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17世纪中期英国茶叶进口国)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5 16:04   点击: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17世纪中期英国茶叶进口国

主要从肯尼亚进口。

巴基斯坦仍是肯尼亚茶叶的最大进口国。2004年到2005年巴基斯坦进口肯尼亚茶叶的份额从占肯茶叶出口的25.3%增长到28.1%。而埃及、英国、阿富汗和苏丹等其他主要进口国对肯尼亚茶叶的进口却在减少。

2004年到2005年,埃及从25.2%减少到肯尼亚22.3%,英国从16%减少到15.3% ,阿富汗从8.7%减少到6.1%,苏丹从5.2%减少到3.1%。

2. 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四个贸易时期。

中国茶叶的早期输出外销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销。

中国茶叶最早输出在公元473—476年间,由土耳其商人来我国西北边境以物易茶,被认为是最早记录。唐代,於公元714年我国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以后中国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东方输往朝鲜、日本。

明代(1368—1644)是中国古典茶叶向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地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

郑和七次组率船队,出使南亚、西亚和东非三十余国。同时,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欧人东来航海探险旅行,及传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国茶叶文化传往西方,为以后的华茶大量输入欧洲作了宣传和与论准备。

3. 1650年前后英国引进了茶叶

世界上第一个平面广告

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的纸莎草制成的纸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平面广告,织布匠哈布为了寻找逃走的奴隶谢姆,散发了写在古老的底比斯草纸上的广告传单。传单约有现代32开纸大小,大致内容是:

奴仆谢姆从织布店主人哈布处逃走,坦诚善良的市民们,请协助按布告所说将其带回。他身高5尺2寸,面红目褐,有告知其下落者,奉送金环一只,将其带回店者,愿奉送金环一副。

落款:能按照您的愿望织出最好布料的织布师哈布。

这张广告纸至今仍保存在英国伦敦博物馆。

世界上第一个印刷广告

北宋时期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它比1473年英国最早印刷广告威廉·凯克斯顿销售祈祷书广告还早三百年左右。

铜版一掌大小,长13.2厘米,宽12.4厘米。版面以双线为框,内分三层。第一层栏内,印刻楷书“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八字;第二层栏内中部是白兔持杵捣药图案,两侧分别刻有四个楷书阳文,连起来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第三栏内则是七列楷书阳文,每行四字,从右往左,全文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其上的“白兔儿”是中国最早的商标。

世界上第一个报纸广告

1650年,英国《新闻周报》上刊登了一则寻马悬赏启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报纸广告。

世界上第一个广播广告

1902年广播试验成功,人类的通讯史迎来了广播时代。1920年,美国匹兹堡西屋公司的工程师弗朗克·康拉德建立KDKA电台,成为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同年9月29日,在此电台播出了第一支广播广告,内容是推销收音机。

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广告

史上第一支电视广告是在1941年7月1日晚间2点29分播出的,由宝路华钟表公司(Bulova Watch Company)以9美元(约纽约市的全国广播公司(NBC)旗下的「WNBC」电视台购买棒球赛播出前的10秒钟时段。

当时的电视广告内容十分简单,仅是一支宝路华的手表显示在一幅美国地图前面,并搭配了公司的口号旁白:America Runs On Bulova Time(美国以宝路华的时间运行!)。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广告

1994年10月,在AT&T公司的赞助下,乔•马克坎伯利(Joe McCambley)在HotWired.com上发布了世界上首个网络广告——黑色背景上用彩色文字写着“你用鼠标点过这儿吗?你会的”。就是这个banner(横幅),开启了一个新的互动广告时代。

世界上第一位专业文案

约翰·E·鲍尔斯(John E. Powers 1837-1919) 纽约,第一位独立广告文案撰稿员,以“现代创意广告之父”著称。他宣称“出色的作品是具有进攻性的”。

世界上第一个广告公司

世界上出现第一个广告公司是在1630年。那一年,巴黎一个医生开设了一家前所未有的商店,任何人只需花3个月(法国古铜币,面值5个生丁),就可在商店门口贴出一张广告,内容随便。此后,广告公司就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

