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生意前景分析图
1.兼职网店
TB开店入门也不高,如果平常自己时间也比较松散,可以自己搞一个店,主要前期需要做一些准备,找到合适的货源,最方便的应该是一件代发类型,可以从其他网下单,或者别的卖茶的帮一件代发,自己就上上产品和推广。
2.身边朋友(或茶友)圈子
如果自己有固定的茶友圈子,身边人都爱喝茶,那应该大家都有拿茶的渠道,自己可以整合一下,或者找更优质的渠道拿货,从圈子里换茶,或者赚差价。
3.收藏投资
随时了解茶叶行业动态,捕捉近期热门、稀缺产品,或者后期有升值空间的,可选短期快进快出,也可选长期持有慢慢升值的,但有一定的风险,需要谨慎。
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毕竟是属于用的业余时间,不能影响到正常工作。
关于普洱茶收藏投资参考方向(仅供参考):目前市场上知名的普洱茶品牌有大益、中茶、下关沱茶、老同志、陈升号、八角亭等等;
参考方向:
1.知名品牌稀缺产品;
大益:生肖茶系列、大益轩辕号、大益千羽孔雀、大益千山一叶等。
中茶:红印系列、八八青系列。
都是属于市场上稀缺产品,价格波动也会比较大;
2.知名品牌经典产品;
大益:7542、7572、金针白莲、8582、7262等等。
中茶:7581、黄印系列、蓝印系列、7541等等。
下关沱茶:甲沱、特沱、金丝沱、消法沱、绿大树系列、苍洱沱等等。
都是属于每年会出厂的产品,一般是市场上主要消耗茶品。
3.知名茶区独特产品;
下关沱茶:老班章、白菜系列等。
陈升号:老班章、冰岛、那卡、南糯山等。
老同志:良品系列、名山系列等。
中茶:冰岛、班章、曼松等。
属于是普洱茶当中非常有名气的产区,本身茶有自己特点,产量也不算大。
温馨提示:不管是投资什么东西,都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提前做好风险预估。
以上信息纯手工码字,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为当下个人理解和认知,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助益。
2. 茶叶前景如何
如果是直销价买进,那利润是非常高的。像我们的顾渚紫笋,市面上最便宜的也要500一斤,而厂家提供的直销价是300一斤,这里就有200多一斤的利润了。
除了直销价以外,还有一个就是高档茶叶要比中低档茶叶赚钱,因为中低档茶叶价格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太高就没人买了,而高档茶叶价格定的高了,照样有人买,现在很多有钱人图的就是一个档次,不在乎那么点钱,所以我们的利润也就来了。如果楼主要做高档茶叶的话,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是自己有茶山茶厂,价格都是直销价
3. 茶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生产茶叶,涉茶人员约8000万人。茶叶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中国花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0-2015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到2015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了287.73万公顷,同比增长12.12%,约占全球茶园面积的50%,居世界第一。
4. 茶叶的现状和前景
黑茶是六大茶之一,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相对较小类目茶品,还不被广泛认知,甚至由于有些企业特别的营销还被人误解。
黑茶的宣传要加强引导,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特别适合虚胖体质的人,但有些人不宜过度饮用。
黑茶的制作水平还有大的提升,古老的技艺要继承,用现代的科技手段领会制作原理后,技术改进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稳定黑茶品质,路还很长。
黑茶营销渠道单一,对新零售的理解不够,客户的参与程度不够,导至对黑茶的信任度不够。
以上这些问题我们什么时候研究透了,黑茶什么时候就走上了良性暴发式发展。
5. 茶叶行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目前,中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20.16万吨,比去年增长17.61万吨,同比增长为8.69%。2020年中国茶叶内销均价为131.21元/公斤,同比下降2.98%。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总额为2888.84亿元,同比增长5.45%。
6. 茶叶生意前景分析图表
茶道,最没有被重视的中华文化之一,在日本却得到了良好地保存(唐茶文化),现在饮茶越来越年轻化,所以茶行业还在上升趋势,慢慢从非茶之茶转化过渡到真正的六大茶类的茶文化中来,但是茶行业整顿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市场太乱了,琳琅满目难辨真假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因素
7. 茶叶市场前景分析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8. 茶叶发展前景分析
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据统计,我国约25%的人基本不饮茶,以及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暗示着中国的茶业市场十分巨大。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们越来越注重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
在茶叶的栽培、育种、加工、包装、销售等过程中,要将其完全弄懂弄透,也由于人们对保健茶、有机茶越来越重视,茶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其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 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进入广阔的东、西欧市场,茶叶贸易的前景逐年看好。特别是随着我国贸易的转型,市场越来越需求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商品。所以,茶几从业者的前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