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公害茶叶的影响(无公害茶叶的影响力有多大)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6 11:33   点击:8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无公害茶叶的影响力有多大

“兔街茶叶始于清代,2001年被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茶叶基地’,镇内半坡茶厂生产的‘云春碧玉’和小村茶厂生产的银毫茶曾多次在省内外茶叶质量鉴评中荣获。优质名茶,红茶系列产品供不应求,茶叶生产已成为了农户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严告诉笔者,“兔街镇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

2. 无公害茶叶的三个标准

属于绿茶中的养生茶。绿剑茶原料采自无污染的生态茶园,采用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按无公害或有机茶标准生产,成品茶形如绿色宝剑,尖挺有力,色泽嫩绿,汤色清澈明亮,冲泡时芽头耸立,犹如绿剑群聚,栩栩如生,赏之心旷神怡,品之回味无穷,产品荣获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绿剑茶因其独特的风味,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风韵,其产地又与五泄风景区毗邻。五泄风景区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以瀑奇、峰秀、寺古、景幽而扬名省内外,五泄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为绿剑茶增添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绿剑茶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茶叶界人士的赞许。

3. 发展无公害茶叶的意义

样无公害茶就成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安全最低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也在九十年代在我国出现,尽管上述几种茶在技术要求上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属生态安全型食品,这也使得我国的茶叶生产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 无公害茶叶的影响力有多大啊

无公害茶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意思,无公害茶就是指低残留茶。广义上来说,无公害茶是一类茶的总称,它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茶叶产品中没有公害污染物(包括农药残留物、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或公害污染物被控制在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MRL)以下的茶,包括了低残留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

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5.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①生态环境洁净,水域上游、上风口无污染源,园地的土壤、水、空气和茶叶等所含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均控制在限定以下。

②生产过程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做到无公害无污染。如,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利用生物防治、人工灭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等。

③所生产茶叶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人体安全,并有利于身心健康。

6. 什么是无公害茶叶?

区别:

有机茶是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采用有益于生态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农业技术 ,不使用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等。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的一种无污染、纯天然卫生茶叶。

无机茶是无公害茶标准是对茶叶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无公害茶和A级绿色食品茶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但是使用的品种和数量必须控制在国家制定的标准范围以内.。

7. 无公害茶叶分几个层次

茶叶加工高级标准:

1.基础标准,即对的概念、名到、术语、适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茶树生长要求的生态环境条件、采摘时间、采摘要求、产量等作出的规定。目前适用的主要基础标准有gb ll767-2003《茶树种苗》,其规定以茶树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尤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无性系品种(品系),简称无性系。

2.产品标准,包括对茶叶‘种类、品种、规格、质量分级、加工工艺、技术指标、检验规则、包装、贮藏和运输等方面的规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1 981年颁布的wmb 48--1981《茶叶包装标准》,其内容包括茶叶品质规格、茶叶包装和茶叶检验方法。其中茶叶品质规格把出口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压制茶等六类共81个花色等级。

3.卫生标准,主要采用卫生部2005年颁布的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很大残留限量》,同时考虑gb/rr 5009. 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 12---2010《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 13-2003《食品中铜的测定》、gb 5q09. 19-2008《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等标准。对于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有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ny 5020 --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8. 茶叶危害大吗

不宜饮用长久存放的茶叶。长久存放的茶叶可能发霉变质,光照条件下能加速茶叶的氧化。 茶叶的保质期一般不宜超过一年,若长期保 存,茶叶的色、香、味均会受到影响,甚至会 导致疾病发生。

茶水在经过长时间放置以后,最主要的变化是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经过氧化逐渐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从而导致茶水颜色不断加深。

一杯清澈碧绿的茶水放置久了,是在高温的影响下,会失去原有的绿色,而不断增加黄色、红色的程度,茶水的澄清度也会下降,变得越来越浑浊。

不过,这些氧化产物都是无毒的,并没有特别大的危害性,因此可以喝,但是不建议。

9. 低档茶叶对身体有害吗

170一斤的茶叶算中等档次了,在一些人看来,茶叶大概有低中高三个档次之分。一般来说,市场售价在300~500元一斤的茶叶被大多数人定义为中档茶,低了便是低档,高了便是高档。不过也有人认为,茶叶每斤价位在200~1000块钱的才算是中档次的。这是因为,不同茶类的市场售价也是差别甚大的。

10. 无公害茶叶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三江茶,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江绿茶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味幽兰、口感清甜;三江红茶滋味醇厚甘爽,汤色红亮。

广西三江位于广西北部山区,属亚热带岭南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寒署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3度,年平均降雨量1557.3毫米,年平均日照1151.9小时,无霜期320天,海拔一般在600~900米之间,有着"高山出好茶"的有利自然生态环境。