世界上第一个影视植入广告

世界上第一个影视植入广告当属由1929年荷兰某菠菜罐头投资拍摄的《大力水手》。

世界上第一个精准推送广告

1996年,DoubleClick公司将Banner广告与Cookies技术集合,基于用户行为的低配版“瞄准”广告诞生。

世界上第一个搜索广告

1996年7月,雅虎发布了搜索引擎广告,对,不是谷歌,是雅虎!猛虎已去,唯有唏嘘。

世界上第一个信息流广告

2006年, Facebook 推出了“信息流”——它能按照时间顺序显示用户所有好友的活动,是信息流广告的鼻祖。

世界上第一支拍给猫看的广告

1998年,伟嘉猫粮在1998年播放的世界上第一支给猫看的广告,由威豪制作和拍摄的,轰动一时,至今仍然被许多爱猫人记忆犹新。

世界上第一个靠广告营销上位的总统

2008年美国大选,奥巴马延揽一批互联网营销专家,借力Facebook和Twitter的力量,成功入主白宫,成为一代政治领袖。

世界上第一个3D机器人广告牌

2017年,可口可乐在纽约时代广场投放了一块特别的广告牌,成为世界上第一台3D机器人LED广告牌。它由1,715个移动的LED和245个静态LED屏组成,整体占地面积为240平方米。它已经获得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分别是:“最大的3D机器人广告牌”和“第一台3D机器人广告牌”。

世界上第一个灯光广告

世界上第一个灯光广告是1882年一个叫哈默的英国人在伦敦安装的。进入20世纪,招牌继续进化,最负盛名的就是霓虹灯招牌。霓虹的发明本来是用来模拟北极光的幻彩效果的,后来在巴黎首次被用于广告牌,已经是1910年左右的事。

世界上第一部广告法

1907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广告法》。

世界上第一个茶叶广告

从16世纪开始,中国茶开始流传到西方,于是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张茶叶广告,出现在1658年英国伦敦的《政治和商业家》报上。

从这么多的广告史“第一次”来看,广告的内容和形式,其实是一直随着技术革命、科技进步而逐渐变得多样化。

技术为广告插上了翅膀,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在历史上创造着荣耀的第一,开启一个个创意新纪元。

4. 18世纪中叶之前欧洲最大的茶叶经销商

茶叶期货是茶叶现货交易过程中,由于茶叶有一个生产过程期,在茶叶还没生产完成,进行销售前,茶农、茶厂与茶叶经销商之间预先签订销售合同,这样也称之为期货(意指:远期交货)。

现在在中国,通过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品种有二十几个,包括商品、金属、工业品等等,但并没有茶叶期货。

5. 17世纪茶叶在英国普及的原因

茶在英国流行大约始于17世纪中期。当时的查理二世王后凯瑟琳公主非常喜欢饮茶,她也被称为“饮茶皇后”,在她的影响和推动下,饮茶之风很快在全英国普及。到了18世纪,英国已成为茶叶消费大国,19世纪时,在英国茶室、茶馆、茶舞很盛行。

茶起源于中国,而英国的茶最早也是从中国传入的。

6. 英国十八世纪茶叶贸易

中英之间的联系,是在英国取得对印度的支配地位后,才逐渐频繁起来的。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英国在印度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同中国进行贸易。当时英国输往中国的商品主要是毛织物、金属产品和棉花,从中国输入的主要是茶叶。

在中英贸易中,英国长期处于入超地位。从1781年至1790年,中国输英商品仅茶叶一项即达96267832银元,而从1781年至1793年,英国输往中国的全部商品,价值只有16871592银元。这对于一心想赚取高额利润的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竟无耻地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猖狂地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

7.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

下午茶起源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

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

8. 17世纪茶叶传入英国与哪些商道有关

英国议会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国会为两院制,由上院和下院组成。自有议会以来,通常在伦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筑——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举行会议。每年开会两次,第一会期从3月末开始,到8月初结束,第二会期从10月底开始,到12月圣诞节前结束。

