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揉捻技巧图解
35型揉捻机一次可揉40斤左右的茶叶,
揉捻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
揉与焙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阶段。整个阶段分为三揉三焙六个工序,揉与焙是反复相间进行的,各个工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程序为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干燥。
2. 手工炒茶揉捻的手法
1、采摘
一般采摘桑叶,应在早上,太阳没有出来和刚出升的时候采,这样保证桑芽的颜色不发深绿,做出来的桑叶茶茶汤才漂亮。
采桑芽的标准是一芽一叶。
我们一把的采摘时间是早上5点到8点,阴天可以采到9点。
2、清洗脱水
桑叶采回去后,经过筛选后,会进入清洗流程,可以用流动的水来清洗,也可以用大池多次清洗,目的是相同的,去除桑叶表面的灰尘和附着物等。
清洗完成后,就要快速脱水,除去桑叶表面的水分。
3、萎凋
这个程序持续的时间较长,将清洗脱水后的桑叶,均匀摊开,是在一个阴凉通风的环境中,自然萎凋,时间大概是3个小时。
萎凋的作用,就是使桑叶中的水分自然挥发,叶子萎蔫,青草气也散失,同时桑叶中的酶活性增加,发生适度化学和物理变化。
4、杀青
目前常见的杀青方式有蒸青、炒青和微波杀青。
我们选用的是微波杀青,根据桑叶的特点,设定微波杀青温度和传送速度,保证一次性杀透。
杀青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去除桑叶中的水分、使桑叶茶变软,便于揉捻成型,同时进一步去除桑叶中的青草味儿,有利于良好香气的形成。
5、揉捻
揉捻在桑叶茶炒制中是比较重要的,他直接关系到桑叶茶的味道和形状。
揉捻的主要作用是,将杀青后变软的桑叶缩小体型,卷曲变形,以利于炒制成型。同时,通过揉捻,破坏桑叶组织,使桑叶中的物质继续发生变化,以利于香气和营养物质的形成。
6,炒制
这是桑叶茶炒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少量的炒制,一般都是人工炒制,依靠个人手感和经验,把控火候。
大批量的炒制,都是依靠炒干机来完成的。
炒制需要和揉捻密切配合,掌握好火候,这样炒出来的桑叶茶,形状才漂亮。
3. 茶叶揉捻加压规律
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的技术要点是:①“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叶质差,在叶温较高的情况,可塑性好,热揉有利于成条。嫩叶叶质好,杀青叶冷却后揉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②加压掌握“轻、重、轻”。为防止茶条松散和扁条碎末茶产生,加压要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一般加压与松压的时间比例是2∶1或3∶1,如加压10分钟,松压5分钟,或加压15分钟,松压5分钟。③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以炒青绿茶为例,采用55型揉捻机,一、二级鲜叶,一般投叶量在30~35千克,揉捻40~45分钟。揉捻程度要求成条率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为45%~55%。
4. 茶叶揉捻机揉捻技巧
揉捻的意思:
揉捻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
简介揉捻:
揉与焙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阶段。其程序为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干燥。
技术特点:
乌龙茶大多采用揉捻机揉捻,揉捻机型号有多种,一种是安溪六四式木质手推揉捻机,每桶装叶量10斤左右,常用的转速40-50转/分,揉捻时间4/6分钟,转数180-240转,另一种是闽茶35型电动揉捻机,每桶装叶量14-16斤,转速每分钟60转,揉捻时间3-5分钟,揉捻过程中应当在揉桶中解决或翻拌一次。
5. 茶叶揉捻技巧图解教程
茶叶揉捻是茶叶加工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批量生产都是用揉捻机进行揉捻。使用小型揉捻机进行揉捻的时间要根据茶叶的老嫩不同和投放的茶叶数量来确定,一般揉捻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如果茶叶原料较老,揉捻的时间就长一点 ,如果投放的原料多一点,揉捻的时间也要长一点。
6. 茶叶揉制工序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以及步骤
一、采摘
采摘是普洱茶制作的第一道工序。采摘普洱茶一般在每年春天的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采摘也俗称“二水”,秋茶采摘又称“谷花”。
茶叶采摘季节的不同,也会形成高低不同的品质;一般“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采制的茶叶品质最好,目前云南澜沧古茶的普洱茶多是以“春尖”为主体制成的。
