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对于茶叶而言,影响它的气象灾害主要是3个,一个是干旱,一个是洪涝,最后就是霜冻。
我们大别山区几乎家家户户种茶,茶叶幼苗特别害怕干旱,一般干旱也会伴随着高温,幼苗极容易死亡。
茶叶长到3-5年以后,就特别害怕水,如果根部长期积水,那么也会导致茶树死亡。
茶叶在采摘期,最害怕霜冻,一旦发生霜冻,就会导致茶叶减产,茶叶品质下降。
2. 天气干旱对茶叶的影响
福建茶是常绿灌木类的植物,作为叶片小且密非常适合作为盆景的材料。福建茶树桩整体矮小,形态古朴是较为常见的盆景素材。
在养花上,我们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知道养护方法之前,要了解福建茶的习性。福建茶是喜温暖怕寒冷的植物,养护的环境要保持湿润和有散射光下。在一整年的冬季,气温低于5℃下要在室内保持适宜温度越冬。
种植用的土壤,要肥沃疏松,而且土壤的PH值要偏酸性。一般用河塘泥混合河沙,加上一些腐殖土最好。因为是喜欢在湿润环境中,在浇水的时候要保持盆土湿润,还要不时向周围喷水。但是要注意盆内不能积水,在夏季尤其要注意。盆土干旱会对福建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在冬季可以适当保持盆土半干半湿。
在施肥方面,要用酸性肥料。腐熟发酵好的羊粪有机肥,要配合硫酸亚铁使用。福建茶对肥料要求不高,生长期用一两次肥,剩下在上盆时候施足底肥就行。看生长不旺,可以用腐熟液肥。
保持福建茶的树形可以说是贯穿养护的整个过程,生长力强所以耐修剪。主要是控制徒长,对影响造型的枝条剪短或者是去掉。那能做成的造型样式就有很多了,比如说斜干式、附石式、悬崖式等。
不管是哪种造型,摘心抹芽很重要。福建茶萌发力强,要经常摘叶摘心。在长出花朵后,要及时去掉多余的花蕾。2-3年换盆一次,最好在春末夏初换盆。换盆主要是注意根部还有使用的土壤。福建茶病害比较少,黄叶最为常见。这主要控制水、肥、光照,还有就是定期查看土壤酸碱度。注意蚜虫对福建茶的伤害。及时发现及时清除。
3. 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有多大
茶叶是现在每家每户的必备饮品,是招待客人的必须品,并且中国的茶道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喜欢喝茶的人们,围着茶桌谈经论道。茶水是很好的调理身体疾病的饮品,可以清楚肠道的垃圾,在养生的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现在就来学习茶叶的种植技术。
一、茶树种植
1.茶园选择
若是荒山、荒坡,只要成片地生长有铁芒箕、映山红、油茶、松树、杨梅等植物的一般呈酸性,可以种茶;
茶树是深根作物,其根系发达,根系的垂直深度可达1米以上,其中吸收根主要分布在0-50厘米土层;因此深厚的土层是创造茶树根深叶茂的先决条件。一般要求茶园土壤土层深度至少在60㎝以上,并且底土无硬盘层。
一般选择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最高不能超过1600米。坡度最好选在25℃以下的坡地及丘陵地区,高山陡坡也不要超过30℃。
2.移栽定植规格
(1)定植规格:双行双株,大行距150cm,小行距0.33cm,窝距35cm,即150㎝×33㎝×35㎝。每亩植苗4000株左右 。
(2)移栽要领: 移栽时,茶苗根部先打新鲜黄泥浆,放入茶苗并让根系铺开,回填深层土壤覆盖,用脚踩紧土壤。
分层填土踩紧2至3次,盖土深度一定要达到13~17厘米,确保栽深栽紧。移栽后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中小叶品种留5~7片叶,大叶品种留3~5片叶,保证修剪后茶苗露土部分最高超过15厘米。注意四不栽“地不平不栽,土不碎不栽,土不潮湿不栽,病弱苗不栽,晴天烈日不栽”。
二、幼苗期管理
(1)抗旱、防冻保苗:茶苗移栽后,要保持茶园土壤湿润。一周内无雨,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此外,培土壅根、茶园灌水等对预防冻害,也有很好效果。
(2)茶园行间铺草覆盖:防止水土流失、 抑制杂草生长、稳定土壤的水热变化、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3)补苗: 新建茶园,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窝断行现象,必须抓紧时间在建园1-2年内将缺苗补齐,否则难以补上。最好采用同龄茶苗补,补植后要浇透水。