一、上院——贵族院

上院的议员不是选举产生的,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法律贵族、家权贵族、终身贵族、苏格兰贵族、爱尔兰贵族、离任首相组成。由于女王可以临时增封爵位,而议员死亡无需增补,所以贵族院议员人数不定。1986年贵族院共有1196名议员,其中有64名女议员,有349名终身贵族,其余全部是世袭贵族。贵族多数是保守党人,而且老人占多数,贵族院平均年龄为63岁,80岁以上的有95人。这些贵族不拿薪金,但上一天班可拿一定的车马费。所以恩格斯讽刺地称上院为“退休政界人物的养老院”。

英国议会上院议长不是选举产生,他由贵族院中大法官兼任。开会时议长担任主席。

上院开会时间与下院相同。开会法定人数仅3人,通过法案的人数为30人,经常出席会议的人只有100多人。只有当议案的内容涉及到议员切实利益时参加的人才多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党执政,在推行福利和社会改革政策时,又经常遭到上院用二年延搁否决权加以阻挠,于是1949年4月议会通过“议会法”,规定“公共法案若经平民院连续二个会议通过,虽经贵族院的否决,也可成为法律”,所以贵族院的延搁否决权从以前两年减为一年,上院权力被进一步削弱了。

上院的另一职权,是行使英国的最高的司法权,它是英国本土各级法院的最高上诉法院,有权审理除苏格兰刑事案件以外的所有民、刑事案件。1870年自由党执政时,以上院不是司法人才为由,打算取消上院的司法权,后来双方妥协,保留了上院的司法权,而以加封法律贵族的方法来弥补缺乏法律知识的缺陷。

上院的权力虽一再被削弱,但它在英国政治生活中仍然不能忽视,这是因为:

第一,它还保留财政法的讨论权。由于贵族院有不少人担任过国家的重要职务,富有经验,他们对财政法案的意见仍然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它还保留对法案的一年延搁否决权,这对平民院的法案仍起阻碍作用,特别是对带有时间性的议案拖延一年,就可使它实质性失效。

第三,它掌握着英国的最高司法权。

第四,对下院通过的法案经上院审查后可以纠正法案中存在的缺点和流弊,使法案更加完备,更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对于这个“养老院”的存废问题,自19世纪以来一直成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争论的问题,争论的中心是废除还是改造?保守党始终主张改造而不废除。工党对这一问题先后主张不一致。1958年保守党执政后制定了终身贵族法,其中规定首相可以把公共事务、文艺、科学、企业家、军人、工会官僚等各阶层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提请英王封为终身贵族,取得男爵的封号,进入上院。资产阶级希望在保留上院的基础上,通过扩大贵族范围、增加贵族种类的办法,在贵族院身上涂上几笔民主的色彩,以缓和群众反对情绪。

当然,英国人民的保守的爱惜国家传统的性格也是上院得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二、下院——平民院

(一)平民院议员的产生和任期

下院是民主的代议机关,议员是选举产生的。

目前英国下院议员通过普选、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进行选举。这是英国劳动人民经过100多年斗争的结果。从1832年选举改革开始以后,先后通过了1867年、1884年、1918年3个人民代表法,最终取消了选举财产资格的限制。选民开始不以财产所有人的资格而以国家公民的资格参加选举。1872年取消举手投票采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岁以上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1928年21岁以上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1948年才取消了给予大学12个席位,实行了一人投一票的平等选举制。1969年通过的人民代表制法规定选举权的年龄由21岁降为18岁。

目前在英国凡年满18岁没有被法律取消投票资格的英国公民都有选举权。但居住期限的资格仍保留,选民必须在某一选区中居住3-4个月以上才能在该选区选民册上登记。凡年满21岁的公民都有被选举权。在选区获得2名选民推荐和8名选民联署同意都可成为议员的候选人,但贵族、主教、法官、高级文官、现役军人、宣布破产者、重罪犯人、受权办理选举事务的负责人等没有被选举权。

下院议员选举采用小选举区相对多数选举制。即每一选区产生一名议员,议员候选人只要取得相对多数就能当选。目前全国总共650个选区,选出650名议员。议席的分配苏格兰不少于71席,威尔士不少于35席,北爱尔兰不少于12席,其他就属于英格兰的席位。

