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种茶叶的茶汤颜色
红茶:
1、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2、工夫红茶:滇红、湖红、川红、闽红等。
3、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等。 泡出来茶汤为红色,主要有这么几种:除了红茶外,还有熟普洱以及其他产地的一些黑茶,泡出来的颜色是红色的;武夷岩茶泡出来也是偏红色,广东乌龙发酵重了,也会偏红色;另外,一些老茶,陈茶泡出来的色泽也是会发红的;除了茶叶外,比较红的估计就是洛神花(玫瑰茄)、藏红花、枸杞之类的泡出来的颜色是偏黄色。
2. 茶叶的汤色有哪几种
龙井茶是汉族传统名茶,著名绿茶之一。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龙井茶有不同的类型,下面具体来了解下吧!
龙井茶产区分级:
西湖龙井分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包括传统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狮”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五云山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梅”字号为梅家坞一带所产。
龙井茶主要品类:
西湖龙井中有几个有名的品类“狮峰龙井”、“梅坞龙井”、“云栖龙井”、“虎跑龙井”等。“狮峰龙井”产于龙井村、狮子峰、翁家山一带,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产于云栖、梅家坞一带,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茶的品牌有30多个。
龙井茶主要品种:
1、群体种
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当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如今人们常说的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茶就是这个品种。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它品种要晚一些,大约在清明左右。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仅限于西湖产区,面积十分有限。
2、龙井43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特早生种,在青岛地区一芽一叶期为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4.0%。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
特点:香味和浓度都适宜,回甘持久,龙井43一般适合炒制成绿版,汤色清绿明亮。
龙井茶分几种类型
3、长叶龙井
龙井长叶也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种中单株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早产、优质、抗寒、抗病虫等特点,其发芽密度较大,育芽能力强,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少,持嫩性好。一般3月中旬发芽,下旬可以采摘。
龙井茶的品质特征
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
3. 红茶的茶汤颜色是什么颜色
汤色金黄的好。
如果茶黄素占比高,茶汤颜色就偏黄;如果茶红素占比高,茶汤颜色就偏红。
茶黄素,是一种金黄色色素,占红茶干物质总量的0.5%-2%,于1957年在红茶中被发现。
滋味上,茶黄素具有辛辣性和强收敛性,是影响茶汤强度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
颜色上,茶黄素是构成红茶茶汤“亮”的主要成分。其含量越高,亮度越亮,也是形成茶汤“金圈”的主要物质。
茶黄素还被称为茶叶中的“软黄金”,茶黄素含有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黄酮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的效果。
茶红素刺激性不如茶黄素,收敛性较强,影响着汤味浓度和强度,是红茶茶汤“红”的主要成分。
不过茶红素过多,会影响茶汤的口感,使茶味淡薄,汤色变暗。
4. 各种茶叶的茶汤颜色不一样
两坏茶同时泡分量一样颜色不一样是因为茶叶品种不一样。
5. 根据茶汤颜色判断哪种茶?
茶叶主要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类。
六大茶类茶性均不同,这基本上是根据茶叶发酵程度由低至高划分的。绿茶和黄茶、白茶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的茶;青茶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不同体质喝不同茶,人的体质有热、寒之别,因而体质不同的人饮茶也有讲究。一般来说,燥热体质者,应喝凉性茶,例如有抽烟喝酒习惯,体型较胖,容易上火者,应喝凉性茶。而肠胃虚寒,吃点生冷的东西就拉肚子或者体质较弱者,应喝中性茶或者温性茶。容易上火多喝绿茶或者铁观音,老拉肚子多喝乌龙和普洱。
6. 茶汤有哪些颜色
有颜色还是无色肯定是新茶老茶的区别 。新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郁持久,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滋味甘醇爽口,茶色非常淡 。陈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高,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颜色上新茶的汤色更新,看上去清爽透亮,而且鲜爽度极高,口感的生津回甘速度极快,香气相对老茶更加高扬。
7. 各种茶叶的茶汤颜色一样吗
茶汤的颜色也可以分为色相、明度、彩度来判断。色调是指颜色的类型,而茶汤的颜色主要在绿色和红色之间变化,这与茶叶的发酵程度有关。发酵越少,汤越绿,发酵越多,汤越红,有黄绿、金黄、橙红等非步变。
亮度是指颜色的亮度,与茶叶的烘焙程度有关。随着茶汤烘烤程度的增加,茶汤的颜色会越来越深。
色度是指颜色的饱和度,与茶汤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有关。可溶性物质溶解越多,茶汤的稠度越大,这就是汤色的高色度。反之,水溶性越低,水溶性越强,汤的颜色越低。
8. 各种茶水的颜色
好的竹叶青是明前鲜嫩独芽炒制,茶氨酸成分较高,因此特别鲜爽回甘,不会太浓涩,三泡比较正常,再出汤就无味了,喜欢耐泡香浓的可以试试手炒的,卖相稍差,栗香味扑鼻,泡出来汤色偏黄,别有一种风味,一般峨眉的茶厂每年都会炒个十来斤备着,有些茶客就特别好这一口。
9. 各种茶叶的茶汤颜色区别
茶以颜色(或制作工艺)来分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1.绿茶,又称不发酵茶。(发酵度为零),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只经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典型工艺制作。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其中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
2.黄茶,为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具有“黄叶黄汤”的特点,这种黄色是由于干燥时间不足致使叶片边缘发黄造成的。
3.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白茶具有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4.青茶,又叫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乌龙茶和绿茶最大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经过“发酵”这个过程。茶叶中的儿茶素会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相互结合,致使茶的颜色变深,茶的涩味减少。
5.红茶,属于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是以茶树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6.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在加工过程中色泽逐渐由绿变黑因而得名。原料一般是比较粗老的毛茶,经杀青、揉捻、堆积做色、干燥的制作工艺流程而成。黑茶以普洱茶为典型代表,一般认为普洱茶养胃,解油腻,所以在饭后喝一点普洱茶很有好处。
10. 各类茶的茶汤颜色
红色茶汤的茶有普洱熟茶、黑茶(多呈现出红浓透亮的颜色或是酒红色、橙红等汤色)、或者是有一定存储年份的老生茶(色泽橙红)、老白茶等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