2012年11月2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三江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称

三江茶

产地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

品质特点

索厚重,色翠绿、富光泽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183号

批准时间

2012年11月22日

三江茶叶凌云白毫广西名茶有哪些凌云白毫茶永福罗汉果广西茶叶种类广西名茶石祖禅茶桂平西山茶横县茉莉花茶

产品特点

三江茶以绿茶和红茶为主。绿茶条索厚重,色翠绿、富光泽;叶质柔软,干茶灰白,香气清高持久;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味幽兰、香气持久、滋味浓厚,口感清甜、回甘;叶体嫩绿、整齐、明亮。红茶外形条索细紧、显金毫、多峰苗,色泽乌黑油润,香气鲜嫩甜香,滋味醇厚甘爽,汤色红亮,叶底肥嫩多芽红匀明亮。具有排毒抗辐射等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

产地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因境内汇聚寻江、都柳江、融江三条江而得名;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广西北部,生态环境良好。属丘陵山地地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地面积占77.2%,属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明显,多年平均降雨量1557.3毫米,平均气温17℃~19℃之间。森林覆盖率78.2%;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国家III类标准。特色农业健康发展。该县现有茶园面积17.05万亩,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

历史渊源

三江县有着悠久的种茶和饮茶历史,三江茶在唐代(618年-907年)已有生产,人工栽培茶树已有2000多年历史,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饮茶文化,"打油茶"则是侗族同胞的饮茶传统。据史料记载,三江本地茶有牙已茶、高露茶、虫尿茶、北照茶、黄土茶等。民国22年(1933年)《广西年鉴(第一回)》统计,该县茶叶产量180担,产值1865元,正式列为广西一个产品统计数据。

生产情况

截止2009年4月,该县茶叶种植面积8333.3公顷,其中投产茶园面积6066.7公顷。2008年茶园面积7653.3公顷,年产干茶4026吨,茶叶销售产值达1.88亿元;其中有5028.2公顷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1387吨产品通过产品认证;140公顷通过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14吨产品通过产品认证。同年12月被正式授予"广西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成为广西最大的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三江县现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约407家,茶叶销售店面10多家,有4家茶叶企业获得了茶叶食品生产许可证(QS认证)。

产品荣誉

2012年11月2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三江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三江茶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群体种以及适宜制作三江茶的中、小叶茶树良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300米至1100米,土壤类型为黄红壤土,p小时值4.5至6.0,有机质含量≥1%,土层厚度≥60厘米。

三、栽培管理

⒈育苗:采用扦插技术育苗。

⒉栽植: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进行苗木栽植。密度每公顷35000株至55000株。

⒊施肥:每公顷每年施经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肥15000至30000千克。

⒋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⒈.采摘时间:2月上旬至10月下旬。

⒊采摘标准:采摘单芽至一芽二叶初展的芽叶。不采紫芽叶、病虫危害叶。

五、加工工艺

⒈工艺流程:

⑴绿茶: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⑵红茶:鲜叶→萎凋→揉捻→发酵→烘焙→成品。

⒉工艺要求:

⑴绿茶:

①摊青:室温控制在20℃至25℃,摊青时间4小时至6小时。当叶片柔软,失水率达20%至25%时停止摊青。

②杀青:温度控制在220℃至260℃。当叶色暗绿,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手握略有黏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时停止杀青。

③揉捻:时间控制在25分至35分。当茶汁黏附茶条表面,手触有滑润黏手感。叶细胞破碎率在50%至60%,成条率达80%以上时停止揉捻。

④干燥:在120℃至130℃温度下干燥10分至15分后,采用80℃至90℃干燥至成品茶含水量≤6.5%。

⑵红茶:

①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或萎凋槽萎凋。当叶表光泽消失,叶色转喑绿,青草气减退,透发清香,折梗不断时停止萎凋。

②揉捻:采用人工揉捻或机器揉捻。当细胞损伤率在80%以上,叶片90%以上成条时停止揉捻。

③发酵:温度控制在20℃至25℃。当叶色呈红黄,发出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味时停止发酵。

④烘焙:用烘焙机进行烘焙,在110℃至120℃温度下烘焙至含水量为20%至25%时,采用70℃至80℃进行烘焙至成品茶,含水量≤6.5%。

六、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

⑴绿茶:条索紧结、银绿隐翠;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甘醇、栗香馥郁持久;叶底匀齐鲜活。

⑵红茶:条索细紧、金毫显露、苗峰均直;蜜香浓强,滋味醇厚甘爽,汤色红亮;叶底肥嫩多芽红匀明亮。

⒉理化指标:

⑴绿茶:水分≤6.5%;水浸出物≥34%。

⑵红茶:水分≤6.5%;总灰分≤6.5%。

⒊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三江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三江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