英国的竞选费用很高,1983年英国各大党的竞选费用:保守党因为得到大企业主的支持,花费了1500万英镑,工党为250万英镑,社会民主党自由党联盟为100万英镑。

英国下议院议员的成员比较复杂,特别在工党得势以来议员中议员有大地主、董事长、银行界、工商企业界、律师、教员、新闻记者、农民、工人、工会职员等,在形式上似乎各方面的人都有代表,实际上要当选议员需要金钱和时间,议员每年要开会8个月左右,长时间的出席会议,伦敦生活费用高,没有相当的资财很难承担,因而议员中多数是有钱者,很少是真正的劳动人民。平民院法定任期为5年。但首相有权选择合适时机,请求英王下令解散议会,提前大选,或者执政党的重大决策、提案受下院多数议员的否决而被解散议会,征求民意,提前大选,因而下院实际任期比5年短。平均任期不到4年。1987年英国议会大选时比规定日期提前11个月零28天。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主要在战争时期,议会任期可以延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平民院任期自1910年到1918年才改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平民院任期自1935年到1945年才改选,任期为10年。

(二)平民院的职权

平民院的职权主要是立法、财政和监督政府这三种权力。

立法权是指有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之权。英国议会的立法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1提案;2讨论决议;3送请国家元首批准公布。

第一阶段是议案提出。全国议案分为公议案和私议案两种。公议案是指涉及全国性并与政府有关的议案。它绝大多数由内阁提出,议员个人也可以提,但他们提的议案必须经议会特别委员会挑选后才能列入议程。

私议案是指涉及到地方法人、地方当局、某些集体或个人利益的议案,它由地方法团的代理人向下院私议案办公室提出。私议案并不都在下院讨论,大约有一半在上院讨论。

第二阶段是讨论决定。英国议会对立法案的讨论决定的程序是要经过三读,一读是宣读议案名称,说明目的,确定二读的日期,将议案分发给议员;二读淡化对议案逐条朗读,进行原则的讨论、表决,如通过便交给专门委员会审查,审查不能通过,法案就认为已被否决。委员会对议案作逐条详细讨论,进行修改后向院会作报告;第三读对议案进行表决,这时只讨论整个法案可否成立,不许逐条讨论,除文句外,不得修改内容。三读通过后交领域院通过,另一院也以三读程序加以审议。

第三阶段是把两院通过的法案,呈请英王批准,并在"政府公报"上公布后生效。

财政权是议会的主要权力之一。人们把这种权力称为“管理国库的权力”或“掌握钱包的权力”。财政法案主要包括国家预算中的支出、收入、征税、动用国家基金、发行公债等,这种权力属于下院专有,财政法案只能向下院提出和通过。上院只有讨论和提出建议之权。财政法案都由内阁提出,由于财政法案讨论的时间有限,加上财政法案的否决会引起内阁的辞职和重新大选,所以多数情况下下院往往按内阁提出的数字通过,最多提一些批评和质问。

监督政府权是议会内阁制之下议会的重要权力,内阁要向议会负责,受议会的监督。议会监督政府的方式主要是对政府的质询、对政府政策的辩论、批准条约、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等方式。

对政府的质询是指议员可以对政府各大臣职权范围内的事提出质询,要求答复。口头质询,议员每人每天最多提3个,书面质询不限。议员的质询和回答转瞬就通过新闻媒介公之于众,从而对政府造成压力。

对政府政策的辩论时,在答复国王的议会开幕词和讨论国家预算时都要进行辩论。除此以外,则要得到政府的同意。质询不能直接转为辩论,如果这一问题需要辩论,需提出休会动议,要有40位议员同意或者有10位议员同意经议会表决赞成后,议会才能休会,休会后第二天用3小时进行辩论。据说,英国议会开会,怕议员们吵起来,特地备茶,以改善气氛。这大概是中国茶道中庸、平和、包容精神的延伸。

议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是资产阶级认为内阁接受议会监督的有效手段。根据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内阁必须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和信任,如果议会否决政府提出的重要议案、财政法案或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内阁应该辞职或提请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如果大选后,原执政党仍占多数议席,内阁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内阁必须辞职。在两党制的英国这种情况并不多,除非发生了执政党内部的分裂或者执政党只掌握微弱的多数而反对党和小党联合起来才能发生这种情况。

