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茶叶进口国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产茶国,茶叶产量255万吨,同比上升6%,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4.8%。印度位居第二,茶叶产量127.8万吨,同比上升0.9%;肯尼亚44万吨,同比下降7%。产量位居前十的其他国家分别为:斯里兰卡30.7万吨、越南17.2万吨、印尼12.5万吨、土耳其10.2万吨、阿根廷8.2万吨、孟加拉国7.9万吨、日本7.7万吨。
亚洲是世界茶叶主产区,2017年茶叶产量493万吨,占比86.7%。非洲茶叶产量64.5万吨,占比11.4%。
2017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7.8万吨,比2016年下降1.1%。肯尼亚是世界最大茶叶出口国,2017年出口量41.6万吨,同比下降13.4%。中国出口35.5万吨,同比上升8.1%,稳居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斯里兰卡出口27.8万吨,位居第三。
其他重要出口国分别是:印度24.1万吨、越南13.4万吨、阿根廷7.7万吨、印度尼西亚5.5万吨、乌干达4.5万吨、马拉维2.9万吨、坦桑尼亚2.8万吨。
2017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9.3万吨,同比下降2.2%。其中巴基斯坦是最大茶叶进口国,2017年进口17.5万吨,同比上升0.7%;俄罗斯位居第二,进口16.0万吨,同比持平;美国位居第三,进口12.6万吨,同比下降3.8%。其他主要进口市场分别为:英国10.9万吨、其他独联体国家8.8万吨、埃及7.8万吨、摩洛哥7.3万吨、伊朗6.3万吨、迪拜5.8万吨、伊拉克4.1万吨。
巴基斯坦主要茶叶供应国是肯尼亚,占比73.7%,从印度和卢旺达进口量超过万吨。美国主要茶叶供应国是阿根廷,占比40.1%,从印度进口量超过万吨,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绿茶供应国。英国主要供应国是肯尼亚,占比54.7%,从印度进口量超过万吨。
2017年,肯尼亚茶叶出口41.6万吨,比2016年减少6.5万吨,同比下降13.4%。巴基斯坦是肯尼亚最大茶叶出口市场,2017年进口15.3万吨,占肯尼亚出口总量37%。其他主要出口市场分别为:埃及7.0万吨、英国3.8万吨、阿联酋2.8万吨、苏丹2.1万吨、俄罗斯1.7万吨、也门1.4万吨。
2017年,斯里兰卡出口茶叶27.8万吨,位居全球第三。斯里兰卡主要出口亚洲和俄罗斯,其中土耳其3.8万吨、伊拉克3.5万吨、俄罗斯3.3万吨、伊朗2.7万吨、阿联酋1.5万吨、利比亚1.0万吨。
2. 世界十大茶叶出口国
古人传说始于黄帝时代。《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这是一则关于茶的传说,可信性有多大,尚不可知。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茶最早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药用功能是解毒。因此,当时茶并未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饮料系统。 根据文献记载。茶的种植和使用,始于秦汉时期.《汉书·地理志》有“茶陵”。
茶陵,在今湖南省,汉代属长沙郡,以位于茶山之阴而得名。西汉王褒《童约赋》有“烹茶尽具”和“武都买茶”的记载,武都,在四川绵竹县北,是当时的茶叶产区。当时的饮茶方式十分粗放,一般是将茶叶采摘回来,稍事加工后煮汁自饮,或用来招待客人。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位名叫陆羽(鸿渐)的茶圣。他总结了历代制茶和饮茶的经验,写了《茶经》(三卷)一书,并创造了全新的制茶方法。陆羽的《茶经》对茶的起源、种类、特征、制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等作了全面论述。
特别对饼茶的制作技术和加工,总结提出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 关于茶的煎用,陆羽认为要得茶中“三味”,达到“极精”地步,先得克服“九难”,即采造、鉴别、器具、用火、用水、烤制、碾末、煎煮、饮用九项选择。
且规定了具体要求。当时陆羽还曾被招进宫,为皇帝煎茶,得到赞赏,于是茶道大兴。到了宋代,中国的饮茶习俗达到了穷极精巧的地步。 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有关于茶饮的专著。如宋徽宗(赵佶顺《大观茶经》、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赵汝丽的《北苑别录》、宋子安的《试茶录》等。
