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有安全标准吗
1、不是所有茶都要用沸水冲泡。不同的茶叶因为选料不同、发酵度不同、口感特点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冲泡温度。黑茶、普洱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这几种茶类,适合用滚烫的开水来冲泡才能,将其香气滋味激发出来。为了保持鲜爽的口感和香气,绿茶适合用85℃左右的水、黄茶适合用90~100℃的水。而一些特殊的茶,比如像日本的特级玉露,因为其原料过于鲜嫩,甚至可以采用冰块投泡,称之为“冰出玉露”。
2、不是所有茶的投茶量都一样。意见参考:如果每次注水量都恒定为120毫升,那么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的投茶量均为3克;而黑茶、普洱茶的投茶量一般为7克,乌龙茶投茶量则为8克。
3、头道茶不可以洗掉农残。茶叶农残很大部分都是脂溶性,而非水溶性,也就是说这些农残一般只会溶解于油脂,而不是热水。
需要再次科普的是,有农残不等于农残超标,国家对茶叶产品的农残是有严格的剂量标准规定的,只要是在标准以内,都是相对安全卫生的产品,不用过分担心。4、发霉的茶不能喝。发霉的茶,不管用热水冲多少遍,都不能洗掉上面的有害霉菌毒
5:不是所有的茶喝了都会失眠。一般来说,喝茶会不会失眠是看每个人对茶叶中所含咖啡因的耐受性。
6:纯芽头的茶不一定是最顶级的茶。绝大部分的茶叶在原料选取上,并不是以纯芽头的最好的标准。
误解7:茉莉花茶并劣质。比如福建福州的茉莉花茶,就会精选上好茶坯与上好的茉莉花进行窨制,甚至在制作过程中有长达7~8次的多次窨制,选料考究、制作繁复,实在是相当精致的好茶!
误解8:中国人喜欢喝茶,而欧美人也喜欢喝。从清朝开始,我国就向欧美大量出口茶叶,英国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英式下午茶文化,还在印度种茶制茶,以抵消与清朝的贸易逆差,甚至发动了鸦片战争。至今,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俄国人喜欢喝黑茶、美国人喜欢喝冰茶、日本人喜欢喝乌龙茶……
误解9:瓷杯开片不一定是质量有问题。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
10、任何茶都对身体有益。喝茶对身体有益,这是医学界和民间都达成的共识。可也有不少人在喝茶之后身体会不舒服,甚至越喝越不舒服。想要通过喝茶改善身体的某些亚健康状态,其实应该先弄清自己的体质,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茶,这样才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正向效果。
2. 茶叶有安全标准吗知乎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用以标识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正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绿色食品标志作为一种特定的产品质量的证明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绿色食品分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二种.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 中国茶叶安全吗
最安全的茶叶
绿茶,西湖龙井 太平猴魁,绿茶是不发酵的茶。它比较凉,胃不好的人不能喝。
普洱茶,普洱茶是半发酵的茶叶,它的性比较温和。代表的有云南的普洱
红茶,是经过发酵的,对人的胃比较好,最好的是金骏眉,祁山红茶,正山小种,红茶适合很多人喝
4. 茶叶有安全标准吗为什么
1最早产生袋泡茶时采用的包装材料,但现在一般都很少使用。丝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纤维(由氨基酸构成),而棉纱则是植物纤维素(大分子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两者都对人体无害,但是其加工封装性能较差。
2、尼龙即聚酰胺纤维,无色无味的食品级尼龙滤袋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标准,透过其透明的高质感耐热网布能看到所包茶叶的真实材料,是普通的滤纸茶包不可比拟的新型茶叶包装滤材。
茶包安全吗 茶包泡几次最好
3、因为滤纸或天然植物纤维的封装性能较差,因此可以与一些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纤维复合制成包装袋,如与聚醋酸乙烯酯和聚氯乙烯的共聚物纤维复合形成的热封性滤纸,如与一些树脂复合来提高滤纸耐沸水冲泡的能力等。这一类纤维对人体相对来说可能会有更高的健康风险。
5. 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的意义
GB/T 23205-2008 茶叶中448种农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23204-2008 茶叶中519种农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3193-2008 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1729-2008 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 23376-2009 茶叶中农多残留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3379-2009 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6. 茶叶安全标准包括哪些
|国家标准(110项)|
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2013 茶 取样|
GB/T 8303-201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2013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2013 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6-2013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07-2013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
GB/T 8308-2013 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9-2013 茶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
GB/T 8310-2013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2013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2-2013 茶 咖啡碱测定|
GB/T 8313-200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 8314-2013 茶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GB/T 9833.1-2013 紧压茶第1部分:花砖茶|
GB/T 9833.2-2013 紧压茶第2部分:黑砖茶|
GB/T 9833.3-2013 紧压茶第3部分:茯砖茶|
GB/T 9833.4-2013 紧压茶第4部分:康砖茶|
GB/T 9833.5-2013 紧压茶第5部分:沱茶|
GB/T 9833.6-2013 紧压茶第6部分:紧茶|
GB/T 9833.7-2013 紧压茶第7部分:金尖茶|
GB/T 9833.8-2013 紧压茶第8部分:米砖茶|
GB/T 9833.9-2013 紧压茶第9部分:青砖茶|
GB 11767- 2003 茶树种苗|
GB/T 13738.1-2017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2-2017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
GB/T 14456.1-2017 绿茶
7. 茶叶有国家标准吗?
茶叶最适宜在其本身含水量5%以下的条件下密封贮存。当其含水量在8%左右时,贮存6个月就会有陈茶气味;当其含水量超过12%时,因茶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霉菌很容易大量滋生,霉变气味会加强、加浓,倘饮用,对身体有害,有时甚至发霉结块,根本无法饮用。传统检测茶叶的水分是用烘箱法,效率低 操作复杂 耗费物力 人力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冠亚牌快速水分检测仪,能够在5分钟之内检测出茶叶的水分值。
8. 茶叶的安全性
网上购买玫瑰花茶一定要去正规的网站去买。并且不能贪便宜。太便宜的商品容易买成假货。无论我们在线上买还是去实体店购买,只要是正规商铺,并且有营业执照,都是可以放心购买的。一定不要去购买私人小摊儿没有营业执照并且是三无的产品。
9. 茶叶的食品安全标准
SN 0339-95 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检验方法本标准于2013年5月1日被SN/T 3263-2012 出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测定代替。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检验的抽样、制样和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检验。食品及相关产品中毒素检测标准汇总
10. 茶叶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给采茶工买保险是安全的,茶叶采摘加工企业给采茶工人买保险无疑是一项好的做法,这样可以安抚采茶工人的人心,起到稳定采茶工人安心工作的信心,使他们工作更安心,踏实,同时也对企业有好处的,虽然缴纳了一定的保险费用,但稳定了采茶工人的工作信心,不会轻易辞职走人,员工有病可以有医保报销,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也会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