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湖南黑茶是茶砖还是茶叶(湖南茶砖是什么茶)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0 23:21   点击:21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湖南茶砖是什么茶

  砖茶[brick tea] 中国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蒸压茶 俗称砖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相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用各种毛茶经过筛、扇、切、磨等过程,成为半成品;再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或其他类型的茶块。砖茶是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发酵和发花工艺产生冠突曲霉,其汤如琥珀,滋味醇厚,香气纯正,独具菌花香,长期饮用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而,在中国西北地区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数百年来,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  我国有六大基本茶类,花茶、速溶茶、袋泡茶、紧压茶等则是在六大茶类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而来的,而砖茶是紧压茶中的一种。  砖茶主要是用黑茶作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蒸压而成的,如云南产的紧茶、小方砖茶;四川产的康砖茶;湖北产的青砖茶(又名洞茶),湖南产的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等等。也有用红茶为原料做成的红砖茶,俗称米砖茶。  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在砖茶的压制技术中,汽蒸沤堆是芙砖压制中特有工序,同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让黄霉菌在其上面生长,俗称“发金花”。茯砖茶以有较多的金黄色的霉花为上品,霉花越多质量越好。  花砖、茯砖、黑砖、青砖等砖茶,外表形状平整,四角边缘分明,厚薄大小均匀,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淳厚。康砖茶的外形为圆角长方体状,色泽棕褐,汤色红浓,香气清纯,滋味淳厚。紧茶外观乌润,汤色橙红,香气清正,滋味淳厚。小方砖茶外表灰黄,汤色黄明,香气平和,滋味浓厚微涩。红砖茶四角平整,砖面色泽油润乌黑,汤色深红,香气高淳,味道浓。  砖茶内地不多见,主要是供给边疆兄弟民族饮用。《唐史》就有“嗜食乳酪,不得茶以病”的记载,表明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也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由于他们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砖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须拼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砖茶起源于唐代太和年间,风靡于清末,是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北少数民族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也为日本、俄罗斯、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所喜爱。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砖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数百年来,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因此,历年来我国生产的砖茶以边销为主。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黑砖茶,又被称做“八子”,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压制而成的。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3.5厘米。砖面平整端正,四角分明,厚薄一致,花纹图案清晰,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略带松烟的香味,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中微带些涩味。每片砖净2公斤。  花砖茶,产于湖南省,由历史上的“千两茶”——花卷查改胡子而成。茯砖茶外形为长方形,规格为35*18.5*5厘米。砖面平整,棱角分明,花纹图案清晰,色泽乌黑法润;内质香气纯正,稍带松木烟香,汤色红换,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微涩。制造工艺与黑砖基本相同。  茯砖茶,也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长方砖形茶,由于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工序——发花,使得茯砖茶的品质茂盛的金黄色的菌落,俗称“发金花”,金花生长的越多,代表茯砖茶的品质越好。特制茯砖茶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且有黄花清香,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滋味醇厚平和。普通茯砖茶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滋味醇和尚浓。  米砖茶,使以红茶的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一种红砖茶,因其所用原料皆为茶末,所以被称为“米砖茶”。米砖茶成品外形十分美观,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砖面色泽乌亮,冲泡厚汤色红浓,香气纯和,滋味十分醇厚。  青砖茶,又称“川字茶”,是以湖北老青茶为原料压制而成。成茶的外形端正光滑,厚薄均匀,砖面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明亮,具有青砖茶特殊的香味,品饮时无青涩感觉,叶底粗老呈暗褐色。  卡规砖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宜宾、江津、万县等地,她以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味原料经压制而成。砖面色泽为棕褐色,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叶底较为粗老,呈深褐色且较为发暗,滋味醇和尚浓。  产量较大的有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及湘尖、湖北的老青砖。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云南的紧茶,广西的六堡茶。  砖茶一般不是用茶的嫩芽叶加工制成的,而是用老树叶加工成的。砖茶的氟含量比其他茶类高。雅安砖茶含氟量每千克为543-586毫克,益阳产的砖茶为每千克365—400毫克,是绿茶、花茶的几十倍、几百倍。  长期大量饮浓茶,会引起蓄积性氟中毒。少数民族地区饮用水氟含量低于1毫克/升,但牧民饮用的“砖茶”氟含量高达1000毫克/千克左右。成年牧民平均每天饮5升水,其中大部分是奶茶和浓茶,儿童的饮茶量也很大。对2290名8-12岁蒙古族儿童的调查发现,90.14%的儿童患有氟斑牙,10%的儿童患有重度氟斑牙。  饮砖茶的蒙古族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汉族人群高17%。可见,牧民长期大量饮浓茶和奶茶是引起氟斑牙、骨质疏松、患腰腿痛等的主要原因。  1995年,专家们对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道孚县藏族、汉族的氟中毒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证实,当地的水源含氟量低。但藏族牧民和僧侣长期大量饮用砖茶,成人每天摄氟量达12.46毫克,青少年为6.56毫克。  藏族牧民摄人过多的氟,会导致慢性中毒。藏民们认为,砖茶喝得过量、过浓感到头昏、手足发麻、抽搐、四肢关节痛等。当地嗜茶藏民和青少年中,氟骨症、氟斑牙的发病率高达73.5%、51.2%。当地没有饮砖茶习惯的汉族成人和青少年没有一例患氟骨症或患氟斑牙。  经专家们计算,藏胞每人一年平均饮用10.77千克砖茶,每天饮用29.3克。按照砖茶氟含量为426毫克/千克计算,藏民每天饮用砖茶可以吸收12.5毫克的氟,是安全剂量的3倍多。  专家点评:  一、 首先从外型看来条索细长,条形较完整,应是4—5级毛茶底料,干茶色泽棕褐色,散发少许油光,闻起来干茶有樟香,所以气味稍带生刺味,茶砖边缘有风化迹象,量为250克。  二、 鉴别普洱茶品质最重要的依据是开汤试泡,主要是观汤色品滋味,看叶底。从茶砖上取下约10克样冲泡。  1、 汤色显粟色,较清澈,茶汤透气,有极少微小悬浮物  2、 茶汤口感有明显樟香味,略带涩感,茶汤爽滑,回甘明显,生津强,水性稍薄  3、 叶底色泽暗褐,较匀亮,花束较少,叶质较柔软,捏起来有弹性。  云南思茅地区产的青砖,生饼干仓,陈期约为30年左右,但该茶储藏条件不是太理想,造成有杂味,非常可惜,故只能称为中品。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优品每块(250克)价约为1万元人民币。但这块砖因有缺陷之处,故价格约为7000元/块左右。不过随着收藏年数的增加,这块茶砖的价值也会有很大的增值空间。

