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炭焙是什么意思(炭焙电焙的茶叶区别)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4 12:16   点击:17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炭焙电焙的茶叶区别

市面上标明炭焙茶的包装实在是太多了,让许多茶友不晓得如何分辨真正的炭焙茶,也花了不少冤枉钱,在这里教您几招,可从四个方向来分辨: 1.从茶干上来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它的茶面是不会像上蜡一样油油亮亮的,它看起来有些灰灰雾雾的不太起眼,但内涵茶韵、喉韵、泡水、后劲十足。

2.从泡开的茶香上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当您泡开后,其茶香隐含一股深沉内敛的炭火香,感觉有些甘甘甜甜的,而非一般电焙的(巴火香)。3.从茶汤中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开汤后不管是轻焙重焙,其汤色不论橙黄、橙红必定是明亮清澈的。且茶汤中所蕴含的炭香一定是从第一泡陪您到最后,是真正始终如一的。

2. 炭焙电焙的茶叶区别是什么

红茶炭焙好。

电焙的烘焙速度快,在烘焙过程中香气损失较少,但电焙的红外辐射与炭焙有很大不同,所以茶汤的口感有很大的不同。

炭焙时有红外辐射,热量多是由内而外的,所以内部的糖化反应强烈,性质转化彻底,所以就会出现类似焦糖的厚重与细腻,滋味往往更加醇厚。

3. 武夷岩茶炭焙和电焙的区别

从干燥温度看,我们又可以分为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以多高的温度界定低温、高温,目前没有看到权威定义。

由于茶叶中活性酶的种类丰富多样,各类活性酶的特性不同,这对高低温的界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就目前的资料分析我们知道多酚氧化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70多度的环境下依然保留了活性,所以绿茶杀青的温度设定在了90度以上。而更多的活性酶,如水解酶、裂解酶、磷酸化酶、异构酶和同工异构酶等,大多具有蛋白质酶的共性,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呈曲线变化,当温度高到一定数值,活性会发生不可逆的衰减至失活,一般认为高至60℃时,酶开始变性,所以我们以60度这个节点来区分白茶干燥的低温与高温。

总结来说,我们这里的高温低温是以是否使活性酶变性为参考。而一般实践中的低温白茶,干燥温度大多低于60度。

由此可见日晒白茶可划归为低温白茶一类,当然也有很多茶友担心,日晒白茶干度是否能达到长期存放的标准,根据实践,如果操作得当,包装密封性足够,存储环境干燥的话,日晒白茶的存放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白茶传统炭焙温度一般控制在三四十度,与岩茶的焙火完全不同,在过去炭焙作为规避不良天气的白茶补充干燥方式,温度参考的是日晒。在茶友追捧下,如今是为了炭焙而炭焙,为了突出炭焙风味,以火味掩盖白茶的清味也不是没有,所以不能一概将炭焙白茶归为低温干燥白茶,具体还要看操作。

至于电焙,则是百花齐放了,温度设定的范围极大,有个朋友家的茶,焙茶过程是:37度连续烘12个小时,之后放半个月,再46度烘2个小时,以达到合适的含水量。也有茶企用90度、120度甚至160度干燥白茶,出发点有效率,也有以成品品质为考量(高温提香)。

白茶干燥,看似简单,里面的学问实际不比萎凋简单。

4. 炭焙与电焙的区别

焙火属于岩茶精制环节。一般分为轻火、中火、足火,温度和焙制时长依次增加。(也要因茶而异)

从外形和茶汤上来看,轻火岩茶茶底像单丛,绿红相间,茶汤橙红透亮。足火岩茶茶底偏黑,颜色均匀,茶汤颜色更深(茶红素和茶黄素氧化聚合,转化为茶褐素)。

焙火不是岩茶独有,比如烘青也会烘(近似于焙,但以干燥为主),但岩茶将其发挥到极致。

准确来讲,焙火其实没有火。电焙当然没火,炭焙也是先要“覆灰”(披灰),焙制环节是没有“明火”的。

所以,炭焙应该没有什么“炭味”,绝大多数人也区分不出炭焙与电焙。高档岩茶一般都是炭焙,但作为消费者,不必要为自己辨别不出来的概念买单。

再说说为什么要焙火?

第一是干燥便于保存。

焙火后,岩茶含水量会低于3%(白茶红茶一般是低于6%),更容易存储。(这样也易碎,轻放,不能压)

第二是去除不好的味道。

焙火能去除一部分低沸点的青味物质。

第三是巩固品质。

轻火可以固定毛茶的香气,足火可以生成一些更“沉稳”的香型,比如花香可以转化为乳香、果香。

需要澄清一点的是,足火并不是高火,急火。

高火、急火容易让茶焦糊,所谓的“焦味”绝不是足火茶的特点。也易使茶焙不透,外面干了,里面含水量还挺大。这样的茶,味道和茶汤都会比较浑,后期存储也容易变质发酸。

抛开焦味、酸味,许多茶友特别是老茶客喜欢足火茶,是喜欢其成熟的感觉,所谓“熟香”。(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的综合结果)