(三)下院内部的组织

下院机构有两类:一类为委员会,另一类是管理机构。

下院中设议长、副议长。

在新的议会召集之处,就要选举议长,议长由议会中多数党提名争得反对党同意后选出。为表示议长的公正,议员当选议长后就要退出原属政党。在英国形成了一个习惯,即他在议会中抱超然态度,在两党中不能袒护一方压另一方。议长主持会议进程、解释议事日程时按照一套机械的原则,所以议长是一个有尊严而无实权的职位。副议长协助议长进行工作。

下院还下设常设委员会、全院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和联合委员会。

此外,议会中还设办公厅、秘书处、图书馆等部门。

9. 17-18世纪茶叶在英国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的文明饮料之一,它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饮茶风尚遍及全球。迄今为止,全世界种茶国家高达六十多个,但探本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接触的茶名、饮用的茶叶、饮茶方法、引种的茶苗、种植技术、制作工艺以及茶具茶艺等皆源自中国,其途径或直接或间接。英国能成为驰名世界的爱好饮茶之国,正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作为一种神奇的饮料,茶在18世纪成为英中贸易的核心商品,长期处于贸易中的支配地位,为贸易商赚来了高额利润。红茶在18世纪得到了大发展,英国人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以红茶为主,下午茶为特色的饮茶习惯。直至今日,红茶己然成为“国饮”,而这一切主要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积极发展红茶贸易来实现。

中国不但是茶文化的发样地,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与利用茶叶的国家。通过考古遗迹和史书记载可以证明,早在上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里,我国就发现和食用茶叶。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茶的国家,并将其撰写成书流传千古。约公元前2世纪的辞书之祖《尔雅》,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其中就有茶名的“茶”字,这是可以考证的世界上最早关于茶的记录。唐代陆羽(733年一804年)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对中国和世界的茶学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尽管中国茶叶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欧洲国家却直到16世纪中叶才知道中国茶叶,而茶叶为其认识与享用始于访华的欧洲传教士。在中国茶叶还没有进入英国本土的时候,己有少数访华的英国传教士认识中国茶,他们大都真正到过中国并在旅居过程中接触到中国的饮茶文化。东印度公司驻日本平户(今广岛)的代理人维克汉姆仪.Wichham)对中国茶非常喜爱,他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6月27日写给澳门分公司经理伊顿的信中,特意请其想办法在当地购买最优质的茶叶(Chaw)一罐。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信中使用的茶是“chaw”的拼写,可见当时的英文文献资料中使用了广东话“cha”的派生词。塞缪尔,拍切斯(Samuel Purchas)于天启五年(1625年)在伦敦出版的《泊切斯巡札记》中提到了茶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日常必备品。

中国茶叶究竟最早是何时传入英国,其传播途径如何,学术界众说纷纭。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出现在英国的茶叶是由荷兰传入的。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陈椽的《茶业通史》一书指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荷兰开始与中国通商。翌年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从事东方贸易。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商船自爪哇来澳门运载绿茶,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转运回欧洲。这是西方人来东方运载茶叶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茶叶输入欧洲的开始。”

书中还提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英国一家咖啡店出售由荷兰输入的中国茶叶……。”由此茶叶初入欧州应归功于荷兰人,庄国土教授也认为“第一批茶叶输入欧洲,系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从中国澳门运到爪哇,再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运抵荷兰阿姆斯特丹。”还有一些中国学者认同这种观点。此外,简·佩蒂格鲁的《茶叶社会史》、刘鉴唐、张力主编的《中英关系系年要录(公元3世纪一1760年)》等书都有类似的论述以及胡赤军在《近代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一文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由此得知,荷兰是最早把中国茶叶带到欧洲的国家,而后将其转售西欧其他国家。它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时第一次将少量的茶叶卖给了英国。

当时,茶叶刚进入英国本土还不为人所知,于是某些具有商业头脑的商人抓住了商机,陆续将其纳入到自己经营的范围中,这使得茶叶在英国社会逐步传播开,之后茶叶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其中,伦敦商人汤玛士·卡拉威(Thomas Callaway)无疑具有超前的商业敏感性,他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率先在自己的咖啡馆中出售茶叶。为了提高自己所经营的咖啡馆中茶的竞争力,他开始张贴广告,向民众介绍茶和茶的功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