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龙茶采茶标准
一般每年3-5月份采摘和制作的茶叶,称为春茶,6-7月份采制的茶称为夏茶,8-9月份采制的茶叶称为秋茶。绿茶采摘比较多,品质比较好的是春季,乌龙茶则有春秋两季,这两季新茶推广的比较多。
其中,绿茶春茶上市相比其他茶叶都更早,早春绿茶一般在3到4月份上市,有明前绿茶和雨前绿茶之分,明前绿茶是一些茶农为求其鲜嫩,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珍贵稀少,因而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雨前茶是雨水节气前采摘的茶,品质也比较好。
2. 乌龙茶审评的标准流程
三遍。
乌龙茶的审评浸泡时间三次分别为:
第一次冲泡2分钟即可嗅香气,
第二次冲泡3分钟后嗅香气,
第三次以上则5分钟后嗅香气。每次嗅香时间最好控制在5秒钟内。每次嗅香后再倒出茶汤,看汤色、尝滋味。
一般高级茶冲泡4次,中级茶冲泡3次,低级茶冲泡2次,以耐泡有余香者为好。
3. 乌龙茶采茶标准图片
1、产地海拔的区别,冻顶乌龙茶产地为台湾鹿谷乡凤凰村永隆村彰雅村(冻顶巷)
2、色泽的区别,冻顶乌龙茶汤清爽怡人,汤色蜜绿带金黄,茶香清新典雅,香气清雅 ,喉韵回甘浓郁且持久,香气独特据说是帝王级泡澡茶浴的佳品。高山乌龙茶汤色为金黄色、花香突出,滋味浓醇且耐泡、滋味浓醇,香气高扬。
3、茶叶的形状区别,冻顶乌龙茶叶成半球状,色泽墨绿,边缘隐隐金黄色,被誉为“茶中圣品”。高山乌龙茶叶形如半球形状,色泽深绿,香如金桂,清香甘甜为其一大特征。
4、气候的区别,冻顶乌龙茶生长在台湾鹿谷附近冻顶山,山多雾,路陡滑,上山采茶都要将脚尖“冻”起来,避免滑下去,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所以誉为冻顶茶。高山乌龙茶是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台湾高山乌龙又叫软枝乌龙或金萱茶。
4. 乌龙茶评茶标准
乌龙茶带宝色,是指乌龙茶色泽油润,并带有鲜活的光泽感。干评乌龙茶,卷曲条形,呈宝色者为上品。乌龙茶毛茶鲜叶中存在各种有色物质,如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花青素等,由于含量不同及工艺程度不同,毛茶色泽多种多样,如香蕉色、象牙色、乌润色、青绿色等。
其中香蕉色茶叶香气高,乌润色茶香味醇耐泡,这两种是高级茶色。乌龙茶色泽红点明、润亮,呈宝色者为高级茶,反之则较次。
5. 乌龙茶采摘标准
乌龙茶按形态分,可分为条索形乌龙、颗粒形乌龙、束形乌龙和团块形乌龙。
1、条索形
条索形乌龙茶,采摘成熟芽叶(开片叶),经过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烘焙过程制成。常见的有文山包种、武夷岩茶、凤凰单丛等。
2、颗粒形
颗粒形乌龙茶采摘成熟芽叶(开片叶),经过晒青、晾青、摇青,炒青,反复包揉,烘焙过程制成。常见的有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3、束形
束形乌龙茶采摘成熟芽叶(开片叶),经过萎凋、杀青、理条、扎束、烘干而制成大毛笔束形乌龙茶,福建武山的八角亭龙须茶就是束形乌龙茶。
4、团块形
团块形乌龙茶是按照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加工后,在揉捻阶段将茶叶手捏成团或压模造型,再用白纸包好进行烘焙至干。福建漳平县生产的“水仙饼茶”是乌龙茶中唯一的团块形茶。
6. 乌龙茶采茶标准是多少
1、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可以说是广东乌龙茶的代表,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
经过精心培育和采制加工,凤凰单丛形成了多种天然花香、果香味。主要有桂花香、蜜兰香、芝兰香、玉兰香、米兰香、黄枝香、杏仁香、肉桂香、柚子香、茉莉花香等十多种。
鸭屎香是最近几年很火的一款网红茶,属于凤凰单丛,是广东乌龙茶中比较小众的一款茶。
鸭屎香条索紧卷粗壮,呈乌褐色,冲泡的时候散发出十分浓郁的香味,而且十分耐泡,被称为是香气最持久、最浓郁的茶。
2、凤凰水仙
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相传在南宋时期已有栽培,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凤凰水仙成茶香气特高,滋味浓郁甘醇,汤色金黄。除了制作乌龙茶,凤凰水仙还可以做红茶,制红茶,香气高,汤色红艳,“冷后浑”明显。
3、岭头单丛
岭头单丛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分离选育而成。春茶色泽乌黑发亮,条索均匀、细长、油润;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甘醇;气味沉香,有花蜜之香,香气持久;叶底叶质柔软,叶色绿黄,红边明显,耐冲泡。
4、石古坪乌龙茶
石古坪乌龙茶,采摘要求很高,讲究轻采轻放勤送的“骑马式”采茶法。外形条索细紧结,色乌润带青。香气清高持久,有特殊的花香味;滋味鲜醇爽滑;汤色浅黄清澈;叶底青绿。
其他种类的乌龙茶:
闽南乌龙茶
安溪铁观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因身骨沉重如铁,形美似观音而得名,是福建乌龙茶的种类中的极品。