2. 湖南茶砖图片

湖南省安化,砖乌茶是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拼堆、汽蒸、压制定型、干燥、成品包装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

黑砖砖身之紧致、工整,汤色黄亮,口感醇正,经岁月自然陈化后,口感醇厚甘甜,是鉴藏的理想茶品。

压制黑砖茶的原料为当地黑毛茶,按等级拼配,经过筛分、破碎、拼堆等工序制成形态均匀的黑砖茶。黑砖茶砖面上有“黑砖茶”三字,下方有“湖南安化”四字,中部为五角星。

3. 湖南砖茶产自哪里

产地一:广西

六堡茶原产于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其产区溪流纵横,山清水秀,长年云雾缭绕,水分充足,是茶树的绝佳生长地。如今六堡茶的产区已经扩大,除苍梧县之外,还有贺县、横县、恭城、钟山、富川、三江、河池、柳城等20多个县生产六堡茶,而梧州地区依然是主产区。

产地二:湖南

湖南产有黑砖茶、花砖茶、三尖茶、花卷茶、茯砖茶等多个黑茶品种,是黑茶产量、品种最大的一个产地。其产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以酸性和弱性为主,内含物质丰富。当地拥有占全球总量85%的冰碛岩地貌,形成安化茶叶优越的生长环境。过去黑茶主要集中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生产,现在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

产地三:湖北

湖北主产青砖茶,产区主要有咸宁地区的蒲折、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咸宁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多为地带性黄棕壤,以微酸土壤为主,适宜于多种作物的成长,茶叶种植区域土壤未受污染,酸碱度合适,水分充足,是高品质茶叶的理想种植区。

产地四:陕西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主产茯砖茶。泾阳位于冶峪河和泾河两河下游之间,北有嵯峨、北仲两座山系,南有终南山,地势低洼,形成了既具有关中气候特点又具有湿地气候特征的独特自然环境。