(4)勤除杂草: 茶苗移栽后要及时除草,用手拔除茶苗附近杂草。
三、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
当移栽茶苗高达30cm以上,茎粗3mm以上时,在离地面15-20cm处留1-2个较强分枝,剪去顶端新梢。
第二次定型修剪:
在上次修剪后一年进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剪后茶树高度为30-40cm。修剪时注意剪去内侧芽,保留外侧芽,以促使茶树向外分枝伸展。
第三次定型修剪
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若茶苗生长势旺盛也可提前。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即离地面40-55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促进骨干枝正常生长。
四、投产茶树修剪
(1)轻修剪
轻修剪目的:刺激茶芽萌发,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使树冠整齐、平整,调节生产枝数量和粗壮度,便于采摘、管理。
修剪时间:秋茶停采后的11月上旬-11中旬进行
修剪方法:茶季结束后剪去3-5cm树冠,修剪宜轻不宜重,否则会推迟春茶开采期,造成春茶减产。
(2)深修剪
每隔4-5年一次,剪去树冠10-15cm枝叶,留高80-90cm,可在春末夏初成或年底(3月、11月)
修剪的枝叶有机质含量很高,养分含量丰富,是茶园很好的有机肥源;每年修剪的枝叶应设法归还土壤,可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壤,也可直接铺于土壤表面。
(3)重修剪:对象是未老先衰的茶树和一些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较强的生育能力、树冠上有一定绿叶层的茶树 。
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树高的1/2或略多一些,留下离地面高度30~45cm的主要骨干枝 。
(4)台刈:茶树必须是树势十分衰老,采用重修剪方法已不能恢复树势,即使增强肥培管理产量仍然不高,茶树内部都是粗老枝干,枯枝率高,起骨架作用的茎秆上地衣苔藓多,芽叶稀少,枝干灰褐色,不台刈不足以改变树势的茶树。一般采取离地面5~10cm处剪去全部地上部分枝干。
台刈要求切口平滑、倾斜、不撕裂茎秆,必须选用锋利的弯刀斜劈或手锯锯割,也可选用圆盘式割灌机切割。尽量避免树桩被撕裂,以防止切口感染病虫,而且破裂部分会有较多雨水滞留,影响潜伏芽的萌发。
五、施肥
追肥:
1.定植当年9月,亩施茶叶专用肥5kg。
2.第二年亩施茶叶专用肥1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3.第三年亩施茶叶专用肥2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4.第四年亩施茶叶专用肥30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5.投产后,每年每亩施不少于40kg茶叶专用肥。
追肥施肥要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开沟离树体20公分,沟深不低于5-10cm,施后盖土。
基肥:每年11月中旬结合冬季深耕把杂草、枯枝、表土等杂物与有机肥1000kg,同时配施茶叶专用肥,开沟深施,沟深宽不低于25cm,施后盖严。
六、采摘
幼龄树:当三次定型剪后,树高70cm以上时,新梢长
一芽五、六叶以上时,实行采高养低、采中养边,摘去顶端一芽一二叶,留3-4叶,着重养蓬。
成龄树:采高留低,采主枝留侧枝,采中间留两边,以采为主,采养结合。
4. 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论文
1. 土壤条件 茶树属于喜肥的树种,所以种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种植茶树前对田地翻耕两次,第一次翻地深度达到10..
. 2. 幼苗管理 茶树一般种植的幼苗会同时种植3~4种,按面积大小来选择,50亩以下就3种,50亩以上就是4种..
. 3. 后期肥水管理 茶叶树由于根系偏浅,所以队医干旱和湿涝抗性都不强。一般夏季一定要经常施水,但是尽量不要从顶部喷洒..