这时民间还出现了茶户、茶市、茶坊等交易、制作场所.当时茶的品种之多,不胜枚举。宋代饮茶习俗中,最有特色的是斗茶。 斗茶,不仅是饮茶方式,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蔡襄的《茶录》一书,就是专门讲斗茶艺术的著作。
其中提到斗茶时茶的加工、斗茶工具、斗茶方法等.北宋中期,斗茶习俗风靡全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这样,就把饮茶的美学价值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明清时期,茶叶的加工制作和饮用习俗有了很大改进。
此时,炒青制茶法得到普遍推广,于是“冲饮法”代替了以往的“煎饮法”,这就是 今天所使用的饮茶方法。 茶饮进人饮食文化体系,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但各民族、各地区的饮茶习俗,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从美学角度讲。
色、香、味是茶饮习俗中共同追求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除茶叶本身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饮茶所用的水质要好。 其中,水质以山泉水为上品,用它冲出的茶,汤色明亮,香味具佳;茶具,以江苏宜兴紫砂陶为上品。
茶具要清淡高雅,古香古色,最好与居住条件。主人的身分地位文化修养相协调;沏兹方法(包括水温和不可彻得太满),俗谚”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是说敬酒和敬茶的方式有所区别。敬酒时要斟满酒杯,表示相互间的盛情;敬茶时,则不可太满,要让客人慢慢品尝,急缓之间,包含了酒俗与茶俗中的刚、柔之美. 茶俗始自民间,形式多种多样.汉族茶俗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广东潮州的“工夫茶”和苏州的“七家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盛产茶叶,相应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习俗。
就是在不产茶叶的民族中,也随着茶叶贸易和生活的需要。嗜茶成俗,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饮茶之道——茶道。
3. 世界十大茶叶进口国
2020年全球主要茶叶生产国调查数据
2020全球茶叶总产量为597.2万吨,其中中国、肯尼亚、斯里兰卡产量实现6.9%、24.0%、3.7%的增长,而印度、土耳其茶叶总产量同比减少9.7%、6.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将短中期重新分配全球茶叶产量布局,利于国内疫情防控态势较好的国家占领更多的茶叶市场份额。
2019年全球主要茶叶进口国调查数据
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埃及、英国等地是茶叶进口量较大的国家。2019年全球茶叶总进口量达180.4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巴基斯坦、埃及的茶叶进口量分别同比上涨7.3%、16.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到地理环境限制,巴基斯坦与埃及的茶叶无法自给自足,并且在喝红茶的生活习惯影响下,巴基斯坦和埃及将持续增加对红茶的进口,这是红茶出口国可以持续开拓的对象。
2020年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调查数据
2020年全球前五大茶叶出口国共出口茶叶147万吨,其中肯尼亚茶叶出口量为52万吨,同比增长4.6%,位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肯尼亚,其余四个国家茶叶出口量同比均有下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多个主要茶叶出口国家在疫情的影响下,茶叶的生产与出口计划均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未来随疫情的散去,茶叶的生产与出口将会慢慢复苏。
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1全球茶叶产业运行大数据与中国茶业创新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4. 国外进口茶叶
世界最大茶叶进口国──英国
世界最大茶叶出口国──斯里兰卡
