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烘青茶温性
绿茶、黄茶、白茶属于凉性的茶
中国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类。这六大茶类茶性均不同,这基本上是根据茶叶发酵程度由低至高划分的。一般而言,绿茶和黄茶、白茶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的茶;青茶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2. 烘青茶代表
茶形,夏茶色泽灰暗、乌黑、红润,荷地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冲泡后茶叶下沉较慢;茶香,夏茶用开水冲泡后香气欠高,基本闻不到什么香气,相反还有一股腥气;滋味,夏茶在冲泡后茶汤会显得有些浑浊,即使是做成烘青茶,水味也比较重。 1、茶形夏茶色泽灰暗、乌黑、红润,荷地轻飘宽大,嫩梗瘦长,整体看上去能给予人黑而发黄的感觉,显得死气沉沉的,冲泡后茶叶下沉较慢,显得紧巴巴的不舒展。
2、茶香夏茶用开水冲泡后香气欠高,基本闻不到什么香气,并且夏茶因为是雨水季采摘的茶叶的原因,闻起来会有一股腥气,一股浓郁的青草味扑鼻而来。
3、滋味夏茶在冲泡后茶汤会显得有些浑浊,并不是很清亮,即使是做成烘青茶,水味也比较重,滋味较为苦涩,并且涩味不会消散,越往后冲泡茶气越淡。
3. 烘青型名茶特点
庐山云雾是炒青。
1、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而得名。茶芽肥绿润多毫,条索紧凑秀丽,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云雾茶风味独特,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
2、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庐山。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蒸腾。在这种氛围中艺植熏制的“庐山云雾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
3、庐山云雾茶树叶生长期长,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
4. 烘青茶的功效与作用
烘青:外形条索竖直,有锋苗、露毫,色泽深绿油润,内质香气清鲜,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亮嫩匀完整。
晒青:外形条索尚紧结,色泽乌绿久润,香气低闷,常有日晒气,汤色及叶底泛黄,常有红梗红叶。
5. 烘青茶加工技术
茶叶喝起来回味无穷,制造的过程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在经过初期的采摘之后,还有一系列繁琐的工艺在等着我们。
采茶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与「新叶」制造成的,老叶子没有用。这些嫩芽或新叶就是制茶的原料,被称为「茶青」。
嫩采的茶青都带有「芽尖」,芽尖会附有绒毛,制成茶后会有「白毫」显现;采成熟后叶子制成的茶就没有「白毫」。如果从浸泡过的茶叶看,更是一目了然。
过程 (一) 发酵
茶青采下后,首先要让其「发酵」,这样茶的颜色、香气、滋味才会形成。茶的发酵只是放在空气中任其「氧化」,并不需要填加任何物质。
过程 (二) 萎凋
茶青发酵前必须先「萎凋」,就是让茶青消失一部分水分。因为茶青如果很新鲜,空气中的氧无法进入叶细胞中产生「氧化」。
消失一部分水分还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放在室外的所谓「日光萎雕」,一个是放在室内的所谓「室内萎雕」。
让阳光晒一下,可以使制成的茶在香味上显得比较「高频」,像个性「外向」的孩子(如乌龙茶类);如果只有「室内萎雕」,那茶的香味就会显得比较「低频」,像个性「内向」的孩子(如绿茶、红茶)。
过程 (三) 静置
茶青搬到室内继续从事「室内萎雕」后,先要「静置」,让水分补充至叶缘部分
过程 (四) 搅拌
然后「搅拌」(也称浪青),促使水分继续从叶缘的水孔与叶底的气孔发散。从此静置与搅拌交互进行,直到叶子的每一部分细胞都消失所需的水份。搅拌一次次从轻到重,后半段的搅拌还藉叶子 的相互摩擦促进发酵的进行。
过程 (五) 发酵
发酵在制茶上有三大功用:第一是发酵会让茶青变红,发酵越重,颜色越红。这种现象在茶干的外观与泡出的汤色都是一样,所以喝茶时,只要看茶汤的颜色,偏绿者,就是发酵轻,偏红者,就是发酵重。
发酵的第二个效用是香气的改变:不发酵的茶,其香型是属于「菜香」,如青茶一把,热水烫过的香;轻发酵的茶,会从菜香转化成「花香」;重发酵的茶再转化成水果成熟以后的香,俗称「熟果香」;全发酵的茶则变成「糖香」。
茶汤的颜色与香气是同步变化,菜香的茶是接近绿色,花香的茶会变成金黄色,果香的茶则变成橘红色,糖香的茶就变成红色了。
发酵的第三个效用是滋味的改变:发酵愈少,制成的茶愈接近自然的风味;发酵愈多,愈接近人工的味道。所以红茶常被拿来调味,绿茶较少这样做,就是这个道理。
过程 (六) 杀青
茶青发酵到我们需要的程度,要以「杀青」停止发酵,所谓杀青,就是利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的进行。
杀青有三种方法,一是用炒的方式,称为「炒青」,二是用蒸的方式,称为「蒸青」,三是用烘的方式,称为「烘青」。
过程 (七) 揉捻
杀青过的茶青,要经过「揉捻」,把叶细胞揉破,并揉成卷曲的样子。因为不揉破叶细胞,茶的成分不容易冲泡出来;不揉成卷曲的样子,茶叶一片片的,不容易保存。
揉捻的轻重也塑造了茶不同的风味,轻轻一揉便罢的茶,茶性显得比较年轻活泼,重揉的茶,茶性会变得比较老成持重。所谓「重揉」就是揉捻的时间长,而且施以比较重的压力与较高的温度。
重揉捻的一个方法称为「包布揉」,将初揉过的茶青用布包起来再揉,一面揉一面缩紧袋子,甚至于一面揉,一面烘焙,这样制成的茶就像历经风霜的长者一样,喝来茶性一定显得「老练」。您听过「铁观音」茶吗?就是经过这样历练出来的。
6. 烘青绿茶品质特征
茉莉龙珠茶和白龙珠是花茶的代表,以烘青绿茶为主要原料,成品将茉莉花去除,亦属于绿茶的一种,统称茉莉烘青。
茉莉花茶(Jasmine Tea),又叫茉莉香片,属于花茶,茶胚为绿茶,成品将茉莉花去除,亦属于绿茶的一种,已有1000多年历史。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为福建福州,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产品,产区辽阔,产量高,品种丰富。
在清朝时被列为贡品,有150多年历史。福州茉莉花茶源于汉,中医的创新促进福州茉莉花茶诞生,宋朝中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引发香茶热,诞生了数十种香茶。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
7. 烘青茶坯品质特征
茶坯是花茶制作的专用词.