. 4. 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叶树常需要做的,不过这里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较旺盛和长的比较大的草,毕竟几十亩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过来...
5. 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分析
答:有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茶叶天气指数保险主要针对常见的气象灾害,如干旱、寒潮给予保险保障。该保险产品具有两个优点:一是针对春季偶尔出现的突发性寒潮,当任意连续三日内的最低气温降幅大于7.0℃时,保险公司就按照保险期限内最大一次降温数值对应的标准赔付;二是出现长期干旱的情况时,即保险期限内小于约定的累计降水量时,保险公司按照对应的标准赔付。
茶叶天气指数保险与传统茶叶种植保险相比优势突出,天气指数保险只需触发理赔条件后,即依据投保面积进行赔付,无需查勘核实实际受损面积,对春茶生产保障更全。
根据不同的地区财政补贴的标准也不一样。
6. 影响茶叶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哪几种
茎杆粗壮、麦穗大,控制旺长、防倒伏,小麦需要这样种、这样管!
我们种植小麦都有这几怕:
一、怕种子播稀了,小麦出苗后稀稀拉拉,真的是有钱买种而无钱买苗,也就是说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种子,而再有钱也是买不到苗子的。所以播种的时候都是足量或超量下种。
二、怕出苗后苗小苗弱还发黄,恐怕麦苗弱了抗不了寒、受不了冻,总认为苗子长的好就一定能高产,所以种麦时往往能早种就早种,能多施肥就多施肥,能多浇水就多浇水,看到上冻前麦苗高高的、厚厚的、绿油油的,心里才感到踏实。
三、怕小麦生长到中后期,尤其到了开花结穗快要成熟了的时候,一场风刮来,麦地里一片前倒后伏、一片狼藉,你说不仅仅造成减产,有时甚至是绝产而白忙活一阵,就是不绝产也是让你没法机收,只好一镰一刀动手割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害怕,害怕的事往往就真的发生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来、分析去,看看人家、比比自己,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真的是错了。
原来下种多用肥多、种的早种的好真的不一定收成好,对于小麦来说真的是适得其反,苗厚了、过旺了反而不是好事,冬前旺长了、春季会更旺,冬前旺长不但不抗旱反而更容易受冻。春季旺长了反而更容易被风刮倒,不但不能高产,反而会空耗养分造成后期养分缺乏而生长无劲、长穗无力最终造成了减产。
犯错不可怕,怕的是次次犯同样的错。我们不懂技术不要紧,要紧的是得去学习。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不能死要面子不懂装懂,不会装会而吃亏的只能是自己,科学技术你不信不行、不服不行。
去年的这个时候,种麦前农技专家来到我们村专门讲解如何种小麦,听了后也是半信半疑,说一亩地播十多斤种子就行,我们原来都是二十多斤呢。按照专家说的试种了一年,结果真的不错,不仅省了种子、省了肥料,而且小麦长的不稀不厚、麦杆粗壮发棵多、抗冻害不倒伏,而且每亩增产三成多。
今年又到了种植小麦的时候了,现在把控制小麦旺长防冻害、防倒的种植技术分享给农民朋友们,在种麦时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种麦时一定要把好时机,一定不要种的太早,也不能过晚。
正常年份我们山东、河南、河北等小麦主要产区一般在10月1日前后播种。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气温较高,一般10月1日到10月15日播种是最适宜的。