安溪黄金桂:又名“透天香”,以奇异高香而得名。
永春佛手:主产永春县,是福建乌龙茶中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茶之一。
安溪色种:组成色种的乌龙茶品种主要有本山,水仙,奇兰,梅占等等。
台湾乌龙茶
产于台湾省,桃园,新竹,苗栗,宜兰等地县市,是台湾最早生产的茶类。
文山包种:又名“清茶”,是台湾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清香型绿色乌龙茶。
冻顶乌龙茶:被誉为台湾乌龙茶中的极品,它属于发酵极轻的包种茶类,在风格上与文山包种相似。
台湾高山茶:台湾高山茶是指生产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山区的茶叶,产地主要分布在阿里山,玉山,雪山,中央山,台东山等山区。
木栅铁观音:产于台湾省台北市木栅区。
白毫乌龙:又名“膨风茶”,“香槟乌龙”“东方美人”,为台湾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一种。
7. 乌龙茶采茶时间
将晒青后的鲜叶置于摇青机(或水筛工具),进行第一次摇青,摇动一定的次数,将鲜叶摊放于凉青架凉青,静置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摇青。周而复始,摇青4~5次不等。每次摇青的转数、静置时间、摊叶厚度,逐次增加。
鲜叶在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俗称“返青”。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酶促氧化作用又相对减缓,使贮存于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流向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由硬变软,俗称“返阳”或“消青”。
经过如此有规律的数次“动”和“静”的过程,鲜叶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破坏,改变了其供氧条件,而发生轻度氧化,叶片呈现红边。叶片中央部分,叶色褪淡,由暗绿转淡绿再变为黄绿,即达到“绿叶红镶边”的理想程度。
随着水分的蒸发,推动梗脉中的水分和水溶性物质,通过输导组织向叶面渗透、运转,水分从叶面蒸发,而水溶性物质则在叶片内积累,这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摇青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转数由少渐多,用力先轻渐重,摇后摊叶先薄后厚,凉青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程度由短渐长。在8~10小时内,有控制地进行。例如,第一次摇90~120转,第二次摇200~250转,第三次摇400~600转,第四次摇500~800转。摊凉时间第一次1.5小时左右,第二次2~2.5小时,第三次3~4小时,第四次4~5小时。摇青还要掌握“看青摇青、看茶做茶”的原则。
8. 乌龙茶的 茶叶的采摘标准是什么?
三梗茶的组成指的是老茶树根、榆树根、 茜草根这三种药材,这三种药材在春天可以釆摘的到。具有活血,清热,降压等功效。制法是把它们研成粗末来泡茶饮用,故此称为三梗茶。
所谓茶梗,是指茶叶的叶梗。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而这里所谓的“茶梗”,则特指从成品茶上拣下的叶梗,最常见的是铁观音茶梗,也有人称茶枝。由于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然而,人们却不知,茶梗对茶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9. 乌龙茶的选购标准是什么?
种植时间:乌龙茶在夏季的6-7月份或秋季的9-10月份种植比较合适
种植方法:1、茶园开垦。园地坡度大于15度的山场,建立等高梯层台面,台面内低外高,内有竹节沟,台面宽度大于1.5米,定植沟深达50厘米以上,根据山势地形,采取大弯顺势、小弯取直的方式开垦。同时建立茶园道路系统。便于工作和行走。
2、苗木及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抗寒、抗病虫、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苗木质量符合GB11767—1989中规定的标准,品种选用无性系铁观音、金观音、本山等适制乌龙茶的良种。
3、苗木定植。定植前每亩茶园施300公斤腐熟有机肥,施肥深度在30厘米以下,采用双行单株方式种植。
10. 乌龙茶地方标准
乌龙茶叶生产许可证,需要必备的生产场所,必备的生产设备,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以及认证相关标准。
11. 乌龙茶采茶标准是什么
冻顶乌龙是台湾乌龙中知名度极高的茶,茶汤清爽怡人,汤色蜜绿带金黄,香气清雅 ,喉韵回甘浓郁且持久,被誉为“茶中圣品”。
冻顶乌龙按形态分,可分为条索形乌龙、颗粒形乌龙、束形乌龙和团块形乌龙。
冻顶乌龙茶是乌龙茶的一种,主要产于台湾省的鹿谷乡凤凰村、永隆村、彰雅村等地,堪称“茶中圣品”,其外形呈球状,色泽为墨绿色,入泡后的茶汤清爽怡人,汤色呈金黄色,茶香浓郁典雅,饮后回味无穷。