常制作花茶用的那类茶,如绿茶毛峰茶坯制作的花茶叫花毛锋。用乌龙茶做茶坯加以桂花窨制做的花茶叫桂花乌龙。
分别以烘青绿茶和工夫红茶为茶坯。玫瑰红茶单窨不提花,配花量为20~25%,以热坯付窨,窨后4~6小时通花,散热一天,收堆续窨18~20小时。二级玫瑰绿茶采用二窨一提,配花量50%;六级单窨一提,配花量10%~15%。窨后4~5小时通花散热,收堆续窨5~8小时。起出的共瓣和湿坯分别复火,在成箱时按需求比例拼和(也有不拼花干的)。产品按茶坯原料定级,玫瑰红茶分1~5级,玫瑰绿茶二级外销,六级内销。
8. 烘青茶的特点
花茶
茉莉烘青,是吴县产花茶,尤以茉莉花茶最负盛名。相传古代有一文人,在茉莉吐香时节,把一袋烤干的茶叶悬挂于花间,结果茶吸花香,冲泡后饮用,清香扑鼻,别具风味。
吴县产花茶后人经反复试制,终于总结出茉莉花茶的窨制方法。吴县光福茶场1980年起选用符合省颁标准的三级精制烘青(茶叶),配以当天采摘的茉莉鲜花及适量的白兰鲜花,经过10多道工序,以单窨次工艺加工而成三级茉莉烘青。其条索整齐平伏,色泽均匀,清醇芬芳,茶色黄亮。饮之,既有烘青条茶的清香,又有茉莉的芳馨。
9. 烘青绿茶温度
茶坯准备
好的茉莉花茶,最好以烘青绿茶做茶坯,因为它吸附香气的能力最好,顶级茉莉花茶,必须采用头春就采摘的优良品种(如福鼎大白、大毫)为茶坯。
鲜花准备
好的茉莉花茶,采用的茉莉花须是伏天、晴天、下午采摘的花瓣,而且得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花瓣还在呼吸会产生热量,所以要及时摊凉,反复摊花、堆花,以达到散热降温、使其开放吐香的目的。
白兰打底
为了提高茉莉花茶的香气深度,在窨花拌和前或窨制过程中要加一定量的白兰花,称为“打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白兰花放多了,会影响茉莉花茶的纯正香气,术语称为“透兰”,放少了又无法提升香气,达不到打底的要求。
窨花拌和
茶坯和鲜花都处理好以后,就能进行茶花拼和了。
这个环节要掌握配花量、鲜花开放程度、时间、温度、水份、厚度等,这个过程需要在鲜花释香的30~60分钟内完成,极为讲究技术和手速,否则花茶的品质会大打折扣。
高档茉莉花茶,通常要进行三次甚至五、六次窨花,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影响成茶的口感。
通花散热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散发热量,避免产生水闷气,同时让鲜花继续吐香。如果通花不及时,就会让鲜花受热闷死,产生水闷味,从而影响成茶香味的鲜浓度。
起花
通花续窨 5~6h 左右,吸收水分和香气到一定程度时,要立刻起花,花朵如“鸡皮皱”,悉数筛去。
烘焙干燥
窨制时,茶坯既吸收香气又吸收水分,所以起花后要快速复火干燥,烘干水分,为提花做准备。这个环节要注意复火干燥的时间,时间太长会使汤色偏深,香气偏闷,而且温度宜低不宜高。
提花
提花,说的是用优质茉莉花再窨制一次,以增强茉莉花茶的表面香气,提升鲜灵度。
提花后经过摊凉就能装箱了,但是这个过程中茶叶容易水分超标,所以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行,否则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之东流了。
当天采摘的茉莉花蕾在晚上7、8点相继开放、倾吐香气。窨制必须从开花的当晚十点左右开始,持续到次日清晨。窨后烘干茶叶,等待3日,才能继续第2次窨制。
从茶花拌和到烘焙干燥,这叫做一个窨次,越是高级的茉莉花茶窨次越多,用花量也越多,好的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