如果你上心留意的话,从气温的角度来把握播种期是比较准的,播种比较早的冬性品种小麦在日平均气温18℃到16℃的范围内播种最好,播种比较晚的,要选种半冬性的品种,一般在日平均气温16℃到14℃的范围内播种比较好。
选购小麦种时要问好农技专家或农资店专家是用冬性的、还是半冬性的,一定要选在当地适应性比较强、产量表现比较好的优良品种。
第二,施肥要合理搭配,施肥不是越多越好。
庄稼长的好不好,全靠肥料来主导。这说明了肥料的重要性,主导的是有机肥、无机肥要合理搭配,氮肥、磷肥和钾肥要搭配合理,各种肥料要按照各生长阶段的需要来按需供给,不是“一炮轰”一次吃个饱,要求底肥、追肥分段施。
根据专家试验和测算,种小麦时使用的底肥养分量是每亩施用农家肥三千公斤左右,必须是沤透沤熟发酵好了的农家肥,生猪粪是不能直接使用的。
每亩使用的化肥是按纯养分推荐使用量的,用量是纯氮是6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7公斤左右,氧化钾6公斤左右,购买肥料时需要按照这个养分的用量去计算所用的肥料量。这些都是底肥用量,只占了每亩小麦从播种到成熟整个生长时期所用化肥总量的七成。另外的三成是后期追肥使用的,一般在起身期和拔节时期进行追肥。如果底肥施多了就会发生旺长现象。
第三呢,就是要把握好播种量并做好小麦田的管理。
一般要使用精播机进行播种,在最适宜的播种期,并且墒情较好的情况下播种,用种量一定不要大了,专家建议每亩播麦种15斤左右,这样出苗后每亩麦田的基本苗就能达到15万左右,是比较好的苗情。
如果播种的时机、小麦种子的用量没有把握好,或者冬前气温较高,这些因素使小麦苗出现了旺长情况,那么就需要在越冬之前、春季小麦返青之后就要采取及时镇压的方法控制旺长,同时呢使用35毫升左右的“壮丰安”矮壮素,加水40公斤充分混合,然后用喷雾器喷洒到麦苗上。
在小麦起身的时候或者拔节的时期进行追肥和浇水,用来培植壮苗,提高麦苗的抵抗力和抗倒伏的能力。
对于春季出现旺长的麦田,除了镇压和喷洒矮壮素进行控制外,还要实行蹲苗,就是不要过早追肥和浇水,可以往后推,推迟到小麦拔节后三天到五天再进行追肥浇水。
春天还很容易发生“倒春寒”,这对小麦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一定要注意留意天气预报,要在“倒春寒”来之前先浇水防止冻害发生。如果发生了“倒春寒”冻害就要抓紧时间追肥和浇水,同时使用叶面喷施尿素等肥料,用来减轻“倒春寒”引起的冻害。
另外还要做好病虫害的发生,根据麦田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用以提高小麦的抵抗力实现健壮生长、确保小麦丰收。
总起来说,要达到小麦苗杆壮不旺长、不受冻不倒伏的目的,就要从选种上、用肥上、播种期、播种量以及田间管理上下功夫,早作准备早受益,一旦旺长、受冻、倒伏了,也要及早采取控制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7. 暴雨对茶叶的影响
纸质阅读是一种习惯,一杯茶,坐在沙发上,或者就像小资的人会在雨天读书,这不是矫情,确实是生活的一种诗意。一样是阅读,它是有封面的,有厚度的,会发黄的,希望纸质阅读永远流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雨天看书是一种享受,雨打纱窗风送清凉,泡一壶香茗,临窗下坐,展卷开读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雨天孤室读禁书,谓之乐事也。窗外雨声没黑白,全无心。只知远处蕯风景、麦芽显灾情
读书虽苦不诉茹,倾城佳人等孤独。志在四方六国路,等到春来燕家住。疑似前方桃花源,黄土白云与蓝天。瞻高瞻远袅青烟,古来多少羡圣贤。次之班中不出山,萧萧班马花水堰。光明磊落有侠胆,雨桐伴鹤豪冲天。
是谁陪伴她寂夜长谈,听雨煮茗,焚香读书,流年真的似水,一去不返,看过的风景也许还可以重来,而是去人却再也不会回头,任由你千思万想,他除了偶然在你的梦中彷徨,其余的时间都只是恍惚的印象。
书中有大道,一卷便胜过情爱无数。书中有大道,一卷便胜过千山万水。
沉默地读书修行,不显山不露水,只在溪里做只无人闻津的游鱼,只待某朝风雨大动,那只鱼儿跃过龙门,变成真正的巨龙,俯瞰着整个大陆,名声显于天地之间……