英国人以爱饮茶闻名于世,英国人饮茶的历史悠久大约有三百多年左右.目前是茶叶生产国以外最大的茶叶消费国。
茶叶生产和出口是斯里兰卡经济的主要来源,在一百多年以前,斯里兰卡就开始将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地,它不仅是茶叶的最大生产国,也是它的主要出口国。
5. 当今世界最大茶叶进口国是
当然可以。中国是越南茶叶第二大进口国。
越南是全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越南茶叶年产量约18.6万吨左右,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约14.4万吨出口
中国是全世界茶叶最大种植国和生产国
四千多万亩茶地,近300万吨茶叶产量。2019年中国国内茶叶销售量就达到了206万吨
原因之一是越南出口茶叶平均一斤不到人民币6元,这样的价格在中国只能买鲜叶了,中国的茶文化很多只能中国人接受,很多茶被包装宣传成了奢侈品,没有能够得到国外市场认可,比如昂贵的古树茶、动则几千几万一斤甚至几十万一斤的土豪茶等等,中国乡村喝的茶叶普遍都是几十块钱一斤。
6. 最大茶叶进口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加工红茶的国家。
红茶汤色
红茶的生产,大体肇始于17世纪—18世纪之间福建崇安(今武夷山)的小种红茶。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师们发现当日晒替代杀青时,揉捻后的茶叶颜色发生红变。虽然红茶制法成型的具体年月已难确切考证,但这恰恰也说明了一个新兴制茶工艺的诞生,是前辈茶师们在长期实践中,从无意发现到有意探索,最终才得以定型。1732年(清雍正年间),崇安知县刘靖在《片刻余闲集》中写道:“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种红茶创制以后,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并逐渐传播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武夷山桐木关茶园
红茶被创制之后,随着红茶市场的发展,其产地范围不断扩大,制法亦不断演化。中国红茶先有小种红茶,后有工夫红茶。红茶制法传到国外后,又产生了红碎茶制法。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指出,红茶向国内的传播路线为:福建崇安、政和、坦洋、白琳——江西铅山(河口)——修水——浮梁——安徽东至——祁门。我们不难设想这样的大体场景:小种红茶制法在福建武夷山被发明后,其制法逐渐在武夷山东南方向的茶区传播,并逐渐演变出工夫红茶制法。于是,主产于政和的政和工夫、主产区福安的坦洋工夫和主产于福鼎的白琳工夫先后被创制,深得国外茶叶市场的欢迎。这可被称为东南向传播路径。
基本同一时期,红茶的制法也翻过武夷山,被传播到了江西铅山,铅山的河口自古是茶叶重镇。武夷山一山分跨两省,一侧是福建,另一侧则是江西,武夷山也有福建武夷山和江西武夷山之分,桐木关的关口就是属于江西地带。
武夷山桐木关
也即,在古代,武夷山的茶经桐木关到江西铅山河口再运销各地,实则是一条通途。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红茶制法的北向传播路径:经铅山,传至修水创制宁红;传至浮梁、至德(现东至)和祁门,创制祁红并红极一时,并进而带动了全国其他地区红茶加工的发展。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茶叶贸易的巨额利润,英、荷等茶叶主要进口国不满中国的垄断地位,引进中国茶籽、茶苗以及种茶和制茶技术,在其南亚殖民地大规模开辟茶叶种植园,生产和出口适销西方的红茶,开始逐步取代中国茶叶在海外的市场。
1867年,斯里兰卡(锡兰)开始产茶。
1924, 东非开始种植茶叶。
1930年,英国人在阿萨姆发明CTC红碎茶揉切机。从此后,红碎茶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力军。
7. 世界最大茶叶进口国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进口国,年进口茶叶约18万吨。茶叶是俄罗斯各家各户中必备的日用品,几乎每家都备有茶饮。
俄年人均饮茶超过1.3公斤,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全世界都居于前列。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进口茶叶的90%是红茶。而俄罗斯人对绿茶和特种精品茶的兴趣也正在增长,散装茶占总进口量的77%,袋装茶占销售量24%。
俄进口茶叶的主要供应国为斯里兰卡,进口量占俄年茶叶进口总量的近42%。我国茶叶占俄市场份额的8%。俄罗斯茶叶市场尚未饱和,正以每年5千吨以上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