这一独特环境恰好适宜茯砖茶中的“金花菌”生长、发育、繁殖。其得天独厚的环境、酸碱适宜的水质以及精湛的工艺,形成了陕西泾阳茯砖茶的独有品质。

产地四:陕西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主产茯砖茶。泾阳位于冶峪河和泾河两河下游之间,北有嵯峨、北仲两座山系,南有终南山,地势低洼,形成了既具有关中气候特点又具有湿地气候特征的独特自然环境。

这一独特环境恰好适宜茯砖茶中的“金花菌”生长、发育、繁殖。其得天独厚的环境、酸碱适宜的水质以及精湛的工艺,形成了陕西泾阳茯砖茶的独有品质。

4. 湖南青砖茶属于什么茶

茯茶的制作原料

黑毛茶是以1芽1叶至1芽4叶或相当嫩度的对夹叶为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初干,至七星灶足干。所有的茯茶,都是以黑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黑毛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成品茯茶的好坏。1芽1叶主制高档白毛尖茶,渠江薄片,极品茯茶等。1芽2叶的黑毛茶主制高档茯砖茶,天尖,黑茶饼等。1芽3叶的黑毛茶主制千两茶,百两茶,花砖茶,贡尖茶等。1芽4叶和相当嫩度的黑毛茶则主制普通茯砖茶,青砖等。优等品质的黑毛茶要求外形条索卷皱、肥壮重实,色泽黑润,香味醇和稍也松烟香味,汤色橙黄。

5. 湖南红砖茶

砖茶主要是用黑茶作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蒸压,如云南产的紧茶、小方砖茶;四川产的康砖茶;湖北产的青砖茶(又名洞茶),湖南产的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等等。也有用红茶为原料做成的红砖茶,俗称米砖茶。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在茯砖茶的压制技术中,汽蒸沤堆是芙砖压制中特有工序,同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让黄霉菌在其上面生长,俗称发金花。茯砖茶以有较多的金黄色的霉花为上品,霉花越多质量越好。

6. 湖北砖茶是什么茶

青砖茶是湖北最具市竞争潜力的茶类,但是砖茶的外观让人无法分辨其好坏,所以砖茶的好坏要如何判断呢?

一般来说,为达到耐泡与溢香的双重目标,毛茶采用嫩度适中,三级一等的春料。好的砖茶,以优质鲜叶为基础,注重适度发酵,七星灶明火干燥。松紧度、温湿度,均要掌控湿度,炉火纯青,毫厘不爽。含梗量小于百分之三,金花明黄闪耀,颗粒饱满,内外分布均匀,触手生香。整款茶沉雄厚重,香气高远,松韵突出,甜度较高,回味悠长,久泡不淡。

作为中国黑茶四大代表之一,湖北青砖茶自明清起,就以口感醇厚、回味甘甜、具有降血糖、血脂等多重保健功效,远销欧亚大陆,名扬海内外。外看一方砖,长方、正方。大气磅礴,粗犷豪迈,规整有矩,朴实厚重。有神归秦砖,傲立中原之势。内看一片“花”。破铁碎玉,脉网络筋,花簇菌布,金冠盈蕊,悠香乱魂。

7. 湖南茶砖是什么茶做的

除了云南的普洱茶砖,还有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等。湖北生产的青砖茶、米砖茶,湖南生产的黑砖茶、花砖茶,四川生产的藏茶等等,它们都属于砖茶。

8. 湖北的砖茶叶有哪些

1羊楼洞品三国是一种产自湖北的青砖茶,而品三国是其茶的一个系列,何谓品三国,一品是饭后茶余时的悠闲;二品是悠悠茶香的人生感悟;三品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而青砖茶作为黑茶的重要成员,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2羊楼洞品三国是一种青砖茶,产自湖北省赤壁市,属于黑茶类,其茶是羊楼洞茶企于2018年研发的组合茶礼,该款茶品是以羊楼洞茶文化、赤壁三国文化为品牌内涵开发,选取羊楼洞生态茶园的优质原料精制而成,成品周正、呈砖型,内质丰厚,且风味独特。

9. 湖南茶砖是什么茶种

茯砖是安化的黑茶,茯砖创制于1860年前后,茯砖最早是湖南安化县生产,茯砖那时是用足踩踏成90千克重的蔑篓大包,运陕西省泾阳县压制加工伏砖。

茯砖旧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名"伏砖"。每块重2千克,规格质量与黑砖相同。

特制茯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尚浓,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