听雨声嘀嗒, 观世事喧哗。 读贤书千万, 论浮沉天下。
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这个记忆比读许多秋天意境的诗更为生动,深刻。
当时:笔墨书下千行,苦读十年寒窗,狂妄难当;帘卷罗袖添香,微雨衣袂飘扬,撑伞过巷;只道是寻常。如今:玉液琼浆已凉,何处再寻佳酿?举杯彷徨;岁月流转如荒,天涯咫尺渺茫,风起回廊;誓纸已泛黄。只愿:凌云壮志不忘,此生不再虚妄,万事安康;再邀素手霓裳,天涯携手相将,泛舟湖上;终不诉离殇。可惜:红颜赴水流殇,雨夜相忆痴狂,长啸未央;琴瑟和萧绝响,刀剑琵琶已亮,伶仃飘荡,随尘尽风扬。
燕子来时轻,悄然隐画屏,无人惊,独坐小楼听蝉鸣,读一封书信,品一杯香茗,谁执笔,有情, 指尖有悲鸣,弦断难续音,懒回寝,寒风料峭催人醒,骤雨夜难停,更深天难明,叹风雨,无情。
窗外是风雨世界,尽管雨滴一点一点地拍打门窗,窗内却是个人的自由天地。于是,手握一本好书,再有一杯清茶,就足以令我逍遥了,根本不去管他室外的淫雨霏霏。
有在雨天里出现“柳暗花明”,得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雨,不能是狂风暴雨,它应当是潇潇洒洒的雨,是润物细无声的雨。狂风暴雨充塞耳朵,制造噪音,必然影响读书的乐趣,何来享受之说?
8. 阴雨天气对茶叶的影响
茶籽如果收回来,没有及时晾干的话,淋了雨会容易变质之后,炸出来的茶油也会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宜保存。1、摘茶籽的正确方法:摘茶籽一般是在10-11月份,我国的地域比较辽阔,气候环境不同,所以采摘的时间略有些差别,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决定采摘时间。采摘的时间要控制好后进行采摘即可。还没有完全的成熟,里面含水量比较高,导致含油量较低。如果是采摘的时间太迟,球果已经开裂,将会导致浪费。
2、什么时候采摘油茶籽
油茶籽通常从每年的“寒露”到“霜降”采集,其中只有少数采自“立冬”。收获后,茶树会开花,结果在一年后的秋天就会成熟。
注意采收过晚会导致油茶籽掉落至地上,发生部分酸损失,从而降低茶油的质量,所以要及时采摘茶籽,以避免果实的掉落,从而影响油茶的质量。
3、如何判断油茶籽的成熟度?
(1)看茸毛。成熟时,将去除油茶籽果皮上的茸毛,变得光滑。
(2)果壳开裂。当油茶籽的果壳开始裂开时,一般的裂果可在10%时采摘。
(3)果皮颜色。油茶籽的颜色,包括红色果实、绿色果实和杂色果实,在红色油茶籽皮中呈黄色或鲜红色,当青色为黄色或黄色时可采摘。
4、收获后保存油茶种子的方法
(1)油茶果采收回来后,要堆沤6~7天,抓紧晴天晾晒,晒3~4天后,油茶籽自然开裂,多数油茶籽能剥离,然后过筛扬净,一般要晒12天,才能使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充分转化成油脂。
(2)晒茶籽用土坪或竹席比水泥晒坪好,可以提高出油率和茶油质量。如果阴雨天无法及时晒干,应将茶籽铺在通风干燥的楼板上,厚约20厘米,每天翻动1~2次,防止发热。茶籽晒干后果壳重量比是1:2,晒好的油茶籽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收藏。
9. 茶树生长的不同季节易受到的气象灾害
①向茶树喷水,使空气中水分增多,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提高温度有利于防止低温霜冻,故正确;
②水的比热容较大,且水遇冷凝结时放出潜热,从而达到减小温度变化的作用,故正确;
③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继而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故可防止低温霜冻,故正确;
④喷水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但无法增加光照,故不符合题意.综合得知,①②③正确.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