因此,存在一条“鄙视链”:“足火鄙视轻火”。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传统岩茶是足火,但轻火出现也是市场的需要。喜欢清香和喜欢熟香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口味之别。

我平时都喝足火茶,但时不时也会冲一大壶焙火很轻的漳平水仙,放凉了当水喝,方便又解渴。

再者,不是所有茶都能足火,都适合足火。比如毛茶做青比较轻,香气显著,要是用足火来焙,香气易散失,用轻火倒能保持住这特点。

佛手茶做青较轻,用轻火就很合理。(此佛手不是指永春佛手,是指用岩茶工艺做的佛手。永春佛手属于闽南清香型乌龙茶)

最后,焙火对提升岩茶品质有一定帮助,但茶的特点绝大部分都在其粗制完成后固定了。不好的毛茶,焙不出好茶;好的毛茶,焙火不当,倒会变差。

从毛茶到商品茶,品质的提升很重要的因素是拼配。

拼配技术性极强。我在武夷山永生茶厂看游玉琼女士(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评审肉桂毛茶,归堆拼配。她问在场的徒弟,哪个最好,最有桂皮香,没有一个人答对。

至于谁能喝出哪个山场,那就更玄之又玄了。

真不用有这些不必要的负担:我为什么受不了足火,好山场茶一定好等等。说到底,喝茶只是搞清楚一件事“哪些茶适合自己”而已。

5. 炭焙茶和电焙茶的区别

1、茶叶的受热度不够平均,就算在定温的状态之下,也只能烘焙到茶叶表面而已。

  2、焙笼不是半封闭的机具,所以在焙茶的时后,每颗茶叶的受热不平均。

  炭焙武夷岩茶技术,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无形遗产。焙制出的茶汤口感风韵独特,需要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武夷岩茶的传统炭焙技术日益精进,发扬光大;让所有爱茶的人,都能喝到甘泽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武夷岩茶。

6. 茶叶炭焙的作用

炭焙茶,最好选用松木炭,这样烘焙出来的茶叶带有一股特别的松香味。烘焙前,需要将木炭全部燃至通红,然后盖上足量的炭灰,并且通过炭灰的厚度来控制木炭的温度。盖上炭灰后将木炭放置6到7个小时,再将生茶叶倒入竹制的蒸笼内烘焙,茶叶量以8到10斤为最佳。

烘焙茶叶的过程,温度的控制很关键,可以利用焙火的火候来改善茶叶的香气。焙火可分为轻火、中火、足火三类,一般的茶叶需要用足火烘焙4至5小时,每5分钟翻炒一次,以达到浓香型的效果。而像大红袍和铁观音等高档的茶叶则需低温慢火烘焙,烘焙12小时后放置一个月,再拿出来烘焙,这样茶汤才能达到醇香与柔和相结合的口感。炭焙茶出炉后不能马上喝,需要装在陶瓷罐里放置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将茶叶的“火气”转换成香气。

7. 炭焙属于什么茶

没有区别。

炭焙铁观音茶叶是在传统半发酵的铁观音茶基础上,木炭再次进行约5-7小时的炭焙时间。

火候必须掌握恰到好处,温度不太高,50 - 60度是最好的,因为传统的炭火烧铁观音茶必须有人照顾炉注意防止对茶叶本身的质量过多的影响。

炭焙铁观音的茶叶回甘特别,有独特的口感,品尝之后喉咙特别舒爽,带有强烈的火香味。值得一提的是,冲泡之后其茶色汤水深黄,跟平常看到的清汤绿水的清香型铁观音完全不同。

8. 茶叶电焙与炭焙

       焙火,也称“烘焙”。历史上焙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现在除了利于贮存外,同时通过低温慢焙也形成乌龙茶特殊的香气和滋味。目前焙火方式有传统炭焙和新兴电焙两种。

      文火,煮东西时所用的小而缓的火。也是中药学名词。指熬药时的火小而缓。药物煎沸后,一般用慢火、微火煎煮。味厚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也指 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练功中用意轻柔缓行之谓。与武火相对而言。出自《金仙证论》:“微缓谓之文火。”

    文火别名,  退火、温养、沐浴。

    焙火,也叫烘焙。又称焙炙焙烘焙烧

9. 白茶炭焙和电焙的区别

二个小时。白毫银针经过低温烘焙,能促进内含物质的转化,同时以火调香,使香气、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度。

烘焙白茶有炭焙和电贻两种:炭焙白茶的特点是,促进茶中酶的转化,从而在适宜的温度形成富有层次感。深沉内敛的炭火香,使得毫香带甘甜。毫香显、花香显、花香悠、韵味足。汤色清澈,杏黄色透。烘焙分上焙下焙复焙。上焙时间为10—30分钟,温度控制在40度,上焙九成干后下焙摊凉,复焙用暗火,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总时长为1—1.5小时左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