安化黑茶里主要起到保健做用的是,冠突散囊菌。冠突散囊菌是属于益生菌,是茯砖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发花的工艺长成自然益生菌,俗称“金花”。它的颗粒会随着湿度等因素变化而发生变化,茂盛的时候似“米兰”萎缩的时候会变小,甚至变成白色的小斑点,但不影响品质和功效。黑茶,以前多为边销茶,这是因为饮用人群主要食用牛肉,羊肉,奶酪等高脂肪的食物,又缺少水果蔬菜。因为黑茶中的“金花”能溶解脂肪,减肥健美。能够消积食,去油腻,因此边疆地区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

10. 湖北的砖茶

砖茶里有红砖茶,但不能说砖茶是属于红茶。

砖茶主要是用黑茶作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蒸压而成的,如云南产的紧茶、小方砖茶;四川产的康砖茶;湖北产的青砖茶(又名洞茶),湖南产的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等等。也有用红茶为原料做成的红砖茶,俗称米砖茶。

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在砖茶的压制技术中,汽蒸沤堆是芙砖压制中特有工序,同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让黄霉菌在其上面生长,俗称“发金花”。茯砖茶以有较多的金黄色的霉花为上品,霉花越多质量越好。

花砖、茯砖、黑砖、青砖等砖茶,外表形状平整,四角边缘分明,厚薄大小均匀,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淳厚。康砖茶的外形为圆角长方体状,色泽棕褐,汤色红浓,香气清纯,滋味淳厚。紧茶外观乌润,汤色橙红,香气清正,滋味淳厚。小方砖茶外表灰黄,汤色黄明,香气平和,滋味浓厚微涩。红砖茶四角平整,砖面色泽油润乌黑,汤色深红,香气高淳,味道浓。

砖茶内地不多见,主要是供给边疆兄弟民族饮用。《唐史》就有“嗜食乳酪,不得茶以病”的记载,表明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也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由于他们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砖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须拼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砖茶起源于唐代太和年间,风靡于清末,是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北少数民族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也为日本、俄罗斯、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所喜爱。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砖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数百年来,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因此,历年来我国生产的砖茶以边销为主。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黑砖茶,又被称做“八子”,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压制而成的。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3.5厘米。砖面平整端正,四角分明,厚薄一致,花纹图案清晰,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略带松烟的香味,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中微带些涩味。每片砖净2公斤。

花砖茶,产于湖南省,由历史上的“千两茶”——花卷查改胡子而成。茯砖茶外形为长方形,规格为35*18.5*5厘米。砖面平整,棱角分明,花纹图案清晰,色泽乌黑法润;内质香气纯正,稍带松木烟香,汤色红换,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微涩。制造工艺与黑砖基本相同。

茯砖茶,也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长方砖形茶,由于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工序——发花,使得茯砖茶的品质茂盛的金黄色的菌落,俗称“发金花”,金花生长的越多,代表茯砖茶的品质越好。特制茯砖茶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且有黄花清香,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滋味醇厚平和。普通茯砖茶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滋味醇和尚浓。

米砖茶,使以红茶的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一种红砖茶,因其所用原料皆为茶末,所以被称为“米砖茶”。米砖茶成品外形十分美观,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砖面色泽乌亮,冲泡厚汤色红浓,香气纯和,滋味十分醇厚。

青砖茶,又称“川字茶”,是以湖北老青茶为原料压制而成。成茶的外形端正光滑,厚薄均匀,砖面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明亮,具有青砖茶特殊的香味,品饮时无青涩感觉,叶底粗老呈暗褐色。

卡规砖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宜宾、江津、万县等地,她以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味原料经压制而成。砖面色泽为棕褐色,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叶底较为粗老,呈深褐色且较为发暗,滋味醇和尚浓。

产量较大的有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及湘尖、湖北的老青砖。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云南的紧茶,广西的六堡茶。

砖茶一般不是用茶的嫩芽叶加工制成的,而是用老树叶加工成的。砖茶的氟含量比其他茶类高。雅安砖茶含氟量每千克为543-586毫克,益阳产的砖茶为每千克365—400毫克,是绿茶、花茶的几十倍、几百倍。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