,但这支考古队已焕然一新,并不是之前的考古队了,大部分的人命丧长白山。文锦等人因此躲过一截,三叔等人将其再次安置在已经废弃了的疗养院,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此时霍灵及其他几人身上已有异常,文锦等人不得不探秘格尔木等地寻找解决办法。同时,建立起录像带机制,以警示第三代人。

此时的三叔并不是一个人,时而是解连环,时而是三叔,所以在吴邪的印象中三叔才极其的古怪。三叔在屋子下的南宋皇陵中取出黑金古刀,以试探张起灵,并借由战国帛书的发现,同吴邪、小哥一起去往了七星鲁王宫。在此,整个故事由此串上了

7. 蒙顶山茶花茶

蒙顶山茶的种类较多,比如雀舌这个门类里面的价格可以从几十到达几百。

向毛峰和甘露的价格就会稍便宜一点

8. 蒙顶山品茶

1、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

2、茗外风清赏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3、春满壶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来。

4、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5、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6、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7、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8、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9、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10、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11、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12、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13、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14、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15、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

16、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17、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

18、近水楼台先得月,芳香茶叶最清心。

19、香飘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9. 蒙顶山高山茶

踏雪兰菲是上好黄茶,产地在四川省蒙顶山,产自蒙顶山10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采用明前优质的高山茶树种鲜叶,茶园云蒸霞蔚,日照充足,土壤透水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矿物质丰富,是茶树生长之天然良境;选用蒙顶山独芽优质蒙顶甘露为原料,每市斤精选50000颗芽头,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