二、摊晾
摊晾是普洱茶采摘后的第二道工序。有人把摊晾工艺称为萎凋工艺,这其实是错误的。普洱茶从鲜叶采摘之后,进入了杀青之前的摊放工序,我们称为“摊晾”(也叫摊青)。
借着阳光或者热度让刚采收好的茶叶中的苦度、涩感挥发,让茶叶软化脱水。除了时间的控制,空内温度大约在22一24℃左右最适合,因为假使温度太低茶的香味就溢发不出来,温度太高,味道则差。
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
三、杀青
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就是杀青。尽管杀青的手法简单说来就是“闷、抖、抛、翻“四个字,但是杀青确实是一项技术加体力活。
怎样将茶箐“杀匀杀透”,经验丰富制茶师傅可以通过“看、试、闻、听、摸”感知茶叶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从而适时地调整灶火和锅的温度、变化炒茶的手法和节奏。
四、揉捻
揉捻工序的目的就是使杀青后的茶箐细胞壁破碎,破碎率一般在40%以下(烘青、炒青通常在45%~65%以上),以掌握揉捻叶表面有少量茶汁渗出,手捏成团,并有沾手感为度,要求茶叶成条率在70%—75%为宜。
不同的揉捻方式会影响茶叶品质。一般制作高品质的茶,通常会选择手工揉捻,这样利于掌控好揉捻的度,条索也会更完整一些。
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
五、摊晒
揉制到恰到好处时,就要及时摊薄到竹簸箕或晒网上进行晾晒。
因为这道工序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苦涩度,代价就是降低了鲜爽度。古树纯料茶的苦涩度本来就很低,保护好它的鲜爽度,更利于后发酵。
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
六、蒸压
传统普洱茶(俗称普洱生茶)是通过制作出晒青毛茶(这个阶段是属于晒青绿茶)后,通过蒸软紧压而成的紧压茶。
蒸压看似简单,其实暗含玄机。蒸压对蒸汽温度、质量、洁净度等十分讲究,对后期茶品的影响很大。
紧压后,开始进入后发酵阶段,不同的仓储条件会培育出不同的普洱茶品质。所以大家不要一味追求普洱茶的明前茶。
真正的高品质普洱茶原料往往是产自清明后,谷雨前。
七干燥
干燥这一环节,本人选择自然风干,不进烤房。毕竟是少量制作,可以实现。这种追求自然干燥的古朴工艺最大风险是遇到天气不好就容易导致茶心干不透,如果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保管不善,就容易发生霉变。
而且这种干燥方法做出来的茶,刚开始没有烘干的香。当然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后期转化香气更好,口感更活泼。
这种方法不适合大批量制茶,对自然天气要求高,质量不好批量控制,而且自然晾干时占地面积大,时间长。
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
八、包装
作为商品,好的包装能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作为藏品,好的包装能更好的保护茶品,有利于后发酵。
我们都喜欢采取简单朴素的双层包装,内层采用手工棉纸或者宣纸,外层采用厚一点密封性好一点的纸张做外观包装。
九、仓储
仓储是一门学问。现在关于仓储有很多种流派。有纯自然仓(昆明干仓),有完全人工干预仓(有的称科技仓),有人工干预自然仓(如旅行仓)。
所有仓储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更加有利于茶品的后发酵,调节茶品发酵中不同菌群优势,以利于获得更加良好的口感。
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
在20世纪50年代,普洱茶的加工工序已经分为初制和复制。
初制是:杀青、手揉、晒干;复制分为毛茶精制与蒸揉两部分。“精制”是将毛茶用筛、簸、捡等方法,扬去片,粳、末。
“蒸揉”是将茶坯按不同等级进行拼配,然后通过对干茶进行气蒸,装入三角布袋,揉成各种大小圆扁不同的形状,然后置于干燥地方,自然阴干即成。
7. 茶叶揉捻机结构图
30-50斤
40型揉茶机一次能揉30-50斤茶叶。 茶叶精揉机属于茶叶加工机械,主要用于茶叶的精揉、理条和整形。
8. 制茶揉捻工序
揉捻,制茶工序中的一种,大部分茶叶制作过程都有这个工序,传统的白茶没有揉捻工序,但现在的新工艺白茶也加了轻柔这一工序。所谓的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一个揉,揉即使茶叶成条,一个捻,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揉捻的要求,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最开始的时候不加压,使茶叶沿着它的叶脉卷成条,后加压使细胞破碎。揉捻的作用,一是使茶叶成条形,二是使茶叶中的细胞破碎,茶汁溢出附在茶叶表面,有利于增加茶汤浓度,这也是洗茶快速出汤的原因。茶叶揉捻的越重,茶叶越不耐泡。揉捻的程度要求,三级以上的叶子成条率要达到80%,三级一下的晚达到60%,揉捻叶细胞破坏率要达到45%-55%,茶汁附在茶叶表面,手摸有湿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